大唐之美女如云/武侠之花间邪王记 第433章

作者:关节炎

普贤一惊,失声道:“难道……西极背后真正的支持者,是女娲圣人?”

他这可真是有点小惊悚了。

当世六位圣人中,女娲圣人性情最是古怪,几乎与凡人女子差不多,可用喜怒无常来形容——当然,到了圣人的境界,性情与凡人相似,就得用“返朴归真、随心所欲”来形容了。

不过正因此,谁也摸不准女娲圣人的想法,更弄不清楚,会否因一点小事得罪她。

若西极帝君独孤策背后的支持者乃女娲圣人,那么他屡屡与佛门作对,是否秉承了女娲圣人的心意?

而佛门几次算计独孤策,此次如来更亲自出手,试图将之抹杀,是否会真正惹怒女娲圣人,招来圣人怒火?

要知道,女娲圣人当年,可是因为一首带点调戏意味的打油诗,便生生弄垮了强盛的大商王朝,将理论上能与天帝平起平坐的“人皇”都弄死了,生生把“人皇”这个头衔削成了“天子”,使之后的人族共主,比天帝矮了一格。

虽说那也是劫运使然,但女娲娘娘的脾气,由此也可见一斑。

普贤菩萨不敢细想激怒女娲娘娘的后果,因为细思恐极。

哪怕女娲娘娘在六大圣人中间,并不算擅战的,而佛门背后,也有两尊圣人支持,可如果真的激怒了女娲娘娘,使女娲娘娘处心积虑对付佛门……

那当年商朝旧事,恐怕便是前车之鉴了!

如来不用回头,便知道普贤在想些什么,淡淡道:“西极背后的支持者,并非女娲圣人。”

普贤顿时松了一口气。

但接下来如来的话,又让他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西极背后真正的支持者,可能是通天圣人。”

“通天圣人?”普贤难以置信地瞪大了双眼,感觉更不好了。

女娲娘娘性子虽然古怪,但至少不莽撞,不好杀。哪怕真正激怒了她,也有周旋的余地。

而通天教主就完全不同了。

那可是位狠人,是敢于同时向四位圣人发起挑战的狠角色。

更重要的是,通天圣人性情太过暴烈,一个不爽,就想毁天灭地,让宇宙重归混沌,再炼地火水风,换个世界。

当年封神之战,若不是鸿钧及时出现,阻止了通天圣人,那么如今的宇宙,还不定是什么样子呢!

“通天圣人……不是被鸿钧道祖处罚禁闭,幽居碧游宫中,不得外出吗?”

普贤定了定心神,问道:“自封神之战至今,从未闻三清干涉三界之事。连玉帝都因失了老子圣人与元始圣人支持,只能不断妥协,坐视我佛门壮大,通天圣人又怎可能支持西极?”

如来仍凝视着那朵白莲花,此时那朵白莲,已然绽放一半。透过展开的花~瓣缝隙,隐约可以看到,里面蜷曲着一位白衣女子。

他视线投注到那白衣女子身上,淡淡道:“你可知观音菩萨中的咒是什么?”

普贤涩声道:“弟子不知,正要向世尊请教——那毒咒委实歹毒,强得匪夷所思,连观音菩萨都中了咒,自毁金身都无法脱劫。若非世尊出手,观音恐怕连元神、真灵都要泯灭了。”

如来叹了口气,道:“那是通天圣人的独门咒术。封神之战时,通天圣人曾以此咒术,炼制一面六魂幡,欲以此幡突破四位圣人的守御,直接咒死姬发、姜尚。幸得定光欢喜佛偷出六魂幡,否则封神之战的结局,还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

“此咒威力,尚在钉头七箭书之上。若非西极修为有限,观音中咒后,我都未必有机会救援。而此咒术,据我所知,在封神之战前,只有通天圣人会施。除通天圣人之外,截教万仙,无一得授。”

“通天圣人的独门咒术……封神之战前,截教万仙,无一得授……可,可是封神之战后,截教万仙凋零,通天圣人亦被鸿钧道祖禁闭……那西极,又是从哪里学到的咒术?”

普贤这下可是真正震惊了:“难道西极帝君,是通天圣人亲传弟子?可是……通天圣人禁闭碧游宫,不得出外,怎可能再授弟子?他若秘密外出,老子、元始两位圣人,乃至鸿钧道祖,又怎可能视而不见?”

第一卷 588,圣人默契【求全订!】

“鸿钧道祖当年下的禁令,是令三清圣人闭门思过,不得彼此攻伐。只要三清谨守底线,不彼此杀伐,也不光明正大地干涉三界,那么鸿钧道祖就不会管他们。

“毕竟,鸿钧道祖已然真正超脱,哪怕这方宇宙彻底泯灭,于道祖也是毫无关碍。他看顾这方宇宙,不许通天圣人灭世,也仅仅是出于一段香火情份罢了。”

普贤道:“可是,就算鸿钧道祖不会管通天圣人的小动作,那老子、元始二圣,又岂会视而不见?以两大圣人的神通,通天圣人即使一开始能瞒过他们,可到了西极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现在,二圣又岂会继续受到蒙蔽?兜率宫中,可是有一位老子的身外化身啊。”

如来闻言,叹息一声,眼神深沉,幽深若渊:“西极的存在,乃至通天圣人的小动作,定然瞒不过老子、元始二圣。至于二圣为何不作处置……便正是问题所在了。”

如来这番话意犹未尽,但普贤稍一转念,便明白了他的潜台词,顿时心中大震。

“世尊的意思是……老子、元始二圣,是在故意坐视通天圣人支持西极坐大?可二圣为何会如此?三清在封神一战后,分明已经决裂……”

刚说到这里,普贤便闭口不言。因为以他智慧,无需如来提示,他便已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封神一战,截教万仙殒落,阐教也没讨到好处。

十二金仙中,普贤、文殊、慈航转投释门,三代弟子如金吒、木吒、韦陀等亦随师入释。就连阐教副教主,都做了燃灯古佛。

那一场恶战,表面看通天一败涂地,吃亏最大。而实际上,失败的是整个玄门。

唯有西方教笑到了最后,成了真正的胜利者。

西方教演化成佛门后,又趁三清禁闭,飞快壮大。代表玄门势力的天庭,则被佛门压得快喘不过气来。

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三界之中,更是只知如来威风,不知玉帝威严。佛门随便派个菩萨出去,天庭都要隆重对待。

至于凡间,天庭封的各种神灵,如山神、土地,乃至四海龙王等,在佛门诸佛陀、菩萨面前,简直比在玉帝面前还要恭顺。毛神们见了菩萨,甚至已经开始行跪礼了。

对于佛门的咄咄逼人,玄门也不是没有做过抵抗。

老子的身外化身太上老君,曾西出函谷,至天竺化胡为佛,企图在佛门中打下一颗钉子。而老子的棋子,便正是如来。

可惜,如来并不是甘心做棋子的人。

以他曾经的身份,哪怕曾与西方教有极深过节,也不会为老子所用。毕竟,老子与他之间的矛盾,用“仇深似海”来形容,都不为过。

而当他成为佛门世尊后,更不可能甘为棋子——尝到了唯我独尊的滋味,具备了做棋手的资格,谁还会愿意再做棋子?

再说,就算老子无敌,乃六圣最强,他也是被关了禁闭了。老子的身外化身太上老君,不过是个精通炼宝炼丹的炼道大家,哪有实力一直操纵如来?

得到了西方二圣支持的如来,当然不会再受老子操纵。

老子化胡为佛的计划成功了,但也失败了。他确实往西方教中钉进了一颗钉子,可那颗钉子,被西方教消化,如今更成了佛门的至尊。

“佛门壮大,玄门式微,天庭都威严扫地,玉帝都被逼得不得不海选打手。”

如来轻声道:“三清再怎么内部分裂,老子、元始二圣,与通天圣人再有矛盾,在应对我佛门这一点上,却有着一致的立场。通天培养出一位佛敌,老子、元始二圣,当然会袖手旁观。”

普贤涩声道:“那女娲圣人呢?西极帝君身后,为何会有女娲圣人的影子?”

“女娲圣人……”如来眼神幽深,缓缓道:“封神之战前,她只是想灭掉冒犯她的纣王,但因她的设计,最终将截教拖了进来,以至于截教近乎灭教。这虽是天定的神仙杀劫,乃劫运使然,但……在女娲娘娘看来,这或许是她亏欠了通天圣人。”

三清与女娲娘娘,乃鸿钧道祖嫡传。准提与接引二圣,只是旁听,相当于记名弟子。

论关系,自是三清与女娲更为亲近。因欠人情,女娲帮通天一把,自是理所应当。

听了如来分析,普贤一时彻底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