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第113章

作者:得一星火

  骠骑将军杨嘉谟升任甘肃总兵,挂平羌将军印,与巡抚梅之焕一起,剿灭盘踞临洮等地的救民军。

  而在接过圣旨之后,杨嘉谟与梅之焕,便立即准备起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收到了来自西宁卫、碾伯所的求援,说那里遭到了救民军的攻击。

  杨嘉谟与梅之焕震惊之余,也是立即领军出发。

  杨嘉谟亲自率军驰援西宁卫,又分出一支偏师驰援碾伯所。

  至于巡抚梅之焕,那自然是在甘肃调度粮草等等军需物资,以及组织调集后续军队了。

  当杨嘉谟紧赶慢赶,赶到西宁卫附近的时候,却得知了救民军王大虎,已经率军攻占了西宁卫,这不禁让杨嘉谟恼怒非常,立即就是挥军而上,欲要夺回西宁卫。

  说起来,杨嘉谟率领的明军,可就要强过武之望,以及李桥手下的明军了。

  再加上人数足有三四万,对于分兵驻守东科尔,以及西宁卫等地的王大虎来说,也确实是一个威胁了。

  在杨嘉谟来到城下的时候,王大虎曾经想要趁着杨嘉谟劳师远征,士卒疲惫之时发动突袭。

  只不过,治军严明的杨嘉谟,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无论防守还是驻军都是极有章法,王大虎也只能带军冲杀一阵返回。

  他曾经想要通过神通的力量,直接击杀作为主帅的杨嘉谟。

  但是,杨嘉谟似乎早有准备一般,根本不曾露面,完全没给王大虎机会。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杨嘉谟,在王大虎率军发动突袭的时候,便就感觉到了一股极致的危险,似乎只要他一出面,就会遭受致命攻击。

  这是他这一段时间所拥有的能力,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情况下,他甚至能够进入一方神奇的空间。

  经过翻阅典籍,他觉得那应该就是佛道两家所说的,灵魂所在的上丹田、紫府灵台。

  虽然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能够进入上丹田紫府。

  但是,他却能够察觉到其所带来的好处。

  这让他的感知更加敏锐,在战斗之时,往往能够察觉危险、料敌先机。

  甚至,他还在隐约之间,察觉到天地之间,隐约有着某种力量,似乎能够随着他的心神产生波动。

  只是,他也尝试过种种手段,想要驱动那股能量,包括他所能收集到,佛道两家传说记载的一些法门。

  但是最终,除了两家的观想之法,能够让其更轻松进入意识空间之外,其他的全都失败了。

  最多也就是让天地之中的那股力量,产生了一丝丝的波动,能量出现了一丝汇聚迹象而已。

  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其他变化了。

第112章 布阵神通的强大,领地大丰收

  在最近一段时间,杨嘉谟在对于天地中的那股力量,进行了一番进一步的研究之后,终于是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那就是高强度的练武,能够少量的牵引那股力量进入体内,温养身体伤势与疲倦,潜移默化的强化身体。

  现如今,他已经要比当初,强大了三分有余了。

  他觉得,他现在就是比起话本之中的杨家将,那也是不差多少了。

  不过,哪怕身体素质与力量增强了数分的杨家馍,在王大虎率军突袭的时候,他也是感觉到了极致的危险,甚至有种浑身僵硬的感觉。

  而在其无法感受到的灵性层面,伴随着王大虎率军冲击的,乃是无边的铁血煞气,震慑明军心神,士气、战力,凭空弱了三分。

  并且,随着王大虎等人的冲杀,铁血煞气变得愈加强盛,真仿佛有鲜血流淌,似乎能够闻到扑鼻的血腥味。

  而在这个时候,感知的敏锐,便就是极大的弊端了。

  普通的明军,也就是心神被摄,觉得对面救民军,乃是前所未有之强军,杀气凛然,煞气扑面。

  而杨嘉谟,心神感知敏锐,甚至能够隐隐感觉外界能量。

  但是在此刻,外界充斥的除了天地能量之外,更多的却是铁血煞气。

  甚至就连天地能量,都被铁血煞气压制了活性,变得有些沉寂下来。

  杨嘉谟此时感受到的,已经不是天地能量了,而是铁血煞气。

  根本不需要见到救民军,那铺天盖地的铁血煞气,就已经是直击其心神了。

  所以,他表现的要比普通士卒还要有些不堪,身体都是有些僵硬。

  连续做了几个深呼吸,收敛了心神向外的感知,这才微微好受了一些,勉强能够下达种种命令,调度军队士卒,抵挡着王大虎等人的进攻。

  “杀杀杀...”

  王大虎率领数百救民军,宛如一群修罗杀神,双眼一片赤红,在明军大营之中来回冲杀。

  所过之处几无一合之敌,残肢断臂乱飞,鲜血浸染了众人衣衫盔甲,直杀的一众明军肝胆俱裂剧烈。

  不过,不得不说杨家谟治军很有手段,哪怕到了这个时候,众多明军虽然有些慌神,但却依旧维持了基本阵型,不断的上前围杀王大虎等人。

  等到最后,王大虎感觉众人真气已经跌到谷底,身体也已经达到极限,看着明军依旧是虽慌不乱,这才是冲出明军大营撤离。

  只留下了满地的尸体,以及彷徨失措的明军。

  此一战,明军足足损失了两三千人,哪怕明军足有数万,这也是一个不小的伤亡了。

  直到王大虎等人撤离,返回西宁卫,那浓郁至极的铁血煞气,这才是缓缓消散。

  或者说是随着王大虎等人离开了,然后又以天地间的灵力为媒介,转移到了王朝的意识空间。

  直至此时,杨嘉谟这才彻底的恢复过来,一边指挥众人打扫战场,一边神色凝重的看向西宁卫方向。

  往日听说救民军掌握神通,杨嘉谟都是一笑置之,哪怕他后来能够进入传说中的紫府灵台,并且感受到了外界的天地能量。

  但是,他也依旧有些不以为意。

  或许那救民军之中的一些人,真有些神异,但绝不可能都掌握神通。

  但是在此时,他却是有些不确定了。

  刚才救民军的进攻,他也是看在了眼中的,实在是非常人可比。

  特别是那救民军的主将,随意一刀就能将人劈做两半,若是一次两次还好,但是次次如此,那传说中的古之霸王也就如此了吧?

  而且那救民军,冲杀来去之间宛如一个整体,似乎可以被那主将随心调动,根本不需要发布命令,这显然也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就算古之大将,指挥军队仿若如臂指使。

  但是,那也要有指挥啊。

  而那贼将王大虎,完全没见其下令,整支队伍便已经自发调整,始终保持着最佳的战斗冲锋姿态,丝毫无人拉队。

  这,自然就是布阵神通的能力了。

  而且还不是一级的神通,而是二级后期,已经接近三级了。

  作为一军主将,王大虎自然知晓布阵神通的作用。

  所以在平日训练的时候,只要体内还有真气、铁血煞气残留,他就会时时运转布阵神通。

  与众将士一起熟悉布阵神通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其强度上限,所以这才在数个月的时间里,提升到了接近三级的程度。

  而其他的神通,哪怕最早获得的大力、神行,如今也才不过刚刚二级中期。

  由此可见,他在布阵神通之上耗费的心力。

  而结果也没让他失望。

  布阵神通展开,完全可以将数百军士连为一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心意相通。

  完全不需要王大虎出口命令,众人便能够隐约知晓他的意图,自发进行调整。

  同时,所有人体内的真气、铁血煞气,也可以全部被其调动,除了本人可以用来攻击之外,还可以加持其他人的攻击,乃至恢复众人的体力。

  而这也是,他们这次战果辉煌的主要原因。

  全都可以快速的恢复体力,攻击强度超强,自然也就所向披靡了。

  若非在最后的时候,众人真气都已耗尽,身体也已经接近极限,他们还能再次冲杀一番。

  不过,虽然这一次的战果斐然,但是王大虎却依旧是有些不满意。

  这要是布阵神通再强一些,能够同时覆盖更多救民军,甚至是覆盖所有救民军。

  他未必不能直接率领数千救民军,直接将明军彻底击溃。

  只可惜,如今的布阵神通只有二级,极限也就是统帅数百将士。

  再多的话,不但不会增加战斗力,反而有可能导致被布阵神通覆盖的将士,与其他战士之间的割裂,进而使得彼此牵制,战斗力大幅滑落。

  所以,王大虎的这次突袭,方才只是率领了数百人。

  不是他不想率领更多人,而是情况不允许。

  不过,虽然震惊于旧民军的战力之强,但是杨嘉谟却是丝毫没有退后的打算。

  此不正是他报效朝廷之际?

  救民军的强大,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

  在王大虎率军撤离之后,他立即开始重整军阵,缓缓推出火炮。

  他就不信了,那救民军还真能抵挡源源不断的大军攻击,以及火炮攻击了。

  ........

  而在另一边,如此庞大的铁血煞气涌入,以及接连出现在神力天阙军营的救民军,瞬间引起了王朝的注意。

  王朝心中念头微动,便已经将那些铁血煞气,分解为纯粹的灵力,以及蕴含强大杀意的意识残念。

  那些蕴含强大杀意的意识残念,便是王朝会在战后,收回铁血煞气的主要原因。

  否则的话,哪怕有着天地位格的辅助,它们也会一点点的侵蚀将士心神,让他们变得好战嗜杀。

  所以,每至战后,王朝都会将其收回。

  表现在外的,就是在战斗结束之后,那些铁血煞气就会缓缓消散。

  而那些被分离出来的意识残念,大部分融入下方的诡气幽冥,一部分融入上方的神力天阙。

  而那些纯粹的灵性力量,则是被侵蚀转化为灵力之后散出体外,促使灵力向外扩张。

  与此同时,王朝也是寻着感应,向着西方西宁卫的方向看去。

  不用详细查看,王朝大概就能够猜到,这必是朝廷已经发兵了。

  而那领军之人,大概就是那杨家将的后人杨嘉谟了。

  他还是很有几分治军之能的,王朝虽然对王大虎有信心,但却也难免动了几分其他心思。

  不由的,王朝便是看向了面前的兰州城。

  ........

  四月二十五日,被围困许久的兰州,终于是有士卒闯出包围圈。

  只可惜,让兰州知州以及大明藩王肃王失望的是,那士卒逃出去的方向,并非是大明京城顺天府的方向,而是西面的甘肃方向。

  不过,陕西行都司甘肃镇等地,也是有着数万大军的,应该能够解了他们兰州之围。

  不由的,他们便都是望向西面的方向,希望那甘肃巡抚梅之焕,还有那新任的总兵杨嘉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赶来支援吧。

  ........

  而在王朝他们展开进攻,与陕西行都司明军大战的时候,救民军领地之内的无数百姓,却已经陷入到了欢乐的海洋。

  在育禾神通,以及其他种种神通的辅助下,四府之地田亩的庄稼,那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就在王朝他们抵达金县的时候,四府之地的小麦,就已经纷纷成熟,至少要比正常情况,提前了半个多月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而且,小麦个个颗粒饱满。

  几乎与王朝他们进攻一同,救民军治下的百姓,也开始了小麦的收割。

  等到王朝兵围兰州的时候,小麦也已经基本收割完毕。

  而在抽查过后,所有人都是激动万分,哪怕是下等田地,也都能收获一石半的粮食。

  虽然还远不及后世的五六百斤,乃至一千多斤的产量。

  但是放在这个时代,那就是从未有过的大丰收了,比起一般中等田的产量还要更多。

  而相比起来,中等田以及上等田,那自然产量更高。

  中等田达到了两石以上,而上等田更是达到了三石以上,接近四石的程度。

  这已经是十分接近后世的产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