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184章

作者:两只猫爬架

第266章 金陵大战

  7

  是的,任何代价——

  海龙王再一次战栗了。

  那盘旋于九州之上的黑色龙影。

  生杀予夺的可怖暴君。

  那自诩自己一统天下的伟大功绩,纵然是尧舜禹汤都无法与自己相比,傲然以皇帝自称的可怖君王。

  没有人能真的讲清楚他是如何做到的。

  当他的兵车横扫六国,无数在春秋战国时能与天命争锋的可怖妖魔在他面前是如此的脆弱乃至不堪一击,祂们或死或逃,皆是被永久的驱逐出了这片肥硕的文明之土。

  就连那赫赫天命,黑水之主都臣服于他的脚下。

  被他如牛羊一样肆意盘剥宰割。

  而当他收集天下兵煞之气,铸就十二金人永镇大秦天命。

  历代秦王辛勤侍奉的水德便彻底沦为了他的奴隶和仆从。

  天命都如此,更何况其他六国遗族,秦地之民。

  生杀予夺,口含天宪,大权在掌!

  海龙王虽然从未真正见过那个可怕而凶残的帝王。

  但数千年前,那盘旋在九州之上,吞噬古神邪魔的恶龙的气息却深深的刻印它的脑海。

  而如今,它看着不远处立于江口的朱厚熜,恍然间似乎又看见了那个恐怖的君王的身影。

  两人身上的相似之处让它心中暗自惊骇。

  它能感受到,他们的力量都并非来源于天命的恩慈,而是另有缘由。

  这让它更加谨慎。

  “你们明廷并无远洋之力,我们鲛人更无进取陆地之心——今日为何要对峙于此,只要尔交出张太后及张氏全族,我将领兵退去,并承诺鲛人在百年内不再侵犯大明海疆——”

  面前的庞然巨物的视线紧紧注视着面前的明廷天子,当它开口时,无论是明军还是江中的鲛人都略带紧张的注视着眼前那绝非新生种可以抵御的庞然巨物。

  但令人惊讶的是,它开口,声音确实如同山洪海啸,但言语中却并非是意料之中威胁和诅咒,相反,人们似乎从眼前这如同神邸一样的庞大生灵的声音中,听见了某种隐晦的退让——

  “它想做什么?”

  听到这宽容的过分的退兵条款,而且还是当着如此众多的鲛人和祭祀面前说出。

  从海龙王背后的无尽深海中,之前乘坐着巨大的贝壳,声音如同天籁一样从海底升起的那些鲛人贵族之间顿时弥漫起了一种迷茫和气愤的情绪。

  他们激烈的讨论着海龙王的突然背叛,语气愤怒。

  “它还知道自己是谁吗?”

  “如果不能从陆地上夺取的足够多的祭品,去平息海底因为遗失了金陵天命的沉睡龙君的愤怒?它难道敢直面尊神的怒火吗?”

  鲛人贵族们窃窃私语,这些美丽的鱼类纠缠在一起,它们在海水中伴着如水晶一般梦幻的潮汐来回穿梭着,毫不掩饰自己的迷茫和不满。

  是的,当那龙宫中沉睡的存在在金陵上空突然腾飞的天命的刺激下,隐隐有醒来的迹象时。

  不光是祂在水中的敌人对此惊骇莫名。

  就连侍奉与祂的祭祀同样都绷紧了神经,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哪天那位可怕的存在张开眼睛,重新清算一切。

  但好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海底龙宫中的那位伟大的存在也仅仅只有苏醒的征兆,距离真正醒来尚有一段距离。

  而这段时间的跨度——大概是百年。

  对于人类来说,百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见证一个王朝或是家族的兴衰荣辱。

  但对于这些寿命以千年万年作为单位来衡量的海中贵族,优雅高贵的长生种们而言。

  百年不过是匆匆一瞬。

  不过是龙宫中几场盛大的宴会歌舞,酒肉欢淫的享乐之余便惊觉百年时光转瞬即逝的短暂时间罢了。

  现在最直白的问题是,那位可怕的存在百年之后便要醒来了!

  这如何能不让这些鲛人贵族感到惊恐莫名。

  这也是它们今日罕见的走出那华美的龙宫,不惜踏入眼前所谓的卑贱之土的原因所在。

  半梦半醒的天命无疑是最为可怕的。

  如果鲛人们不能成功的将其安抚,那么所有人都将成为那可怖存在的口粮。

  但对于海龙王而言,那些鲛人贵族的质疑和质问皆不足道。

  那些胆小鬼,只有依附那沉睡天命,狐假虎威才能在海中作威作福这么多年的寄生虫们。

  海龙王报以的只有不屑——

  如果非要做个对比,海龙王倒是更喜欢眼前这些混血的鲛人一些。

  虽然它们愚钝,但海洋文明的基石却是由这些不太聪明者构建。

  从本质上来讲,这些鲛人贵族和普通鲛人并无任何区别。

  不过是一小批鲛人率先得到了天命的垂青,之后过河拆桥,杜绝了其他鲛人的晋升之路。

  甚至还可耻的将自己的同胞当作祭品,献给天命,以维持自己的富贵荣华。

  历史就是这样,日复一日,无什么新意可言。

  此时海龙王将一切的疑问和质疑全都抛在脑后。

  弱者的愤怒除了徒然令人嗤笑之外并无任何用处。

  可面前那手持长剑,立于空中,周身环绕炽热大阳的强者散发的气息竟然令它战栗。

  不知是因为他背后的火德天命,亦或是面前此人的身形让他想起了百年前那位凭借着一双铁拳,终结乱世,扫灭群魔,令九州重归一统的骇然存在。

  那位令群妖百鬼即使是在梦中想起,也会惊惧失声,不敢言语可怕存在。

  明太祖——

  看着面前熊熊燃烧的人形烈焰。

  它从面前之人身上似乎看见了两位地上人神的影子。

  这令它更加忌惮,不愿意因为那些海中鲛人贵族的缘故妄开战端,为自己平白树立一个强大的,自己并无多少把握清除的敌人。

  但今天朱厚熜的回答注定是要让它失望了。

  朱厚熜听见了面前巨物的询问,沉声回答道。

  声音自天而降,传遍了整个战场和金陵。

  “昔年太祖克定九州,从鞑虏手中拯救天下黎庶……兴起雄兵!削平群雄!扫荡胡尘!一统华夏!

  又言“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尔杀我人民,掠我牲畜,兴兵骚乱我大明沿海,百年未止,今我兴兵来此,便是要为天下万民永除异族之侵扰,扫灭九州暴乱,以复王道之业!”

  “汝等若想与我和平共处,需将百年来侵犯我沿海的鲛人部落皆交于我明廷自行惩处,并率军远遁三千里,自降王号!开放海贸,年年与我通好朝贡,派专使朝见天子!否则今日金陵城下,便是尔等的死地!”

  “若尔明廷无半点诚意!那便唯战而已!”

第267章 金陵大战

  8

  听到朱厚熜提出的诸多苛刻条件,本来还并不愿意贸然与眼前这个据说残忍好战,一上位便不管不顾的囚禁张氏,毅然同海族决裂,并对西南土司横征暴敛,逼反西南的小天子真的翻脸。

  其帅军亲讨,讨灭麓川思家叛军之后,又在西南大肆屠戮,凡是参与叛乱的土司酋长统统夷灭三族,并将当地居民全部押送到全国各处安置,一路上铁锁加身,又有兵吏看守,缺衣少食,苦不堪言。

  刚平定西南,又不顾民力,举兵东征……种种迹象观之,此人天资惊世,深的明太祖真传,能以少年之身驱逐鬼神,却又残忍好杀,纵然对于手下效力的官员将吏也无半点宽容之心,实在不是个好相与之人……

  海龙王想到这里,愤愤的回答道。

  但在内心中,它已然提高了警惕。

  它用那双巨大的直径超过二十米的巨目直视着头顶的可怖圣主。

  而面前朱厚熜对于它的回答似乎并不意外。

  那少年高举手中长剑,嗜血的红光伴随着滚滚烈焰直冲苍穹。

  这就是你的回答吗?

  而那海龙王同样不甘示弱的扬天喷出一道冲天的水柱。

  对峙已经结束,属于两人真正的战争的开始了。

  而身下的长江之后,在江北的九边的明军对江中的鲛人进行了可谓是一边倒的屠杀之后。

  大江南岸的京军和禁军组成雄兵聚集群,伴随着从上游的传来一阵阵嘹亮的铜锣敲响。

  也同时向着北岸的大江中推进。

  此时金陵城下,大江两岸。

  甲光映日,刀剑如林。

  擂鼓前进之声震动天地。

  鲛人被掠夺干净的尸体坠入水中,溅起一波波白色的浪涛。

  江水飞溅到铠甲之上,因阴煞之气凝结为道道白霜。

  两军相争,明军沿岸列阵,头顶无数炮弹夹杂着烈焰掠过,坠落入面前的江水之中,鲛人的血肉肢体被轰鸣的炮弹之声掀起。

  想要冲上岸去,一来是明军火器密集,二来禁军和九边桂勇旗下的选锋锐士早已严阵以待。

  就连那些十数米高的海兽面对着眼前这铁做的人墙都都无法突围,只能仓皇拖拽着同伴的尸体从岸边退走入滚滚江水之中。

  若有更大的能够无视明军炮火冲到岸上,是普通禁军所不能敌的海兽攻杀而来。

  则朱常宁会驾驭铁驭停止她巡视长江的该溜子行为,响应钦天监和礼部的呼喊,青木之光从天而降,将那些试图冲破明军的阵列的巨物化成一堆堆木屑。

  此时,相比起登州擦惨烈的大战,失去了诸多海洋领主,陈鲤和诸多海中大君已经在金陵化作朱厚熜剑下亡魂。

  而明军通过一系列的变革,重新恢复战斗力的九边军阵,被重新驯服的天下豪强和钦天监,禁军和重新恢复运作的工部提供的大量火器。

  实力已经远远不是最初征战西南时可比。

  海族,在重新完成武装和内部清洗,精诚团结的明军面前,除了不远处正在同朱厚熜对峙的海龙王之外,已经不再称得上是一个值得殊死相搏的对手了。

  如今明军兴百万之众,尽发南北精卒良将聚于金陵,正是为了一战功成,定子孙后代千秋万世之基业。

  “止!”

  伴随着刀剑交错,铁甲伴随着鳞甲的寒光。

  充作前矛的府军六卫的兵士仰头抹了一把脸上被喷溅而上的鲛人鲜血。

  这足以让普通人尸骨无存的液体此时在这些天子亲兵面前宛若再普通不过的海族血液。

  这些重甲士兵立于尸山之上,浑身浴血,手握长戟,重重的将面前那是自己数倍之大的海兽尸体推入江中。

  伴随着眼前的尸体坠落入水中,溅起一片片巨大的江浪。

  随着江水涛涛之声,那些兵士挥舞着长矛,经过了酣畅的战斗,或者说一面倒的屠杀,扬天发出了如虎啸一般兴奋的战吼。

  而这声音仿若有某种魔力一般,一传十,十传百。

  此起彼伏的虎啸战吼之声令敌人胆寒,却也让周边的明军双目赤红,胸膛中心脏砰砰剧烈跳动,浑身血液燥热难耐,兴奋莫名。

  就连江北岸的选锋锐士们听到隔江传来的禁军虎啸之声。

  也同时传来“酣战”“万胜”“献颅”等战吼以表示自己的忠诚和勇猛。

  大势已去!

  伴随着南岸神机营的隆隆炮响。

  一枚枚炮弹如流星般坠落入水中,溅起一片又一片浪花。

  大江两岸明军呼喊震天,鲛人已被完全驱逐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