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215章

作者:两只猫爬架

  很难想象眼前之人将会在几十年后在万历年间与张居正联手,操控大明朝局。

  甚至万历不得不扯谎欺骗自己老妈,才将冯保全族彻底拿下。

  若是在以往,看见这种有可能威胁到后代皇权的人物。

  朱厚熜必然要命人观察其言行,若有不端之处,则必须提前铲除,免得荼毒子孙。

  但现在,既然已经决定划分胡汉之土,分设诸王以镇之。

  朱厚熜看着眼前这个出身北直隶周边,家世清白,吕芳评价为“英谋果敢”的小太监。

  却又是另一番心情。

  有野心不要紧,有能力更是好事。

  有野心,有能力才能协助明廷天子驯服诸藩,使诸王不敢轻视朝廷,生出异心窥伺神器。

  “看样子吕芳是被朕的那些皇叔们催的急了,若是以往,他是绝不会派太监在这个时候来万寿宫传讯的。”

  朱厚熜打量着面前的冯保,对着黄锦笑着说道。

  “臣立刻传轿命人去……”

  黄锦立刻回答,面前的冯保低眉,等待着吩咐,但黄锦的话还未说完被朱厚熜打断。

  “无妨,伱且在万寿宫中照顾诸多皇子……既然朕的皇叔们已然等不及要见朕,你从御马监中调几匹御马来,朕同冯保尽快骑马接见才是。”

  “是——”

  黄锦奉命。

  西苑本就是历代帝王检阅禁军,赏赐臣僚,游猎选拔猛士之地,自然留的有道路供骏马飞驰。

  原本的御马监在内廷之中是仅次于司礼监之下内廷最为重要的机构,没有之一。

  如果说司礼监代皇帝审批阁票,与内阁对柄机要,实为“内相”;那么御马监便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实为内廷“枢府”。

  其不光掌管皇宫中御马,并直接统辖四卫禁兵,加上武宗时期新增加的勇士营。

  理论上直属兵力高达万人。

  不过由于朱厚熜继位之初因为张太后的缘故整顿过禁兵,目前各卫兵士都处于一个并不满员的状态。

  但御马监的实力依然强劲。

  而且自从朱厚熜将寝宫搬到西苑之后,协调居住其中的各路禁军的关系,划分领地,打理灵植,饲养灵兽……基本上都由御马监负责。

  其职能进一步扩大,并且奉命监察京军的驻军太监多出自御马监,如今在皇城中的影响隐隐有盖过司礼监的架势。

  不过当冯保听闻皇子皇女们皆在万寿宫中时,哪怕是经过了刻意掩饰,眼中也不可遏制的闪过了一抹惊色。

  确认了是宫外传言万寿宫中的皇子和万寿宫外的皇子日后截然不同的命运并非是单纯的传言。

  是听到天子让黄锦去照看诸多皇嗣,眼中更是浮现出了几分艳羡之色。

  就连连在一起的手掌都不由得微微握紧。

  果然,相比于吕公公,天子还是更相信他身旁这个从兴王府一路跟到皇城来的贴身大伴。

  毕竟吕公公虽然也深受天子重托,掌管司礼监,与诸多阁老一起商谈国事。

  陛下对其相当倚重且尊敬,并没有因为吕芳是一个阉人就轻视对方。

  但——到底吕芳是在迎驾的路上才向天子效忠的奴婢。

  纵然在现在看来,当初吕芳的这一举动堪称天人。

  谁能想到被首辅和太后联手从外地弄进京城来当傀儡皇帝的天子,竟然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囚张逐杨,总揽朝政,亲理万机了呢?

  如今太监们谈到当初迎驾的事情,没有人不对吕芳的表现感到敬佩的。

  如今吕芳能仰赖皇恩,协助太后和天子管理内廷。

  当初能借助八虎之一谷大用的关系果断投献天子的决策显然在如今看来是极为关键。

  而吕芳在获得天子信任之后,又帮助天子稳定人心,笼络了很多正德时期的旧臣,令他们不至于因为恐惧被新天子的近臣取代,而全都投靠到张太后一边。

  这不光令天子对其愈发信任,也让其收拢了宫中不少正德旧臣的人心。

  但就算有着这么多的功绩,受宫中上下如此爱戴,在天子心中终究还是比不上他身边从小陪伴的黄锦。

  毕竟,天子对吕芳尊重是尊重,但可不会随意嘱托吕芳参与处理其家事,更不会在自己有要事缠身之时将皇子皇女们托付给他照看。

第316章 北防兵

  而对黄锦,天子则能十分自然把皇子皇女们托付给他照看。

  黄锦似乎隐约有所察觉眼前这个吕芳身旁的小太监正不时的瞄向自己。

  但这种事情黄锦已然习惯了。

  毕竟大太监在宫中一举一动都有人注意监视。

  唯一让他感到有些奇怪的是,眼前之人似乎对于自己身后的万寿宫过分感兴趣了些。

  不过随着朱厚熜和冯保一前一后策马远去。

  还没等黄锦喘口气,便听到身后万寿宫中传来的一阵男女幼童的哭喊声。

  和某位帝国长公主邪恶的笑声。

  显然是朱常宁感受到了朱厚熜的离去,开始公然的借助职权,公报私仇了起来。

  我滴姑奶奶!

  黄锦暗道不妙。

  转身在身旁小太监一脸震惊的目光中放下了所有的庄重矜持,心急火燎的直接大步向着身后跑去。

  ……

  “皇叔们这是何意啊?”

  等到朱厚熜赶到西苑门前,看见的便是这么一番景象。

  几十位白发苍苍的大明宗室跪在西苑硕大的宫门前。

  而身后随之跪倒在地的朱氏宗室更是足有上千人,黑泱泱的一大片,此刻捶胸顿足,涕泪横流,哭声震天,请求君父接见。

  而在众人之首跪着的六人,正是朱厚熜的父亲仅剩的六位兄弟,都是宪宗皇帝儿子,孝宗皇帝的亲兄弟们。

  随着朱厚熜扫视着这一大批跪倒在宫门前的明廷宗室,开口询问自己这位六叔,益端王,封地在建昌,如今却手捧血书千里迢迢入京的朱祐槟这个样子是何意。

  毕竟一群朱氏皇族跪在皇城外请愿这种事,上一次还是在百年前明宣宗试探性的下令削减宗室待遇,最后还是靠着英宗皇帝年轻气盛,直接大刀阔斧的砍掉了不少钉子户的爵位之后才平定的。

  而且,说实在,这么一大帮子王爷也不说话,拖家带口,到地方往朱厚熜寝宫门口就地一坐拿着横幅表示抗议。

  令朱厚熜隐约有种代入进上辈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黑心老板角色的错位感。

  而不远处的吕芳看着眼前的一幕面容有些僵硬,此时正带着一大批宫中的卫士宦官,尝试说服面前的人群自行回家。

  不过这些朱氏宗族们的态度很是坚决。

  表示我们就要见皇帝,不见到皇帝就绝不会回去的。

  正当吕芳无奈之际,便看见不远处一行轻骑奔来,看见朱厚熜到来,不由得下意识的松了口气,原本害怕这些宗室们一激动闹出什么乱子,悬着的心方才安定了下来。

  而宫门外朱祐槟听到朱厚熜的话,今年已经四十六岁的益端王看着面前的英武天子,心中也满是苦涩和无奈。

  事实上,若不是实在被逼到没有办法。

  他是绝对不会没事来趟这趟浑水的。

  毕竟北防兵从离皇室三代之外的宗室之中征兵,而且还可以花钱消灾,无论怎么征都征不到他这种高级宗室藩王的身上。

  但奈何——

  感受着身后那些带着火热和期盼目光的视线。

  尽管他们如今并无恶意,但无数次从死人堆中爬出来,手刃无数异形妖祟,无意间散发出来的血煞之气,还是令朱祐槟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一想到前些日子里,这些拖家带口,身背利器找上门来的这些穷亲戚们一见面就给自己来了个大的。

  跪在自己门前有些人的辈分可谓是大到离谱,甚至可以和遥远的英宗皇帝扯上些关系。

  他们抱着孩子往地上一坐开始锤王府的大门,朱祐槟就算并不想管这帮人的死活,也不敢真的派家丁把他们赶走。

  先不说万一打出个好歹来,自己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好名声可就全毁了,而他们身后那些持刀配剑,刚刚从东征鲛人的前线中退下来的朱氏族人,感受着他们身上的煞气,朱祐槟可不觉得这些北防兵战斗力是自己府里养的那些武师护院可以应对的。

  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

  朱祐槟也只能硬着头皮,陪着这些北防兵们北上入京。

  去找皇帝讨论一下关于北防兵们的待遇问题。

  我亲爱的圣上啊!咱能不能不要逮着底层宗室狠薅了!再薅我大明这几十万宗室可真就要绝种了!

  于是,当朱祐槟哭丧着脸,给朱厚熜呈上了那代表着诸多底层宗室希望天子能怜悯宗室老弱,不要再令各地官府继续强征壮丁,使宗室灭绝的血书上表后。

  又继续讲述着朝廷苛刻的政令是如何的不合理,而官吏的催逼索拿又如何的凶猛如虎,致使全国各地的朱氏宗室们一听闻朝廷征兵的官吏到来,不由得吓得全家瘫坐在地,哀嚎连天,最后还是要在差役的威逼下,扶老携幼被编入北防兵,送往战场——

  说着这些底层宗室的悲惨遭遇,朱祐槟感觉自己都隐隐的有点绷不住了。

  但还是接着表达了困境中的人们对于君父的信任和期待。

  “当今圣上扩土八荒,抚四夷于天下,安黎庶,拯社稷,施教化……臣等皆知陛下乃天下少有的仁德圣主,所以敢直言上书,陈述北防兵之苦难,望陛下哀怜拯之……”

  而看着面前长长的奏表上密密麻麻的红色掌印。

  朱厚熜意识到事情有点麻烦了。

  原本朱棣的监视分离政策将这些明廷宗室分隔安置在大明四境,使之不仅不能串联,还处在各地官府的严密监视之下。

  不光生活要仰赖官府,每月都要定期去官府登记,确认其没有偷偷溜出去造反。

  理论上而言,无论朱厚熜怎么压榨,这帮原子人是绝对不可能有什么成规模的抵抗的。

  毕竟要是换做某个地方的农民遭到官府如此破家灭门绝种般的大征兵,哪怕不造反第二天也要拖家带口的扔下土地财产拖家带口的化为流民跑路去了。

  所以朱厚熜才会认为朱氏宗室乃是朱元璋和朱棣联手留给后人的最珍贵的宝藏之一。

  但随着北防兵的建立,原本零散分散在各地的朱氏族人又被重新聚集在了一起,并且似乎开始产生出了某种身份认同。

  现在竟然开始用武力和道德绑架那些混的比较和,和朝廷的关系还比较密切的藩王宗室,让他们上表跟朱厚熜陈述其诉求了。

  果然啊!人不能太贪心,竭泽而渔终究是不长久。

  朱厚熜看着面前这些望着自己,满脸期盼和憧憬之色的远房亲戚们,隐隐感觉些许蛋疼。

  北防兵的要求很简单。

  第一,要朝廷彻底废除官府征兵无度,对于大明底层宗室,拉人参军男女大小无论,这种蛮横的强拉壮丁的政策。

  第二,请求朝廷规定一个正经的对于底层宗室的兵役制度,不能一有战事各级官吏为了凑人数就把宗室全家老小全都压上前线,不从的就戴上枷锁铁链,押送到指定地点,执行最危险的任务去送死刷业绩。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希望朝廷能够怜惜北防兵士卒的生命,不要再把那些最可怕的任务统统抛给北防兵,这些明廷宗室们身上了。

  对于这些宗室们的诉求。

  朱厚熜自然不可能全部答应。

  毕竟困难就摆在那里,没有北防兵,就需要用帝国其他的军事力量去填坑,成本更高。

  但自己和朝廷的形象同样也需要维护,也不可能真的对这些北防兵的诉求置之不理。

第317章 解决方案

  朱厚熜环视四周。

  众人伏地跪拜,莫敢与其对视。

  此时宫门前两旁栽种的梧桐树随着一阵冷风吹来,落叶纷纷,枯叶坠落于地,发出莎莎的声响。

  朱厚熜看着面前的这些明廷的宗室,他思索片刻。

  言道。

  “昔年太祖皇帝分建众藩,是为了拱卫王室,屏障中央,后太宗皇帝奉天靖难,南北相争,伏尸百万,为避免后世子孙重蹈覆辙,于是收诸王兵权,以朝廷之食禄养之……”

  说到这里,朱厚熜的言语顿了顿。

  面前的众多伏地的宗室闻听此言,似乎是意识到了天子的态度,不由得抬头,面色愈发愁苦。

  但天子的训诫却依然响彻在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