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330章

作者:两只猫爬架

  众人皆已经摩拳擦掌,准备等待那位当代的大慈法王的到来宣布开始。

  但是直到日上枝头,直到正午,人们都没有见到那位法王的身影。

  人群中此刻弥漫着一股迷茫的情绪。

  武僧们在上师门的授意下下去维持秩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自己都开始不安了起来。

  “怎么回事?”

  骆安询问身旁的大慈法王派来接待明廷官员的侍僧。

  “法王怎么还没有到位?”

  而身旁穿着红色袈裟的侍僧一脸苦笑。

  “法王早上说接到了都指挥司收到的来自兵部的诏书,从天不亮就带着众僧下山去迎旨了。”

  “兵部的诏书?”

  骆安的神色有些疑惑。

  身旁的那位同样信骆的小辈此刻提醒道。

  “之前来的时候朝廷确实下过一道旨意,不过好像最后还是蒋大人从司礼监得到的授权。”

  “朝中是不是又出了什么变故?”

  骆安听到这里,不由得为之一惊。

  他左思右想,作为朝廷的封疆大吏。

  他对于朝廷之中气氛的变动极为敏感。

  “不是说要将藏地划归五军都督府直辖了吗?怎么——”

  “将军还请莫要升起疑心,我等静下心来等待便是,如若是陛下亲自降旨,那自然是无分五军都督府还是朝廷兵部——”

  蓝道行安慰道。

  听到这里。

  骆安的心情这才稍稍平定。

  他们又等待了将近半个时辰,此时头顶的日光已经不复之前的猛烈。

  众人方才见大慈法王的法驾从山底向山上而去。

  “朝廷有旨意——”

  法驾还未走到近前,人们便听到了从法王的队伍中传来了这样一道声响。

  人们相互凝视着彼此,目光中透露着茫然。

  骆安本人脸上的表情突然变换不定。

  他是王府旧臣,受东宫信任,蒋氏外戚更是和他关系莫逆——

  若是朝中局势有变,那么他。

  不等他得出结论。

  锦衣卫们看到了代表了皇帝亲临的兵部牌匾。

  纷纷收起刀剑单膝下跪表示聆听圣训。

  不远处的大慈法王手捧着诏书,一步接着一步缓慢的向前走去。

  他的表情无比庄重,仿佛手中拿着的是什么千斤重担,甚至让那位扎布尊者一时都觉得他的表情未免有些奇怪了起来。

  也许场中就只有蓝道行一人的表情还算平静。

  他侍奉过数代帝王,熟知各个朝廷的行事风格,而且他也并不能真的算得上朝廷中人,朝廷中无论发生何种变故和他的关系都不大。

  “天子有令,命乌斯藏尽发万户之兵前往玉门汇合,各地经院每院出灌顶高僧三人,僧兵五百,由法王亲自率领,配合北征大军北上安抚军民——”

  扎布和众僧本想再次像昨日那样起身提出抗议,大慈法王见此不由得在心中微微叹息。

  当那供奉着“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的牌位被摆放在众人面前,接受四夷的朝拜之后。

  所有人都感觉仿佛眼前正面临着一尊何其沉重的巨大的撑天之柱。

  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正在借着面前的牌位窥伺着这片人间净土。

  此刻,哪怕是之前最为跳脚的几个大院的高僧都为之失声。

  他们此刻面对那自称仙翁的天子之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惊恐。

  这种惊恐是在他们之前的修行中从未体验过的。

  他们曾经的那些会将某些弟子剥皮抽筋的灌顶法师都没有给他们带来如此巨大的恐惧。

  毕竟那些上师说到底也仅仅只是个凡人。

  不过是得到了佛陀的青睐,才能获得了那样可怕的力量。

  而如今,眼前那位天子的灵物透露出的信息却并非是像他们所想的那样,一位得到了天命垂青的凡人。

  相反,此刻展现在众人面前的仿佛就是那恐怖存在的本身。

  没有人能在死亡的威胁下保持从容,尤其是当他们意识到眼前之物承载的不过是那位地上人神一道微不可查的神魂,甚至连神魂都不一定真的存在,而仅仅只是一道气息罢了。

  这种发自内心的战栗便更能令他们感到从心的颤抖。

  “谨遵圣上之令!”

  原本斗志昂扬的密藏僧侣们此刻皆是如同发觉了猛虎出没的雪兔那样将头颅埋在雪堆中,恭敬跪倒在地上,忍不住颤抖着肩膀。

  大慈法王看着这一切,他刚刚便亲身体会过那样的恐怖,因此他并未对眼前这些平日里横行的上座法师们的举止报以嘲笑。

第495章 击破

  因为对于那无可抗衡的伟力产生畏惧乃至是崇拜都是人类在数十万年来自黑暗蛮荒时代金华出来的本能。

  那些可憎的黑暗之物,飓风,沙暴,火山——

  人类将其冠以神明之名,并献上男女牛羊加以朝拜祭祀。

  大慈法王恭敬的低下了头去。

  他敬畏着这样可怕的存在。

  因为这是人类文明能够延续至今所诞生出来的最高杰作。

  尽管所锻造的方式各有不同。

  但毫无疑问。

  这些可怕的地上人神是人类在艰苦且漫长的战斗中积累下来的深厚底蕴。

  这种底蕴绝非是一般的人类可以想象的。

  哪怕他们正是构建了这奇迹本身的基石。

  ……

  北元的军队以顽强和坚韧著称。

  看着眼前这些来去如风,试图将明军引诱进身后的绿洲之中的草原骑手。

  蒋定的眼中闪过了一抹赞赏。

  “让蒙古骑兵从左翼掩杀过去!”

  他站在明军临时搭建起来土坡之上居高瞭望,同身旁一同观望占据的王守仁说道。

  蒋定被任命为北征元帅,而王守仁则是负责监管大军军纪和物资配备的左都御史。

  当然,这个头衔也只是为了让王守仁能够更好的管理这支北上的明军罢了。

  王守仁本身作为内阁阁员,负责掌管都察院。

  理论上明廷所有的御史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将军所言甚是——”

  王守仁礼貌性的附和。

  眼前的这位向天子请命亲自率领大军前来的后军都督府大都督蒋定麾下的精锐明军明军已经超过了二十万。

  虽然并未完全集结,一部分还要留守后方各个碉堡,把守军库和运输路线,守卫长城一线的粮草。

  但是现在他能够直接指挥的明军也已经超过了十万人。

  皆是从宁夏,甘肃,固原,绥远四镇召集来的九边猛士。

  如今大军出河套,以重甲轻骑横扫蒙古左翼诸部。

  一路之上还不断有蒙古部众畏惧明军的威势,纷纷带着牧群前来归降。

  其实控的兵力还在不断的增加。

  无论怎么看都看不出任何失败的理由。

  “不过我刚刚接到诏令,朝廷让将军在此战之后在当地驻扎些日子,以朝廷的名义抚慰各部,令草原部落悉归王化。”

  而听到王守仁的话,蒋定的脸上闪过了一抹不悦之色。

  不过并非是针对身旁的这位阁老。

  而是对于下发这道诏书背后之人感到不满。

  “袁宗皋他究竟想要干什么,乌斯藏人顽固不化,竟然蔑视天威,若是放在以往早就该被大军屠戮三川,如今他们的兵马迟迟未至……我看我们大军停下抚慰蒙古诸部是假,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将他们的密宗传扬当地才是真。”

  王守仁听出了蒋定语气中的不满。

  他苦笑,对于这些天子外戚近臣的矛盾却也不想过多掺和。

  于是转移话题。

  重新将目光转移到眼前的那支随着令旗摆动冲出阵外向着眼前的北元大军冲去的蒙古骑兵身上。

  “临行前天子特意嘱托,要让我在蒙古达官中挑选忠勇可靠之人选拔入禁军之中,将军如果有合适的人选倒可以给我推荐一二,也免得我回京之后再为此奔波。”

  “王阁老说的哪里话?我麾下的蒙古勇士阁老大可以尽情挑选,蒙古达官们若是知道选拔之后将进入禁宫贴身庇佑天子,高兴尚且来不及,又如何会生出其他的心思。”

  “甚好……有劳将军。”

  王守仁望向了眼前的战局。

  此刻伴随着蒙古骑兵从北元军队的侧翼突然出现。

  大量从附近投靠明廷的蒙古部落中抽调出来的轻骑兵用长矛和马弓在一旁不断的骚扰北元的军队。

  令其始终无法彻底从战局中脱身。

  随后身披重甲的由明廷供养的蒙古达官所组成的重装骑兵则趁机迂回到北元军队的身前三百步左右,甚至是更近一些的位置。

  北元的箭矢丝毫无法阻挡这些蒙古骑兵的热情。

  伴随着铁骑冲锋,明军的旗帜几乎是在一刻钟之内便嵌入了北元军队的阵型之中。

  北元的军队大溃,终于彻底维持不住自己这一方的阵线。

  王守仁注意到眼前的蒙古军队中有大量的西域胡人和色目骑兵为其服务。

  事实上蒙古高原和中亚草原的部落战争就像他们和农耕文明的战争一样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高原上游牧骑手不断的冲击着中亚当地的游牧秩序。

  从北魏鲜卑到辽国女真,乃至于蒙古的黄金家族。

  中亚都是他们最为精良的练兵场和补血包。

  这也是他们能够一次次击溃东方的敌人,如北周的宇文家击破北齐的高家。

  这些来自中亚被关陇集团雇佣中亚骑兵的存在功不可没。

  甚至就连中原王朝在西北的统治也需要笼络这些草原武士为其服务。

  汉朝和唐朝设立在西方都护府下面,除了几万名从内地征召来的精锐士兵之外。

  主要的战力还是要靠着手下归附天朝的酋长麾下的色目武士和胡人骑兵来维持。

  而无论是汉朝徭役兵还是唐代的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