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尸就变强,开局摸到华山剑法 第38章

作者:季圆

前来道喜赴宴的番邦使者,貌似也像窜通好了一样,纷纷抗议许新滥杀无辜。

总之,各方的势力,好像一下子达成了某种共识。

共同出面,联合起来要求皇帝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而此刻的内阁,几位大人也在相互争论,焦头烂额的商量着解决之策。

各位阁老一个个愤愤不平,但其实各怀鬼胎。

眼神中难掩的欣喜与得意,欣喜终于抓到许新的小辫子了,得意能够有机会落井下石了。

“内阁明明再三的告诫他们,克制!忍耐!让步!指挥使许新简直就没有把我们内阁放在眼里!蛮横霸道,嚣张至极!”

“真是仗着皇上宠幸他,就为非作歹,任意而为!我们必须严厉的惩治他才行!”

徐有贞看着眼前的几位,莫名的感觉到一丝不屑。

“许新做事果断勇猛,这行事风格我喜欢,倒真是与我志趣相投。”徐有贞心中难掩的激动与感慨。

不管是内阁还是六部,三司还是翰林院,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件大事。

其中绝大部分是看不惯许新或者跟许新有仇的,纷纷酝酿着杀招准备落井下石。

不过也有不少人佩服感慨这位年轻的皇城卫指挥使无所畏惧。

国宴自筹备开始,各方势力就蠢蠢欲动,想着力将京城搞乱。

就在大家不知如何应对的时候,,想不到皇城卫就站了出来。

而且一出手就是一个大杀招!

直接处理掉了宁王的世子。

要知道众多藩王当中,宁王的势力最为强势!

京城百姓无不拍手称赞。

本来人心惶惶的京城,现今各方的势力完全销声匿迹,京城终于恢复了往日该有的繁华。

不过谁都知道,他们一定都在密谋着什么,现在的宁静只不过是暴风雨的前夕。

下午时分,其他的三位藩王不约而同的赶到了皇宫的大殿。

宣称今天必须要皇城卫指挥使许新以死谢罪,并且要求皇帝要将参与的所有人员,都赐死。

这样才能挽回皇家的脸面。

于是乎,逼宫的大戏,即将在大殿内隆重上演。

所有人都认为,圣上为了自己的皇位,为了皇家的脸面,至少也会痛斥皇城卫,甚至打许新下狱,用以平息各个藩王的怒火。

毕竟,圣上也是接纳内阁提出的建议,让京城内各方退让、克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可下午,皇城卫无视皇上圣谕,竟敢在天子脚下,大动干戈,对宁王卫军大打出手,进行如此血腥的屠杀。

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皇上颁布处罚的旨意。

结果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圣上的谕旨,竟然不是处罚许新,反而是对他进行嘉奖。

嘉奖他不惧强权,秉公执法,没有因为是宁王世子就退让,很好的体现了朝廷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原则。

不负皇上的寄望,很好的维护了京城治安的稳定。

当朝堂还没有在震惊中回过神来,又收到了第二封旨意,着令镇国公率丰台大营八万部属,驻扎城门外,以供随时调遣,并调拨其中部分精锐,入城协助许新维稳城内秩序。

丰台大营可是防守京师最强的部队,也就是说皇帝向各方势力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你们来玩,可以。想要找茬,不行!

紧接着,第三道圣旨又很快的送达到了宁王处。

斥责宁王教子无方,纵字行凶,有损皇室脸面,责令他在太庙里好好反思一年,每日必须抄写心经一边以示其悔改之意。

同时,还调动宁王藩国周围的御林军,驻扎宁王属地,明面上是协管防卫,实质上与监视圈禁没有多大区别。

所有旨意下达后,满朝的文物、各地的藩王,以及番邦的使者,全都懵了。

皇上是嫌此事还闹得不够大,不够引人注目吗?

这个信号,无疑就是拿宁王开刀,杀鸡儆猴给所有的不安分子看。

别说是其他人,就连作为“始作俑者”的许新也是惊讶万分。

回到卫所后,许新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因为自己也确实接到过要退让的旨意。

但是现在看来,皇上的旨意,更像是在鼓励自己……

道衍哈哈大笑看着满脸疑惑的许新。

“大人!老叟先恭喜你了!”

许新听了越感莫名其妙:“先生,事情都闹的到圣上那去了,还有何喜呢?”

“皇上的考验!目前看来也只有你一个人通过了。”道衍捋着胡须笑道。

“还有考验?什么考验?”

“自然是对朝堂所有人的考验。”道衍看着疑惑的许新,开始为他分析。

在圣上的励精图治下,如今国力是无比的强大,根本就不用畏惧周遭的蛮夷和各地的藩王,根本就不需要退让、隐忍!

但圣上却接纳了内阁的提议,并下旨要求众人退让,为的是什么?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看看现今还有什么人拥有一腔的热血,敢于同这些实力对决!

实质上这次国宴,就是圣上对文武百官的一次考验!

看看哪些人懦弱,哪些人敢维护国体。

京城中参与此次维和任务的,只有皇城卫,只有许新,不顾自己的生死,维护了京城的秩序,同时也维护了圣上的权威!

圣上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他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对于虎视眈眈的各方势力,是绝对不可以忍让与妥协的。

那样只会让他们愈发的肆无忌惮!

所以只有强力的雷霆手段,才能让所有人再次畏惧皇帝的权威,才能让自己的儿子,平安无恙的登基大宝。

许新听着道衍的分析,似乎也明白了他口中的“考验”。

皇宫,养心殿内。

“圣上,各地藩王已跪在太庙前,等着您过去呢。”

内阁首辅周璁低声的向着皇帝道。

皇帝闭目养神,许久之后才开口。

“朕知道了,那就让他们好好跪着!”

“可是……”

“没有可是!朕的旨意早已下达!君无戏言!他们想以此相要挟,就不怕朕连同他们一起治罪!”

皇帝微闭的双眼猛然睁开,随即又变得温和起来。

“周师,朕都快忘了,你今年高寿呢?”

“劳圣上挂念,老臣今年七十有九了。”首辅周璁听见皇帝问话,腰杆立即挺直,中气十足的答道。

“都七十九了啊……寻常人家在你此般年级都应该是几世同堂,乐享天伦了,可朕还劳你在内阁没日没夜的烦心。”

皇帝若有所感,缓缓起身。

闻皇帝挂念自己,内阁首辅周璁也是立即躬身:“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要老臣还剩一口气,都愿为圣上分忧。”

皇帝走近了周璁,拍了拍他的肩膀,突然笑道。

“朕的朝廷,这么多年来辛苦你了。现在你年纪也大了,该多享享清福了。多给年轻人一些历练。”

把持朝堂二十多年的周阁老,挺直的身子忽然佝偻了下来,瞬间苍老了许多。

“是,圣上所说极是。是要多给年轻一辈历练的,尽快让他们成长起来好一同辅佐圣上。”

“如此一来,你也可以乐得清闲嘛。对了,今日的国宴,是徐有贞来布置的吗?”皇帝笑着,看向了站在最后的徐有贞。

徐有贞急忙走上前去:“是的,圣上。臣已安排妥当,完事备矣。时辰一到,宴会便可如期开始。”

“甚好!甚好!”皇帝走回了龙榻,继续闭目养神了……

第55章 逼宫养心殿外。

皇帝示意内阁离去,众人退出养心殿后,都长长的舒一口气。

“元武啊。陪我四处走走吧。”内阁首辅周璁看了下已经被自己逐出师门的徐有贞。

“好的,首辅大人。”徐有贞有些诧异的看向内阁首辅周璁。

自从恩师与自己决裂之后,不知有多长时间,他老人家都没有这般叫唤过自己,更别说要自己作陪了。

于是他便想要过去和以前一样,搀扶着恩师周璁一边走,一边谈心。

岂知周璁想到皇帝之前跟他说的话,一把将徐有贞推开了。

“老夫现在自己还能走!”

抬头看着阴冷的天,感叹道:“天快要下雨了吧……”

两人一前一后的走着。

“元武啊,你是不是很长时间没到我府上了,你师娘可是经常问起怎么没见你来呢。”

事实上,徐有贞是经常想要去拜访的,可是每次都被门房拦在了门外。

“老爷歇息了,请大人下次再来。”

“大人,我家老爷还没回家呢。”

“老爷还在接待客人呢,要不大人你晚点再来。”

时间久了,徐有贞自然而然的也就不再自讨没趣。

“你是老糊涂了吧!不是每次都叫人拦着我不让我进去吗?”虽然徐有贞很想如此回答。

可他还是恭恭敬敬的说道:“老师,是学生的不对。明日我定会去看望师娘,给师娘道歉。”

言毕,只听见周璁叹了叹气,点了点头:“还算你小子有良心。”

“刚才在养心殿你也看到了吧,圣上嫌弃我老了,说不定很快就要让我告老还乡了。”

“别人不知道,学生怎不知知道老师身体硬朗着呢!”徐有贞恭维着。

“别人恭维我,你小子也来恭维我。将我当小孩子骗是吧?。”内阁首辅周璁听完后好气又好笑。

“所有的学生里,你是我最得意的一个,也是最看好的一个。。”

“学生惭愧,这些年若是没有老师对我的悉心教导和提携,学生现在可能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官呢。”徐有贞真心实意的说道。

几年前,师徒两人同向同行,协力同心。

可是越往后,两人的政治理念开始背道而驰,最后甚至到了仇敌相向的地步。

师徒之间的情义,也渐渐变得支离破碎。

“此次告老还乡后,次辅的高阁老应该会接任首辅的位置。你也知道我和他一直以来都是水火不容,我的那些门人,也就是你的师兄弟们之后肯定会不好过,如今你还在内阁,若是有能力,老师希望你能帮他们一把。”

周璁说完后原本挺拔的身影,在徐有贞眼中突然佝偻了许多。

几十年来,周璁的嗓音洪亮有力,自带威严肃穆的气场,无论是谁见了都是胆颤心惊的。

可此时,徐有贞突然发觉,一人之下的周阁老,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叟。

不过,恩师的突然亲近,徐有贞没有排斥。

因为许新让他明白了结盟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因为有了许新,自己的几个心腹,都有了不错的职位。

因为有了许新,东厂厂督才会将统筹国宴的大事交由他操持。

因为有了许新,圣上才会突然如此亲近自己。一向对自己冷眼相待的老师,现在才会如此的亲近自己。

一切的缘由,都是因为他与许新结盟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