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茅山开始 第250章

作者:龙升云霄

“你知不知道,九州之地,哪个地方是谁的地盘早有划分。”

“你不管不问就去传道,就像一头老虎闯入另一头老虎的领地。”

“现在没理你,是因为恒真道挂靠在昆仑门下,各方相互猜忌,只当昆仑派要有动作。”

“当他们发现,你在狐假虎威,只是一只纸老虎后,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撕碎你。”

张恒说到这里,起身向外走去:“收回所有触手,三年之内,不要有任何动作,十年之内,不要走出西荒。”

脚步微顿。

张恒回头再道:“至于十年后是个什么样子,该怎么走,就要看你自己了。”

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虽然他跟燕赤霞的关系很好,跟蛙神的关系也不错。

但是大松王朝,真的已经烂到根子里了,此为不破不立之时。

十年后。

要是天下还是如此,恒真道有想法,未必没有放手一搏的机会。

但是现在,还是老老实实的发展吧。

“回来了?”

郭北县内。

见到张恒回来,燕赤霞询问道:“怎么样?”

“未来不敢说,但是眼下,恒真道绝没有造反的意思。”

张恒想到了上书恒真道造反一事的十二皇子,还有在其背后策划的杨盘,向燕赤霞问道:“燕大侠,你是皇族中人,你觉得,大松王朝还会中兴吗?”

“中兴啊!”

燕赤霞想了想。

摇头道:“我不知道,我年轻时,也想一展抱负,可惜...”

燕赤霞抬了抬宝剑,又摸了摸胡子:“大厦将倾,一木难扶,我虽然是皇室中人,可对这个朝廷,这个皇室,我是真的失望了,或许换一家更好吧。”

说完。

燕赤霞拿起酒葫芦喝了一口,向张恒告别道:“我准备去西荒看看,看完后,我可能又要出海去寻找仙丹了。”

天禧帝很老了。

人一老就怕死,对眼下的天禧帝来说,没什么比长生不老药更值得追求。

中原事,天下事。

燕赤霞已经不想再管。

他常年混迹江湖,与鬼怪为伍,人世间是什么样,没人比他更清楚。

此去,或许就不再回来。

“燕大侠,保重啊。”

张恒从燕赤霞的语气中,听出了泛舟海外,一去不回的洒脱。

思量一二。

这或许是好事,是解脱。

没有凡尘牵挂,于海外潜心修道,未来的燕赤霞,谁说他一定不能飞升。

“走了。”

燕赤霞头也不回的走了。

张恒望着他的背影,久久没有动作。

因为他不知道这一别,此生,能否再有相见之日。

“人生是奔跑的火车,你我是乘客...”

张恒叹息道:“时间过得好快啊。”

张恒与燕赤霞。

在人生的火车上相遇,现在,燕赤霞到站了。

一人下车,一人还在车上。

此别,何日才能相逢。

张恒不知道。

“或许还有相见之日。”

张恒抬头看着天空。

燕赤霞要是能成仙,未来,二人或许能在地仙界相聚。

当然。

这种相遇能有几分几率,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时光流逝...

转眼又是三个月。

恒真道开始全面收缩,西荒外,再也听不到他们的消息。

就在张恒觉得,自己又可以安心潜修时。

投靠了十二皇子,在其帐下为谋的杨盘,来郭北县找到了张恒。

“恒真道得高人指点,销声匿迹,再不可闻,是真人的手笔吧?”

杨盘率领三百骑兵而来,意气风发。

“听说你跟了十二皇子?”

张恒不答反问。

“有我为将,为谋,十二皇子必将终结乱世,再造乾坤。”

杨盘看上去信心十足。

“是吗?”

张恒不置可否:“一定是他?”

杨盘点头:“一定是他。”

张恒再问:“你呢?”

“我不行。”

杨盘知道张恒想问什么,非常干脆的摇头道:“我可为将,可为谋,但是不能为王。”

张恒想了想。

每个人都会夸大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可以做到更多,甚至是一切。

杨盘身上有大秘密。

没想到他做人却如此清醒,这很难得。

当然。

相比杨盘是做王,还是做将。

张恒更关心他为什么来找自己。

杨盘,可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

第二百四十七章:长生部落

“你来找我,应该有事吧。”

“还是想单纯的说一声,遇到了明主,要我说一声恭喜?”

个人实力强,不一定会治理国家。

会治理国家,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王。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杨盘想要投靠十二皇子,由上至下改变这个国家,能不能成不说,但是有这个想法,并且肯付出努力,这便是个可敬的人。

张恒不会嘲笑杨盘。

这是杨盘的选择,他不是杨盘,他的想法并不能强加在杨盘身上。

更不能以他的角度,指手画脚,说这个对,那个错,实则,这世上有很多事是没有对错的,说对错,只是因为你所在的角度不同。

张恒是局外人的角度。

站在他这边,潜心修炼,以图飞升才是圆满。

杨盘不是这么想的,他想在修行路上做到更多。

“真人果然慧眼。”

张恒当面,杨盘也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直言道:“我主谋,为十二皇子谋到了去往北荒,推行新政的机会,这次前来,是想请真人出山的。”

张恒眉头微皱。

北荒很大,大松王朝的北荒,其实只是北部荒原的一部分。

还有更大部分掌握在游牧民族手上。

这些人信仰萨满教,崇拜天地,崇拜自然。

虽然部落与部落间,时常征战,犹如散沙,可整合在一起的力量,并不弱于佛道儒三家的任何一家,甚至犹有过之。

“真人可有开宗立派的想法?”

“真人可有成仙得道的想法?”

“真人可有荣华富贵万万代的想法?”

杨盘此次前来,心中早有腹稿:“如果真人想开宗立派,北荒境内,可任由真人挑选百里疆土,作为宗门之地。”

“我和十二皇子向您保证,您挑选的这片领土,会像曲阜孔府,昆仑派之昆仑山脉,密宗之大雪山一样,永远成为您的领地,不朝贡,不交税,一脉相传,诸侯国一般,徒子徒孙万万年。”

张恒看了眼杨盘。

如果他是徐鸿儒这样的人,或许真被说动了。

百里道国,十万领民,一切自处。

在此开宗立派,就像诸侯王一样。

要知道,古希腊城邦时代,一城一王,很多国王都没有十万领民。

可想而知。

有这十万领民的供奉,教派想不兴盛都不行。

以这百里道国为基本盘,未来,甚至能将道统辐射向整个北荒。

几百年后,说不得在北荒境内,会多出一山,昆仑山,大雪山一样的圣地。

“我并没有开设道统的想法。”

想了想。

张恒选择了拒绝。

因为此时的茅山,正在深耕黄屠界,顺带着还要在民国位面传播教义,根本抽不出人手来开辟聊斋位面。

再者。

聊斋世界不是黄屠界。

黄屠界内没有佛门,道门也是大猫小猫三两只,不具备厉害传承。

而在聊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