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第257章

作者:大司空

  于是,讷尔苏便被领到了老十四那里,由老十四约束着他,闭门读书。

  至于衮布嘛,康熙亲自把他找来,赏了不少的好东西,和两个小美人,算是勉强平息了事端。

  康熙在行宫里等了十天,一直没见那几个蒙古的王爷过来请罪,那还有啥不明白的?

  于是,康熙点了将,以老三为主帅,玉柱为副帅,率领火器营、勇锐营、骁骑营、护军营和包衣三旗三营,共计一万五千余人,前去讨逆。

  大军出发后,老三中途召集军议。

  整个军帐里,站满了八旗的将校。

  玉柱因是钦点的副帅,可以有座,其余的将领就只能分列两旁了。

  只是,老三是个严重的结巴,听他说话,实在是费劲儿。

  “本,本,本……帅……”老三心里越急,就越结巴,说不出句囫囵话来。

  玉柱稳稳的坐一旁,明知道将领们都在着急,却始终一声不吭,像没事人一样的。

  大清的军制,主帅才是真正的掌权者,所谓的副帅,要看主帅是否重视了。

  老三,明显不太重视玉柱,玉柱又何苦去自己找不自在呢?

  好不容易,老三总算是把意思说清楚了,是让大家各抒己见。

  玉柱见众将都把目光投到了他的身上,他故意把头一低,索性不发一言。

  副职,要有副职的觉悟。

  整个军帐里,都是老三的舞台,应该任由他去自由挥洒,玉柱不可能喧宾夺主的去抢夺老三的风头。

  此次,需要进剿的一共是三个蒙古的郡王,分别是巴林左翼旗、巴林右翼旗和浩齐特左翼旗。

  康熙的心思,是不可能把兵权交给老八的。当然了,也不可能交给老十四。

  玉柱毕竟太年轻了,即使率领的是精锐的勇锐营,他也不可能为帅。

  老三,能文能武,虽然和太子的关系有些暧昧,但他绝对不可能是八爷党。

  说白了,康熙目前的心态,只要不是让老八掌握了兵权,都好说。

  可见,康熙对老八的忌讳之深。

  老三最忌讳的是,别人嫌弃他是个结巴。

  没想到,玉柱一直稳坐如泰山,十分平静的等着老三把话说完。

  玉柱这个副帅不挑头,下边的将领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都不敢出来说话。

  这么一来,老三对玉柱的态度,也紧跟着缓和了几分。

  “玉……玉……柱,你的看法呢?”老三结结巴巴的主动问玉柱。

  玉柱才不傻呢,起身拱手道:“回大帅,卑职才疏学浅,带兵的时间也很短,安敢胡言乱语的扰乱军心?”

  身为副职的玉柱,态度很端正,实质上,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

  正确的废话,老三还没办法鸡蛋里挑出骨头来。

  说白了,大军在外,何为扰乱军心之举,解释权不全都捏在老三的手心里么?

  当天晚上,老三意识到了结巴的坏处,索性提笔在手,写出了明确的作战计划。

  到了天明之后,再次召集大家军议的时候,老三就把作战计划,交由心腹幕僚,当众念了出来。

  按照老三的计划,玉柱的任务是,带着他的人,充当主力大军的右翼。

  原本,老三以为,玉柱会当众和他争辩,然后趁势给玉柱一个下马威看看。

  谁曾想,玉柱老老实实的领了军令,连半句反驳都没有。

  玉柱当过多年的副职,他心里非常清楚,只要和正职当面争辩,他就绝对没有好下场。

  更何况,如今的正职是老三,康熙的亲儿子。

  (ps:又是熬夜码字,求赏月票了!)

第351章 豁命

  老三把玉柱这个副帅,扫地出了门。

  玉柱也是眼不见心不烦,正好借势离开了主力大营。

  只是,按照老三的作战计划,并没有给玉柱配备火器营的炮甲。

  这就有点麻烦了。

  在没有机枪的如今,玉柱的队伍里,又没有火炮,那就只能采取老办法了。

  两排装运粮草和辎重的马车在两侧,步枪兵被夹在中间行军,防备蒙古人可能的骑兵突袭。

  老三也没有太过刻薄玉柱,粮草还是给的很足。

  毕竟,玉柱并不是任由老三拿捏的软柿子。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玉柱的手里既没有火炮,又没有可以追击的骑兵,他的心态自然就不是去和蒙古人拼命了。

  如今的玉柱,其实遇上了宋军面对辽军时的尴尬处境。

  由于没有骑兵扩大战果,即使正面击败了蒙古人,也只能干看着敌人远遁。

  分兵之后,玉柱也没闲着,就给康熙写了密折,把目前的处境一五一十的奏报给了老皇帝。

  康熙带兵多年,是典型的马上皇帝。他一看了玉柱的奏折,就知道老三想立大功,嫌玉柱碍事儿了。

  于是,知兵的康熙,又给玉柱补了千人左右的喀尔喀部蒙古骑兵。

  带着骑兵来增援的主将,不是别人,正是一直忠心于大清的博尔济吉特·策棱。

  策棱虽然是蒙古人,却被康熙养育宫中多年。其实呢,这种做法也有点让策棱当人质的味道。

  由于格外的受到了信任,康熙特意让策棱尚了皇六女和硕纯悫公主。

  玉柱和策棱都是宠臣,两个宠臣凑一块儿了,难免要有个主次之分了。

  策棱咧嘴一笑,说:“皇上说了,命我听你的调遣。说吧,这一仗,怎么打?”

  玉柱一听就知道,这话很不靠谱。

  策棱生于康熙十一年,已经四十而不惑了,又在外带兵多年,战斗经验异常之丰富,怎么可能甘心听从玉柱的摆布呢?

  玉柱没有正面回答策棱的问题,而是澹澹的说:“王爷您久居于京城,应知大阿哥和裕亲王之旧事吧?”

  策棱微微一愣,仔细一想,马上敏感的意识到一件大事,此次大军的主帅是老三。

  当年,裕亲王福全为主帅,大阿哥胤褆为副帅。他们两个起了争执,最终,倒霉背锅的只能是福全。

  这次,侥幸胜了,功劳肯定是老三的。若是吃了败仗,背黑锅的肯定是玉柱和策棱。

  “全凭副帅您的吩咐。”策棱很有政治头脑,不然的话,康熙也不可能重用他。

  要知道,康熙的亲生女儿,真正的公主,下嫁于蒙古的鳏夫,策棱还是头一个。

  两个明白人凑一块儿,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玉柱有了骑兵,如虎添翼,大军警戒的范围,至少增加了五十里以上。

  策棱跟着玉柱一起行军,吃的用的各种物资,完全不需要发愁。

  两好合一好,彼此都有利,大家有事好商量了。

  玉柱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老三安排他来右翼,他就必须守好右翼,不能让蒙古人越过右翼,去进攻老三的主力。

  只是,哨探回来禀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老三的主力部队突然加快了行军速度,看样子像是要去偷袭蒙古的叛军。

  玉柱只得苦笑一声,隐藏在老三心底里的魔鬼,开始发威了。

  托合齐会饮桉,虽然还未审结,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太子的再次被废,迟早的事儿。

  老三也是康熙的亲儿子,而且,老大被圈禁了,太子若是再次被废,老三就是事实上的皇长子了。

  若是此时立下赫赫战功,对于老三将来的争储,大为有利。

  玉柱正是看懂了这一点,所以,下令大军,紧跟着保护老三的右翼。

  策棱也很聪明,紧密的配合玉柱的军令,带着他的蒙古骑兵,加快行军速度,争取护住老三的右翼。

  路上,策棱有些担忧的说:“突然进军这么快,就怕是诱敌深入之计啊。”

  玉柱望着策棱,笑道:“那你去中军那边,提醒一下诚亲王?”

  策棱连连摆手说:“我是来增援您的,听您的吩咐行事,他非所知也。”

  两人相视一笑,这个时候,谁去向老三进谏,都会倒霉的。

  晚上宿营的时候,策棱忽然来找玉柱,他皱紧眉头,说:“副帅,好象情况不妙呀,咱们派出去的哨探,到了规定的时间,一个都没回来。”

  玉柱立即警觉了,当场下令,全军集合,备战。

  “老策,你怎么看这事?”玉柱有心探一下策棱的深浅。

  策棱摸着下巴,说:“以我之见,只怕是蒙古人想牵制住咱们,然后,聚歼三爷的主力。”

  嗯,策棱是地道的蒙古人,他又和准噶尔人作战多年,十分了解准部蒙古人的战法。

  玉柱心想,他手下的主力是步枪兵,晚上点起火把行军的危险,比白天大十倍不止。

  白天,有车阵帮忙,即使蒙古人多十倍以上,玉柱也有把握守住营盘。

  晚上,视线很不好,若是行军途中,一头撞进蒙古人的陷阱里,那就麻烦大了。

  “那你去增援三爷?”玉柱似笑非笑的望着策棱。

  策棱摇着头说:“我们蒙古人更擅长声东击西,三爷那边的主力兵马,兵强马壮,敌人不见得敢去夜袭。”

  玉柱点点头,说:“我倒是觉得,蒙古人想先吃掉我们,再去围攻主力。”

  策棱仔细一想,也觉得玉柱说的很有道理,自保都成问题,还怎么考虑增援老三的问题?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草原的尽头,忽然响起了凄厉的号角声。

  策棱仔细的倾听了一阵,扭头告诉玉柱:“您说对了,敌人要来进攻咱们了。”

  玉柱笑了笑,他的队伍人很少。

  换位思考下,蒙古人集中优势兵力,先吃掉他,再去对付老三,是不是把握更大些?

  不过,队伍小,也有好处,需要防守的区域也小。

  昨天晚上,玉柱让策棱的手下们,把粮食从车上卸了下来,垒成半人高的粮包,一垛一垛的遍布于营中。

  活人不可能被尿憋死!

  应付实心铁弹丸的轰击,最好的方法是,用大竹筐子装满土。

  可问题是,玉柱的手头并无竹筐,那就只能因地制宜的堆起粮食包了。

  不然的话,火热的大铁球,砸进营盘里,到处乱跳的话,天知道会造成多大的损失?

  玉柱手里没炮,若是蒙古人从准部那边得了火炮,守起来就麻烦了。

  至于,蒙古人传统的骑兵冲锋,甚至是火绳枪进攻,玉柱倒是不怕。

  “让你的人,蒙住战马的眼睛,塞住它们的耳朵,免得惊了马。”玉柱的心思异常之细腻,他担心惊了马,会打乱步枪兵们的射击节奏。

  该准备的都准备完了。

  这时,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细线。随着时间的推移,细线迅速变粗,并扩大成黑压压的宽大方阵。

  玉柱仔细的观察了一阵子,就把单筒望远镜,递给策棱。

  策棱在宫里见识过西洋人的单筒望远镜,倒也没有感到特别的惊讶。

  观察了一阵子后,策棱脸色阴沉的告诉玉柱,蒙古人至少来了两万人。看样子,确实是想一口吞掉他们这支小部队。

  “要不要向三爷请求增援?”策棱心里完全没有底,就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玉柱摇了摇头,说:“就怕蒙古人是想围点打援,我们只能自己硬撑了。”

  “围点打援?”策棱仔细的琢磨了一番,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内涵,他不由长吸了口冷气。

  若是,老三为了增援他们,中了蒙古人的埋伏,吃了大败仗。事后,康熙要清算的时候,策棱和玉柱都难逃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