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第738章

作者:大司空

  新城的整体道路布局,呈密集的井字型。

  通俗的说,除了十纵十横的主干道之外,城内的任意一条街道,都是四通八达的活胡同,完全可以充当疏通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

  大家都想买地造房子,马齐也不例外。

  “禀皇上,臣想多买点地,以便把京里的大家族,都安置过来。”马齐汇报完了公事之后,主动向玉柱提出了购地的要求。

  新都周边的空地多的是,除了皇宫不能卖之外,别的地方都可以卖出。

  玉柱也没说话,径直从文件筐里,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购地章程,轻轻的推到了马齐的眼前。

  马齐双手捧起章程,仔细的看了一遍,有些惊讶的问玉柱:“皇上,何为房地产税?”

  玉柱抿唇一笑,说:“比如说,你需购地一百亩,那么,除了购地的银子之外,还需要每年交纳一亩购地银的税,这个税就叫作地产税。”

  见马齐有些发懵,玉柱便详细解释说:“比如说,你现在买的地,只要按时纳了地产税,永远都归你的富察家所有。不过嘛,你的孙子若是败了家,想卖房子了,那就要按照当时的土地市价,交纳一大笔增值税和契税了。”

  马齐听懂了,若想在新都内买地建房子,第一代人自己住,完全没有问题。若想通过巨大差价从中获利,那么对不起了,皇帝及其后代的继承人,都要跟着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

  “与民争利,就怕有损于皇上的圣德啊!”马齐有心规劝玉柱,赶紧改邪归正,不能走邪路。

  玉柱笑了笑,说:“想买朕的地,就必须按照朕的要求来办。又不是强制买卖,你也完全可以不买嘛。”

  不趁土地便宜的时候,买下一大块地,马齐的脑子就真进水了。

  前清入关不到八十年就亡了,但是,北京城里的地价,翻了何止二十倍?

  傻子都知道,距离最高权力越近的土地,就越值钱,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一般人都知道,纽约曼哈顿岛内的公寓,非常值钱。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华盛顿特区里边,国会山附近的公寓,也是贵得离了大谱。

  想想看,多少国会老爷们要住得近?围绕着国会老爷们的职业掮客们,也想住得近啊。

  只有拉近了物理上的距离,才方便随时随地的游说嘛。

  实践证明,被皇帝垄断了的生意,就是一部超级印钞机。

  马齐的富察家,非常有钱,不在乎这么点花销。所以,他掏了二百两银子一亩地的巨资,买下了十亩地。

  等马齐走后,皇长子佟轩玉奉命进来了。

  玉柱领着已满二十岁的佟轩玉,进了隔壁的一间小办公室。

  “以后,你就在此地办公了。全国各县的奏折,你都要仔细的看一遍,并把你自己的处理意见,附于夹片上。”玉柱指着小一号的办公桌,笑眯眯的吩咐佟轩玉。

  佟家的江山,若想顺利的传承下去,玉柱的子孙后代们,除了知道军中底层的疾苦之外,还必须精通地方庶政。

  前明的皇帝,从宪宗开始,一直到思宗,共九位君主。

  这九个皇帝之中,接受过完整君主教育之人,屈指可数也!

  末帝的思宗,更是完全没有接收过系统性的皇家教育,所以,他才会干了自断羽翼的傻事,白白让文臣集团,持续性坐大。

  失去了有效皇权制约的文臣集团,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肆无忌惮的作死。最终的结果是,诸臣大多降了清,皇帝却吊死在了煤山。

  玉柱深刻的吸取了明亡的教训,只要是他的儿子,不管是谁,都有跟着学习政务和军务的资格。

  再现九龙夺嫡?

  呵呵,不存在的事情啦!

  等皇子们熟悉了整个政务和军务流程,都会被派去殖民地,出任总督或是驻军的首长。

  将来,玉柱立了皇太子之后,其余的儿子们,都会被打发去殖民地当周边的小国诸侯。

  反正吧,只要玉柱不闭眼,兵权肯定不可能让任何一个儿子染指。

  下午,秀云见儿子回来了,不由满是欢喜的说:“好好的在皇父身边当差。”

  佟轩玉心里明白秀云的话外之意,却没有吱声。

  按照佟轩玉对玉柱脾气的了解,因为他最年长,才是第一个跟着办公的皇子。

  将来,等弟弟们渐渐成长了起来,都会在玉柱的办公室旁边,有一间小办公室。

  不过,不管怎么说,跟着皇父学习处理公务,总比苦读所谓的圣贤书,要强得多吧?

  令玉柱没有想到的是,等小铁锤也到他的身边学习办公之后,党争不可避免的展开了。

第1034章 日新月异

  经过五年的发展,滦州已经成为整个帝国,最朝气蓬勃的工业重镇。

  在滦州,既有炼钢厂,也有缎钢厂,还有就近设立的火药局、枪炮制造厂、水泥厂、和织布厂。

  值得一提的是,从英国请来的织布工匠戴维斯发明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

  灵感来自于偶然。

  那天晚上,戴维斯回家时,不小心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当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赶快把纺纱机扶正。但是当他弯下腰来的时候,却突然愣住了,原来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的了。

  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

  戴维斯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天他就造出了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这是最早的多锭手工纺纱机,装有8个锭子,以罗拉喂入纤维条,适用于棉、毛、麻纤维纺纱。

  因戴维斯的女儿名叫珍妮,所以命名为珍妮纺纱机。

  玉柱得知了消息后,当场拍案而起,不仅立即奖励了戴维斯五千英镑,并又掏了三万英镑,买下了他的技术专利权。

  三万五千英镑,是个啥概念呢?

  这个时代,妥妥的英国前十大富豪。

  机器已经发明出来了,玉柱完全可以不花一分钱,就将珍妮纺纱机占为己有。

  但是,杀鸡取卵的蠢事,玉柱肯定是不可能干的。

  人的本性,就是追逐名利。

  戴维斯的一夜暴富,告诉了所有的英国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东方大国真有技术的金矿可挖。

  更重要的是,玉柱心里非常清楚,和军事重工业不同,纺纱机属于是轻工纺织业。

  以前的课本上,讲世界史的时候,以极大的篇幅,描述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这个时代,由于机械工人凯伊发明飞梭技术,织布机械的生产率大大提高。

  但是,织布需要的棉纱,却还是依靠众多家庭手工业的纺车慢慢纺出来。所以棉纱供不应求,收购价格较高。

  “珍妮机”的发明,使棉纱的生产率,获得了极大提升。

  看过老电视剧大染坊的兄弟,肯定都知道,洋布挤垮土布,靠的就是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导致洋布的成本,比土棉布低得多。

  如今的华夏帝国,蒙古地区少说有上亿只羊,江南地区既有桑,也有麻。

  更重要的是,西域地区,由于日照时间长,再加上干旱的缘故,是棉花的天然高产区。

  由于人工运河的挖通,只需要在西域的阿克苏地区,就地将棉花加工成棉布,再将棉布从陆路运输至敦煌,就可以走水运,转运至东部地区了。

  广大的西域地区,阿克苏种棉花,水源充足的地方种粮食,水源不足的地方养羊,就可以形成源源不断的经济内生性的良性循环。

  粮食自己吃,棉花织成棉布,商人们吃不掉的产量,都由朝廷统一收购之后,再转卖至于中西部地区。

  从中西部地区换回盐巴、银子和各种先进的铁器,时间一长,就解决了西域移民们的生计问题。

  至于东部地区嘛,普遍种桑织麻和养蚕,这就具备了大规模生产麻布和丝绸基础。

  嘿嘿,这意味着啥?

  中欧贸易之中,除了传统的茶叶、瓷器和丝绸之外,还可以倾销棉布、麻布。

  棉布和麻布,属于是生活必需品,只要价格足够低,整个东南亚的好几千万人,就是天赐的大市场啊!

  算大帐,玉柱掏的三万五千英镑,虽然是一笔史无前例的巨款,却绝对是超值。

  而且,有了钱的戴维斯,还可以继续发明创造出,几十锭,甚至是上百锭的纺纱机。

  不能钱生钱的技术,就是消耗资源的无底洞。

  玉柱大笔一挥,抽调能工巧匠,在苏州、杭州、宁波、大沽口、泉州和广州,同时建设了六座近代手工纺织厂。

  历史的老记忆,改革开放之后,首先具备出口创汇能力的企业,就是国营的纺织企业。

  轻工赚钱,重工保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年后,就在玉柱赚得钵满盆满之时,戴维斯又发明出了64锭的纺纱机。

  这一次,兜里有钱了的戴维斯,就不肯再把专利技术卖给玉柱了,他自己掏腰包,建立了一座工艺更先进的纺纱厂。

  玉柱并没有动用权力,肆无忌惮的破坏信用,抢夺戴维斯的技术成果。

  而是下了技术攻关的死命令,必须研究出100锭以上的纺纱机。

  市场经济之下,别人的技术比你先进许多,你的厂子没有攻关成果,就应该破产倒闭。

  明明亏损严重,还不肯倒闭的企业,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钱。

  令玉柱没有想到的是,他砸了重金出去,技术进步的速度,却异常缓慢。

  反而是,苏州的一位纺纱工,率先发明了100锭的纺纱机。

  几乎在一夜之间,苏州的民营纺织工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很快,就挤垮了玉柱的苏州和杭州纺纱厂。

  得知了消息之后,玉柱非但不生气,反而大感高兴。

  他投资搞产业,只不过是在别人看不明白,不敢干的时候,起个率先赚钱的领路作用。

  这年头,只要市场是相对公平的,哪里有暴利,哪里就会有商人投资进去。

  伴随着商业技术的成功,玉柱身边的办公室,也增加到了十一个之多。

  九位已经成年的皇子,和皇帝的两个亲弟弟,每人一间办公室。

  大家循序渐进的学习处理政务,年纪小的,从看县域的奏折开始,逐步递增到学会看懂州一级、府一级、甚至是省一级的奏折。

  必须要有竞争,要有压力感,不然的话,怎么可能优胜劣汰呢?

  出门的时候,玉柱望着依旧灯火通明的两间小办公室,他不由微微一笑,后继有人矣!

  小铁锤,小轩玉,别怪爹爹心狠,硬逼着你们竞争。

  偌大的帝国,若是接班人不行,照样跳不出黄炎培所说的王朝周期率。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的皇位,从威廉一世传给威廉二世之后,外交政策就出现了重大错误。

  威廉二世的外交错误,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传统的海军霸主和欧洲陆上的两强法鹅成了盟友。

  外交错了,满盘皆输!

第1035章 储君的养成

  随着朝廷官署的完全搬迁过来,武昌府的街头,日益繁华起来。

  视察了武昌造船厂的筹备情况之后,玉柱负手立于江岸边,望着往来穿梭的大小货船,不由微微翘起嘴角,扭头问张廷玉:“衡臣呐,迁都之事,是不是做对了?”

  “回皇上,迁都于武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张廷玉即使很想反对,却也完全找不到理由。

  事实俱在。

  自从迁都于武昌府后,运河上的百万漕工们,逐渐变成了大江上的漕工。

  船是现成的,人手也是现成的,直接平替了。

  而且,从江南财赋之地,运输粮食到武昌府,可以一船到岸。这就比,送漕粮进京,轻省了许多倍。

  漕粮沿着运河北上,一路要经过几十道船闸,沿途的所需的纤夫,数以十万计,确实是靡费颇多。

  京城在北边,沿着运河的诸多州府和集镇,都跟着庞大的人流和物流,富裕了起来。

  迁都武昌后,长江沿岸的各大州府,比如说,九江府、安庆府、池州府等府城,也肉眼可见的速度,富裕了起来。

  随着英国船匠的陆续就位,武昌造船厂和吴淞造船厂,几乎同时动工,开始兴建。

  在木制帆船的时代,长江之上,其实只要是江岸边,都可以建设造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