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 第227章

作者:兴霸天

  正考虑着让札剌出手,会不会也让自己尝了败绩,颜面无光,双方到了营帐前,狄进看着特意空出的相扑场,开口道:“贵国尚武,想来更好扑戏,我倒是想到了之前四方馆里的一战,余兴未了啊!”

  说罢,就转过头来,盯着萧惠看。

  迎着那灼灼的注目,萧惠心中一惊,顿时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不好!这宋人不会仗着年轻气壮,要与本帅打一场吧?”

  萧远博年岁已高,怎么也不可能亲自下场,但萧惠正值壮年,对方真要说咱俩切磋切磋,使者与接伴使地位相等,这要是拒绝,那就是怕了!

  后人总觉得大宋是大怂,实际上只适用于赵佶赵构父子面对金人的阶段,之前的宋是半点不怂的,恰恰相反,它失败的大战往往是飞龙骑脸,喜欢送。

  所以此时此刻,萧惠不会觉得宋人官员不敢,眼见狄进跃跃欲试的模样,他反倒怂了。

  身为勋臣国戚,又是太子的亲信,如果被宋人使节当众打败,消息传扬回中京,可是大大有损仕途!

  狄进看了片刻,却是主动收回逼视。

  就目前而言,这萧惠极好面子,却又在关键时刻色厉内荏,属于眼高手低之辈,如果是己方的将领,那得设法拿下,避免以后被猪队友拖累,但这是辽国的大将,当然是多多益善,最好对方的朝堂上全是这种货色才好。

  所以狄进才不会断对方的前程,反倒把事情带了过去:“宋辽两国皆喜相扑,还望萧统军安排一场精彩的扑戏,以慰我等车马劳顿!”

  萧惠暗暗松了一口气,却依旧觉得面子下不来,压低声音嘟囔了一句:“不用你说!自有安排!”

  密切观察着这一幕的南院官员同样松了口气,却见孔武有力的札剌大踏步地走了出去,伸手抓了抓,没有抓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汉子半跪下去,大声道:“小的想要挑战南朝武士,为大帅助兴!”

  萧惠愣住,旋即面色铁青,对待没有姓氏的契丹人,与牲畜也没什么两样,直接呵斥:“这里是你说话的地方么?滚下去!”

  札剌莫名其妙,抬起头来,发现萧惠眼中凶光毕露,顿时面色如土。

  狄进却摆了摆手:“不必如此,这位勇士既然提出了,那我们也出一人,与他切磋一番,也是增进两国友谊!”

  萧惠臭着脸,不甘不愿地道:“随你们吧!”

  狄进看向守约:“选一位护卫,与这位辽人勇士切磋一番!”

  眼见那边开始选人,南院官员这回终于抓住了札剌,想到那位宋使能听得懂契丹话,又把他往外面拽了拽,低声吩咐道:“待会儿你不能赢!”

  你真要打败了宋人,万一宋使不高兴,亲自下场了,大帅怎么办?

  札剌愣住:“啊?”

  南院官员又补充道:“你也不许败!”

  你要是败给了宋人,萧大帅不高兴,是要迁怒于人的,我们怎么办?

  札剌更傻了:“啊?”

  不胜不败?

  你以为我天下无敌么?说平手就平手?

  “好好切磋!”

  相比起来,狄进只是嘱咐了班直一句,就入了帐内,不嫌弃简陋,泰然坐下:“不瞒萧统军,在下早听萧正使谈及阁下统军之威,今日我为宋使,阁下为接伴使,用佛家之言,也是缘分啊!”

  萧惠明明知道不是这样的,但还是顺势下了台阶,挤出一丝尴尬的笑容:“缘分!是有缘分!”

  狄进举杯,面露微笑:“萧伴使,请!”

  萧惠稍作迟疑,终于举起酒杯,换了称呼:“狄正使,请!”

第351章 出使不忘推荐《洗冤集录》

  在围观者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下,在狄进和萧惠的举杯饮酒中,辽人武士札剌与宋使节团的班直,最后真的打了个平手。

  札剌束手束脚,实则是三番五次想要落败的,倒是守约选出的班直没有进逼,先带着对方恢复状态,然后在对方狂风骤雨般的攻势下又稳稳守住,最后适时罢战停手。

  点到为止,以和为贵。

  气氛由剑拔弩张,变得缓和起来。

  当然与和睦是半点沾不上边的,萧惠除了在战场上,其他地方一向得意惯了,此次受挫,心里实在憋屈,想要与对方拼酒,却发现此人越喝眼睛越亮,不得不讪讪收手。

  等到应有的宴席接待完毕,萧惠就愈发不愿面对这个南朝人,随意朝后一指:“你!替本帅接待宋使!”

  那人正是之前出言提醒的南院官员,心头苦笑,却是不敢得罪这位契丹贵族中的贵族,拱手领命,又来到狄进面前行礼:“在下刘六符,字起颂,任南院知事,秘书监秘书郎,见过狄正使!”

  狄进看了看他:“我若是没记错的话,刘知事之前也在访宋的使节团里吧?”

  刘六符再度躬了躬身,温文尔雅地道:“没想到狄正使还记得,实乃小官的荣幸!”

  狄进道:“看阁下的举止谈吐,可是进士出身?”

  刘六符露出几分自矜,却又谦逊地道:“不才在下,确是我朝进士及第,然与狄正使南朝最年轻的三元魁首,实在是万万比不得的!”

  “学问不分高下,你我都是沐圣贤教化的,当多多亲近!”狄进笑了笑,又关切地道:“不知萧正使如何了?”

  刘六符道:“萧枢副正在中京,一切安好!”

  既然称为枢副,那萧远博如今任的就是枢密副使了,不知是南院还是北院。

  辽国有规矩,北院不理民,南院不主军,北枢密院相当汉官的兵部,掌管军政,南枢密院相当汉官的吏部,掌官吏,不过规矩是规矩,真正实施起来是另一回事,总体来说,辽国的北面官权力都要比南面官大得多。

  对于萧远博、萧惠这样的,狄进由衷地祝福他们早日升官,又问了一句:“不知萧副使如何了?”

  刘六符怔了怔,对方询问萧远博,那是理所应当,毕竟当时双方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萧远博回辽后也专门禀告了辽帝,应该是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在,但那位副使嘛……

  刘六符作为当时使节团的官员之一,只记得那位萧副使在宫中赴宴时生了恶疾,回来的路上就不太行了,虽然勉强活了一条命,但连床都下不来,后来如何了,也就没人关心,没想到现在这位宋使还记得,只能摇了摇头:“萧宣副还在家中养病,我与他并不相熟……”

  狄进心头有了数,微微颔首:“愿他早日康复!”

  两人往前走去,一路谈及宋辽的风土人情,颇为融洽,到了分别之际,刘六符更是低声道:“同为汉人,下官当与狄正使多多亲近,盼万事顺遂,两国太平!”

  狄进颔首:“正是如此!”

  双方拱手作别,目送这位离去,狄进面容恢复平静,转身进了专门安置宋使的营帐。

  他对于辽国的汉民,是不会抱有任何期待的。

  历史上的童贯就有一个很天真的想法,觉得自己领兵北上燕云时,辽国的汉人会希望回归中原王朝的统治,而民心所向,帮助宋军驱逐北虏。

  可实际上,古代在清朝以前,大部分老百姓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概念都是很淡薄的,他们屡屡反抗外族,是因为外族统治者手段残忍,压迫剥削,动辄杀戮,把百姓当成牲畜对待,这才是核心的矛盾。

  辽国之所以同那些草原民族不同,正是因为辽太宗明智地提出了蕃汉分治,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哪怕真正贯彻起来,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汉民在辽国依旧是低人一等的存在,但他们至少能活得下去,就不会因为民族大义,自发地回归中原王朝的怀抱。

  同样的,刘六符别看是汉人,但他首先是個辽国官员。

  果不其然,分别后的刘六符,第一时间出现在了萧惠的帐内:“大帅!使节团已经安顿下来了!”

  萧惠没有大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而是斜斜地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这个姓狄的南朝官员,不好对付呐,你有什么法子,压一压他的气焰?”

  刘六符道:“此人确有才干,不然南朝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将他派来,出使我大辽!”

  “嗯?”

  萧惠浓眉一抬:“你倒是提醒我了,狄进使辽,不只是为陛下祝寿的,还是因为南朝要与西夏人打仗,顾忌我们大辽的态度,是么?”

  刘六符垂着头道:“此事干系重大,下官不敢妄言!”

  “本帅看正是如此!”

  萧惠目光闪烁起来:“以前出使的,都是温吞老臣,求的是无过,此番来个这么厉害的,怪不得西夏也提前派了使臣入京,在陛下面前哭诉,南朝是准备对那边动手了?”

  刘六符不敢吱声。

  “好事啊!”

  萧惠说着说着,倒是兴奋起来:“南朝对西夏党项人开战了,我朝才有出兵的机会,整日平叛那些穷苦部落有何意义,富庶的中原才是我们大辽勇士应该征服的地方!”

  刘六符对此是很反对的,事实证明,辽的军事实力哪怕占据上风,但根本无法灭掉宋,一旦两国重启战端,宋朝那边定然关闭榷场,断去岁币,即便掳掠到一些财货回来,很可能都不及损失。

  可他自知无法说服眼前这位,依旧闭口不言。

  萧惠却看了过来:“你哑了?说话啊!怎的让宋人和夏人打起来,创造进兵的机会?”

  刘六符恭谨地道:“依大帅之意,只要让宋使功成,宋夏自有争端!”

  “只怕朝中之人不会让宋人如愿!”

  萧惠摇了摇头:“西夏使人早早入了中京,你可知是何目的?他们说其王后卫慕氏,疑似是被宋人使臣下毒杀害,盼着我大辽为其作主,威慑宋廷!”

  刘六符悚然一惊:“竟有此事?”

  “哼!一听就知是假!南朝人不会做这等事,西夏只不过是给我大辽找个机会罢了!可惜啊,没几位大臣愿意回应!”

  萧惠身为契丹贵族,从小耳濡目染,对于政治有着深刻的敏感性,自然清楚如今的朝堂,主和的态度胜过主战:“澶渊定盟后,他们都安于如今两国分治,不愿与南朝开战,更何况陛下也是这般所愿!”

  说到这里,萧惠滞了滞,终究不敢提及太子其实对用兵颇有所动,只是话锋一转:“陛下不愿理会西夏人的胡言,也不会坐视宋人扫清西北边患,本帅就怕宋使同样不能如愿,南朝慑于我大辽之威,无法对夏用兵!这样,伱去多探探那个宋使的口风,也把西夏使团的消息告知,他不是能耐么,让他去想法子!”

  刘六符暗暗叫苦,却也不得不领命:“是!”

  第二天,使节团离开白沟军营,在辽人的护送下,朝着燕京而去,一路上刘六符就骑马凑到狄进身边,与之攀谈起来。

  狄进自然不会拒绝,进一步交流后才知晓,这位出身同样不俗,父亲是北府宰相,两位兄长也都是进士,在燕京为官,可惜堂堂宰相之子,又是进士及第,但该对契丹贵族卑躬屈膝,还是要卑躬屈膝。

  毕竟想要在辽国上层享有权力,得是韩德让那种,最后被赐名耶律隆运,成为了契丹化的汉人,韩家也成了耶律家,这才是真正步入辽国统治阶层的象征!

  刘六符姓刘,或许在当地也是诗书传家,同辈里进士多人的大族,可到了上层政治,就根本做不得主,包括他那位当宰相的父亲。

  而得知狄进出使前,正在馆阁修史,刘六符透出由衷的羡慕之情:“修史立典,教化后世,此乃千秋之功啊!也唯有狄正使这般才干,方能担当如此重任!”

  “不敢!修史者非我一人,不仅是国朝众士子出力,也有旧唐书的编撰者功绩,岂可由我独自居功?”

  狄进目光微动,招了招手,待得侍从奉上包裹后,从中取出一本厚厚的书册来:“这是我所著的《洗冤集录》,临行前向朝廷请示,可传于贵国,也请贵国学士指证,互相交流体会!”

  “早有所闻!早有所闻!”

  刘六符郑重接过,心里却是十分惊讶的。

  一般来说,只有经史子集才会得到朝廷重视,民间的著作谁管你会不会流通,眼前这部《洗冤集录》他确实有听闻,但出使时赠书还要向朝廷申请,当真如此重要?

  他骑术极佳,在马上稳稳翻开,当序章读完,明了人命大如天的主旨,眼神里下意识地流露出一丝不以为然,但仔细想想,又不禁道:“此书同样是造福万代,狄正使实令我等自惭形秽!”

  狄进道:“我朝地方官员,多轻实证重刑罚,而刑案之作缺乏,才有此书,只希望天下间的冤假错案越来越少!”

  “此书只有宋朝会有,在我辽国,是万万不会容许的……唉!”

  刘六符心中暗叹,是真的生出几分自惭形秽的感觉,但萧惠交代的任务还是要严格完成,顺势道:“提及冤案,下官听得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狄进道:“请讲!”

  刘六符低声道:“西夏早有使臣入京,为首之人身穿孝衣,亲为使臣,入我辽庭,要控诉贵国使臣毒害其母!”

第352章 《苏无名传》对于勋贵的吸引力

  “倒打一耙么?”

  听完刘六符的讲述,狄进并没有多么惊讶,却也露出沉思。

  这个栽赃陷害看似很没道理,任谁都知道,宋使不可能毒害卫慕氏,但这个行为却很高明。

  因为西夏其实是将一个可攻可守的外交把柄,主动递给了辽国。

  他们如果当时扣押了公孙策,将谋害卫慕氏的罪名直接栽赃在公孙策头上,那就是直面宋廷的压力,并且很是理亏,到那個时候,辽人也不见得出兵帮助。

  但现在将这件事对着辽帝控诉,请求辽人作主,辽庭哪怕不作理会,也多少算一个把柄,将来要用到了,就可以打着为西夏作主的借口,师出有名。

  如此一来,辽庭哪怕不愿搭理,也不会戳穿对方的谎言,西夏反过来就能借助辽国的影响力威慑宋廷,让双方维持原状,继续争取在河西发展壮大的机会。

  “很成熟的外交思路,李元昊那个战争疯子是不会这么做的,应该是李德明……”

  狄进稍加思索后,开口问道:“西夏的孝衣使臣,不知是哪一位?”

  刘六符轻轻摇头:“这个下官就不知了,西夏使臣入中京已月余,些许消息传来南京,并不准确……”

  狄进看了看他:“既然对方信口雌黄,妄加污蔑,那我可否托付刘知事,打探一番夏人使臣的动向?”

  刘六符被这眼神看得心头一凛,低声道:“下官自会尽力!”

  “多谢!”

  狄进已经确定,对方是奉萧惠的命令前来,传递这些关键消息。

  外交就是这般变幻无常,之前萧远博出使,被他所阻,辽国的主战派未能如愿,此番他出使,反倒是主战派站在自己这边,希望西夏讨不得好,灰溜溜地滚蛋,然后宋夏开战,辽国再借机大军南下,搜刮富庶的中原之地。

  而主和派则准备继续支持西夏,让党项人在边境兴风作浪,不断削弱宋朝国力,辽国则雄踞北方,随时保持着绝对的军事威慑,到时候再趁机索要更多财物岁币,不战而屈人之兵。

  至于狄进此番出使,则要详细了解各自阵营的影响力,同时观察辽庭高层和国家内部,又存在着哪些矛盾,一旦引爆,能否让他们自顾不暇,给予宋廷这边处理边患的时间。

  所以主战主和,狄进要团结哪一派?排斥哪一派?

  他哪一派都要团结,哪一派又都要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