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 第335章

作者:兴霸天

  野利旺荣回道:“野利氏是不是自取灭亡,我不清楚,但我很清楚,如果跟着你这废物儿子,大家都得死!大王,你别怪我们,是李氏不成了,我们各族没有必要陪着你去死……”

  “带走!!”

  掩耳盗铃无用,既然决定将李氏父子交出去,那就必然得罪党项各族。

  既然无法让各族敬服,那就让这群人害怕!

  当野利旺荣大手一挥,四个人架起李德明,两个人押住李成嵬,一并出屋时,角落里一双眼睛眨了眨,身形闪过,很快消失不见。

  “野利旺荣降了宋廷,将李氏父子交出去了?”

  距离城主府不远的一处屋舍中,“锦夜”和“杜康”对坐,收到最新消息的他们,脸色都不好看。

  接应李元昊的行动失败了,还陪进去了岳封,虽然那个小弟也不可惜,意志并不坚定,本就有背叛的可能,可折了人手不说,事后还被展昭、白玉堂、机宜司和长风镖局的人手一路追击。

  好不容易甩脱追兵,如今潜入夏州城,是收到了新的任务指示,要关注李德明的身体情况,必要时予以援手。

  但显然,由于时间的耽搁,他们来迟了,这个行动也直接失败。

  一片死寂般的沉默后,“杜康”期期艾艾地问道:“大哥,接下来该怎么办?”

  “锦夜”的银发随风轻轻飘荡,冷冷地道:“我是锄奸执法之人,专门解决‘组织’内的叛徒,这些本就不是分内之事,‘司命’不该作此要求,我现在怀疑,是不是‘司伐’和‘司灵’假传命令!”

  “杜康”矮壮的身子颤了颤,压低声音:“大哥,可不能这么说啊,‘司伐’和‘司灵’岂会这么做呢!”

  “锦夜”淡淡地道:“‘组织’里本无尊卑高下,我们敬重‘司命’,才会听从他的指示,而不该视其为理所当然,更何况其他人?‘司伐’和‘司灵’就不会有错么?我瞧着他们在西夏的行为就很不对劲……”

  “呵!”

  恰好就在这时,一道轻飘飘的声音传入院中:“依你之意,我身为‘司命’的亲信,也会背叛‘组织’?”

  “‘司伐’?”

  “杜康”猛地起身,“锦夜”却是岿然不动,端坐于桌边,淡淡地道:“李德明会想到野利旺荣敢将他交给宋人么?不会!但现在夏州城内就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可见谁都有背叛的可能,你也不例外!”

  寒风拂过,“杜康”只觉得眼前一花,一道身影就出现在视线中,只是打扮得颇为古怪,一袭祭祀长袍,脸上戴着萨满面具。

  那面具严严实实,不仅遮住口鼻,连双眼处也遮挡起来,偏偏在场的两人都感到一股凝如实质的眼神落在身上,更增不寒而栗之感。

  “锦夜”直视过去,银发拂动得更快,内劲提升到极致。

  “‘屠苏’当年传你这一招时,应该告诉过你,这是仅次于‘灭绝一击’的禁招,除非万不得已,不然不能动用……”

  “司伐”的目光也落在他满头的银发上:“‘屠苏’就是强行激发禁招,气血枯竭而死,你要步其后尘?”

  “锦夜”冷冷地道:“我找到了叛徒‘都君’,不用此招,我没有把握杀她!”

  “哦?”“司伐”的面具下似乎透出几分诧异,问道:“谁?”

  “锦夜”道:“长风镖局的总镖头狄十一娘!”

  “司伐”晃了晃脑袋:“她啊……你杀成了么?”

  “锦夜”声音更冷:“现在没有,但我知道了她的身份,她就必死无疑!”

  “司伐”了然:“所以你的心思都放在除去那个叛徒身上了,这边的命令稍作尝试,就准备放弃?”

  “锦夜”反唇相讥:“不错!我准备放弃,那么你呢?阁下早在夏州城了吧,身为‘司伐’,又做了什么?眼睁睁看着野利一族投降了宋军,让夏州城失陷?眼睁睁看着野利旺荣将李德明父子交出去,束手无策?”

  “司伐”失笑:“我自有安排,难道还要事事向你汇报不成?”

  “毋须汇报,但我也看透了,你们这些人的面目!”

  “锦夜”语气里透出激愤:“我为‘组织’勤勤恳恳,四处奔波,而你们藏在各地,又尽了多少力?你有什么资格教训我?”

  面对这种几乎撕破面目的质问,旁边的“杜康”变了色,不安地动了动身子,“司伐”倒是始终放松,淡然道:“你我所担的责任不同,你不理解很正常,但有一点不要忘了,没有‘组织’的支持,仅凭你独来独往,你寻不到任何叛逃之人,也根本奈何不了那位狄十一娘!”

  “锦夜”森冷的双目死死地盯着那副面具:“所以?”

  “所以‘组织’安排的事情,你只需要尽全力完成就是,至于那位‘都君’,待得时机成熟,自然会有命令下达,你私自行动,只会节外生枝!”

  说到这里,“司伐”宽大的袖子一扬,一封信件和一个小瓶子就被抛了过来:“信中是我安排的人手,瓶里是‘司命’亲赐的‘护令’,可以解除禁招的伤害,尽早服用,找机会将李氏父子救出……或杀死!无论如何,别让他们活着抵达汴京!”

  “锦夜”看着小瓶子划过一道弧线,不偏不倚地落在自己正前方,而视线一闪间,祭司模样的“司伐”同样消失不见,好似从未现身过。

  压抑的气氛散去,“杜康”长舒一口气,凑到面前:“大哥,何必跟‘司伐’起冲突呢?他可是‘组织’里战力最强之人啊!”

  “锦夜”拆开信件,匆匆扫视了一遍,语气已经完全恢复正常:“我确定了一件事!”

  “杜康”奇道:“什么事?”

  “锦夜”沉声道:“‘都君’身上肯定藏有巨大的秘密,才会让他们这般讳莫如深,不惜要无视大局,引开我们……”

  “杜康”心头一动,已然明白其意,但脸上还是那副憨傻模样:“引开咱们?不是要刺杀李氏父子么?”

  “锦夜”将拆开的信件递过去:“这里面的人手不少,野利氏、党项人、宋军,甚至连机宜司内都有安插,然李德明父子上京,层层保护,即便有内应,想要刺杀亦是极度困难,我们必须一路跟上,寻找那稍纵即逝的时机,如此一来,就没法再关注这边的局势了!”

  “杜康”低声道:“大哥,我还是没明白,这任务也很正常啊,为何是调开咱们呢?”

  “很简单,这个任务原本是‘司伐’负责的,结果我通过‘绝灭一击’发现了‘都君’,他们担心我的干涉成为变数,才将任务转交过来,让我无暇他顾!”

  “锦夜”看向瓶子,眼中露出一丝前所未有的叹息:“‘司伐’如此为之,这一代的‘司命’也不能相信了,私心作祟,私心作祟啊!偌大的‘组织’,竟找不到如你我这般的赤诚忠心之辈了!”

  “杜康”:“……”

  对不起,把我也排除吧!

  这句话在脑海中回荡,看着大哥略显削瘦的背影,梢根黯淡的银发,“杜康”忍不住涌出一股心疼的感觉。

  他虽然是“司伐”安排的内应,盯着这位越来越自作主张的执法者,但心里确实佩服对方的兢兢业业,不是在锄奸,就是在赶往锄奸的路上,从无休息。

  喊的大哥,也是真心实意,并无虚情假意。

  可现在,当“锦夜”说出这番话时,“杜康”知道,“司伐”的布置终究派上了用场:“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放弃李氏父子的任务,查清楚‘都君’的秘密,看看那些叛徒到底在谋划什么……你可愿随我一起?”

  “愿意!大哥!”

第477章 卫慕氏遇害的真相

  “夏公!”

  石州城府前,狄进带领一众官员,迎接秦风路车队的到来。

  确定了野利氏有投降之意,并准备交出李德明父子,狄进第一时间上奏京师,同时也书信河东路和陕西四路,将最新的战况共享。

  从职位上来说,他身为经略安抚副使,固然是经略相公,但正式招降,接受敌对政权俘虏时,该由至少一位正使出面。

  从功劳来看,由他出面也完全没问题,毕竟战场瞬息万变,是他亲来定下大局,何必让别人显眼。

  但狄进无需贪功,更不做越俎代庖的事情,越是关键时刻,越要讲究规矩,任谁都挑不出理来。

  河东路自是交予杜衍,但杜衍婉拒,依旧坚守麟州,做好河东禁军的后勤守备工作,而陕西虽分为四路,最高执行长官依旧是范雍,范雍未到,来的则是秦州知州兼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夏竦。

  一年多的时间未见,这位已是满面风霜,养尊处优的宽胖身体也瘦了一圈,整个人老了有七八岁。

  曾经的参知政事,堂堂副宰相,自请来到西北吃沙子,还是令人钦佩的,而相比起历史上的夏竦,被前线战败拖累,得了一个“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的羞辱评价,灰溜溜地回归朝堂,此次他亦是雄赳赳气昂昂而来。

  “狄待制,风采依旧!”

  夏竦先是正式见礼,然后满面笑容地探出手,亲热地拉着他一并进了府内:“老夫在途中接到战报,我军主力已然将盐州周边团团围住,准备将断了退路的兴灵十万援军彻底留下,仕林亲至前线,果然神机妙算,非同凡响啊!”

  狄进道:“万不敢当,我赶至石州,也是听闻李德明病倒,想来夏贼军心动摇,方有此番尝试……”

  “仕林太谦虚了,所谓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这一计堪比千军万马!”

  夏竦抚须笑道:“断绿洲水源,逼降野利氏,实乃妙招!野利氏降了,那我军便可兵不血刃地拿下夏州,野利氏不降,其夏州城外的堡寨也被我军拔除了大半,西夏军士气低落,难以出城野战,我们便是围点打援,待得将援军彻底消灭,其城内不攻自破,此战至此,已是胜券在握!”

  狄进依旧保持微笑:“也是仰仗诸位将军指挥若定,全军上下万众一心!”

  “确实如此!确实如此!”

  夏竦眼见对方毫不动摇,就是不揽功,识趣地打住了话头。

  平心而论,他是真的挺佩服这位的决策,也愈发忌惮对方的能力。

  在夏竦看来,关键还不在于如何灭西夏,还要让群臣满意,功劳分配到位。

  招降敌酋,兵不血刃地夺取夏州重地,会令朝堂上的文臣极为欣然,但如此一来,武将就没了功劳。

  而现在招降野利氏,接收夏州城,再攻灭没藏氏的援军,军中上下渴求立功的心愿也满足了,可谓皆大欢喜。

  “整顿河东,攻陷银夏,此番前线之功,又是以此子为首了!”

  夏竦一直对狄进的所作所为颇为关注,本以为对方位于麟州,没了出风头的机会,没想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短短十日不到,就一举定乾坤。

  现在他此来,反倒是有占便宜的嫌疑,要把握住分寸,不能损了名声。

  来到堂中,两人入座,过了一遍具体的招降流程,夏竦又提出了一个担忧:“李德明如今病重,一路送往汴京,可会有所不测?”

  狄进道:“我已命人特制马车,抵御寒风,一路慢行,尽量减少颠簸,然李德明身体确实虚弱,难保不会中途病故……”

  夏竦凝眉:“只怕消息传回河西,被有心人鼓动,不利于朝廷接下来的统治啊!”

  狄进道:“党项李氏在夏州历经上百年,根深蒂固,一朝倾覆,必定是有波折的,恐怕来日还会有些复国风波,正如辽东的渤海遗民那般……”

  这不是危言耸听,远的不说,历史上北宋第一次在哲宗朝灭青唐吐蕃,也不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最后十里时功亏一篑,而是已经成功了,又被青唐吐蕃反扑,后来到了徽宗朝才将之彻底灭掉。

  现在西夏灭亡已成定局,但宋朝能否将河西安然收入囊中,还是未知之数,类似西夏这种割据一方的政权,会不会死灰复燃,也要看宋廷对于番人的管理力度。

  攻城掠地,战争胜利,是第一阶段。

  如何治理当地,管理好文化不同的番人各部,将战争成果转化为真实国力,才是第二阶段。

  而往往这第二阶段,比起第一阶段,更加困难。

  历史上的李元昊就是没办法完成后一步,每每战场上取得胜利,却捞不到多少实际好处,西夏才会越打越弱,国力疲敝,民不聊生,最后自己也惨死于宫廷内乱中。

  狄进对此有所警惕,却不过分担忧:“契丹对各族剥削过甚,故而有此起彼伏的反叛,渤海遗民的动乱不是开始,也不会是结束,我朝当引以为鉴!”

  夏竦抚须:“仕林的《定边十策》,不是早就对安抚番民,化夷为汉,有着切实可行的举措么?”

  狄进恳切地道:“若无夏公启发,《定边十策》难以问世,在我心中,最适合安定河西的,是夏公!”

  “哦?”

  夏竦见对方语出真诚,目光倒是闪烁了一下,河西之地时隔三百年重回中原怀抱,接下来的地方执政可谓举足轻重,对方准备支持自己?

  但迅速权衡了一下利弊,夏竦又苦笑道:“老夫也愿经略河西,然此地终究是苦寒之地,老夫的身体……唉!怕是撑不住了,岁月不饶人啊!”

  他前来西北,并非真的为国为民,而是要以前方战功为跳板,成为群臣避道,礼绝百僚的宰相。

  现在西北大局已定,功劳已经足够,再在河西耗上数年,反倒是得不偿失,还是回归中枢,重入两府,来得稳妥。

  “可惜……”

  狄进对于夏竦的人品不看好,但看重对方的执政能力。

  以这位灵活多变的手段,比起多谋少成的范雍,和生性偏于守旧的杜衍,能够更好的坐镇河西,应对层出不穷的局面。

  可惜人各有志,狄进稍作试探,也明白对方没有这方面的心思,打住了话头,同样琢磨起接下来坐镇河西的官员来。

  如果老一辈的能臣不愿,那也可以将新生代的官员,安排到合适的职位上,予以历练。

  如范仲淹、韩琦、王尧臣、文彦博……

  还有包拯、公孙策、狄青……

  这些要么是本就在历史上于西北执政,发挥过举足轻重作用的,要么则是能力和见识的上上之选,有他们在,狄进也能放心托付大局。

  夏竦没想到对方已经准备安排自己人了,倒是借着这份示好,开始拉近关系。

  哪怕心里面不喜这位三元魁首,他也不得不承认,如果说此前京师之中,狄进还是未来可期,在自己面前要低上几头,经历了此番西夏战事后,这位的威望和地位已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固然和宰执还不能相提并论,但即使是宰执,也无法在对方面前托大,除非对方犯下无可挽回的错误,必然是要被打落尘埃的,否则夏竦会一直维持这份好关系,绝不会流露出半分恶意。

  其乐融融的氛围下,半天未到,机宜司那边就有通报:“野利氏来报,已将李氏父子送出夏州!”

  “投降得如此迫不及待,这就是党项的臣子!”

  夏竦嗤笑一声,做出邀请:“仕林,我们就去见一见那位夏王吧!”

  “夏公请!”

  “哈哈!请!”

  交人的地点不是夏州城外,野利旺荣终究忌惮李氏在党项人心目中的地位,再加上卖主求荣不是光彩事,干脆让杨守素带领一支队伍,直接将送出城来。

  包裹得严严实实,将寒气完全抵御在外的马车,驶入交接地点,狄进对着低眉顺眼的杨守素点了点头,跟在夏竦身后,来到马车前。

  夏竦也不畏惧,亲手掀开马车门帘,就见一位老者卧在厚厚的被褥中,左右依旧被野利家的侍从守着。

  此时两名侍从弓着腰走了出来,狄进和夏竦进入车厢,俯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