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兴霸天
他哪里是害怕凶手学了自己书上的招数去,完全是之前想卖书,结果根本卖不出去!
现在得了提醒,狄进略加沉吟后道:“公孙兄的担忧确实没错,但若条件合适,此书还是会示之于众的,我认为它正面的启迪与教育之意,要远远大过反面带来的危险!”
不仅是《苏无名传》,还有他后续的《洗冤集录》,会因为担心凶手看了,而具备了更高的反侦察意识,就将它束之高阁么?
那显然是不成的!
公孙策目光一亮:“狄兄所言甚是,倒是我瞻前顾后了!甚好甚好,苏无名的公案还有好几卷吧,能否先予我一观?不瞒你,我昨夜翻来覆去都是这卷奇书,实在是迫不及待看后续了!”
当面催更可还行,幸好狄进有所准备:“后续的案子我在并州时就已写过,只是出书么……”
公孙策正色道:“请务必出书,我保证让他们用最好的雕版,字字清晰,可传于后世!”
狄进道:“那便有劳公孙兄了!”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林小乙适时地上了酒水,两人举杯痛饮。
酒酣耳热之际,公孙策聊起了庐州案件的具体过程,又笑着道:“庐州之地,在同辈之中,也有一位同窗能与我一较高下,现在来京又多了狄兄,哈哈,当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狄进当然知道他说的是谁:“不知能得公孙兄如此赞誉的同窗,现在何处?”
公孙策有些无语:“我受马郡守举荐,寄应开封府,他原本也该来此,却偏偏钻了牛角尖,不愿离开,要调查一起早已结了的案子,得秋考解试之后,再来京师会合了!”
“确实是那位能做出来的事情……”
狄进自忖不是那种为了真相可以抛弃一切的人,却也格外尊敬这种人,由衷地道:“希望早日与他相见,”
公孙策笑了笑:“会的,我敢肯定,他但凡听到狄兄所言,‘为官者上保国家,为人所不能为不敢为之事,下治百姓,雪人所不能雪不易雪之冤’,定会引你为知己,在此痛饮的,就要多一位了!”
狄进举杯,灿烂一笑:“我盼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第88章 书友见面会
“这就是《苏无名传》啊!”
当一卷散发着墨香的书卷来到手中,狄进细细翻了一遍,倒还挺有成就感。
同样是文抄,诗词的智慧与情怀固然能够千古流传,但他骨子里还是更喜欢这种公案。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他不曾有这样的感受。
一心清正千家福,两字公平百姓安,却还真有几分这样的向往。
回到书上,送来的册子都是文茂堂的誊写版,这个时代质量最佳的却是雕版印刷,但没有那么快出来,还需好几个月准备。
实际上,为区区二十册书刻下一个精致的雕版,如此行径已经不能用败家来形容,毕竟雕版的成本极高,质量好的印版甚至可以当成传家宝,传给子孙后代,具备极高的价值。
至于活版印刷术,如今正是毕昇活着的年代,那位在杭州书籍铺做雕版刻工的匠人,应该已经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发明活字印刷术。
不过活字印刷术最初的目的,不是为了方便,而是为了尽可能地压低成本。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活字印刷术的成本都是低廉的,在美观和质量上自是难以与雕版相匹配的,纯粹就是便宜……
当然,有着后世的见识,倒也不是不能改良,有鉴于宋朝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发明其他对于士子的身份是個排斥,唯独与文教有关的,可以推动一二。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转了转,就先被狄进放下。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有些事情急不得,有些事情地位不够的时候,也不必做,眼前还是科举为主,朱氏一案为辅。
所以狄进放下新书,递了一本给林小乙:“给郭府送一本,感谢郭郎君此前的照顾。”
郭家之前为他接风洗尘,还特意联系了京师里极具声誉的牙行,能这么快租到这套闹中取静,交通便捷的房子,也有郭家的面子。
于情于理,有了新书,都该优先给对方一本。
当然,如果郭承庆喜欢,能推荐一番,那就更好了。
对此狄进并没有太过期待。
然而事实证明,他小觑了这个年代枯燥的娱乐,和自己这本超越了至少九百年水平的作品。
这本书送到郭府的第三天,之前入城时前来迎接的宅老,就出现在了面前:“阿郎对狄六郎之作赞不绝口,询问是否还有?”
末了,这位宅老都有些不好意思:“绝无打扰狄六郎科举用之意,只是问一问,问一问……”
狄进笑笑:“无妨,这些是我前些年于并州所作,还有两卷过几日书铺也会送来,到时候给贵府送过去。”
宅老大喜称谢。
公孙策喜欢看,是因为赞同里面清官查案,严谨取证的思想。
郭承庆喜欢看,纯粹就是喜欢里面的情节,正如后世大众也喜欢悬疑推理,看个意想不到的转折与原来如此的刺激。
这苏无名的生活可太刺激了,走到哪死到哪,断的还都是凶险的案子,一个个嫌疑人又都难缠至极,实在符合郭承庆这种一出生就没了任何追求的外戚,一切的冒险想象!
“也是三班院的闲官,日子太无趣了吧,一杯茶,一本书,轻轻松松混一天~”
狄进心里吐槽,所幸对方手中打磨时间的书,现在是自己写的了,至少比起那些带着小插画的闲书,更有价值些?
公孙策的文茂堂效率确实高,或者说这位少东家确实够大方,短短五日之后,第二卷的二十册又送了过来,而狄进十分大方地送了十册过去,连带第一卷也补了九册。
毫无疑问,这是让对方推广安利。
如此刺激的断案人生,也给亲朋好友看一看嘛!
效果拔群。
数日之后,郭府的请帖发来,邀请狄进过府一叙。
狄进应约。
到了府上,就见这位居然站在厅门外,早早相侯。
只是相比起之前的富态清雅,此时的郭承庆眼圈都有些发黑,见到狄进就笑着招手:“仕林,你可把为兄害惨了喽!”
狄进故意道:“延休兄可是因为……啊!那我停下写作果然是对的!”
郭承庆赶忙摇手:“别!可别!得赶快出后面几卷才是啊!”
狄进失笑。
这个年代如果挑灯夜读,哪怕用的是最好的蜡烛,其实也是伤害眼睛的,自己晚上都不敢多看。
但郭承庆显然是看到一半,不看完只觉得浑身痒痒,躺下去根本睡不着,才熬出了这么一个大眼圈。
倒是让人挺有成就感~
两人进入大堂,就见客座席位,已经坐了五六位郎君,个个贵气十足,仪表不凡。
见他们走入,纷纷起身相迎,其中一位身姿笔挺,相貌俊朗的汉子灿烂一笑:“在下曹牷,字信义,见过狄六郎!”
郭承庆不经意地提醒了一下,这位是济阳郡王曹彬的嫡孙。
曹彬是宋的开国元勋,协助赵匡胤平定海内,征灭各国,并且宽厚仁爱,不妄杀无辜,尤为可贵,“仁爱多恕,平数国,未尝妄斩人”,被称为“宋良将第一”。
而宋朝武将世家很多,若说哪个能排第一,曹家是最有力的竞争者,“门阀隆贵,蝉联鱼贯,以功名世家者,今无偶矣”。
曹牷自我介绍之后,又有一位唇红齿白、面如满月的郎君微笑行礼:“在下潘孝安,字仲礼,见过并州神探狄仕林,闻名不如见面啊!”
郭承庆又不经意的提醒了一下,这位是郑武惠王潘美的曾孙。
潘美是宋朝开国名将,他的女儿也是宋真宗第一任皇后,而《杨家将》里面有反派潘仁美、女儿潘贵妃,就是以这对父女为原形,毕竟历史上杨业丧生的主要责任人就是潘美,事后也因此贬官,连削三级,最后死在了并州任上。
对了,狄进的家乡阳曲县城,就是潘美负责扩建的。
继曹彬、潘美的子孙后,又有三人见礼,都是最为拔尖的武将勋贵。
郭承庆的出身,与这些人来往,再正常不过。
但这次却非武将外戚的聚会,而是一场书友见面会。
果不其然,在场的每人都有一套《苏无名传》,并且这段日子极为痴迷,谈论的都是上面的剧情。
甚至连苏无名身边的护卫李双鹰,都被频频提起,很是好奇书上的争斗为何看上去那般逼真。
狄进耐心的解释,他这方面自是贴合此世现实,所以武功路数之中,还真的不是假想,而是完全能实践出来,这李双鹰还参考了姐姐狄湘灵的武力层次,颇有几分打遍世间高手的威风。
“没想到六郎还是高手?怪不得能写出这等人物!”
“仕林兄快快出第四卷吧,我要看李双鹰大发神威,实在等不及了!”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那些开国名将毕竟去世没有多少年,三代与四代之中,武艺要求还是严格的,因此对于刑侦断案,这些武将勋贵顶多是猎奇,但谈到武艺,他们可就是真正在行了,气氛彻底火热起来。
就在堂上其乐融融,一场书友见面会很是成功之际,外面突然传来喧闹:“滚开!我看谁敢拦我!”
后面宅老跟着,竟是阻拦不住,或者说不敢强行阻拦。
“这家伙怎么来了?”
眼见来者大踏步地闯入前院,郭承庆缓缓起身,眉宇间露出一抹忌惮之色,低声提醒道:“此人是太后宠爱的侄子刘从广,不好招惹……”
“太后的侄子……”
狄进闻言,都不禁望了过去,目光里带着几分好奇:“他的父亲,就是大宋最传奇的前夫哥?”
第89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读书人?
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性里,芈八子、吕雉、独孤伽罗、武则天、刘娥、慈禧,这六位是知名度相对最高的,而其中出身最低的,毫无疑问是刘娥。
她是蜀中孤女,孤到什么程度呢,别说父母没有,连兄弟姐妹,一切有血脉亲缘的人都没有。
所以理论上当她成为皇后,是没有一个外戚的,亲人死绝了啊!
但好在,刘娥有前夫。
一个同样是蜀中出生的穷银匠龚美。
于是乎,刘娥就和这位前夫结拜为义兄妹,前夫改姓为刘,摇身一变成了皇后的哥哥刘美,皇后也在外朝有了帮衬。
从某种意义上,宋真宗也是大度,不过这和宋朝的社会风气有一定的关系,后世总因为后来程朱理学的礼教大防,认为宋朝也是这样,关于朱熹那些谣言更是甚嚣尘上,存天理灭人欲更被歪曲解释……
实际上宋朝的男女关系,虽然肯定不如唐朝那么开放,但也绝不是后世明朝的压抑、清朝的禁锢。
就从北宋三位执政太后来看,刘娥是明摆着的二婚;曹皇后其实也是二婚,虽然第一婚没有夫妻之实,新郎成婚当夜就逃跑,修仙去了;而高滔滔原本是曹皇后养在身边给仁宗的,结果许给了仁宗收养的子嗣,在这个时代也是自然而然,但再过几百年绝对不会发生的事情。
言归正传,前夫哥成为外戚后,其族人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尤其是他的子嗣,都有封赏。
比如这幼子刘从广,三十多岁,寸功未立,就已经是正八品的内殿崇班。
别以为正八品很低,宋朝的差遣与品级无关,高官的品级一贯偏低,知县一般是从八品的京官,到了正七品就能任知州,到了正六品甚至有资格担任宰相,拿其他朝代的品阶衡量宋朝官员的地位权势,是十分错误的行为。
刘从广正八品的内殿崇班,已经是武官中大使臣的行列,堪比文臣中的朝官,能参加朝会,面见天子。
正常武将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场浴血厮杀,才能勉强够到,刘从广却只是投胎好,十岁前还是個穷小子,十岁后就青云直上,有了没几个人敢招惹的地位。
如此骤得富贵,人生跃升,能以平常心对待,显然是不现实的。
当这个前夫哥的儿子横冲直撞地进来时,狄进甚至都没看清楚他的发冠,就瞧见两个鼻孔面向这边,高傲地哼出一声:“郭延休,你这几日为何总躲着我啊,那匹西域宝马,你就这般舍不得?”
称呼用的是表字,却没有丝毫亲近之意,反倒带着一股浓浓的嘲讽。
两人同为外戚,靠山一个是先帝的第二位皇后,世族贵女,地位尊崇,但早早病故,一个是先帝的第三位皇后,出身卑微至极,却是如今的执政太后,刘从广可喜欢从郭家子弟身上找存在感了。
郭承庆显然很清楚这点,脸色紧绷,似想发作,但最终还是忍了下去,摆了摆手:“去将那胡商所售的马儿牵出,交予刘崇班!”
在对方口中的西域宝马,于郭家而言,不过是胡商所卖的一匹马儿,两者的层次对比,一目了然。
“算你识相!”
但刘从广估计是根本没有听懂这言外之意,反倒得意一笑,环视堂内:“呦,你们都在啊!”
曹牷和潘孝安起身拱了拱手,态度敷衍,但另外几位武将子弟就不太敢造次了,脸上挤出笑容,打起招呼。
刘从广却不怎么理会,眼神转了圈,落在狄进身上:“你是哪家的?怎的没见过?”
狄进看了他一眼,语气甚至比曹牷和潘孝安都要冷淡:“并州狄进。”
“并州狄氏?这是哪家?”刘从广想了想,没想起来,再看看狄进的衣着气质:“你是文官?哪科进士?”
他没什么文化,却知道那群有文化的不好惹,尤其是进士,哪怕官位再低,也有一堆人护着,一旦招惹了,马上就有御史台的乌鸦囔囔,回家后还要受长辈责骂,连宫里的姑母都不会有好脸色。
如果没有功名,只是读书人的话,那就无妨了……
狄进看出了这位的不怀好意,刚要开口,郭承庆已经先一步道:“这位是并州才子,一首《浣溪沙》早已名动士林,更是文武全才,刑断如神,为我等好友……”
“说了这么多,那就不是进士,没有功名!”刘从广这方面反应倒是极快,态度马上嚣张起来,举步走到一个空的席位坐下,伸手一指:“一个穷措大,也配与我内殿崇班同列堂上?还不快滚!”
郭承庆大怒:“刘从广!伱不要太放肆!”
曹牷和潘孝安也冷冷地道:“刘崇班,你威风也耍够了,凡事不要太过,给彼此都留一分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