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徒张三:他把对方律师送进监狱 第248章

作者:凤凌九霄

“先把姚凤鸣的案子了结了,其他的,以后再说。”姚凤鸣案是大案,全国十几亿网友都在关注。这里头,还有不少的领导和高层在暗中关注着,一天都耽搁不起。

哪怕是法院着火,也不能耽搁案件的审判进度。

钟诚暂时从行政庭那边借了个不常用的行政案件审判庭,案件继续审理。

该提交的证据,薛深都已经提交上去了。

该做的无罪辩护,薛深也都做了。

该找来的证人,薛深都找了。

这个案子,从薛深把姚凤鸣的司机带到法庭上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赢了。

即使已经知道了最后的结果。

在案件休庭,合议庭评议结束后,作为主审法官的钟诚宣布二审的死刑判决有错误,宣布撤销二审判决,宣布姚凤鸣无罪,当庭释放时――

薛深清清楚楚地看到,姚凤鸣伸出瘦骨嶙峋的手,用力抹了下眼角。

姚凤鸣的眼角。

一片湿润。

他哭了。

一个山沟沟里出来的孩子,拿到海洋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他没哭。

一个从来没有过出国留学背景的草根,研究出超越发达国家的科研成果时,他没哭。

被冤枉,被指责,被陷害得锒铛入狱的时候,他也没哭。

但是。

再审翻案,主审法官站在法官席上亲口说出姚凤鸣并未触犯盗窃危险物质罪,判处他无罪释放的时候,姚凤鸣哭了。

第371章 后继有人(三更)

被无罪释放后,姚凤鸣和褚冷凝去民政局办了离婚手续。

姚凤鸣案。

也作为国内第一起,死刑执行前两天被提起再审,从而推翻错误判决,及时纠错的冤假错案。

该案,被写入最高院指导性案例。

该案中姚凤鸣的辩护律师,薛深,也因这一案件而爆红整个律师圈。国内最大的弹幕视频分享网站ailiaili的老总,公开发文并@薛深,诚邀薛深到他们网站注册账号,入驻ailiaili。

薛深注册账号后,只发了一个短短三五秒钟的视频,视频里的薛深,穿着律师袍从法院里走出来,视频的背景是省高院的大楼。

薛深入驻ailiaili当天。

一个0粉丝,0关注,0获赞的账号。

一夜之间。

涨了六百二十万粉丝量。

来找他代理官司的客户,高薪聘他做法务的500强大企业,甚至是找他代言商品的公司集团,把君Z的门槛都要踏破了。在君Z内部,对薛深的爆火,也是津津乐道。

“今年秋招来君Z面试律师助理的法学生,比去年多了整整五倍,有三百多人,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你看看那些面试者的意向部门,填的是什么?填的可都是薛深的律师团队。”

“害,这算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姑姑是大学的副校长,她说等明年高考,他们大学法学院的录取分数线至少要涨十到二十分。”

“薛深……真有这么神乎其神的?”

“那可不?一夜之间,整整六百二十万粉丝。这可是仅凭他一个人,就能拉动法律圈GDP的风云人物。依我看,京大和政法大学明年的招生简章都省了,把薛深的照片放上去,比什么花里胡哨的废话都管用。”

京大,是薛深的母校。

政法大学,是薛深授课的院校。

都是名校。

君Z同事的议论声,一声不差地传进了欧阳律师的耳朵里,这位姚凤鸣案一审和二审的代理律师,悔得肠子都青了,“薛深这小子还真是命好啊。”

欧阳律师关起办公室的门来,掰着手指头和自己的助理掰扯着薛深打过的官司。

“他命真好,国内劳动诉讼第一案,被他赶上了。”

“涉案受害者最多、涉案区域最广、涉案犯罪嫌疑人人数最多的拐卖妇女儿童第一案,翁雪梅案,被他赶上了。”

“现在,国内死刑执行前再审翻案的洗冤第一案,又被他赶上了。”

薛深啊薛深。

这小子仗着命好,才二十六岁,就把别人五十六岁,甚至是六十六岁,七十六岁都做不成的事情,一股脑地都给做完了。

“欧阳律师。”欧阳律师的助理在扫描文件,手指头轻敲着扫描文件的机器,回:“薛律师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靠的未必都是运气吧。”

真要说运气。

姚凤鸣案是先交到欧阳律师手里的。

从一审到二审,从二审再到最高院死刑核准。

欧阳律师占了先机,却从头到尾都没有发现这个案件存在的疑点和问题,以至于失了良机。

欧阳律师哪里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不死心,“联系到姚凤鸣了吗?”姚凤鸣被人泼了一身脏水,差点就被执行死刑了,总得去起诉那个诬告陷害他,害得他锒铛入狱的人吧,欧阳律师给自己的助理布置任务,说道:“想办法约姚凤鸣出来见一面,再审翻案我们错过了,接下来姚凤鸣起诉那个诬告陷害他的人,这个案子的律师代理权,我一定要争到手。”

助理为难地看了欧阳律师一眼,“已经联系过了,电话是姚教授家的保姆接的,保姆说、说……”

“说什么?”欧阳律师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就在昨天,姚教授已经和薛律师通过电话了。以后,但凡是牵扯到姚教授的法律纠纷和案件,全部都交由薛律师独家代理。除此之外,姚教授不会再委托任何一位律师。”

*

同一时间。

姚凤鸣也在和薛深通电话。

“薛律师,以后我就认准你一个律师,再不认别人了。”信任是相互的。他锒铛入狱时只有薛深相信他,那么现在他就只信薛深。

“姚教授,您已经和褚教授办了离婚手续,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协议我拟好了,稍晚些时候我让助理发到您的邮箱,您过目一下。”薛深说道。

太阳有些大,薛深站在褚娜的墓前,整个人有些压抑,他又和姚凤鸣说了几句才挂断电话,漆黑的眸子盯着褚娜的墓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电话挂断后。

姚凤鸣把手机放进白色大褂的衣兜里,推门进了会议室。会议室里,海洋工程研究所核心项目的研究员都到了,只等姚凤鸣一人。

“姚教授,今天我们项目团队要进行深海下潜的探测实验,去海底把一组项目数据拿回来。您留在研究所休息,安心等我们的好消息吧。”一名研究员手里拿着份深潜设备清单,说道。

“深潜实验,我也要去。”姚凤鸣说道。

“您也去?”众人一愣,继而大惊。

潜水。

尤其是深潜。

本来风险性就极高。

更何况,姚凤鸣已经近六十岁了,几年前还做过心脏搭桥的手术,身体状况一直不好。

“姚教授,这太危险了。”

“是啊老师,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办?这个项目少不了您的。”

“姚教授,取一份项目数据而已,是体力活也不是脑力活,我们去跑腿就行了,您得坐镇后方啊。”

姚凤鸣瞥了众人一眼,慢条斯理地开口:“我不是不贪生怕死,但是,我必须一起深潜。”

“第一,我们这次去,不是去争荣誉夺光荣的,而是去把数据拿回来的。”

“第二,我们所有的设计和实验,都预留了足够的安全系数。”

“第三,我从头到尾跟进了整整十三个月的项目,我很有信心。”

……

多少年以后。

姚凤鸣在海洋工程学界名震天下,研究出大大小小的科研成果,获得过无数的奖章和奖杯。只是,姚凤鸣的助理和学生都知道,他有个亘古不变的习惯,就是每获得一块奖章一个奖杯,他都要在奖章的背面和奖杯的内壁上头,刻上四个字。

前两个字是科学。

后两个字是薛深。

他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海洋工程领域的科研,是科学。

而薛深,是拯救他的一生,让他可以继续去搞科研的人。

姚凤鸣的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了他去世的那天。

他还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把他毕生所得的所有积蓄,工资,奖金,甚至是国家给他个人用作科研的拨款,都捐给了国家科技院,国家海洋工程研究所。

而他所获得的奖章和奖杯,被他送给了薛深。

姚凤鸣生前,从未对薛深说过一个谢字。

但姚凤鸣生前,每一次获得荣誉,从未忘记过他的恩人,薛深。

把奖章和奖杯送出去后,姚凤鸣在咽气前的最后几个小时,戴着氧气罩,把办公桌和一些实验仪器都搬到了医院的病房,依旧在工作。

直到他死的那一刻,国家电视台的记者问他有什么遗言。

姚凤鸣说了这样的一段话――

“我,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未来啊,也希望国内……能把教育守住吧,让科学后继有人。”

――作者的话――

谨以此章,致敬所有的科学工作者。

没完结。

后面还有。

第372章 张帅上钩(四更)

(凤凌淼淼:上章章末算是姚凤鸣的个人小番外,是未来几十年后的事。正文时间线仍然是姚凤鸣案再审翻案,刚刚被宣判无罪的时候。)

-

姚凤鸣被当庭宣布无罪,是口头判决。

口头判决下达几日后,法院给薛深邮寄来了纸质判决书。

季然拿着法院ems的快递袋,敲门后,走进薛深的办公室。

君Z,薛深办公室。

“薛哥,判决结果出了。”季然撕开快递袋,把判决递给薛深,才跟薛深开口:“还有个事情。”

“什么事?”薛深目不斜视地看着电脑屏幕,握着鼠标的手点了下,翻到幻灯片的下一页。最高院的审判监督庭请他去讲一讲姚凤鸣案翻案的全过程,他做了个姚凤鸣案的PPT。

“海洋工程研究所的总工程师,已经到律所楼下了,他一个人来的,想要见你。”

“总工程师?”薛深听到这一句,把鼠标随手推开到一边,抬眸看向季然的方向,“姚凤鸣教授?”最近他在帮姚凤鸣处理姚凤鸣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每天都要和姚凤鸣通电话,没听说姚凤鸣成总工程师了。

“不是姚教授。”季然摇摇头,“是二级研究员,张帅。”

说曹操曹操就到。

张帅推门走了进来,脱下外套和围脖递到季然手里,俨然一副自己是主人季然是下人的姿态,“麻烦季助理帮我煮一杯咖啡,少糖。我和薛律师,还有事要谈。”

季然不由得皱了皱眉,这人的态度倒是有些意思。

“且慢。”薛深面对季然时轻松自然的笑意一点一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他看向张帅时,视线里只有冰冷与疏离,或许还有戒备,“不好意思啊张研究员,年底律所合伙人变更,季然很快就是我们律所的合伙人之一了,也是我团队里的律师,他不是助理,而是我的同事,我都没资格使唤他呢。”

张帅走到薛深面前,双手撑在薛深的办公桌上,俯视着薛深,一字一句地开口:“薛律师这几天没上网,没看热搜吧,鄙人不才,已经是海洋工程研究所的总工程师了。”

“恭喜啊。”#张帅 总工程师#这个词条挂在热搜榜一长达好几个小时,薛深怎么可能不知道?只不过薛深点开那条热门话题,看到张帅评选总工程师职称时的课题名称时,居然发现――

张帅的课题。

和姚凤鸣被羁押在看守所时,让他转交给张帅的,那几张论文草稿里的学术课题。

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甚至连一些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的数字,都是完全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