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董卓,爱民如子 第6章

作者:隐于深秋86

另一面,被拖着的贾诩听到此话,神色也遽然一变,终于意识到了什么:这死胖子翻脸不认人,好狠好绝的心啊!

第10章 鸡和狗招谁惹谁了?

太尉府的大厅很旷,从中央到门口的距离,足以让贾诩回想起自己的一段往事。

那时他还不过一弱冠少年,被察孝廉为郎后却因病辞官,向西返回家乡途中到达汧地,遇到一支叛乱的氐人。

当时,与他同行的数十人皆被擒住,一张百人坑也已经挖就。

毫无疑问,氐人要活埋了他们这些汉人——汉氐仇深似海,长达百年。弄死他们对这些氐人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不需要理由。

唉,就是玩儿……

当泥土埋到腰身的时候,贾诩却面不改色、镇定从容地对氐人说:“先别急着埋我,我是段太尉的外甥,太尉肯定会出重金来赎我,保你们赚一笔。”

当时的太尉段颎,久为边将,威震西土。

那句话出口,他看到氐人头领的迟疑,一道道目光向自己射来,他继续佯装淡定,甚至神色倨傲。

片刻后,氐人头领一刀挥来,他死死睁大眼睛看向砍来的刀光。

于是,弯刀停在了半空。

随即,便是氐人头领故作豪爽的笑声,其他氐人也急忙将他从坑中解救出来,操着不熟练的汉语,与他说些‘误会’之类不咸不淡的话。

贾诩记得很清楚,天高地远的那一夜,连风都充满着犷悍之气。他与叛乱的氐人围着篝火推杯换盏,嘴上许诺着各种好处,唬得那些氐人与他称兄道弟。

第二天一早,他抹了抹嘴边的美味,在氐人们点头哈腰的欢送之中,骑马扬长而去。而身后,便是埋葬了同行数十人的活死坑。

原以为,自己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就是那一夜。并且,凭借自己的聪明与胆量,处理得还相当漂亮。

可现在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今生最大的劫难原来是在这儿,在这个心狠手辣的死胖子的手上!

他清楚感觉得出,这死胖子是真动了杀心,且比起之前那群没脑子的氐人,死胖子还软硬不吃、做事儿干脆果决——面对这样的魔星,自己脑中万千威逼利诱、智谋策略都毫无作用。

不对,是根本没施展的余地!

更可恶的是,当初自己孑然一身,现在却已成家生子……偏偏这狠辣残虐的死胖子,连自家的鸡和狗都不放过!

秀才遇到兵的贾诩百转千回,最终在双腿要被拖出门槛时,不得不放下心中的孤傲,连忙惊惧又羞耻地喊道:“太尉,且慢!”

闻听此言,董卓面色不由暗喜,但转过脸时仍一副不耐烦的神色:“何事?”

“属下适才急中生智,已知晓太尉唤属下前来所为何事了……”

“哦?……”

贾诩就此想挣脱侍卫拖拽,上前与董卓说话。侍卫们也看出事情有了转机,可正准备松手时,却看到董卓向他们狠狠一瞪!

于是,贾诩只能被屈辱地拖着,羞愤又无奈地道:“太尉此番唤属下前来,当是为了商议取消纵兵劫掠洛阳一事吧?”

“嗯……”老董这才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挥了挥手。

一旁侍卫会意,当即放开了贾诩,又静静退出大厅,仿佛从未来过一般。

经历这一番死里逃生,贾诩面色再清淡不起来,低眉臊目地整理一番衣冠,如受委屈的小媳妇儿般小步恭敬地走到大厅一侧。

老董当然知晓过犹不及的道理,再未嘲讽或蔑视的神色。换上一本正经的神色后,便与李儒说起了正事:“文优,此事当如何处置?”

李儒现在能有什么想法儿,还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好不!

他一来不知道贾诩如何知晓董卓所为何事,二来也不知道董卓怎么就会知道,贾诩知道此番前来所为何事……然后,两人刚才就为这事儿,还差点要杀了人家贾诩家里的鸡和狗?

鸡和狗招谁惹谁了?

好在他也是吃过见过的人物儿,闻听老董问询后思忖道:“太,太尉不想劫掠洛阳,其目的是不想大失民心。”

“同时那些苦寒黎庶,家中亦无多少钱财,反倒步广里、永和里两处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无算,家家殷积……”

话音至此,李儒便低头敛目,不再多言。

但后面的话他也不用多说,董卓也听出来了:“汝的意思是,让士兵放过洛阳其他各处的平民,去步广里、永和里两地抢他娘有钱的?”

李儒一噎,心中忍不住吐槽:后面我都不说了,咱心知肚明就好,你干啥非得这么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一旁贾诩听闻,眉头却不由一皱,欲言又止。

老董瞅了他一眼,也没搭理。闭目静思了片刻后,摆手否决道:“不行,这样干是行不通的。”

“为何?”李儒倒有些纳闷了。

“其一,这样干失不失民心我不清楚,但绝对会将那些朝堂士大夫给得罪个干净。老夫新近入朝,根基未稳,尤其治理天下、调和鼎鼐还用得着他们。若纵兵抢了他们的府邸,非把老夫视为杀父仇人不可。”

这话一出,李儒当即面露懊恼,知晓自己思虑不周。贾诩却惊异地看了董卓一眼,又深隐不动。

却不料老董伸出一个指头后,又伸出另一根指头,继续道:“其二,兵者,国之重器也,更乃凶器。此番汝倒是只想让士兵劫掠两里,然兵刃出鞘,吾等岂有那操纵自如的本事儿?”

“一旦那些不服教化的羌胡抢红了眼,伤及黎庶,各营口服心不服的士卒再争抢效仿……届时人祸汹汹,又法不可责众,吾等岂非偷鸡不成蚀把米,还进退两难?”

“太尉……”听到这里,李儒彻底心服口服,躬身致歉道:“属下思虑浅薄,差点酿成大祸,还望太尉治罪。”

“治什么罪?”谁知董卓又一摆手,敞亮道:“咱这就是合计,有啥说啥、头脑风暴嘛。要是说错话都得挨罚,以后谁还敢向我进言?”

这话一落,贾诩的脸色就古怪了:装啥心胸宽广呢,我刚才只是不想说话,你就要杀我家的鸡和狗好不?

可这次老董又瞅到他了,一瞪眼道:“在老夫这儿,说错话不要紧,但要是敢憋着不说,哼哼……”

说着,手不自觉就摸向了腰间佩剑。

再然后,眉头一挑,死死地看向贾诩,也不讲话。

贾诩这叫一个无奈,可为了家中的鸡和狗……不对,是为了全家性命,只能上前施礼道:“太尉,属下也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呵呵,你说呢?”

贾诩藏在袖子里的手又硬了,但脸上还是恭敬地道:“太尉,纵兵劫掠洛阳所图无非是金帛财物,那我们就给士卒以金帛财物,邀买军心即可。”

董卓闻言当即双眼一亮,轻启厚嘴唇子,悠悠吐出了俩字儿:“废话!”

第11章 你把老夫的黄金藏哪儿了!

老董原以为,自己这两个字出口后,贾诩会炸一下。

没想到,这次老狐狸一点不委屈和恼怒,反而微微一笑后,继续智珠在握地道:“太尉如今荣登三公之列,总揽乾坤,想必对我大汉百年来收支状况了然于胸?”

这话不由让老董一噎:我刚穿越过来没多久,哪怕继承了董卓的记忆,最多也就知晓手下将校兵马的情况,连大汉朝堂上的士大夫都认不全,又哪能清楚什么大汉百年来的收支状况?

但这情况,自己貌似又的确该了然于胸……

好在他身旁还有个狗腿李儒,人家也是文化人,跟贾诩比较有共同语言:“董公新入朝不久,尚来不及详细了解,然儒略知一二,不知文和说此与取消纵兵劫掠洛阳一事有何关联?”

“嗯,不错……”老董这才找到台阶,道:“那个,你扯这些啥意思?”

贾诩谈性正浓,被老董这么一搅合,神色当时一噎。随即,便转向李儒道:“郎中令觉得,近百年我大汉金帛钱财是多了还是少了?”

“这……”李儒还真没想过这问题,踟蹰了起来:“应当是少了吧?”

“何以见得?”

“呃……”

“儒记得我大汉自开国来,高祖登位赏赐功臣黄金都是以千斤百斤计,到武帝犒劳卫青伐匈奴时,一次赏赐便达黄金二十万斤,而国库依然剩余有黄金二十万斤。”

“多少?”一听这个老董的眼珠子都红了,激动得声腔都颤抖。

“二,二十万斤……”

得到李儒的肯定回答,老董一张胖脸直接涨红了:汉代的一斤差不多相当于他那时代的半斤,可就算是半斤,那也有十万斤。

十万斤啊。

按照黄金每克400元来算,十万斤黄金就是……200个亿!

这要是赏赐给张辽麾下那些要吃没吃、要穿没穿的部下,他们还不得高兴死,忠诚度岂不哗哗上涨?

一时间,老董的呼吸就不由屏住,生怕漏掉贾诩后面话的每一个字。

“不止如此,太始二年,武帝还下诏选优质黄金制为马蹄金,协应祥瑞,用以皇室赏赐、馈赠、聘礼及大额交易和域外交往。”

“武帝时都富成了那副模样,还从黄金里选出纯24K的,打造流通用的法定货币?”

这话出口,李儒和贾诩都有些讶然地看了老董一眼:毕竟纯24K这个名词儿,哪怕他们再博览全书也不知啥意思。

可老董此时情绪明显比较激动,他们不敢说、也不敢问。

“文优,那咱现在国库里还有多少黄金?”话一出口,老董就后悔了:国库里要是有钱的话,他还至于愁成这样?

果然,李儒一脸羞愧的样子:“回太尉,目前国库里……连千斤黄金都没有。”

“钱呢!……”老董火气蹭就起来了,怒问道:“老夫的钱都到哪儿了!”

“回,回太尉,前汉王莽篡位,挥霍无度。后虽有光武中兴,可近百年来大汉大兴佛法寺庙,赈济各地灾荒,还有桓灵二帝大兴土木、建造园林,尤其近年来边塞羌胡之乱、内地黄巾蚁贼汹涌……”

“郎中令此言差矣,近百年黄金耗费不少,但更有丝绸的对外贸易和大秦的巨额黄金流入。”

老董当然知道贾诩口中的大秦,不是汉代之前的秦朝,而是指古罗马帝国。

但他明显更在意另一个问题:“对啊,黄金是花得不少,可也有流入啊,那些钱哪儿去了?”

李儒一下哑口无言。

贾诩却还火上浇油,神秘狡猾地一笑道:“属下粗略估算了一下,这期间无故消失的黄金,至少得有四十万斤……”

“四十万斤!”

400个亿啊!

老董闻言呼吸都粗重了,上前一把拎起贾诩的衣领,恶狠狠质问道:“你把老夫的黄金都藏哪儿了!”

双腿离地的贾诩上下乱蹬,脸色都开始变紫:“太,太尉……不是我给藏的。”

“太尉切莫激动。”李儒也看不过眼了,赶紧上前来劝。

老董这才赶紧放下贾诩,又憨笑着给他捋好衣服:“那,那个老夫一时激动,文和切勿见怪。”

贾诩那叫一个委屈:我敢怪吗?

但问题不得不回答,又忍不住矜持一笑,缓缓道:“太尉可曾了解大汉国库收入都投向了哪些方面?”

老董此时已心急如焚,眼见贾诩还在卖弄,当即便伸出宽厚有力的大手,在他眼前使劲捏了捏,皮笑肉不笑地道:“文和,汝家的鸡和狗安康否?”

我!……

贾诩这叫一个内伤:你个粗鄙的土老帽儿,平时多读点书行不行!

然而,看了眼董卓那砂锅大的拳头,以及眼中急不可耐的杀气他:“回太尉,那些大量消失的黄金,全都用于了帝王陵墓的陪葬……”

陪葬?”老董表情瞬间惊愕。

同时,他也记起汉代的厚葬之风十分突出,从帝王贵族到下层平民普遍实行厚葬,有“富者绣墙题凑,中者梓棺楩椁,贫者画荒衣袍,缯囊缇橐”的风气。

主要汉时流行黄老思想和“阴阳五行”为核心的谶纬文化,讲究“事死如事生”和灵魂不灭的观念。还有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家的孝道观念对厚葬风俗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厚葬”就成为时人彰显孝道和扬身立名的一种手段。

“原来如此,不知文和竟如此博学!”一旁李儒听到这里,却恍然大悟道:“没错,蔡大家未完中的《汉书》中,就有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皆虚地上以实地下’的记载。儒读到这里只感叹蔡大家知之甚多,不料文和竟可如此学以致用!”

没想到,他这里热血沸腾了,老董却一副贤者时光的索然无味,坐回胡床后郁闷摆手道:“说了半天,还是得刨坟呗……”

李儒和贾诩却不由惊愕对视一眼,随即,还是李儒又恍然大悟:“太尉之前未言的计策,也是如此?”

“那可不。”

表面淡然的老董,实则正在暗暗装逼:史书中就记载过董卓盗掘帝皇陵墓财物的事儿,他现在缺钱得厉害,哪能想不起来?

找贾诩过来,主要看看除此之外还有啥别的法子。

没想到老狐狸装逼了半天,弄得自己心潮澎湃,结果也是这法子……哼,那现在自己为啥不反装一波?

但就在他正傲娇,享受贾诩这位三国史上绝顶谋士的错愕时,一旁李儒突然又开口了,还十分惊慌焦急地道:“太尉,此事万万不可!”

第12章 太尉高,实在是高!

情急之下出口,李儒说完后就后悔:太尉这些天为此事焦头烂额的,甚至还挨了一顿鞭刑。好不容易才有了解决办法,自己却这般没眼色扫兴……

刚才人家激动得单手就提起了贾诩,这要是怪罪下来,自己家的鸡和狗不就也……

当下,他又赶紧道:“太尉,属下一片忠心,适才之言并无他意。然盗掘陵墓事关重大,实令普天之下人神共愤。一旦消息走漏,太尉必受万夫所指,四方之士恐群起而攻之……

“届时,就连太尉想爱护的洛阳百姓也会人人自危,怒而为敌,这岂非更是那个……嗯,偷鸡不成蚀把米?”

说完这话,李儒低垂着脑袋,根本不敢看董卓的脸色,时刻惊恐担忧着雷霆之怒降临自己头上。

一旁的贾诩闻言,神色也不由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