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练武平天下 第86章

作者:白雨涵

池桥松知道清淤办这个单位。

墨坎县濒临彭蠡大湖,而彭蠡大湖是个季节性湖泊。

为了保证湖泊的面积,每年枯水期都会由清淤办牵头组织清淤,将湖底淤泥清走,并疏通各支河道的河床。

枯水期一过,清淤办就没事干了。

而在枯水期间,也就组织苦役,能捞一点油水,所以清淤办基本上就是个清水衙门,比较适合清闲养老。

“不想去吗?”

“我倒是无所谓,去哪都不影响,但我现阶段还是以武道为重心。”

“你这样想就对了,你还年轻才十六岁,把武道提升上去,以后别说一个清淤办,就是县知事也不是没机会坐。”郝伯昭欣慰说道,“行了,你继续养伤,剩下的交给师父去帮你办。”

他自去外面跑关系。

池桥松则一边养病,一边等待消息。

抽空去一趟站台宾馆,把十万奖金、补偿山头、免租一年房子的消息,告诉了家人。

小姑父非常满意:“这样安排挺好,招待所附近的清香家园小区我去过,虽然比较老旧了,但环境不错。”

二婶美滋滋的说道:“当初小松说在城里买房,我还想着一场空呢,现在政府免费租房子给我们住。”

池母也很高兴:“以后孩子们就不用跟着满山跑了。”

一道坎的家业被舍弃,并没有让大家失落,比起屡次被邪祟、邪修光顾的一道坎,家里人还是希望住在城里。

“你准备要哪个山头?”池父问出了重点。

老池家人丁不少,必须要有产业,不然迟早坐吃山空。

二婶小声嘀咕:“要啥山头啊,不如换成钱,回头做点生意呢,奖金就有大十万咧,做啥不能成呀。”

毫无疑问,被二叔瞪眼呵斥。

池桥松冲二婶笑了笑,说道:“山头我计划在县城周边找,尽量靠近县城,另外,种田的同时,可以开一个药材店,生意规模小点不妨事,先赚点回头钱。”

五亩大棚光种蔬菜瓜果太浪费。

干脆都种上药材。

先前他没有自保能力,怕泄露了大棚的秘密,连蔬菜瓜果都不敢乱卖。

现在他有师父郝伯昭罩着,自身也博得天才之名,并且预感自己进阶武士境不远,有足够能力保护家里产业。

再说了打不过完全可以跑。

稜睁神入侵时,他将薄田收回带走,灵根一棵不少,都在脑海中封印着。

谁要来抢他的薄田,他就带上家人离开彭蠡地区,到一处没人认识的地方,继续蛰伏种田习武,等待一鸣惊人。

第一百二十六章 猪瘟山

是夜。

老狐入梦。

“池哥一切安好,吾心甚安。”

“小青小白都好?”

“都好,小青已经褪下一张蛟蜕,另外,小白竟然也褪下一张蟾衣。”涂山孑说道,“此地武者气息太浓,我不敢久留。”

“等几天吧,等我的新山头到手,你们再回来……蛟蜕和蟾衣都保存好,我有大用。”

打了声招呼,涂山孑就匆匆离开梦境。

滨溪庄园属于高档小区,住在这里基本都是武道强人,业主家家户户都是力士境、勇士境,如郝伯昭这样的武士境也有好几位。

气息强盛,邪祟根本不敢靠近。

也就是涂山孑被雷劈之后,身上邪祟之气尽除,才敢前来托梦。不然的话给它十个胆子,也不敢来滨溪庄园。

九十年道行,并不足以让它在人间横行。

这也是它一心想要渡过人胎之劫,以人类身份重新修炼的原因,人类才是大夏民国的主宰,这个世界的主宰。

强横如渡劫的墨坎蛟,最终依然被斩成两截。

可见异类想要在大夏民国生存,道路有多么艰难——连瑞兽尚且如此,更遑论邪祟了。

一连三天,池桥松都在装病。

每期的《彭蠡晚报》他都会看,可惜一直没有找到署名陆瑜的稿子,也没有其它关于自己的新闻报道。

说白了,与连锅端彭蠡四鬼的打鬼行动相比,他那点功劳实在太小。

小到提了两句之后,就再没有人关注。

“浮名而已,往后名利唾手可得,现在又何必患得患失。”池桥松自嘲一笑,来到别墅后院,练起了《大力神拳》。

似乎是累积足够。

这一次练拳,他脑海中灵感爆发,一招一式,展现出十几种不同猛兽的姿态,赫然将《大力神拳》的门窍摸到。

只可惜。

薄田还在脑海中,暂时没法施肥观察,这门《大力神拳》需要多少包肥料。

“肥料库有三包肥料,本来到五月又能凝结一包,但现在收回了薄田,无法吞吐天地灵气,怕是要推迟一阵子。”

他默默计算。

小青褪了一张蛟蜕,至少六包肥料。

小白意外褪了一张蟾衣,池桥松听过蟾衣,是一味贵重的药材,想来拿着肥田之后至少能得一包肥料。

毕竟怎么说,小白也是吉祥之物,与等闲灵兽不同。

“不过也难说,就小白那呆傻模样,看不出来哪里有灵性……它跟小青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池桥松感慨。

小青的灵动,小青的天赋,那是肉眼可见的强大。

小白的呆傻,小白的懒惰,那也是肉眼可见的清晰。

“算来算去,现在只有十包肥料,希望《大力神拳》不用太多肥料。”他清点完肥料,就迫不及待想要种田。

每耽搁一天,就是耽搁一天的武道进取。

一个星期的时间弹指而过。

五月初的天气愈发灼热,自无毛老狐渡劫那场大雨过后,过去有大半月时间,墨坎县又是滴雨未下。

“穿越过来,有一年多了。”

站在一座荒山山头上,池桥松莫名有些想家。

池父抽着旱烟,和池桥松站在一块。

“这山头比一道坎大多了,县里真大手笔,直接划给了咱家,地契上的红章我看了好久,是林业所的章不假。”

一道坎高低不过百米,整个大约五千亩左右。

但是这座新山头高度大约有一百五十米,比一道坎稍微陡峭崎岖一些,占地粗略计算大约有两万亩。

距离县城半个小时脚程,骑车只要十分钟。

就是没有正经道路。

县城通往一道坎有一条水泥路,在这条路一半的位置修了一条寒酸的石子岔路,这条石子路就通往这座荒山。

大约二十年前,有个富户承包了这座山头,在山上养猪。

结果犯了猪瘟,猪全部死绝,富户当时就赔个底朝天,过不几天便吞枪自杀。这座山也就又荒下来。

附近几条山沟的村民,就喊它为猪瘟山。

池桥松跑了县城周边好多地方,最终还是觉得千里翠陇陵边上的山头,比较适合种田,于是就挑中猪瘟山。

距离县城近,进出千里翠陇陵方便。

而且山脚下有一条小河环绕,将山头与周边山头隔绝开,附近没有村民居住。

当然。

在登记造册写地契的时候,池桥松嫌弃猪瘟山不好听,就改为了池家山——这名字还是小姑父温一祥提的。

小姑父心不在种田上面,一心想着日后回县城做生意。

所以并不介意山头被叫做池家山。

“改造起来,是个大工程呢!”二叔戴着草帽,扛着铁锹,满头大汗的走上来,身后跟着大黄狗和七只小狗,“可惜一道坎那边有秽气,不然那些铁丝网都能搬过来,节省不少材料。”

一道坎已经不能住人,包括山脚下的房屋,都被拉上警戒线。

池家村整体搬去了马路对面。

赔偿什么的,都由县里承担,还免了十年的税。

“从头开始干吧,这是属于咱家的山了,跟一道坎不一样。”池父心里偷着笑,属于自己的土地和承包的土地,那是两种概念。

以农民的朴素观念,承包来的地,种得再熟将来也要交回去。

但是自己家的地,那是世世代代可以传承的地,需要仔仔细细照料,才能养育一代又一代儿孙。

二叔满脸的赞同:“是咧,干活都有劲!”

池桥松笑道:“二叔,你不用着急,等几年,我把周围几座山头都买了,交给你种去。”

二叔顿时把脸耷拉下来:“那不行,那不行,你二叔还等着沾你的光,将来做大生意呢……种田哪能种一辈子。”

他从来就不是安分的人。

以前最穷的时候,也没想过种田,宁愿跟二婶在县城里打短工。

和小姑一家一样,二叔一家也都等着池桥松发迹当大官,将来好跟着过上县城里的好日子——大夏民国的农民是最贫苦的阶层。

有选择机会的话,没有人愿意回家种田。

池父敲了敲旱烟杆子,打断道:“好了,小松,你有事就回城里去。马上要去新环境工作,多跟你师父学习,他官场经验足。”

这一周时间里,郝伯昭连番运作。

池桥松不仅成功立下二等功,转正为新右会的正式社员,而且还成功接任清淤办主任职位,成为朱大帅手底下的一名基层干部。

这是大夏民国的正式公务员编制。

将来不管哪位流水的军阀当家做主,池桥松都是铁打的地方官员。

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淤办

“来,让我们一起祝小师弟武道昌隆,升官发财!”大师兄李守,端着酒杯活跃饭桌上的气氛。

另外四位师兄,齐齐举杯。

池桥松站起身来,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多谢师兄们。”

“来来来,小池, 吃菜吃菜,喝完酒赶紧就一口菜。”师母热情的招呼,连连拿公筷为池桥松夹菜。

郝伯昭坐在上首主座上,颇为欣慰的说道:“小池在你们师兄弟中排老六,以后都在官场上工作,别忘了拉老六一把。”

“师父瞧您说的,以后还不知道谁拉谁呢。”四师兄卞辽, 乐呵呵说道。

郝伯昭批评道:“要我说,就老四你最懒,不要总想着什么都靠别人,靠任何人都不如靠自己,你自己武道练上去,至于这么难调动吗!”

卞辽赶紧倒满酒,站起来敬一下郝伯昭,将酒一口干:“师父说的是,是老四我懒了,以后一定用心修武!”

李守旁边的大汉,瓮声说道:“这话你讲过一百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