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第207章

作者:青山铁杉

欧内斯特·贝文和赫伯特·莫里森对视一眼,都非常惊讶,没想到一个白厅培养的公务员,竟然吹起牛逼来,一点也不把政客放在眼里。

“艾伦,听说你和美国的麦卡锡参议员私交不错?”欧内斯特·贝文开口问道。

“是的!”艾伦威尔逊点头回答道,“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待人非常真诚,有别于传统的参议员,要说有什么毛病的话,可能就是过于热爱酒精了。”

麦卡锡当然是一个好人,虽然因为朝鲜战争爆发,麦卡锡在美国越发的水涨船高,以不可一世的面目出现,但麦卡锡毕竟是帮助费雯丽拿到了联美影业的股份。

光是凭借这一点,麦卡锡就是他艾伦威尔逊的朋友,哪怕麦卡锡下一秒就在纽约街头开枪杀人,也不会改变这一点。

这个回答让赫伯特·莫里森眉头微皱,“按照他的言论,本届内阁都是苏联间谍。”

“尊敬的大臣,如果实话实说,确实是这样的!”艾伦威尔逊做无奈状,“在麦卡锡以及代表的势力眼中,本届政府确实有着苏联间谍的嫌疑,不过那毕竟是美国,如果视角不局限于英国身上,美国人会发现欧洲各国遍地都是亲苏势力,法国?意大利?希腊?等等……”

在野党乱说话又不用负责任,不提麦卡锡,目前还精力旺盛的丘吉尔不也经常在国会乱放炮嘛,就是不知道和有调整版权税的传闻是否有关。

想到希腊,艾伦威尔逊不由的有些担心,亲苏武装仍然盘踞在靠近南斯拉夫的北部山区,历史上到了一九五零年,希腊的亲苏势力早已经不构成威胁了。还有大批在希腊有了作战经验的美军官兵直接去了朝鲜半岛。

“你的报告我和贝文已经看了,而且你也知道了杜鲁门总统决定武装干涉朝鲜半岛。内阁的意思是,应该帮助美国,采取这样的态度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赫伯特·莫里森娓娓道来,如果朝鲜战争的结果是苏联集团阵营胜利,那将会大大打击自由世界的威望和声誉,尤其是在德国,这将严重危及近在咫尺的中西欧安全。

并且支持美国的战争政策,可以换取美国支持英国在马来亚和法国在越南的统治,从而维护英国在远东和东南亚的战略利益。支持美国战争政策也可以修补之前因中东英国支持阿拉伯国家而遭到猜忌的英美合作关系。

这些想法看起来都是很有道理的,不过艾伦威尔逊反问道,“我个人觉得,本次战争的爆发,已经表明美国和英国是必须站在一起了。在面对苏联这个大前提下,所谓修补之前遭到猜忌的关系?并不是很迫切,根据现在的消息,美国参战并没有改变什么,美国在朝鲜半岛的部队,能做的就是跟着一起撤退。”

“如果战争规模无法控制住,就在我报告的后半部分,那么在远东的二点五亿英镑投资,可能会被没收,香江可能也会不安稳,尊敬的大臣,平心而论,根据目前汇总的消息而言,美资被没收的消息已经传来,我们不能让英资也遭到如此的下场。”

“可以预见的是,因为美资被没收,美国是一定会报复的,我相信不长时间之后,巴黎统筹委员会就有新的业务了。这个后果一旦出现,整个远东这么大的地方,香江就会成为唯一的对外渠道,我当然没有忘记葡萄牙占据的那块地,但太小了。”

“在英国治理下的香江,会成为唯一的联络通道,那么这个利益就是大英帝国所独享的,带来的好处十分不可限量。”

欧内斯特·贝文点头表示认可,开口道,“我们也坚决反对战争的扩大化,对美国任何想要扩大战争的企图都会反对。在联合澳大利亚在内的五国联防,以及即将开始的经济援助背景下,我们不能冒着再次爆发世界大战的风险。”

“最重要的是没有赢家!”艾伦威尔逊微微摇头道,“通过战后爆发的几次战争来看,尤其是在亚洲范围内,支持苏联的力量都远超于支持自由世界的力量,打起来自由世界的支持者通常都是吃亏的一方。自然打起来对大英帝国也是不利的。”

虽然比较丧气,但这是事实,而且已经不是第一次证明了这点,正在撤退的美军就是眼前的例子,迟迟在越南没有进展的法军同样也是。

围绕朝鲜战争的讨论,艾伦威尔逊表示他最希望的是英国不要参加这一场和自己无关的战争,但他也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便尽量用自己的相关分析,来帮助两个大臣制定应对之策,英国不想看到朝鲜战争将由地区冲突蔓延到周边、或演变成美苏全面冲突、或世界大战,那将是不符合英国利益的。所以,英国基本确定了朝鲜战争本土化,干涉战争应该有限化的政策。

至此,内阁也正式制定了英军的作战范围,不能超过之前美苏划定的军事分界线。艾伦威尔逊考虑到仁川登陆,好像又觉得限制的太死了。

“其实我们也反对,美国派出海军干涉海峡的内战,如果可以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帮助中国拿回联合国的席位。”欧内斯特·贝文欲言又止,“这一切都是期望战争规模不要扩大。”

“可惜我们达不成目的,美国人现在觉得自己天下无敌。英国只不过是过气霸主!”艾伦威尔逊苦笑着回答道,“在欧洲安全问题上,我们和美国的立场一致,但在其他大洲的问题上,我们的对立似乎更多一些。如果不是核试验成功了,我们真不知道如何对美国要求英国出兵的提议如何回答。”

艾伦威尔逊能够做到的也仅止于此了,有些时候不真的撞一个头破血流。根深蒂固的触动是不会消失的, 就比如二战爆发之前,英法就认为苏联不过是另外一个帝俄,绝对顶不住德国的闪电战。

等到了苏联和德国人打的难解难分,西欧国家才明白过来,苏联是苏联,帝俄是帝俄,虽然都是同样一群人生活,但是已经完全不同。

为此艾伦威尔逊在两个大臣的关怀下,起草了关于本次有限干涉的四阶战术。英国愿意体用一切可能的支持,除了帮忙。

如果不行的话,英国皇家海军将组织远征舰队从本土出发,经过半年的时间抵达远东参战。第三如果美国认为时间过长,英国将动用皇家空军进行大范围机动,助美国一臂之力。

最后如果非要派出地面武装,英国就以加强防备苏联曾兵欧洲的借口,派出有限的地面武装参战,尽量用尼泊尔雇佣军,而不是派出英国本国的地面部队。

正在艾伦威尔逊为世界和平奔走之时,南亚再次爆发了战争,印度陆军再次对海得拉巴展开了进攻。

“这么喜欢凑热闹呢?”得到消息的艾伦威尔逊十分无奈,这应该算是一个连锁反应。

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陆军

不得不说,印度抓住了一个好机会,因为远东爆发战争,谁还有空注意印度?

艾伦威尔逊也只能给自己的好朋友阿里汗心里打气,除此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返回伦敦的他,现在更加注重的是欧洲的情况,以当前美国的总兵力来说,想要开战是远远不够的,一九四五年的一千一百万军队早就烟消云散了。

擦掉了近千万军队的美国,以当前的军力无法进行一场大战,扩军肯定是势在必行。

现在连同后勤人员都算上的美军,大概实力超过全体英军的三分之一多一些。目前英国总兵力是八十万,美军是一百三十万。

美国和英国一样,因为国家属性的原因,海空军都占据了总兵力当中较大的比例。刨除海空军之外,美国陆军也就只有六七十万人。英国的比例也差不多!

这样的兵力分配下,当前最重要的并不是什么远东,而是近在咫尺,调动兵力十分方便的苏联,一旦苏联增加在德国驻军的兵力,不管心里愿意不愿意,美国和欧洲都必须跟随。

要用自己不怎么强大的陆军,和苏联最强大的陆军对峙。

不管是对美国还是对苏联,欧洲都远远比其他地区重要得多,艾伦威尔逊的报告当中表示,苏联一定会增兵德国,而这是一个让英国保卫欧洲,尽量不派大量地面部队去朝鲜半岛的借口。

如果有选项的话,内阁肯定不希望艾伦威尔逊的报告成为现实,伦敦宁可朝鲜半岛被炸成白地,也不希望欧洲这边的苏联士兵增加哪怕一个。

可是这没有办法,艾伦威尔逊只是把这种可能告知外交大臣,就看赫伯特·莫里森,这个被英国坊间称呼为中产阶级的斯大林,怎么和莫斯科沟通了。

反正艾伦威尔逊是十分悲观的,朝鲜半岛对英国而言是不痛不痒的地方。

欧洲可不一样,他可没有那个能力,让伦敦对苏联增兵的举动视而不见,除非苏联不增兵,但这也不能,所以说这就是一个死结。

远东爆发战争,苏联增兵威慑欧洲,让欧洲国家没有帮助美国的能力。但欧洲国家必须要保卫自己,甚至欧洲的对抗一旦加剧之后,北约这个组织也会马上迈着坚定的步伐走来。

连续几年的努力,最终也就是让北约晚来了这么一年。对整个大局还是没有多大的影响,影响只存在于一些局部地区和局部事件。

比如大概在明年和后年,两艘马耳他级航母就可以服役了。比如彗星客机的销量已经有两百架,而历史上同年甚至都没有获得订单,才刚刚试飞。

最大的改变在于英国的财政,历史上英国欠了美国一屁股债,总是被美国拿捏,当前伦敦最有利的就是,短期债务已经全部清空,至于马歇尔计划,百分之九十都是无偿赠与。

颅内盘算了五年来的工作成果,艾伦威尔逊只能感叹,未来的工作还是要更加努力才行。

美国加入朝鲜战争就是一个好机会,如果英国不被影响到的话,可以躲在一边喘口气休息休息。

最重要的是英国财政没有问题的话,就有底气和美国人面对面的谈。这就和家里有粮,心中不慌的道理一样。

“事物是存在普遍联系的!”艾伦威尔逊想起来了列宁的话,如果欧洲这边接着奏乐接着舞,英国不参战是不过去的。可苏联增兵欧洲,英国也难受。

这两个结果就是必须要选一个,苏联不增兵欧洲对峙,英国没理由搪塞美国。可苏联增兵欧洲,一定会令英国非常难受。

虽然本届政府接受了苏联遭到世界大战重创的事实,但这个东西总不能不防备吧。

最终艾伦威尔逊只能感叹,归根究底还是国力问题,国力强大了,出现手忙脚乱的事情也能够应付,国力不够强大,就算是和你的国家无关的事情,造成的影响也比涉及到的国家大。

事已至此,艾伦威尔逊也只能用韩国人的处境苦中作乐的了,这场战争爆发,相信联邦德国不会在拖下去了,北约也会很快出现。

“我就不相信了,核弹在手,经济比历史同期好了这么多,三国占领区还没合并,连一个不出动陆军的条件都谈不出来?”终于完成了欧洲部分报告的艾伦威尔逊碎碎念,他看到底是谁代表英国谈判,这么多有利条件在手,要是谈不出来比历史更加优惠的条件,他就去找菲尔比,调查负责谈判的人是否可靠。

英国对美国协助要求,开始在内阁讨论,而第一个正式动作,则是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勇士号战列舰的启封,两艘战列舰将会赶往远东,加强英国皇家海军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力量。

艾伦威尔逊完全赞成,对尊敬的海务大臣蒙巴顿表示,就算是不谈朝鲜战争的事情,现在印度正在进攻海得拉巴,过去刷一下存在感也是好的。

“艾伦,你不会还以为你是英属印度的专员助理吧。”蒙巴顿将军叹了一口气,这个女婿呢,他基本上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会印度过于热心了一些。

这一点艾伦威尔逊倒是不否认,他有一万个理由对未来的超疾大国表达关心。

“葡属果阿对新德里的警告被无视了,这种趋势非常了令人担心,在东南亚五国联防当中还有葡萄牙的角色,如果未来新德里搞定了阿里汗,对葡属果阿进行威胁,我们怎么办啊,在东南亚的事情我们还需要葡萄牙的支持呢。”

艾伦威尔逊扼腕而叹,对当前的局势表达了忧国忧民的心情。

“现在局势不稳,相信葡萄牙人也能够理解。”蒙巴顿将军沉吟了一下道,“以远东的战争对葡萄牙做出解释,装作一副我们很忙的样子。”

“外交部就是这么干的!”艾伦威尔逊点头,表示一切不出蒙巴顿将军所料。

他在来看两艘战列舰启封之前,刚刚在外交部发出了一封电报,谈及了美国最为关注的事情,比如说北约的建立,三国占领区的合并事情,随后话锋一转告诉在华盛顿的,英国驻美国大使奥利弗·弗兰克斯爵士,原则上以上问题都可以谈,战争当前,苏联集团气势汹汹,英国可以放弃之前的一些条件,但是关于出兵这件事,最好是不出陆军。

“奥利弗·弗兰克斯爵士,白厅的同事们都认为,你是一个极其可靠的绅士。”

华盛顿英国大使馆奥利弗·弗兰克斯爵士拿着这一封电报,苦笑着摇头,竟然涉及到了可靠性的问题,看来内阁都打定主意,一定要避免派出地面部队了。

这是经过内阁以及白厅首脑的研究之后,做出的慎重决定。毕竟现在美军都被揍的灰头土脸,美国人总说自己是天下无敌,可是欧洲国家看到的都是不断撤退。

在电报当中甚至表示,欧洲国家普遍认为这是苏联的声东击西,在远东发起冲突转移注意力,是为了让欧洲国家放松警惕。

事已至此,奥利弗·弗兰克斯爵士只能勉力而为,艾伦威尔逊本人还在电报当中加入了一些私人的人脉,表示奥利弗·弗兰克斯爵士可以去找麦卡锡参议员,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艾伦威尔逊是一个极其念旧的人,和麦卡锡当然一直保持着联络。

作为在对方落魄之时的朋友,关于本次朝鲜战争当前的形势,美国士兵的战斗力是否值得依赖,出现在了最近的来往信件当中。

他还在私人信件当中表示,希望麦卡锡不要透露欧洲对美国节节败退的怀疑。这不利于欧洲和国家之间的团结关系。

做朋友艾伦威尔逊绝对是够意思的,他知道麦卡锡历史上就是因为和军方有了冲突惨淡收场,所以帮助他的朋友补上这个漏洞。

因为以艾伦威尔逊对麦卡锡的了解,麦卡锡一定会趁机抨击杜鲁门政府的软弱。这其实正中军方下怀。

奥利弗·弗兰克斯爵士和美国政府商谈,提及欧洲国家对美军节节败退的疑虑,本该是非常保密的,但麦卡锡还是知道了。

在听证会上,麦卡锡在共和党的支持和声援下,对亚洲局势糜烂至此的局势展开了猛烈抨击,认为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出现,这都是因为当初杜鲁门的软弱所至。

“民主党领导下的美国,让苏联轻视,让盟友怀疑,现在不断后退士兵们的沮丧,和已经失去生命的美国人,这个责任都应该由民主党来承担。”

麦卡锡声嘶力竭的对着支持者大喊道,“现在不知道要退到哪里的士兵们,他们彷徨无助,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都不是没有原因的。就连我们的欧洲盟友,此时都对美国的领导力产生了疑问,我们应该马上、立刻、给挑战美国的敌人迎头痛击。”

大西洋对岸的伦敦,关于苏联增兵苏占区的航拍照片,摆在了内阁大臣们的面前。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保住欧洲的繁荣和稳定。”艾德礼首相沉默良久,算是为这件事下了一个最终结论,地面部队还是留在欧洲,派出海空军支援美国。

第五百五十七章 战争带来需求

“就算是我们有交换条件,估计也不容易达成目的,美国肯定是希望我们派出地面部队的。”诺曼·布鲁克将内阁决定告知了艾伦威尔逊,但表示可能事情还有反复。

“最好是不要,一旦战争规模无法控制,要知道英属马来亚的大半人口是华人。”艾伦威尔逊沉吟了一下道,“当然我不会因为族群问题判断,是否会破坏马来亚的稳定。但是也是有这个可能的。”

“看来平衡马来人的举动,也谈不上多么正确。”诺曼·布鲁克眉头微皱感叹道。

“可我们当时也无法预料到亚洲的情况会变成这个样子。”虽然艾伦威尔逊心里知道,但还是以不可预测的未来推卸责任,“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在稳定马来亚的问题上要小心一些,但如果度过这一关,好处就不可限量。香江这个窗口在我们手里,东南亚的核心马来亚在我们手中,只要我们能够稳住马来亚华人,东南亚各国可都有华人,我们通过这个渠道就能成功进入到各国的市场当中。”

艾伦威尔逊提及了其中的好处,对未来的远大目标进行了描述。

现在对于英国而言也没有其他办法了,马来亚如果保不住,英国的殖民体系崩塌是无疑的。

总不能大力扶持非洲吧,北罗德西亚?二十多万斯拉夫人,人口增加到支撑英国需要多长时间,现在英国哪有这么长的时间等待?

“是的,留给英国的选择并不多了,所以你的工作还十分重要。对了,艾伦!”诺曼·布鲁克问及了另外一个问题,“你对新德里对海得拉巴的军事行动怎么看,你可是在印度工作过的。”

“德国的教官只有几百人,我们知道新德里长期对海得拉巴怀有野心的话,海得拉巴迟早会出问题。这件事真的很难说。”艾伦威尔逊犹豫了一下回答道,“不过对于印度这个国家,我个人认为还是不宜高看,所谓有声有色的大国,实现起来相当的困难。尼赫鲁这个人虽然很厉害,可恒河口和印度河流域都已经属于另一个国家,英属印度的优良地理已经被破坏。他改变不了什么的。”

印度想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这一点就算是英国同意,美国也不会同意的。

英国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战争进一步发展,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逐渐占据了主导权,美国对印度的态度,和英国对印度的态度类似。

美国为了维持自己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对任何国家都可以打压,包括印度但不限于印度,美国把印度这一其他边缘化。一开始只是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之后扩展到其他领域并强化之。

在统治上,强化美国的主导地位。放眼世界的各个行业,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基本都是美国。在价值观上,强调东西差别,边缘化印度,宣扬以美国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否定印度的价值。

在社会角色方面,限制、阻碍印度的创造性,限制印度进入核心领域,放置在次要位置。

让印度虽参与世界事务,但这个世界仍属于美国。换句话说,美国通过不断让印度处在次要地位,让印度觉得自己天生就该是次要的,以达到印度永远、只能、为美国做底层的劳动力。

冷战之后美国在东方玩脱了一把,对待印度的时候只会更加的小心谨慎。毕竟以史为诫又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同一个坑掉两次,美国也不会这么蠢。

在内阁秘书面前,艾伦威尔逊还是保证了稳住马来亚局势的信心,实在不行的话,等到启封的两艘战列舰到达亚洲,可以炮击个雅加达助助兴嘛,又不是没干过,荷兰人都干了。

整个英国还有比他更有把握,在一个华人为多数人口的地方,干出来成绩的人么?

出于话术上的严谨性,可能有,但是从实际情况分析,根本不会有。

至此艾伦威尔逊已经完成了,本次伦敦召回他的工作,草拟一份应对远东战争的应对分析,为接下来英国在处理这件事提供一个范本。

看待在看待亚洲问题的时候,英国和美国的考虑也完全不一样,这一点从帕梅拉蒙巴顿在澳大利亚控制的媒体报道也能看出来。和美国在澳大利亚的舆论媒体,说的完全就是两件事。

有赖于麦卡锡的工作十分顺利,美国把所有类似苏联政治结构的国家,全部看成是苏联的一部分,认为只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根本没有自主性,和东欧国家一样,直接听命于莫斯科中央的号令。

艾德礼首相也是这么看待东欧国家的,但不这么看待南斯拉夫,这就是很大的区别。不这么看待莫斯科,同样也不这么看待东欧之外的社会主义国家。

有鉴于此,出了北罗德西亚那批人那档事之后,伦敦仍然和贝尔格莱德保持联系。工党内阁认为保持和具有自主性的社会主义国家联系,本身就是在化解苏联的威胁。

如果全面敌视所有和苏联相同体制的国家,只会逼迫这些国家提高对莫斯科的依赖。

同时力是相互的,逼迫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多,反作用力也会让西欧国家不得不抱紧美国的大腿,西欧国家也包括英国在内。

不过艾伦威尔逊知道,英国的劝告一定会被美国无视,英国以为美国人在处理世界事务中相对缺乏经验,会愿意听取英国的经验。

但这是英国出于假设:英国和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利益的一致性,这种假设马上会被证明是过于乐观。由于二战后,两国实力的不对等性,美国的国力比英国强大,这就限制了英国影响力的发挥。

可能唯一能让人感到高兴的就是,因为战争爆发,而且美国已经确定干涉,导致了艾伦威尔保留的美国钢铁股迎来了一波上涨,如果历史不变战争维持三年左右,他还能够迎来一波财富上涨。

当然和帕梅拉蒙巴顿手中的澳大利亚铁矿相比,这只能算是小钱了。美国决定武装干涉的同时,也是铁矿石迎来上涨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纯度极高的铁矿石,会更加具有显著的优势。

甚至可以说,可以对欧洲市场进行供应,铁矿石如果处在低价位的话,欧洲毕竟距离澳大利亚很遥远。加上欧洲本身也有铁矿,对澳大利亚铁矿的需求并不急迫。

但铁矿石售价上涨之后就不一样了,英国毕竟是有帝国特惠制支撑的。经过英国的手在输入欧洲其他国家,就很令人期待了。

在法国画饼的帕梅拉蒙巴顿,也因为战争导致铁矿石上涨的消息,专门给这段时间返回伦敦的未婚夫发了电报,表达喜悦之情。

上一篇:黑暗塔防游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