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第314章

作者:青山铁杉

这都是在印度的时候,他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所以对他一点难度都没有。

但是经过了调查之后,艾伦威尔逊心里又有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在苏丹的混血人口怎么办?他并不愿意这些人回到英国,要知道苏丹只是第一个,这个口子一开,以后独立一个殖民地,回到英国一批人,那整个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有多少这样的混血族群,都返回英国?

“约翰,这可是大事,黑人勉强可以当做没看见,可再加上信仰问题,以后一个个殖民地独立的话,英国会出大事的。”艾伦威尔逊对着同事表达了担忧,“我不想说的太明白,但这件事要解决。”

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

“话是这么说,但是?”约翰欲言又止,一脸为难的开口,“它不容易,不是么?”

收缩要是这么容易就收缩了,几十年后的美国就不会一地鸡毛了。

只要有一点能够争取的余地,谁会把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地盘拱手送人?

“可我们要避免殖民后遗症出现在本土。印度的那批人是特例,相信谁都不会把塔塔、比拉尔、阿里汗大君那些人和普通人相提并论。”艾伦威尔逊叹了一口气道,“眼下殖民地还有很多,一次撤退去几千上万,最终都回到本土的就不知道多少了。而目前,苏丹的独立是非洲英属殖民地独立的开始,我们提供一个范例,约定成俗,以后的殖民地独立就按照现在的标准办理。”

“说的对,现在看着问题不大,但放在整个殖民地的框架里面,就变得很大了。”约翰脸色微变,想到本土未来遍地都是异族的场景,就感觉不寒而栗。

如同艾伦威尔逊所说,这只是一个苏丹,可在非洲英国手中可不仅仅是苏丹。

就算不负从前从开罗到开普敦的盛况,现有的殖民地生活的侨民,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就算是英国不在追究殖民地的统治,真的抽身而退,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当初在南亚的统一行动,说不定会长达几十年。

那个时候两人都不一定还能顾得上,所以提供一个范例处理和当地人通婚的群体,已经势在必行,这也是给其他殖民地专员,提供一个按部就班的例子。

这当然是不容易的,连同驻军加上喀土穆的侨民,倒谈不上多么棘手。棘手的是这些人和殖民地结合的后代,这群人怎么处理。

这也是约翰觉得棘手的地方,看着同样是殖民地专员的艾伦威尔逊,“要是马来亚出现了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现在是苏丹出事,不是马来亚出事,我的朋友。”艾伦威尔逊纠正着多年老友,“这件事,我们要让苏丹独立的代表主动提出来,减轻我们不近人情的道德负担。既然他们想要争取独立,相信做出这样的承诺不成问题。”

艾伦威尔逊虽然是打算,让殖民地的英军抛妻弃子,不能把和当地人的后代带回英国。

但这种事比较得罪人,他不想自己不顾风险的去做,最好是苏丹人主动提出来。

约翰要是知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这句话,肯定会用来形容同事的鸡贼。

明明就是自己要斩断一些侨民管不住裤裆的产物,却非要苏丹主动提出来。

这是当然的,独立后的新政府,难道不准备展现一下博爱?

只要苏丹人提出来,艾伦威尔逊绝对一点不客气,直接就顺势答应下来,以尊重苏丹人民的情感,让英国的私生子留在苏丹,为这个新生国家发光发热。

这也是为了这些边缘群体好,英国本土虽然有印度社区,但人数并不多,不客气的说,都是当初艾伦威尔逊亲手发的居住证,人均百万英镑资产。

这样的人伦敦政府是欢迎的,伦敦市民也不会反感到哪去。艾伦威尔逊也就大方这么一次,那种事以后根本不会再有了。

从这一点来说,他不愧是印度人民的老朋友,给予了印度特殊的待遇。

现在时过境迁,苏丹的情况和印度又不太一样,关键是苏丹这个国家在非洲,要是大方的把人都接回去,以后非洲殖民地独立都有样学样,弄回去一群黑人?想想都难受。

黑和绿占一样就算了,要是两样都占,帝国公仆可不过去自己心里那一关。

他一直都尊敬农业时代最成功的和平教文化,尤其是那种极难同化的特点,什么中国、什么印度也就图一乐,和和平教的扩张速度一比什么都不是。

真当三大宗教出现最晚,扩张速度最快的宗教是开玩笑,没大航海基督世界都被包围了。

两人经过了商量之后,马上分别行动,清算英国殖民苏丹,留下了多少和殖民地人组成的家庭,应该是不多,要是法国殖民地就不用查了,拉丁人是著名的管不住裤裆。

世界并不是围着一个帝国专员转,在他忙活着大英帝国在苏丹收尾工作的同时。

世界各地也都发生着各自影响深远的大事,虽然美国还没忘记对华约成立展开抨击,但艾森豪威尔并不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对抗上面。

他虽然是一个军人总统,却启动了美国的大基建工程,他利用在二战中积攒的声望,推动了美国具有战略性的高速公路计划,庞大的建设资金从哪里来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艾森豪威尔力排众议,开出了用联邦财政投资、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税收的一揽子方法医治通货紧缩的药方。

在摆平了各方反对意见之后,这一项一直服务到二十一世纪的大基建工程,在一九五五年正式启动,长期投入的资金预计高达千亿美元,占据美国当今国家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

一封从吉隆坡的电报到达苏丹首府喀土穆,这个消息是来自于南越,吴庭艳发起了全民公投,形势对保大帝非常不利。

作为一张被法国人用过的牌,保大帝美国人显然使用不太顺手,还是希望更加和美国有渊源的吴庭艳,来控制住这个抵抗亲苏力量南下的桥头堡。

爱丽莎这一封电报,是因为得到了保大帝的询问,一旦公投结果对他不利,原来的承诺是否有效,这个承诺当然是艾伦威尔逊,马来亚华人眼中的中堂大人做出的。

接到了电报的艾伦威尔逊,马上回电给爱丽莎,之前的承诺当然有效,让保大帝放心。

和妻子保持联络,就不用往吉隆坡发电报了,帕梅拉蒙巴顿已经返回英国,并不是因为妇女运动在打拳,而是北海石油出现了好消息,如果说其他石油资源的发现,利益还是被英国的石油公司得到,那北海石油的发现,给英国带来的好处更大。

要知道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英国就是有赖于北海石油的产出,在欧洲一片哀鸿遍野的情况下,保持了不错的经济发展。不然早在石油危机期间,英国的经济就被意大利也超了,变成欧洲老四。

有属于自己的石油资源在手,英国在应对中东局势的时候,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英国发现北海石油的消息,带来一个出人预料的后果,法国政府对阿尔及利亚的态度日益强硬,土伦港登船的法国远征军,带着法国政府的期待,法国军方的雪耻信念,再次踏上了征途。

几乎每一天,地中海都有新的运兵船出现,在法国人看来,越南毕竟远在万里之外。而阿尔及利亚只隔了一个地中海,绝对不成问题。

而法国的各大报纸,以十分激进的口吻进行鼓动,“阿尔及利亚是法国国土向南的自然延伸,我们绝对不抛弃阿尔及利亚的兄弟。”

此时此刻,不能缺少英法同盟另一方的支持,返回伦敦的帕梅拉蒙巴顿,让手中的传媒力量加入进来,口号更进一步,“没有阿尔及利亚人,只有戈壁法兰西人。”

一直和丈夫保持通信的她,相信艾伦威尔逊的话,“强力镇压的事情一定要有人做。我们的法国朋友愿意这么做,我们应该采取鼓励态度,然后偷偷的把趁着注意力不在我们身上,把手头的事情做好。”

得到了祸水东引的指令,始作俑者帕梅拉蒙巴顿,就直接去找英国石油公司的人去谈。

因为北海还涉及到了荷兰、谈判的对象还有英荷壳牌石油公司。

帕梅拉蒙巴顿在石油领域是一个新人,和这些老牌石油公司相比可能经验不足。

但有艾伦威尔逊的言传身教,帕梅拉蒙巴顿很明白布伦特原油的重要性,不然她也不会直接启程回来,和相关的石油巨头见面。

事实上布伦特原油的发现,不仅仅是震荡了这些石油巨头。被震惊的还有英国政府,到了现在,任何国家对石油的重要性都毫不怀疑。

现代社会是离不开这种燃料的,可长期出产石油的地方是波斯湾。欧洲各国都对波斯湾的石油极为依赖,这种隐患各国政府并不是看不见,而是确实没有办法。

之前和伊朗的冲突当中,英国依靠着波斯湾的驻军,和世界帝国的影响力,和伊朗政府交手了很长时间,但最终还是让出了不平等的分配协定,和德黑兰握手言和。

这里面也有美苏两国明里暗里的施压,英国不得不注意吃相,不能在像是战前那样不讲理。

虽然表面上没什么,和伊朗的对抗也取得了体面的结果。但那次事件还是让伦敦心中警惕,对石油依赖波斯湾的处境忧心。

而现在,工党政府似乎可以暂时放心了,如果是一个大油田,毫无疑问将满足英国很大的需求,摆脱受制于人的处境。

第八百一十七章 万隆会议

对于纳赛尔来说,从头再来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离开了埃及的他不再是一个高级军官。

处在异国他乡的他,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拉扯起来的反抗者,比起当初埃及军队的支持者相差甚远,而且在这里,当地人显然不如埃及的居民勇敢,对法国人更加惧怕。

唯一值得藉慰的是,阿尔及利亚的环境比埃及强一些,哪怕只是强的有限。

这一支队伍最信赖的朋友是骆驼,可惜饱受草场缺乏之苦。水也同样缺乏,池塘里的最后一滴水也干了,土地是由泥土和非常不利于植被生长的沙子混合而成的,下雨积下的雨水渗进沙层中,很快从这些覆盖着大量砂岩、不能保存任何一粒液体分子的地层中消失了。

不仅土地,连空气都是如此干燥,以至暴露于空气中的铁质物品都不会生锈。

更加宽广的地区是沙漠,不仅仅由于干燥,还因为几乎没有活物来此冒险。

纳赛尔的队伍,走在火热的太阳底下,穿过不含一粒水气的空气,明显地感到疲乏。

他们储备的水盛放在被酷暑加热的羊皮袋里,在逐渐减少,他们已经不得不限制使用了,这种限制使他们非常难受。

很显然,缺水马上会成为无法克服的困难,他们必须停止向北前进,要么往回走。

往回走是不可能的,他们不可能像是之前被法国军队追击就一直躲在沙漠当中。

阿尔及利亚的面积虽然广大,但环境不足以让纳赛尔只依靠沙子就能做出一番事业。

他们必须接近更加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才能建立长久反抗殖民者的根据地。

出身正统军人的纳赛尔,现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对敌进我退的生活方式也有心得起来了。

大伙尽量节省体力,减少身体本身的消耗,值得庆幸的是,白天即将过去,在晚上行动,不会有白天这么痛苦。

休息了片刻,他们重新上路了。纳赛尔上校利用地面情况,设置一些不需要频繁设置标杆的大三角形。因为他们多是一些晴朗的夜晚进行躁作,在戈壁中标志十分清晰。

这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减少疲劳,应当承认,无论是对于这些立志于反抗殖民者的抗争者,还是对于习惯在可怕气候下生活的本地人,都是一个必备技能。

终于这一支队伍,度过了几天来的种种考验,看见了一处沙漠边缘的小村子。

这一次艰难的旅途,终于让他们寻找到了容身之地,可以真正的休息一下了。

卸下了一身疲惫的纳赛尔,很快就睡着了,在梦中他仿佛回到了开罗,成为了受人尊敬的领导者,带领埃及走向了光荣之路。

在喀土穆的艾伦威尔逊,当然不知道第三世界赫赫有名的领袖,正在阿尔及利亚的戈壁饱经风霜,他多忙啊,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中,艰苦程度一点都不比纳赛尔差。

最终,一直脑袋从黑袍中钻出来,艾伦威尔逊大口喘息,满满都是我无法呼吸的疲惫。

海蒂·拉玛的双眸在月光下,仿佛指路明灯,责怪的看着作怪的男人,意味莫名的道,“一个帝国高官,天天就把心思放在这上面。”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男人,只会把心思放在这上面。”艾伦威尔逊心满意足的叹息,解释道,“我不是怕你孤单么?你总是呆在房间中,也没什么娱乐项目。”

“我看你是把我当成娱乐项目了。”海蒂·拉玛撇嘴,一句话直指问题的本质。

她知道男人说的也是事实,她这样的脸确实是太现眼了,就算是船上阿拉伯女人的服装出去也要小心,因为两人是住在一起的,可能会被撞见。

考虑到艾伦威尔逊的工作,她只能尽量呆在房间中,专心做好后勤保障。

对于影后的牺牲,艾伦威尔逊心中非常感激,尽可能的也呆在房间中,不到处乱跑。

足不出户便可游览大千世界,到处跑什么?这就已经比世界上很多人幸福了!

艾伦威尔逊不知道,他现在尤其比本该是埃及伟人的阿拉伯雄狮纳赛尔幸福。

比起经常东躲西藏的天降伟人,他对目前的环境根本没有挑剔的资格。

法国大规模增兵阿尔及利亚,要强力镇压反抗的举动,已经被完美的利用上,用来对苏丹独立的领袖们进行威吓,正好时间对上,不利用一下就可惜了。

虽然拉踩法国可能有些不厚道,但宣扬一下法国在殖民地的态度,有助于让苏丹几个迫不及待想要当家做主人的领袖清醒一点,别想都不想就莽过来。

对于苏丹独立的事情,艾伦威尔逊的既定方针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既要也要的精神是解决问题的初衷,所以他要和埃塞俄比亚的特使见一面,同样也要接待法鲁克一世的大臣,苏丹独立是一件大事。

英国的精神是,希望整个过程都很和平,避免印度独立后的悲剧。所以要倾听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两个大国的合理意见。

就连美国人都同意这一点,事实上在战后,美国就已经在喀土穆设立了代表处,其包藏祸心就可见一斑,英国殖民地的首府,现在就存在肩负大使馆职责的代表处。在暗处看着英国,到底要怎么处理苏丹的独立。

英国的态度是大度的,约翰没事就去美国人的代表处,经营着英美特殊关系。保持着盟友之间的透明度,满满都是对逆子的爱。

“这些美国人,表面上什么都没做,但现在最想要到处伸手的就是他们。”约翰一脸的反感道,“不止一次,他们询问我们到底是准备了什么方案。”

“只要你别告诉他们分治方案,剩下的都不重要。”艾伦威尔逊一脸嫌弃的拿着一根象牙,这种东西对他而言没什么用,难道用来做麻将?

“我们什么时候和两个党派的领导人见面?”约翰不像是艾伦威尔逊这么悠闲,这里毕竟是他管理的殖民地,从职责上来说,他的责任更重一些。

“按照流程的话,还要一段时间。我们和南方的黑人把事情谈好,才轮到阿拉伯人。”艾伦威尔逊放下象牙,不咸不淡的道,“当初在印度是没办法,我们没法削弱印度和巴基斯坦中的任何一个。巴基斯坦东西包围印度,印度又比巴基斯坦国力强大,处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削弱巴基斯坦会让印度做大。削弱印度又不现实。这一次不同了。”

“至少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应该是会选择代理人进行扶持的。就算是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两国,国力也谈不上多强。会让独立后的苏丹处在低强度的对抗中,这就别想有所发展。”

并不能仅仅考虑苏丹本身,也要考虑苏丹独立后,和周围邻国的关系。毕竟处在英国的角度上,前殖民地独立后发展的不好,对英国来说就很好。

至于苏丹人怎么想,能今年独立就行呗?其他的要求就别提了,不管什么要求,艾伦威尔逊都觉得很过分。

苏丹处在窒息的安静中同时,那一场从开始筹备就被很多国家瞩目的会议已经召开。

印度尼西亚万隆,这里成了本月最为热闹的地方,亚非接到尼赫鲁和苏加诺邀请的各国济济一堂,来到这里共襄盛举。

包括阿富汗、柬埔寨、中国、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伊拉克、日本、约旦、老挝、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尼泊尔、菲律宾、沙特阿拉伯、叙利亚、泰国、土耳其、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国、也门等国的领导人,让这一之前不太知名的地方,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

会议从开始就非常的热闹,利比里亚、菲律宾、日本等一些美国的马仔。就对尼赫鲁进行了发难,而英国保持着关系的伊拉克、埃及等国,则处在事不关己的状态,看着秉承美国意志的国家发难,尼赫鲁到底怎么应对。

美英法苏虽然不在,但是在万隆会议上却无处不在,只不过交锋是通过别的国家进行的。

处在美国的角度,当然是希望本次会议没有任何的结果。但尼赫鲁显然不是省油的灯,而且还有苏加诺的支持,加上印度自从独立之后,一直很有威望,连美国都不愿意得罪,这些仆从国的发难,更不会动摇尼赫鲁的决心。

虽然经过种种难题,尼赫鲁还是把会议的走向牢牢握在手中,而印度各界对于总理在万隆会议的表现,也给予了热烈的支持。

尼赫鲁最终主导万隆会议各国,提出了万隆会议十项原则,这里面包括但不限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万隆会议的最后公报,以亚非会议最后公报被宣布。

四月下旬,万隆会议闭幕,踌躇满志的尼赫鲁,在苏加诺的送别下,踌躇满志的返回印度首都新德里,受到印度各界的一直欢迎,无数人涌向街头,高举着尼赫鲁的照片,表达着自己的爱戴。

毫无疑问,此时的尼赫鲁,已经在整个印度达到了个人威望的巅峰,谁反对尼赫鲁,谁就是印度的敌人。

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巅峰

“尼赫鲁、尼赫鲁……”从德里门开始,无数印度人从各个角落涌来,形成了一眼看不到头的人墙,他们高呼着尼赫鲁的名字,为总理主持了本次亚非会议,奠定印度在亚非国家的领袖地位而欢呼。

站在敞篷轿车上,面对山呼海啸欢呼的尼赫鲁,见此情景也不由得豪情万丈,为印度人民发自内心的爱戴感动,不断向欢呼的人们挥手致意。

毫无疑问,万隆会议的最大明星,是作为发起人的尼赫鲁。虽然经过了不少国家的刁难,尼赫鲁最终还是让这一次的会议成功举行,整个印度都为此感到自豪。

尼赫鲁不知道,这样的自豪感并非全都是好事,说不定在某段时间,还会成为印度倒霉的源泉,但此时此刻,全体印度人的爱戴,令他无比满足,整个印度的问题还很多,他还有很多设想更待完成。

上一篇:黑暗塔防游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