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山铁杉
至于元首同款座驾和六十斤黄金的事实,艾伦威尔逊没有必要让马克知道和自己一起烦恼,这些小小的痛苦,他自己完全可以接受。
已经是新时代德国女性典型代表的伊莎贝拉波金娜,看着下发的文件美丽的侧颜露出思索之色,一旁的安娜见状询问道,“怎么了,姐姐。”
“贸易委员会的规定有漏洞。”伊莎贝拉波金娜看着名义上的妹妹,习惯性的想撩一下发梢,一只素手却停留在原地,差点忘记长发已经剪短了。
“什么漏洞?”安妮不论是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都比波金娜要小,只是理论上攻克优秀罢了。
“只是宣传是没用的,英国人不明白这一点。”伊莎贝拉波金娜起身,本来经过男女之事后,她的气质越发的柔媚,为了改变这一点剪了短发增加一点中性美。
这种形象艾伦威尔逊还没有见到,如果见到一定会发生和电影洛奇当中苏联拳王的妻子气质非常相似,漂亮但是冷冽。
苏联就存在星期六义务劳动制,那是一种明文规定的制度。列宁赞之为伟大的创举。在于它张扬了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在德国货币已经贬值成了废纸的情况下,这种激发公民义务劳动的办法,可以算是很有效。
但伊莎贝拉波金娜知道,仅仅是呼吁有效果的时间是短暂的,想要激发出来英占区的快速重建,呼吁妇女出来劳动是不够的,还要和相应的待遇挂钩。
“劳动必须和口粮挂钩,不劳者不食!”伊莎贝拉波金娜对着安娜道,“在目前英占区的配给制之下,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所有人动员起来进行战后重建。”
第二天伊莎贝拉波金娜,就前往了波恩英军指挥部,找到了马尔科姆上校,表示想要和贸易委员会联系,说明在工作上的困难。
“伊莎贝拉小姐!”马尔科姆上校不得不承认,虽然只是见了两次面他心里有些嫉妒那个公务员,找到了这样的货色,剪了短发之后无损于颜值,却多了另外一层美感。
索性现在德国女人多得是,他也犯不上羡慕嫉妒恨,询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地方。
“英国对德国的帮助,令人十分感激。我作为一个德国女人想要提出一点建议,适合德国国内的情况,同时也可能增加英国一直期待的效率。”伊莎贝拉波金娜礼貌的开口道,“我希望上校先生能够和汉诺威的贸易委员会说明,将配给制的口粮和义务劳动挂钩,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在战争末期,柏林方面也有类似的指令。”
“只是一份电报的事情!”马尔科姆上校痛快的答应下来,话锋一转道,“伊莎贝拉小姐,听说你有一个妹妹,不知道?”
大英帝国绅士暗示被伊莎贝拉波金娜收到了,同样用暗示回应道,“安娜其实和我一样,都和艾伦联络官保持着良好的工作关系。”
“没关系!艾伦联络官的工作繁忙,令人非常的羡慕。”被拒绝的马尔科姆上校没有不好意思,现在的德国想要找女人做情妇太容易了。
当然容易了,占领军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要知道当地人口,整个英占区女人占据百分之五十四,百分之四十六的男人当中,真正缺乏的是十八到三十五岁的男性人口。对于外国占领军来说,犯不上因为德国女人争风吃醋。
很快艾伦威尔逊就收到了电报,和贸易委员会两个副秘书长蒂姆布兰德和哈罗德商量这件事,同时往伦敦发电报请示,是否可以这么做。
回复也是很快的,英国本土都没有结束配给制,回复的态度当然是认可,只要让英占区快速重建,什么办法都行。
“我们必须要承认,还是德国人比较了解德国人。”蒂姆布兰德点头赞叹道,“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办法,我们不能养着德国人,这样时间长了本土公民也会不满的。还是要想办法利用上最大的人力,让德国至少恢复一定的秩序。”
“不错,所以这条建议非常好。”哈罗德也点头认可道,“伦敦既然已经认可了,我们就成立一个机构,专门来处理这件事。希望半年之后,英占区已经恢复了平静。”
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尔逊首相
“可是和苏联的政策有些相似的地方,美占区的机构不会想多了吧?”蒂姆布兰德心理倒是也同意这个想法,只是必须顾及一下美国人的感受。
“这是英占区的事情,怎么有效就怎么弄,管美国人什么事?”哈罗德一声冷笑道,“我可听说一件事,现在首相心情非常不好,听说自从日本宣布投降开始的第二天,美国人已经通知伦敦,对英国援助将马上停止,就在这个月。”
“这些贪婪的美国人,他们在战争时期得到了这么大的好处,却如此的吝啬。”几个人一阵窃窃私语,美国在战争时期接收了多少大英帝国的基地,那是用钱买都买不来的。
现在甚至都不想假装一下友好,在日本投降的第二天就要中断援助。
“美国人的贪婪,全世界早已经领教过了,如果不是他们贪婪,也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艾伦威尔逊心中叹息,大英帝国还没从世界霸主的思维当中走出来,还不太习惯被美国人要挟,不过未来这种事情有的是。
关键是英国必须保留住现在的实力,一旦步入步步衰退的轨道,就神仙难救了。
“其实效仿苏联也没什么,我们都知道大萧条时期,苏联一枝独秀的壮大起来,不单单我们知道,相信最知道的人是我们现在的首相艾德礼。”艾伦威尔逊耸耸肩道,“其实我们认为,现在大英帝国比当初的苏联更具有优势。”
“优势在什么地方?”蒂姆布兰德和哈罗德都来了兴趣,其实大萧条时期,英国对苏联的变化并不是一无所知,就像是艾伦威尔逊所说的,艾德礼首相当初对苏联极为的赞赏。
只不过当时是保守党当政,工党是在野党没什么话语权。
“苏联那套行政指令的办法,在于一个社会的所有剩余价值都归于国有,国家再把这些多余的价值握在手中待价而沽,正好碰上了大萧条时期。苏联手握着手中的资源逆势冲击。”艾伦威尔逊侃侃而谈道,“其实苏联存在对我们自由世界是一种补充,当然前提是我们永远比他们强,维持现状就最好了。”
“我们采用苏联的办法,故意把指令改造的似是而非。让德国人对苏联的体制产生怀疑,长期生活条件只维持在最低水平之下,时间长了就会心怀不满。而在这个时间段,我们通过贸易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把英国占领区的剩余价值握在手中,和英属印度进行交换,这样英国很快就能恢复繁荣。”
“而德国人普遍也会对类似苏联的政策有反感,这样还可以起到稳定德国阻挡苏联的作用,简直是太好了。”
“我们假装自己也是社会主义,打入敌人的内部,这样可以把德国弄的对苏联体制反感,这比我们重复一百次苏联邪恶都更加的管用。”蒂姆布兰德攥紧拳头,脸上满是兴奋的笑容,“不但在英占区这么做,在英属印度也应该这么做,把两个地方的剩余价值都握在手中,我看本土的配给制马上就会取消。”
“当然了,绅士们。正因为敌视,我们才要加入进入,从外力上施压只会引起更大的反弹,我们加入进去,就把德国之后的种种问题归结于苏联的办法不对。整个过程当中大英帝国是没有责任的!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但是显然是德国人没有准备好。”艾伦威尔逊同样难掩兴奋的道,“长篇大论的宣传没有作用,我们只要让德国人了解两句话就行,配给制就是社会主义,义务劳动就是社会主义。”
“没错!”哈德罗高兴的拿出来了一瓶威士忌,起开之后道,“让我们为配给制干杯。”
“为劳动和口粮干杯!”蒂姆布兰德笑眯眯的补充道。
“为大英帝国的繁荣干杯,有了英占区和英属印度,英国一定会迅速摆脱困境的,我们根本不需要美国人。”艾伦威尔逊同样举杯道,砰……
喝着威士忌,三人决定成立一个新的机构,专门负责让德国妇女参与到重建当中。同时也给了英占区司令蒙哥马利元帅一份文件,希望得到蒙哥马利元帅的同意。
在得到军事委员会同意之后,英占区贸易委员会正式建立了德国妇女工作劳动局,同时宣布把战后重建劳动和配给制下的口粮领取挂钩。
军事委员会和贸易委员会同时宣布,下令年龄在十六岁至五十岁的女性,家中没有需要特别照顾的幼童和生病的老人,都必须要去当地的劳动局,给她们分配工作。
倘若符合条件的妇女没有去劳动局报道,那么管制委员会就不会把食品配给证发给她们。这个配给证对每个家庭都很重要,没有这个证明,就不能填饱肚子,可能会被活活饿死。
在波恩的伊莎贝拉波金娜摇身一变,就成了波恩市德国妇女劳动局的局长,负责统计波恩的妇女数量,安排战后重建的工作,成了波恩的实权派。
家中的贵重物品已经堆积如山,伊莎贝拉波金娜还是穿着朴素,亲临一线加入劳动当中,脸上都出现了风霜之色,但是这种态度,让波恩的妇女非常认可。
虽然有一些小道消息说,这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是做了英国人的情妇才有了今天。可是现在整个德国战败的大环境下,这种事情并不是多么可耻的事情。
很多女人都和占领军的士兵保持着不清不楚的关系,伊莎贝拉波金娜的事情,所有妇女都见怪不怪了。
如同贸易委员会的预料,英占区各地的妇女都全部动了起来,劳动热情比之前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满是瓦砾的市区,也在以惊人的速度被清理。
不论是汉诺威、科隆、汉堡、埃森还是波恩,浩浩荡荡的德国妇女成群结队,在满是瓦砾的市区进行工作,同时也进行着垃圾分类,将废墟当中的金属分离出来,现在的德国任何东西都是有价值的,至少在平民眼中是这样的。
英占区的港口也开始繁荣起来,只不过艾伦威尔逊感觉美中不足的是,他的烟草机械到底什么时候到,上次阿里姆说都已经过了苏伊士运河了。
他恨不得烟草机械马上到,受贿并不是一个发家致富的好门路,偶尔为之还可以。他想要站着把钱赚了,一定要通过光明正大的渠道赚钱。
然而首先来的消息,并不是货轮到达,而是伦敦派来了一个下议院议员视察工作。
当副秘书长蒂姆布兰德拿着电报在会议宣布的时候,艾伦威尔逊开口问道,“请问这个议员是谁,好像大家不是很高兴的样子。”
“是威尔逊议员。”哈德罗苦笑了一声道,“这位议员可不好糊弄,是服务……”
“对,是服务。”蒂姆布兰德强调了同事的口误,随后解释道,“他原来就是公务员,在这一次的大选当中辞去了公务员的职位,加入工党参与到了大选当中,现在是国会秘书。他对我们的工作都非常的了解,是一个专业的人。”
威尔逊?首相?艾伦威尔逊记得,工党好像只有这么一个叫威尔逊的著名人物,是六十年代英国的首相,创下连任次数最多的记录。
在大战踏入尾声的时候,哈罗德威尔逊开始寻求在临近的大选中,觅得一个下议院议席,大选,工党击败保守党,在大选中取得了大胜,而哈罗德威尔逊也顺利地当选国会议员。但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立即被聘任为公务部的国会秘书。
可实际上哈罗德威尔逊今年也不过是一个二十九岁的年轻人,就已经是执政党的议员,做国会秘书了,同时也是英国最年轻的议员。
艾伦威尔逊知道,这位后来的威尔逊首相,大英龙傲天的路才刚刚开始。在六十年代连续战胜保守党,直到撒切尔夫人上台,才打破了他的执政记录。
不过曾经做过公务员的议员,现在要来英占区视察,让贸易委员会的成员心里并不是很愿意,这个不愿意的原因,就是威尔逊议员了解公务员,而现在又是以议员的面目出现。
这就非常令人不舒服,谁来接待威尔逊议员,让哈德罗和蒂姆布兰德两个副秘书长一筹莫展,都不希望这件事落在自己身上。
“要不,我来接待威尔逊议员吧?”艾伦威尔逊端详了两个副秘书长片刻,暗叹竟然还有这种好事,两个副秘书长光看到不利的条件了,却没想到风险和机遇并存。
不过除了艾伦威尔逊之外,谁知道即将到达英占区的哈罗德威尔逊是以后的首相呢?机遇只有艾伦威尔逊能够看见,其他人看见的都是风险。
“艾伦,你要小心应对。”眼看烫手山芋被主动接手,蒂姆布兰德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希望艾伦威尔逊,不要出现什么差错。
“我一定竭尽所能。”艾伦威尔逊本来想要说尽力,但一想到公务员话术中,尽力可能是不够,临时改变了措辞。
第一百三十四章 学长和学弟
对于目前英占区的情况,伦敦方面的执政党也不是全无疑虑,所以就派工党新星来到英占区走一趟,威尔逊本人之前是公务员出身,对这项任务在合适不过。
同样反过来,现在的英占区贸易委员会,自然对这个前公务员,现国会秘书的下议员,心里就非常的抵触,做公务员的时候是我们的人,但成了政客之后就成了他们的人。
最关键的是,这么一个曾经使我们的人,现在是他们的人,非常的了解我们。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摸过如此。
两个副秘书长看来,艾伦威尔逊属于无知者无畏,正好可以把事情推脱出去。
但艾伦威尔逊并不这么认为,如果能在哈罗德威尔逊还是下议员的时候就和对方熟识,建立起来一定的人脉,等到威尔逊做首相之后,自己不论在什么位置上,总不是坏事吧。
对于这个工党首相,艾伦威尔逊曾经听过一段话来描述,“是彻头彻尾的学者,牛津教授,作为工党领袖,一天体力劳动都没做过,喜欢白兰地而不是不啤酒,喜欢雪茄而不是烟斗,而雪茄恰恰是资产阶级的象征,所以会在竞选时叼烟斗以示亲民。”
哈德罗威尔逊不用像是艾伦威尔逊来的时候那样,坐船渡过海峡,体会敦刻尔克的艰辛,战争已经结束三个月,汉诺威的军用机场已经清理出来,提升了很大的效率。
机场的阵仗不大,和当初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到达柏林的时候完全无法相比。只有艾伦威尔逊在等待,以及包括马仔马克在内的几个助手。
哪怕哈罗德威尔逊是下议员,国会秘书,但对于很多人来说确实是不重要的。
下议员有好几百人,更别提哈罗德威尔逊只能算是刚刚崭露头角,在国会中既谈不上资深,又不是特别有威望。
说不定不过了多长时间,一旦换届,所谓的下议员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种事又不是没有出现过,而且经常出现。
哈德罗威尔逊从军机上缓步走下,手中还拿着随身携带的烟斗,作为一个二十九岁的国会议员,大英帝国政坛上的新星,他还是表现的非常得体。
做过公务员的他也明白,自己的前同事们是多么的不好对付。
“尊敬的国会秘书,欢迎你来到汉诺威,现在的情况比较简陋。”艾伦威尔逊迎上去,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未来的威尔逊首相,面相上和美国的威尔逊总统有些相似,不知道是不是几百年前的亲戚关系。
对于接机人只有寥寥几个,哈罗德威尔逊倒是没有介意,在他看来这也是非常正常的,直接问道,“相信大家都处在忙碌当中,我只是考察一下英占区,回去为首相作为决策参考。”
“是这样的,国会秘书,现在的英占区遭到了巨大破坏,同事们每一天无不殚精竭虑,恨不得第二天英占区就奇迹般的走向正轨。”艾伦威尔逊点点头,跟在哈罗德威尔逊身边边走边道,“光是语言问题就是一个考虑,不少同事都在自学德语。掌握一门外语的必要性在这个时间段极为重要。”
“他们在学外语?”哈罗德威尔逊疑问,随后了然点点头道,“确实学外语在德国工作是比较重要,如果不掌握德语的话,可能颁布命令的时候会产生歧义,这也是伦敦担心的事情。”
“当然了,就算是我没事也要学习外语。”艾伦威尔逊想到了伊莎贝拉德语老师,脸上不由得浮现起来会心的笑容,整个人显得十分的温和。
“听说英占区在进行旨在让德国妇女肩负重建德国的运动?”走出机场上了车,哈罗德威尔逊饶有兴趣的问道,“目前进展的怎么样?有效果么?”
“非常有效果,根据目前的进展来说,波恩的进展最快,城市清理几乎已经完成了。当然这其中不能否认的是,波恩的城市规模不大,损毁的也并不严重,很多设施都能运转。”艾伦威尔逊实话实说道,“但我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确实如此!”哈罗德威尔逊肯定的点头道,“其实损坏的是否严重,其他地方的德国人根本不知道,最大愿望就是吃饱饭的德国人,应该是没有闲心调查的,我们把波恩当成是一个榜样来报道,足以证明工作进展顺利。”
艾伦威尔逊赞同的点头,哈罗德威尔逊离开公务员的工作岗位真是太可惜了,非要介入险恶的政坛当中,未来的大英帝国少了一个人民公仆。
不过这也不是一个坏事,艾伦威尔逊觉得这次就是一个机会,所以才主动请缨来接待哈罗德威尔逊,因为现在还是议员的哈罗德威尔逊,确实是一个厉害人物。
待机女王最喜欢的、私交最好的首相是威尔逊无疑。威尔逊退休的时候女王破格去唐宁街参加首相主持的晚宴,除威尔逊外只有丘吉尔在退休时享受过这个待遇。可以说威尔逊是唯一和女王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朋友的首相。
当然历任首相和女王关系最差的,毫无疑问就是撒切尔夫人了。撒切尔夫人进行自由主义改革,削减福利,导致英国走向金融经济。
艾伦威尔逊先不评论后果,但反对撒切尔的工人家属甚至还多次到白金汉宫向女王递交请愿书请求她向撒切尔施压,就是了解到了她们的分歧,认为女王可以帮自己说话。
撒切尔夫人主政的时候,女王的地位又变得重要起来,不少英国人甚至期望女王让这个讨厌的女人赶紧滚蛋。
“哦对了,艾伦,听说你是有英属印度的工作经历。”哈罗德威尔逊听完艾伦威尔逊的简报之后,问道,“你对目前关于经济恢复的计划怎么看,听说你见过这份计划。”
何止是见过啊,就是我的!艾伦威尔逊心中腹诽,毫不停滞的开口道,“对经济振兴计划略微听人说起过,单独从我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在德国英占区和英属印度之间取长补短,补充彼此之间的劣势,这是非常好的。”
“国家经济就如同地球冷暖不平均一样,我在香江的时候听过一句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边就存在渔民,你不能指望渔民去种地。德国既然有这个工业基础,英属印度又有庞大的需求,把他们连接在一起,共同作为大英帝国经济振兴的一部分,顺理成章。”
“这就如同工业革命一样,对于煤炭的运用促进了蒸汽机的发展。可是这个世界上很多国家是没有煤炭的,就比如说拉美国家,在没有煤炭的前提下怎么进行工业革命呢?”
“很新颖的考虑问题方式。”哈罗德威尔逊对艾伦威尔逊表达了赞赏,他是牛津大学的学者出身,一打听艾伦威尔逊也是牛津大学的学生,只是还没有毕业不由得道,“战争耽误了你的学业,但是也锻炼了你的工作能力,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最近就有不少战前的学生回去做毕业论文,你什么时候申请?”
“我想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应该大学也会开放一直到年底吧。”见到哈罗德威尔逊点头,艾伦威尔逊就松了一口气道,“那么在年底之前我提出申请就都可以了?感谢牛津大学的灵活性。”
因为两人是学长和学弟的关系,以及夹杂着学者和键盘侠之间的交流。在蒂姆布兰德和哈罗德眼中的烫手山芋,并没有烫到艾伦威尔逊的手。
面对学识丰富的哈罗德威尔逊,艾伦威尔逊只能以键盘侠的丰富积累应对了。接待哈罗德威尔逊的时候,完全没有表现出来敌意。
“其实以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来说,在战后恢复阶段,任何工作都是重要的。一旦恢复阶段完成,可能欧洲各国又会竞争激烈了。”艾伦威尔逊耸耸肩道,“到时候要么提高工作效率,要么提高福利,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办法。”
“什么办法?”哈罗德威尔逊很有兴趣的问道,对艾伦威尔逊脑子里的奇思妙想非常感兴趣。
“就像是大英帝国给英属印度的定位一样,进行产业转移。”艾伦威尔逊不好意思的说道,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其实就如同纺织业一样,纺织业几乎是没有门槛的,任何国家想要做都可以做,从我们大英帝国的经历当中也能看出来,首先就是用纺织机,将亚洲的纺织业中心,印度纺织业摧毁。”
“纺织业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长,而且是门槛最低的行业。几乎任何国家都可以发展!”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
“如果大英帝国找到可以发展的产业,把任何国家都能发展的纺织业舍弃掉,到时候就像是大英帝国的纺织机器,面对印度的人工纺织一样。我们可能出口一架飞机,就能换回来上百万件衬衫。”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来首相的视察
产业转移并不是什么不能触碰的秘密,实际上已经出现过一次了,十九世纪美国就是欧洲的血汗工厂,英国资本对美国渗透的程度,是任何后世任何时间段都能以望其项背的。
不仅仅是英国资本,美国国内可以找到欧洲任何国家的资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让美国挣脱了外资的控制。
接下来的这一次,就是未来几年将要开始的,由日本接棒美国承接全球制造业。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是全球前十的工业强国,当然这个前十,不过是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的水平,和欧洲强国相差甚远。
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美国一国独占,当时日本很多工业设施都在战争中损毁,基于复兴日本工业化的考虑,美国决定将日本作为西方的亚洲工厂加以改造。
现在日本可能被苏联切下来一块,美国会不会不在进行产业转移,艾伦威尔逊认为不至于,北海道面积虽然不小,但人口太少了。对日本被美国控制的日本其他部分,完全够不上什么冲击。
既然美国可以这么做,那么欧洲也可以这么做。反正美国是在五十年代才开始这么做的,那个时候欧洲各国应该早已经恢复了,甚至可以更早一点,抢在美国人前面进行产业转移。
英属马来亚的人口远少于日本,欧洲完全负担得起,不可能被掏空。
其实并不是艾伦威尔逊选择英属马来亚,而是伦敦政府选择了英属马来亚。几乎在英属印度独立的同时,工党政府就调集了五万英军在英属马来亚挥动屠刀,荷印战争英军也是参战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