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山铁杉
“算是没有辜负我的期待。”pua中的艾伦威尔逊,吻上了英国女首富的红唇,仔细想想,就算是返回伦敦,接下来的公务员生涯同样有所期待。
艾伦威尔逊陷入思考当中,说来简单,就是在脑海中模拟,加入他本人是一个法国人,是一个北非的法国士兵,是一个意大利的政客等等的角度,会怎么看待现在法国的政局。
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技能,他可以摆脱前世影响,全心全意的为英国服务,就是因为这种思维存在,把所谓的对与错都放下,才能处在旁观者的角度抽丝剥茧,寻找插入点。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法国支持战争继续的群体仍然相当庞大,虽然很多法国人确实因为持续不断的战争,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已经对战争感到了厌烦。
总体而言,现在的法国,有一些二零一六年之后,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架势。人多势众嘛,是真的人多势众,只是双方都人多势众,都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已经渐渐熟悉工作的艾伦威尔逊,对着自己的本家大臣道,“尊敬的大臣,看来法国的情况非同一般,几百年来法国不断尝试各种理念,一七八九年的时候,谁也想不到统治了法国几个世纪的波旁王朝,会在短短时间轰然倒塌。”
“艾伦,你是说,法国可能出现巨变?”哈罗德·威尔逊心里一惊,似乎对这种后果完全没有心理准备,“那可真是太可怕了。”
现在的反战主力是谁?和苏联穿一条裤子的法共,上街要终止战争的群体,就算不全都是法共的支持者,法共的支持者也是最大一块。
如果出现波旁王操那样的巨变,似乎法共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哈罗德·威尔逊也这么认为,自然就不能淡定了。
如果法共在法国上台,冷战也不用对抗了,五五开的欧洲对峙局势,直接就因为法国导向苏联变为绝对劣势,可以说一旦法国变色,从未有过的道路,就会在英国变为一个很现实的想选择。
“我想,我们应该和华盛顿方面进行沟通。只有大臣有这个能力。”关键时刻,艾伦威尔逊还是想起来了他的人设,一个行走的英美特殊关系。
不管法国的乱象如何发展,美国都肯定在暗中观察,关键时刻还是要和美国合作才行。
艾伦威尔逊也表示了自己这个同样刚上任的常务次长,也并不是浪得虚名,表示了和这位美国共和党保守势力的著名议员,好的穿一条裤子。
“麦卡锡?”哈罗德·威尔逊一听这个名字,本能就感到厌恶,没想到外交部的公务员首脑,最好的朋友竟然是这个人。
“是的,大臣,面对当前的法国局势,美国的态度至关重要。我们也要明确法国邻国的反应,自法兰西国是纲要中,拉丁国家的团结一致被法国人重视,大臣不太适合在这种敏感的时候,去西班牙或者意大利,我偷偷摸摸的去一趟。”
“当然,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态度只是助力,关键是我们和美国人要团结一致。”
“那就辛苦你了,艾伦。”哈罗德·威尔逊脸色凝重的点头,于情于理,面对当前法国的乱局,作为外交大臣也要做出一定的反应。
法国和英国就隔着一条海峡,要是换做一般的国家,艾伦威尔逊就建议四阶战术了。
“关键时刻,还得我大英拉你一把。”艾伦威尔逊走出外交部大楼,他一个英国的外交部常务次长,活的越来越像是苏秦,这上哪说理去。
“啊,菲尔比,你说这可如何是好。”艾伦威尔逊愁眉不展的端着酒杯,在已经是军情五处,这个英国反间谍机关的处长哈罗德·金·菲尔比面前大吐苦水,“要是法国的动乱不止,法共就有可能上台,这样冷战就不用打了,我们乖乖被苏联人解放就好了。你和我都会被吊路灯。”
情到深处,瞪着一双醉眼的艾伦威尔逊,不由得悲从心来,仿佛未来一片黯淡。
“艾伦,也许事情不会这么糟。”菲尔比拍着被白厅称之为前途无量的公务员,最年轻的常务次长后背,轻声安慰道,“巴黎可是北约大本营,法共折腾不出来什么的。”
“我们当然是不希望出现最坏的后果,可当下的局势确实令人担忧。”艾伦威尔逊说到这又喝了一杯威士忌,真情流露道,“就怕苏联人利用上这一次的乱局,如果苏联人豁得出去,牺牲掉法共,局势演变到最坏的结果,美国驻军镇压成功了,固然我们是不用担心法国变成亲苏国家,和发生了流血事件和驻军相关,法国民众对自由世界的好感也会荡然无存了,难啊,太难了。”
在艾伦威尔逊的口中,仿佛一条从未想到过的道路已经不可避免。菲尔比若有所思,端着酒杯的手停顿了片刻,才面色如常的把酒喝了下去。
“不管怎么说,我们要想想办法。”艾伦威尔逊打了一个酒隔,嘟哝道,“明天我就出国,看看法国的邻国们都是怎么想的,不能让法国成为敌人,不惜一切代价。”
“又喝多了,我送你回去吧。”菲尔比召唤侍者过来结账,搀着艾伦威尔逊离开了酒吧。
回到家的艾伦威尔逊,依靠在妻子身上,时不时的嘟哝着,“我的回去,不然帕梅拉会担心的,呃……”
“哎!”帕梅拉蒙巴顿听着丈夫的醉话,一副贤妻良母的模样帮助丈夫脱衣。
“听着是不是可高兴了。”享受着妻子服务的艾伦威尔逊睁开眼睛,趁着帕梅拉蒙巴顿脑袋一片空白,直接上嘴亲了一口,“看看这待遇,真是贤妻良母,娶到手真是赚大了。”
“天天这么多花样。”帕梅拉蒙巴顿锤了一下丈夫,脸上满是红韵。
“我明天出差,你就按照我的吩咐来就行了。”艾伦威尔逊直接脱掉了自己的衣服,然后顺势给妻子也脱掉,“我们夫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什么法兰西?谁承认它是欧洲第一大国了?”
“别闹,我还要看一下儿子。”帕梅拉蒙巴顿打了一下丈夫,看这猴急的样子?
“先看我,明天我就出差了,儿子可以随时看。”艾伦威尔逊把妻子压在身下,这个家到头来,还是要男人说的算才行。
这件事要做做成了,艾伦威尔逊要是法国人,地位估计直追黎塞留。可惜的是他注定深藏功与名,功绩无人知晓。
经过了长时间的考虑,他回到伦敦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拉法国人一把。
自己和外交大臣站在一边防止法国真的变色,一旦有这种征兆,最后的手段就利用北约驻军镇压法共。
另外一个方面,则通过菲尔比让苏联注意到法国已经出现街头政治的苗头,下注在反战的一边,这样双管齐下,要玩就玩大的。
真闹到了谁都不愿意出现的结果,华约老大是苏联,北约老大是美国,责任肯定是有个子高的顶着,他最期待的结果,当然还是法国疏远美苏的任何一个,这样对英国最有利。
实际上这也是法国在历史最终出现的结果,只不过历史上的法国是丢了阿尔及利亚之后,才变得不鸟美苏两国的。如果保留的话,和英国互相依靠,说不定都能保留彼此的利益。
没有理由法国要是保留阿尔及利亚,英国还会把殖民地丢的一干二净的,如果出现这种结果,英国凭借英伦三岛和法国争夺欧洲主导权么?开什么玩笑,这怎么可能能做到?
“救法国就是救英国啊。”乘坐彗星客机抵达罗马的艾伦威尔逊,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想到了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名言。
抵达罗马之后,艾伦威尔逊就在北约框架之内,和天主教民主党的一些重要人物见了面。
忙碌了一天,才返回到了下榻的公寓,熟练的拿出来了钥匙,打开了奥黛丽赫本的门,房门关上两人便紧紧相拥,“我就准备回英国居住呢。”
“我这不是等不及了么,趁着出差也要来见见你。”把赫本抱起来,艾伦威尔逊满是深情的道,“我们不能在继续分居下去了,我总是担心你会离开我。”
“不会的。”奥黛丽赫本勾着男人的脖子,轻声安慰道。
第九百五十章 铁腕舒里克
意大利和法国的情况类似但又有不同,相似的地方在于,意共甚至比法共更强大,陶里亚蒂甚至被认为是西欧党派的领袖。
不同的地方也很好查询,意大利毕竟是一个战败国,殖民地早已经被剥离干净。不存在什么撼动稳定局势的风潮,自然也就不会把矛盾传导到本土了。
意大利在冷战时期可谓是左右逢源,一段时间内身为欧共体三巨头,差点把英国踹到欧洲第四的位置上,不过意大利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真放开了竞争,是不可能是跨国企业的对手的,苏联解体,有利的外部形势消失,意大利是德国扩张最直接的受害者。
“如果伸手拉企业一把,企业就能生存,但要是想把企业干掉,也并非难事。”
任何资本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国家的影响力,除非艾伦威尔逊能够让妻子带着产业脱离英国,但只要蒙巴顿集团身上还有英国的血统,艾伦威尔逊就只有一个选择,必须让英国处在强国之列,至少足以保护蒙巴顿集团的利益。
所谓的跨国资本也要有所侧重,一旦英国不行了,谁说美国不会来一手长臂管辖,把蒙巴顿集团的产业抢走?面对国家力量的打击,单独的跨国集团什么都不是,虫豸而已。
赫本似乎是很喜欢罗马的历史人文气息,每年都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罗马古迹众多,是很多电影的采景地,招人喜欢也是理所应当。
但面对艾伦威尔逊的请求,和伊丽莎白泰勒被认为是当今英国的双珠之一,赫本还是痛快的答应要回国居住,“跑到意大利还同时看我,真是辛苦了。”
赫本对艾伦威尔逊出现也很开心,她喜欢这个男人,从性格到身份都是如此。
艾伦威尔逊也知道这一点,赫本本质上除了小时候受过一点苦之外,在思维上绝对是上流社会的思维,在他的印象当中,赫本演出的角色没有太过底层的,这和玛丽莲梦露可完全不同。
“恋爱的人去赴情人的约会,像一个放学归来的儿童;可是当和情人分别的时候,却上学去一般满脸懊丧。”
听了艾伦威尔逊的话,赫本有些好笑,“你的哲学,都用在这上面了?”
“如果不是见到你,我早就把莎士比亚送回校园了。”伸出手摩擦着赫本的脸颊,艾伦威尔逊也不否认,他每次来见赫本,都要重新温习一下莎士比亚的著作,防止出现不文艺的一面。
赫本不禁莞尔,温和的道,“但我也承认,你在这种时候目光如同雄鹰一样炫目。”
“主要分对谁。”艾伦威尔逊诚恳的回答道,要说他觉得莎士比亚的话,那一句最有道理,可以在为英国服务的时候用得上,那么当然是这句。
魔鬼为了陷害我们起见,往往故意向我们说真话,在小事情上取得我们的信任,然后我们在重要的关头便会堕入他的圈套。
这是他真正读进去的一句话,所以在很多时候,艾伦威尔逊都以诚实的面目示人,为此甚至可以赴汤蹈火,这一次他就深信救法国就是救英国,所以对于这一次的策划毫无愧疚之心,所付出的代价只不过是成功路上的尘埃罢了。
法国的回旋余地毕竟比英国要大得多,基本盘的隔阂不过一个地中海。
说句很伤自尊的话,他是英国人不得不考虑一下加强法国的立场,他要是一个法国人,可不一定会帮英国。
在和北约驻意大利的军官一起,和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的政客沟通时候,不少意大利人就表示这么一个意思,“法国人太贪婪了,总是还想要维持世界第一流大国的影响力,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艾伦威尔逊对这种答案不置可否,想要维持世界一流大国的可不仅仅是法国。
贪婪本身也是驱使前进的原动力,就像是房价一样,很多人当然可以活的很轻松,如同鹤岗的房价在中国绝对不能说是罕见,只要放下心中的贪婪,不一味地往一二线城市冲,还是可以活得轻松的。
可见过了大城市的繁华,人又怎么能够接受返回小县城呢?没见过还好,关键是已经见过了,法国就是这样,它做过全世界响当当的强国,同样,英国也是这样。
但在身边美国军官的注视下,艾伦威尔逊只能拍手叫好,说意大利人说的对。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回到欧洲之后,他陡然感觉,身上无形的束缚变大了。和在殖民地的时候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弄的心情都有些不好,连赫本年轻曼妙的身姿,都无法抚慰这种心情上的低落。
“是不是沟通的不顺利?”赫本也不知道这个男人到底怎么了,不过她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他明明看着自己的目光还是很炙热。
“哦,我在为和平的不易感到感伤。”作为一个成熟的官僚,艾伦威尔逊早已经可以毫无停顿的切换思维,“每每想到北非的人们还处在战火之下,总是心里有些无力感。”
赫本的出身会有什么样的的想法,早就被他这个资深官僚摸得一清二楚。
直白一点说,赫本和真正出身底层的玛丽莲梦露完全不同,梦露是真的见过底层是什么样子。赫本只是在战争的特殊时期见到过。
这种和底层有隔阂的生活,极其容易滋生出来类似后世白左的观感。
所以和赫本的对话,就要从这方面入手,谈一下很空泛不涉及具体动作的自由、博爱。
果然效果非常好,赫本把艾伦威尔逊头抱在怀中,让虚伪的帝国官僚直接飘飘欲仙,“我没错,只有赫本这样的天使,才能中和我龌龊的灵魂。”
得到了球花的宽慰,艾伦威尔逊还要继续转战马德里,离别时候颇为恋恋不舍。
“好像你现在身上的负担更多了。”赫本完全被艾伦威尔逊的伪善所欺骗,还以为她的男人正在到处奔波,争取和平解决的办法。
“那当然了,我做殖民地专员的时候,在那边权力是无限的。”艾伦威尔逊说到这有些丧气,欧洲这边顾忌的还是太多了。
哪像是在殖民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的一手遮天,谁也无法阻止,“我的意思是,可以甩开一些额外的干扰,更好的造福社会,欧洲这边人多嘴杂的,想要做事就要不断的沟通。”
“哦!”赫本若有所思,还是带好了围巾墨镜,准备去机场相送。
西班牙和意大利还有所不同,佛朗哥政府虽然在战后被敌视了一段时间。而且被曾经的殖民地墨西哥,想要效仿美国领导世界,干掉西班牙领导西语世界,搞得难受。
可最艰难的时候终究是过去了,西班牙和巅峰的西班牙帝国不能相比,但仍然算是一个殖民帝国,既然是殖民国家,看待法国现在的乱局,就和意大利这个丢了全部殖民地的战败国,完全不同。
事实上,不光是西班牙,法国周边的几个仍然存在殖民地的国家,都在做鸵鸟不表态。就连英国也没有在官方表态,舆论上倒是对法国的乱局十分关心。
苏联莫斯科,克林姆林宫外墙,一辆伏尔加轿车缓缓停下,一名留着背头样子不怒自威的中年男人走下来,径直朝着克林姆林宫走去,所过之处,沿途卫兵纷纷向这位穿着便装的男人行注目礼。
男人显然对克林姆林宫很熟悉,不多时已经出现在赫鲁晓夫的办公室外面,推门而入。
“舒里克,你来了。”正在和同事讨论的赫鲁晓夫,见到谢列平前来马上挂上一副笑容,对谢列平这个在苏联高层中几位年轻的干部,他是非常看好的,不论是从能力还是从人品,都是如此。
“第一书记。”谢列平礼貌的开口,“不知道叫我来有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克格勃主席谢罗夫大将,有一个消息要分享。”赫鲁晓夫显然很是兴奋,对敌对阵营的乱子,他毫不掩饰的表达了幸灾乐祸,他就是这么一个真性情的人,不会虚伪的表达什么担忧。
“谢罗夫大将。”谢列平友好的冲着苏联第一实权部门的领导人打招呼,然后等待着信息共享,消息自然是因为阿尔及利亚战争的沉重负担,导致法国矛盾尖锐,出现了街头政治的全过程。
以及不可深究的情报来源,表达了英美两国对法国局势走向的担忧,并且已经在暗中在西欧,摸底各国的真实想法。
“去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似乎美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西欧国家损失程度不同,德国很快调整了过来,英国则完全没受到影响,法国因为镇压阿尔及利亚的战争,本身就有庞大的财政压力,情况最为严重,才刚刚宣布法郎贬值。”
谢列平听完之后,也加入到了讨论当中,然后道,“我们应该推动局势的进展。仔细想来,也不会损失什么。”
谢列平第一个表态,果断的态度让作为克格勃主席的谢罗夫大将都深感震惊。
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头烂额
哪怕就是多年领导克格勃的主席,也没有这么快做决断,谢罗夫大将张了张嘴,“法国首都巴黎是北大西洋公约的总部,法国境内有大量美军基地,策动法共的话,失败率仍然是极高的,美国驻军在关键时刻可能会出手,这样的话牺牲法共是否值得?”
敌我力量悬殊,几乎每一个指标数据都在谢罗夫大将的脑海中浮现,如果苏联出手的话,大概率是什么都得不到,要是被北约察觉的话,法共可能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以什么理由消灭法共?因为法共反战?”谢列平不慌不忙的反问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要说法共的牺牲是值得的,我相信就算是任何人,也不能把反战和叛国这两个词汇挂钩,如果帝国主义以此为理由清除法共,那么消灭的是法共,可能会让其他国家的进步力量高涨,对当前的对峙局势并不一定是坏事。”
“我们还要考虑到法国人对美国的不驯服心理,真要是这么做了,法国和美国的关系以后是不会好的,不管是进步还是保守,左还是右,都不能对自己国家的公民被外国军队攻击无动于衷。”
“我们心里都清楚,法共不太可能因此走到政治舞台中间,那么后退一步将目的定格在给北约添麻烦上面。”谢列平将他本人的想法和盘托出,“这不就豁然开朗了?不管我们是否出手,其实北约都会认为我们已经掺和进去了。现在我想要问谢罗夫大将,我们能不能做到不让英美抓到直接掺和进去的证据。”
“这很容易。”谢罗夫大将笑了笑,“其实大多数的情报人员,根本不是什么身居高位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是服务员,工人、甚至是无业人员。绝大多数的情报也价值不大,都要经过分析才能互相佐证。”
“既然这样就简单了。法国现在深陷街头政治,我们有动作还是没动作,英美都会说这是苏联发起的阴谋,所以我们只要小心一些,借用街头政治的混乱环境藏好,为什么不把水搅浑呢?”谢列平说到这的时候,冲着赫鲁晓夫请示道,“当然,对街头政治的看法,我可能说的不对,毕竟我没有经历过当初的斗争。”
谢列平固然是有些恭维,但这也是一个事实,赫鲁晓夫虽然进入苏共并不算特别早,但是并不缺乏和政府对抗的经验。
年轻时候的赫鲁晓夫,在顿涅茨克做矿工,彼时,西伯利亚连纳金矿的六千名矿工因不堪遭受资本家的欺压和凌辱举行罢工,遭到了沙皇宪兵部队的残酷镇压,五百多名矿工被打死打伤。
这一暴行像飓风一样冲破了斯托雷平改革所造成的沉静气氛,帝俄各地的罢工斗争迅速掀起,彼此呼应,赫鲁晓夫等人也组织了所在工厂的罢工斗争,这次罢工同样遭到了军警的镇压,赫鲁晓夫等罢工领袖也因此被厂方开除。
历经白军肆虐,德国干涉军进攻,还有协约国封锁,赫鲁晓夫的斗争经验也是足够的。
谢列平此时的话,让赫鲁晓夫想起来了当初的光辉岁月,事实上他确实曾经在法国人的矿井当中工作过,帝俄时期,法国是帝俄的主要投资者,为了拉住帝俄,方便东西夹击德国。
“街头政治,要讲究方式方法,就像是舒里克所说,这里面的门道很多。”被戴上了高帽的赫鲁晓夫,显现出来了一副老革命者的口吻。
本来赫鲁晓夫是不想掺和进去的,就如同克格勃的消息,法国首都巴黎是北约总部,境内还有大量美国驻军,街头政治极其容易落人口实,借此镇压。
成功率几乎是没有,苏联声援不会有什么好处还可能惹一身骚,赫鲁晓夫采取了保守态度,就是单纯的叫谢列平来一趟讨论讨论。
但被提及了在帝俄时期,他这个第一书记领导工人和帝俄对抗的经历,在看看现在法国的局势,赫鲁晓夫忽然觉得谢列平说的对,这明明是帝国主义自己漏出来的破绽,为什么要视而不见?
反战也是被清算的理由?根本就没有这个道理。美国此时的角度应该比苏联更加为难才对,思来想去,当前法国的内部冲突,优势在我。
当前苏联领导层,领导过街头政治对抗帝俄政府的人已经不多了,恰好,赫鲁晓夫这个第一书记就是,这可以说是赫鲁晓夫还算专业的领域。
谢列平的一席话,让赫鲁晓夫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反正也没什么损失。
“优势在我。”乘坐彗星客机降落在巴黎机场的艾伦威尔逊,心怀感恩,革命老区的机场人员仍然坚守岗位,没凑热闹去游行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