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第372章

作者:青山铁杉

游行的队伍还不知道,在他们走上街头的同时,救国委员会成立的消息已经传遍各地。

“本质上,这是一场军事政变。”北大西洋公约总部大楼中,秘书长伊斯梅爵士向在做的各国代表解释道,“不过,还是要看看事情如何发展。”

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国最后的男人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这是一场军事政变。”又回到了影视公司总部的艾伦威尔逊,得出了和伊斯梅爵士同样的结论,他手上正是阿尔及尔法国将军的联名公开信,要求戴高乐将军组阁。

见到海蒂·拉玛和英格丽·褒曼出现惊慌之色,又马上补充道,“不过不用担忧,法国不太可能出现军政府。”

军方发动政变,除非国会选举存在重大舞弊的情况,否则以任何理由发动的政变,都等于背叛国家。

“吓到我了。”英格丽·褒曼眼中闪过一抹责怪,轻轻推了男人一下,“你们英国就不能施加一些影响么?总说自己对欧洲有领导责任。”

“呃,虽然我们这么说,但是法国人从来没承认过。”艾伦威尔逊哭笑不得的道,“这可是法国,几个世纪以来欧洲最强的国家。”

别以为法国在二战跪了就认为这个国家不行,以当时法国军队面对的局势以及法国的国土纵深来说,在动员起来的军队被曼施坦因计划歼灭之后,法国的潜在兵员根本无法支撑正面作战了。

就算是如此,法国殖民地调动起来的军力,仍然在戴高乐的指挥下,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这个问题就要看意大利军队算不算人了,自由法国杀回本土的时候,已经有百万军队,几十万吨的军舰和几千架作战飞机。

以消灭敌军人数来说,自由法国肯定在炮党之上,和二战三巨头没法比,但排上一个第四还是毫无问题的。

不出意外的话,现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军在发布公开表态之后,马上就要找戴高乐,这个二战领导自由法国的英雄了。

法国的天降猛男即将出来收拾残局,艾伦威尔逊又开始了一轮头脑风暴,推演可能带来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当然是,北约在法国的驻军即将迎来屈指可数的日子。

法国不管是哪个党派,其实都对法国境内的美军存在颇有微词,不过法国政府更迭速度都快比艾伦威尔逊买内裤的速度快,能一直坚持阿尔及利亚战争都算是奇迹,自然是没空把美军赶走,可戴高乐可不同。

之所以称之为阿尔及利亚法军的表态为政变,这当然是各种意义上的政变。戴高乐对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末期存在的意义,就是推翻它。

一旦戴高乐建立了稳定的法国政治制度,北约几乎是不可能继续在法国境内存在的。

艾伦威尔逊考虑的是,美国会不会又借机让英国开放军事基地?救了法国却把英国搭进去,这可不行,要不要给外交大臣提个醒?

“想什么呢?有事情明天再说。”海蒂·拉玛解开了上衣,带着挑逗的意味低语,“今天让你尝尝电影男主角的待遇。”

“我自然是求之不得。”艾伦威尔逊一脸的腻歪,像是自由世界民主遭到威胁的小事,早一天晚一天思考,也不会有多大的区别。

自由世界的安全重要,难道载人航天就不重要了么?这可是人类前沿的高科技。

此时此刻,以阿尔及利亚法军司令亨利为代表的七名将军,携带着阿尔及利亚八十万法军的集体意志,来到了革命老区的中心巴黎。

从波旁王朝覆灭之后,革命老区的巴黎就热衷于为法国其他地区,实践各种各样的政治理念,独裁、民主、君主复辟、只要能够想到的,光荣的巴黎市民都要来一遍。

在第三共和国和第四共和国时期,拿破仑是一个贬义词,战后很多人把戴高乐比喻成拿破仑,说明很多人对戴高乐的政治理念不是很拥护。

但拿破仑虽然代表了帝制,却又是法国军事力量的巅峰时代。

虽然这个巅峰和太阳王相比,就如同第三帝国和第二帝国的对比,军事力量上似乎元首取得的战果更大,但在国力上,威廉二世的德国远远强过元首领导的德国。

经过了十三年二十几个政府的法国人,终于捡起来了革命老区的传统项目,呼吁出现一个强力人物来收拾残局,在阿尔及尔法军宣布拥护戴高乐组阁的消息传来,大量支持继续阿尔及利亚战争的民众,张开双手拥护一个政治强人的出现。

法国是个极其自由的国家,这与它的传统有关,太阳王时代法国被中央集权制度榨干了血。

法国人奋起反抗,爆发了法国大革命,从那之后,法国人对自由的向往,是世界第一。

但法国的革命并不一定是要追求自由,法国的革命本质上是为了革命而革命,可以张开双臂拥抱共和,也可以对拿破仑三世的上台表达拥护,最终是帝制还是共和其实并不重要,革命之后的结果其实也不重要,革命的过程很重要。

“那些在国民大会的所谓议员,不但无能而且无耻。”跟着亨利将军身边的一名将领,亲眼见到了内阁对此起披伏抗议的无能为力,不屑一顾的评价道。

“好了,琼斯。”亨利将军开口,“我们来的目的,并不是好这些抗议的人一个目的,直接去索尔菲利诺街的办公室,我们要见一见戴高乐将军。”

毫无疑问,亨利将军以阿尔及利亚法军司令的身份这一次回来,并不是要对现在的内阁做什么,而是如同拿破仑三世得到阿尔及利亚军队支持的旧事一样,寻找到一个能够支持战争直到消灭反抗者的人来领导法国。

塞纳河左岸的索尔菲利诺街,是戴高乐在巴黎的办公室,戴高乐除了在老家之外,在巴黎的时候会在这里的办公室和一些重要客人见面。

这一次七名驻阿尔及利亚法军的将领回到巴黎,代表着是八十万阿尔及利亚法军的集体意志,如果他们发生了什么不测,八十万法军将在萨朗将军杀回本土,这并不是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

七个将军抵达索尔菲利诺街,直接进入了戴高乐的办公室,和这位领导自由法国的领袖见上一面,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不断有政治人物来到这里,可这一次不同,来人是代表阿尔及利亚八十万法军的集体意志。

“亨利,你们亲自过来,胆量还是相当大的。”戴高乐见到来人马上认出,叫亨利·洛里约的名字,“你知道,你们的行为意味着什么么?”

“戴高乐将军,我们实在是无法容忍国内混乱,这可能让法国进入万劫不复的地步。”亨利·洛里约直接表明来意,“现在能够拯救法国的只有你,就如同你领导自由法国,一九四五年夺回了法兰西荣耀,那些碌碌无为的政客,夺走了你领导这个国家的权力,却让国家变成了现在这副样子。”

“亨利,都已经过去了。”戴高乐将军沉吟了一下道,“不过我同意议会制的混乱和软弱,削弱了法兰西的国力。”

亨利·洛里约口中戴高乐下野的那段日子,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十分不公正。

在这一时期,戴高乐被禁止在广播电视上发表讲话。于是他不得不到处奔走,往返于布鲁纳瓦尔和斯特拉斯堡之间宣传他的主张。

但是法兰西人民联盟在议会选举中没有获得足够的席位,无法影响社会政策和国家制度。于是,戴高乐决定逐步停止法兰西人民联盟的活动。但是这一经历培养和动员了许多戴高乐的追随者。

“将军,现在只有你有这个威望,重塑团结的法国,将战争继续到底。”

“我们距离完全胜利已经不远,法国移民和支持法国的群体有两百万,我们设立无人区将迁徙的阿尔及利亚人集中管理,这批人的数字有两百万。几年的作战,有上百万的暴动者被击杀,我们都认为,再有一到两年的时间,不会再存在活着的反抗者。”

“现在的问题是,国内混乱的政局让军人的努力付之东流,一旦我们放弃了阿尔及利亚兄弟,法国的地位也将一落千丈,整个法属非洲也会土崩瓦解。这是法国所不能承受的。”

这些从阿尔及尔来的将军们纷纷开口,各抒己见阐述着戴高乐出山,将法国团结起来的理由,“政局不稳削弱了法国的国家力量,士兵们都非常痛心。”

“是这样?”戴高乐将军陷入了沉思,似乎在考虑着现在的时机是否合适。

傍晚,几个将军离开戴高乐办公室,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来,会谈结果令人满意。

太阳升起,持续了三个月的抗议,演变的左右两派互相指责仍然在继续,法国首都几乎已经在瘫痪当中,反战者认为阿尔及利亚战争导致的巨大伤亡,已经让法国的威望跌落谷底,支持者则呼吁国家应该马上采取强力措施,将这些收钱的反战者抓进监狱。

而在一些报纸上,呼吁戴高乐将军出山整顿局势的报道,也出现在了头版头条,那个领导自由法国的戴高乐将军形象,再次出现了大众的视野当中。

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乐上台

“似乎整个法国都在呼唤这个英雄出现。”巴黎的英国大使馆,艾伦威尔逊带着揶揄之色,和同事们开着玩笑。

就在五分钟之前,从北约总部发来的电报当中,北约秘书长伊斯梅爵士透漏了,在和美国的经过沟通之后,美国方面倾向于戴高乐。

天知道美国人说出这话的时候,是多么不情愿,但一想到云集了自由主义者、殖民主义者甚至君主制支持者的大杂烩,对阵以法共为代表的反战势力。华盛顿也确实无法从大杂烩当中寻找靠谱的人选。

如果现在距离二战已经过去了几十年,那所有党派都差不多,法共也不值得担心。但恰恰不是,二战法共的领导人还都活着呢,法共的支持者可是经过战争洗礼的。

一般的党派在争斗上肯定不是法共的对手,这段时间巴黎几乎在瘫痪当中,舆论上更是有内战边缘的架势,不选让法国军方支持的戴高乐,选谁?

最为能打的军方已经选择了戴高乐,所留给华盛顿的选择也不多,综合考虑之下选择戴高乐几乎是必然的选择,不然选择法共的领导人多列士?

越是混乱的时刻,大众过的不好,法共的那套阶级思维传播的更快。

要是几十年后,有众多办法把危险思想化解下去,可现在,距离世界大战终究是太近了。当年跟着法共作战的人还没老的不能动。

“戴高乐确实是可行之选,华盛顿做出这种判断,应该是考虑了很久。”艾福尔已经在北约工作多年,深知美国对戴高乐和法国是什么看法。

总的来说就是有些瞧不起,加上认为戴高乐不是一个听话的人,没什么实力还乱跳。

艾伦威尔逊知道艾福尔说的是什么,“二战两百多万法军,被曼施坦因瞬杀,确实是让法国几个世纪以来的威望,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法国在二战时的表现让美国人大跌眼镜。德军向法国发起猛攻。美国人相信法国能顶住德军的进攻,因为法国的陆军是被认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结果,德军轻易撕开了法军的防线,将恨不得飞到比利时前线的的法国主力分割包围。

虽然是几百万大军的鏖战,但德法两国却把战争打成了轮盘赌,一颗子弹就结束了。

虽然在一个月的时间当中,法军把交换比打成了一比一,但终究是两百多万法军处在包围圈,法国投降之后,美国认为法国是一个懦夫。

从那个时候开始,美国就认为法国不再值得尊重,现在的北约当中,法国的待遇和比利时、荷兰处在一个等级,北约是美英两国领导的军事同盟。

从北约内部法国处在的位置,就知道哪怕在战后戴高乐多方努力,在英国的帮助下挤进了联合国常务理事国,美国人也只是部分尊重,没把法国当成是一个真正的强力盟国。

“其实这个选择很简单,戴高乐虽然是刺头,但总比法国变成苏联好,对不对?”艾伦威尔逊对着同事们哈哈大笑。

英国首都伦敦,唐宁街十号首相官邸,内阁秘书诺曼·布鲁克正在艾德礼首相面前,实践着四阶战术的灵活运用,“哈罗德大臣,按照原定计划出访埃及,如果能够和法鲁克一世谈妥航母的出售,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外交胜利,白厅认为,扶持埃及海军,用以在非洲东海岸的桑给巴尔苏丹国维持影响力,作为潜在的离岸平衡绝佳地点,可以帮助埃及王室提升民族自信心。”

“海军是我们专业的领域,埃及在这上面加大投入,对英国的威胁微乎其微。我们可以将埃及海军在一天之内送进海底,但是埃及却可以帮助英国,淡化英属非洲的殖民色彩。”

“我本来想要哈罗德去巴黎一趟,表达英国对法国局势的关心。”艾德礼首相陷入了犹豫当中,比起前些年,这位战后领导英国走出泥潭的首相,精力确实明显不济了。

“外交大臣亲自去巴黎,还是过于目标明显,艾伦正在巴黎关注情况,伊斯梅爵士也在,两人都有深厚的经验,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会引人注意。大臣的去向还是太容易被关心了。尤其在这个时候,我们虽然没有证据,但是法共这一次闹得很大,说不定就有苏联的私下动作。”

诺曼·布鲁克解释着英国外交大臣的尊贵身份,在当前这个时间去巴黎并不合适,美国国务卿也没去巴黎,这种可能会对民调造成波动的举动,还是应该尽量避免。

“苏伊士运河的安全确实对英国极其重要,我们以怀柔手段对待埃及,确实也是很重要。”艾德礼最终被诺曼·布鲁克说服,“就让哈罗德去开罗,表达英国对埃及的重视和认可,海军部希望把航母卖到埃及,以及桑尼巴尔苏丹国基地的共同使用,这些都可以谈。”

“首相,你真是无比睿智。”诺曼·布鲁克感叹道,“虽然有些恭维,但你能够执政这么长时间,英国公民的爱戴自然有其道理。”

在阿尔及利亚法军将领到达巴黎之后,军方表态支持戴高乐终结混乱的呼吁,迅速在法国产生强烈的反响,其实戴高乐的支持者还是很多的,不少法国人知道,之前戴高乐是无法在议会制下,和众多实力强大的党派争斗。

在这个混乱的时刻,无数戴高乐的支持者用各地涌入巴黎,希望戴高乐出来收拾残局。

而此时的戴高乐,正在接受英美两国对法国表达的关切,被内阁秘书点名混资历的艾伦威尔逊,出于行走的英美特殊关系考虑,实际上他知道以戴高乐的性格,英美两国此时表达关切,只会激发戴高乐要独立自主的决心。

这种拉仇恨的场合,还是让美国人表演比较好,他真想告诉戴高乐,北约已经制定了镇压法共的计划,让戴高乐更加坚决一点。

戴高乐对北约高层,表示知道了自由世界对当前法国局势的关心,以及对他本人的支持。旋即就离开了北约总部。

“艾伦,今天这么安静,不像是你的工作态度啊。”伊斯梅爵士很是奇怪,虽然这个新任外交部常务次长和他的接触的不多,但他至少知道,这个年轻人平时没这么沉默。

“我觉得,出于英美特殊关系的考虑,还是把这个出风头的机会留给美国人。”艾伦威尔逊一副我已经成长了的口吻回答道。

他这种平庸之辈。目前还没准备掺和到高端局当中,还是对第三世界重拳出击更加适合他,不太适合在戴高乐这种人面前,大放厥词。

有的时候只能在两难之中选择一个不这么坏的,比如戴高乐和法共。

美国在二战末期,想要顺势把殖民地从法国剥离,都是英国因为切身利益,出于英国殖民地比法国更大的因素,在当中为法国说话才保全了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这个过程中,罗斯福政府的很多人都公开露出过口风,认为美国人眼中的法国,只是欧洲的法国,而不包括海外殖民地。

这种不经意之间的真实情感,当时就让法国人被刺痛,而当时的法国领导人就是戴高乐。

消失了两天的艾伦威尔逊,决定去电影公司休息休息,体察一下法国民情,进行一些实事求是的调查,“英格丽,卡萨布拉卡那部电影,最出名的场面就是法国人高唱马赛曲吧?”

“嗯,是的!”正体会着载人航天乐趣的英格丽·褒曼,含含糊糊的回应着。

“给我唱一唱好嘛?”艾伦威尔逊托着英格丽·褒曼的身体,带着祈求之色道。

巴黎市政厅广场,对着挤满街道支持者的戴高乐,接受第四共和国总统勒内·科蒂的呼吁组织内阁,讲话完毕之后,哼唱着法国国歌马赛曲,“前进,祖国儿女们,快奋起,光荣的一天等着你!”

“我们受尽专制压迫,暴政之旗掀起血腥。敌人鬼哭神嚎,正在步步逼近,要杀掉我们的妻子和儿女。”

“父兄上前线为国捐躯,我们参军继续杀敌,含泪埋藏同胞的躯体,报仇雪恨前赴后继……”

“这些法国人没你唱的好听。”距离很远的街道上,艾伦威尔逊只能用望远镜看到远处,处在宣泄情绪中的法国人,还不忘记对带着太阳镜的英格丽·褒曼表达忠心。

“你是一个坏蛋。”如果不是被大号太阳镜掩盖了面容,英格丽·褒曼肯定会被发现红霞满面。

艾伦威尔逊放下望远镜,说了一番自己才明白含义的话,“整个法国有一个算一个,都应该感谢我这个坏蛋。”

授权组阁的戴高乐,在支持者们的欢呼中,走进法国国民大会,当天,议会经过表决通过授权戴高乐组建新政府。同时通过授权给予戴高乐期限为六个月的特别权利,并准许其进行宪法改革。

经过十多年的蛰伏,这个领导了自由法国的英雄,再次出现在了政治舞台的中央。

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观察的英国

可谓是众望所归,尤其是在看看声势高涨的法共做对比,艾伦威尔逊满是感叹,脸上闪过一丝复杂,这落在了英格丽·褒曼的眼中,影后满是不解,“怎么了?”

“法国再怎么说,也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人。”艾伦威尔逊说到这闭口不言。

英格丽·褒曼细细回味,不就是一个领导人么?难道英国就找不到一个领导人?

还真特么找不到,艾伦威尔逊经过了多年的折腾,现在再一看大西洋对面的美国,还是觉得这个逆子的积累,深不可测。

如果比较英国和美国的霸权,大英帝国当然是更加伟大的那个,但美国才是更强的。

当然美国这个更强,一般是用什么朝鲜,越南、伊拉克这样的国家衬托,和英国先后把西班牙、荷兰、法国、帝俄、德国。顺便敲打过的奥斯曼、大清、殖民了南亚的战绩不能比。

如果说英国的战斗力是一百,临战至少能够发挥出来九十五。美国的战斗力如果有二百,碰上强敌能发挥出来七十都算是表现好。

美国对自由世界而言,就是大家都觉得它很强,但关键时刻美国就无法服众,一个标准的世界杯预选赛之王,但是不巧,对于英法而言,面对美国的时候恰好在美国的舒适区。

这就像英国一边进攻清朝,一边在阿富汗全军覆没。同时道光却能够把中亚的和平教国家吓尿裤子一样。美国对不太强的国家磕磕绊绊,但恰好处在稳吃英法的位置。

法国有戴高乐领导,关键时刻真和美国翻脸,法国也存在这样的民意。

但英国有这样的民意么?就算是有不甘于做小弟的民意,也要看政客们是怎么想的。

艾伦威尔逊从法国从越南撤离开始,就在为法国强硬处理阿尔及利亚问题创造条件。

之所以这么做,是在朝着他预感到的猜测迈进,当然这个猜测从来没人证实过。

那就是英国和法国,在殖民地问题上,是不是真的截然相反,法国强硬的要保留殖民地,而英国就完全是放任不管,爱独立就独立。

从历史中艾伦威尔逊可以辨别出来,所谓的非洲独立年,其实是法属非洲独立年。

而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普遍独立都比法国的晚。尤其是英属东非这一块连绵成片的殖民地。

英国种种在阿尔及利亚战争时期,呼吁让法国自己处理殖民地问题。

自己有没有在一旁暗中观察的心理,通过战争结果制定殖民地的政策。

艾伦威尔逊认为是有的,英国应该也是认识到了,非洲的反抗力度不强,至少在英国的承受范围之内,但还在观望使用军事力量镇压阿尔及利亚的法国,能不能成功保住这个对法国最为重要的殖民地。

上一篇:黑暗塔防游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