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山铁杉
勃列日涅夫说到这停顿了一下,安德罗波夫会意,“克格勃会做好大战略其中属于自己的部分。”
至于勃列日涅夫本人,当然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最高苏联领导人拿起了美苏专线电话,发出了向美国叫板的信息,“我要直截了当地说,如果你认为在这件事上无法与我们共同采取行动,我们就必须立即考虑单方面采取适当步骤。”
“马上,坚决、按部就班的执行我们的计划。”阿列克谢耶夫以顾问部部长的身份和拉美地区取得了联系,“什么时候动手?就是现在……先古巴、后智利,给美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外高加索军区、敖德萨军区进入战备状态,取消一切休假。”格列奇科元帅把电话打到两个军区,“随时等待国防部的最新命令。”
不管怎么说,这一场中东战争以色列确实处境艰难,搞定了或者说让埃及军队失去了战略进攻的能力并不是结束,因为以色列还面临着北方叙利亚的进攻,至于威胁更大约旦河西岸的约旦军队,也让以色列国防部感觉到一筹莫展。
英国对埃及、约旦和伊拉克三国的支持分别侧重于不同的领域,伊拉克王国距离以色列比较远,不容易被一个偷袭就把空军干掉,所以给伊拉克的主要是战斗机,埃及容易被偷袭就给的坦克。
而给约旦的么?是武装直升机,约旦也是有陆航部队的。
约旦河西岸的人口比挨着埃及的加沙更多,定居点自然也更多,更加适合缠斗,而当地的约旦军队就有在中东拿得出手的陆航部队。
如果埃及、约旦和伊拉克合在一起,将会变成一个面面俱到的强大军队,但艾伦威尔逊不太相信阿拉伯国家能出现这样一支军队,又不想阿拉伯的亲英国家被一波推平了, 就搞出来了着重加强一个方面的特化部队。
如果埃及陆军也有约旦的陆航部队,绝不会出现酋长打不过巴顿坦克的事,关键是英国不是苏联那个大冤种,拿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能不给钱,英国还什么都管,能给这几个国家各自加强一个方面就够意思了。
在美国开启战略空运的几个小时之后,苏联也紧接着拿出来了给己方亲苏国家的支援,中东的上空从未如此的拥挤。
美国和苏联纷纷开始了战略行动,被全世界侧目,阿拉伯国家给了美国一边倒的抨击。
阿拉伯国家当然不喜欢苏联,但也门和叙利亚也都是阿拉伯国家,在战争爆发的大背景下,封建主们也必须为苏联唱赞歌,因为苏联现在确实就是在支持阿拉伯一方,美国就是在支持以色列。
在美苏两国在中东上空斗法的同时,经过和巴黎的意见交换,法国宣布和伊拉克空军达成了一项军售合同。
“空空导弹必须要国产化,这一次对英国来说是一个教训。”艾伦威尔逊在国防部的会议上,表达了要自立自强的决心,重复造车轮?不是英国想要这么干,可有些时候不做不行。
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温暖的迈阿密海滩
,!
雷达制导导弹难在哪里?是非曲直难以评说,英国国防部和飞机制造中心在一九五零年就认为,导弹决定空战的时代已经到来。
从这一点来说,艾伦威尔逊妥妥的一个历史反面人物,因为他当时就是反对导弹决定一切的代表人物,各国的第二代战斗机服役之后并不成功,这也证明了无上权威的先见之明。
不过现在么,众所周知艾伦威尔逊有着灵活的道德底线。
在昨天和麦卡锡的通信当中,艾伦威尔逊还怒斥了美国,认为这是美国在破坏英美特殊关系,因为是他组成了英美共用空空导弹的项目。虽然本质上是砍掉细枝末节,把资金用在最应该投入的地方。
但麦卡锡并不知道,麦卡锡只知道自己的好朋友砍掉了英国空空导弹的项目,促成了英美两国的信任。结果现在尼克松一直禁令阻止英国对中东亲英国家的出口,自己的老朋友此时肯定很难做。
难做倒是真的没有,艾伦威尔逊知道电子技术发展的很快,在七十年代之前要是投入巨资发展,很可能就会制造面世没几年就落后的武器。
要是今天英国还是那个日不落,那没说的,全力推进就是了。可现在的英国实在是没有多余的财力,复制起个大早刚个晚集的光辉历史,这不是被美国背刺了一下,他现在已经承认错误了么。
也是时候了,进入七十年代一些脉络已经很容易看清,此时起步投入也不算晚,还可以借此把一些搭顺风车的项目砍掉。
事实上英国早已经开始了中程空空导弹的一些研究工作,比如说包括导引头、引信,控制舵和电源,现在只不过是需要白厅的全力支持。
值此英国艰难之际,自然是不会有反对意见,艾伦威尔逊把空空导弹的项目定为天空闪光计划,力求将英国的空空导弹推向世界第一流的位置,最好的搭载平台当然是英国自用的台风战斗机。
发射场也是现成的,主承包商是霍克动力公司在加上德哈维兰公司的研究员,共同推进天空闪光项目,走出英国皇家空军独立自主的坚实一步。
美国当然并不知道此时英国已经开始了和美国的部分脱钩,美国正在忙着紧盯着苏联,同时,古巴也在紧盯着美国的动静。
事情就是一环套一环,在美国在地中海遥遥相对,在中东的天空比拼战略运力的同时,一些平时不被人注意的地方也在发生着变化。
古巴偷渡到美国一般会在佛罗里达州落脚,由于这些移民多数受过良好教育,其中有很多人选择了贸易,他们利用语言优势,与同为西班牙语言区的拉美国家展开贸易,加强了迈阿密作为通往拉美地区门户的地位。
美国正在进行把能飞的东西都送到以色列的行动,同样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卡斯特罗也准备了把能飘的东西都送到美国的行动。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这一次也被卡斯特罗用在了正确的地方,古巴的基层组织找到了林林总总的社会边缘人士,以及本土的所有监狱囚犯,被长期从身上抽血的古巴,这一次准备撑着一海之隔的山巅之城。
深陷水门事件当中的尼克松,又在忙活着支援以色列的中东战争,卡斯特罗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让美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正常来说运力是一个困难,不过好在古巴距离美国真的不远,也不需要多么符合标准的船只。
而且莫斯科这一次非常大方,表示古巴因为这一次行动损失的船只,苏联全部会给予报销,让古巴放心大胆的干。
得到了苏联的全力支持,卡斯特罗就没有顾忌了,把准备送到自由世界的群体按照罪行的严重程度进行排列,杀人犯当然毫无疑问有优先权。
甚至不属于古巴的群体,也就是苏联流放到古巴做劳动改造的犯人,也十分贴心的一一安排了古巴身份,说俄语的古巴人很正常好吧,众所周知古巴是亲苏国家,学俄语很正常,全民都在学。
任务是艰巨的,毕竟连同苏联的流放犯人,已经逼近四十万的规模,指望一夜之间就清空并不现实。卡斯特罗给出了三天的时间,一定要把大部分人送往美国,好在苏联的承诺,古巴因为单程旅行失去的各种船只苏联一定补足,这才让他放下了心。
中东战争爆发一星期,苏联再一次询问准备的怎么样了,卡斯特罗终于点头,并且把自己的弟弟劳尔卡斯特罗叫来,让其专门负责这一次的行动。
苏联驻古巴的专家,计算了风向、航速一系列的数据,从科学的角度上优化这一次的偷渡事件,尽可能的不浪费任何一丝运力上的空间。甚至计算男人和女人的分配,可以提高运力。
哪怕就是严密的准备,古巴也不具备一天就完成偷渡的能力,所以哈瓦那当局决定利用黑夜把人先送到船上去,然后第二天严令上船的人不准下来,如此反复直到做好一切准备。
毫无疑问,军方是执行力最强的部门,这个定义在古巴也适用,马列尔港在劳尔卡斯特罗的亲自关注下,已经被军方所接手,力求有条不紊绝不浪费每一秒,随着这一天的夜幕降临,已经被集中的人流开始进入港口,这一个夜晚注定不会平静,马列尔港从来都没有如此人声鼎沸。
富有航行经验的船长们已经整装待发,他们将在一夜时间用最快速度尽可能的多次往返,社会主义的使命感笼罩在船长们的心中。
如果此时不是黑夜,从马列尔港上空俯视整个港口,必然会震撼于如此多的人群竟然有条不紊,当然了,苏联人连经济都能计划,进行分区登船还不是小菜一碟,执行自然有古巴政府的中坚力量进行协调。
当满载乘客的各类船只离港向北冲锋的那一刻,如果艾伦威尔逊能有幸见到,肯定会拿来和沿海省份的渔民在禁渔期结束的出港相提并论。
古巴的中坚阶层干部贴心的发出提醒,每一艘登船的人都小心保留自己的古巴身份证明,只有这样到了美国才能以古巴难民的身份留下。可能从来没有这一刻,能够体现出来军民鱼水情。
这个季节的加勒比海谈不上风高浪急,天空作美,也没有极端气候的出现,几乎就是渤海浪高一点二米的情景再现。
伟大的古巴人民开启了这一次投奔自由世界的征程,甚至是说俄语的古巴人。
黑夜中的加勒比海,就如同此时占据中东上空比拼运力的美苏两强,被投奔自由世界的船只所占据。
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这是一座外松内紧的军事基地,还有中央情报局的探员驻扎,通晓西语的探员,会时常接受古巴的电台信号,以此来得知海对面的古巴最近发生了什么事。
在很多探员的口中这件事非常无聊,信息上充满了对独裁者的歌功颂德。
但是今天,好像有不太一样的地方,“卡斯特罗同志对想要离开古巴的人采取谅解态度,并且表示不在限制他们的离开,开放北部港口给他们想要的自由,自然他们能够在新的地方一切顺利。”
监听室的探员们都瞪大着双眼,还有几个探员直接站了起来,面面相视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这一条广播到底是什么意思。
时间已经不容许他们多想,古巴逃亡者,已经决定将自己的天赋,带到温暖的迈阿密海滩,距离忠诚的佛罗里达已经仅仅有一步之遥。
这一次的逃亡潮,远远比历次的要大,而且大得多,完全超乎了美国政府的想想,说不定会指责当初给古巴逃亡者绿卡的决策。
温暖的阳光重新出现在北美富饶的大地,而美国的难堪处境才刚刚开始,史无前例的逃亡潮已经被美国军方发现了,作为世界上最强?可能在不少国家是第二强的武装力量,美国海军当然已经发现了这一波逃亡者。
可是怎么对待的决定权却不在军方的手中,在海上把所有船只击沉送入大海?这么干当然是很干脆,美国海军也有这个能力,但做完之后美国整个国家估计也不用冒充什么人类灯塔,山巅之城了。
因为坚定的站在以色列这边,美国已经遭受了整个阿拉伯、甚至整个和平教国家的抨击,在公海把这些船只击沉,那就不只是和平教世界的问题。
这一次史无前例的偷渡事件,为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英国的舆论终于不在聚焦于中东战争了,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美国身上。
“这是美国的一个弱点,任何国家的人只要到了古巴,都可能以此进入美国。”英国各大媒体扯着脖子在舆论霸权能影响的一切国家嚷嚷,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爱尔兰到契丹,这一次偷渡事件因为英国的关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
电视中,正在播放满是孕妇和孩子的新闻片段,不得不说英国媒体竟然在这个年代就已经掌握了流量密码,老牌帝国主义恐怖如斯。
而预测美国会如何对待这些偷渡者,双方各执一词,赞成和反对好像都有道理,最后话题回到了英国本身,表示幸亏英国面对是欧洲国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同时暗戳戳的表示,直面非洲的法国、意大利在面对非法移民威胁之前,英国都是安全的。
无上权威充耳不闻,坐在费雯丽和梦露中间,手里拿着一叠明星照片,看的津津有味。
不要误会,并非是他最近拿着照相机又拍摄了新的作品,而是英联邦国家这一次电影节的影星,看一看又不耽误什么,至少赏心悦目。
梦露瞄了一眼兴致勃勃的男人,不由得带着酸意嘀咕,“怎么,现在口味转变了,就喜欢神秘的异域风情。”
艾伦威尔逊津津有味的看着这个年代的香江女星玉照,这就让梦露误会,她认为这个男人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一直隐藏的变态欲望掩饰不住了。
面对这种看变态一样的目光,艾伦威尔逊有些不知所措,他什么时候得罪梦露了,竟然头一次出现了我错了的错觉,小声嘀咕,“我就是看看。”
“我曾经去朝鲜劳过军,还不知道这种肮脏的想法,你们看亚洲女人就是看上了那副稚气的面孔和娇小的身体。”梦露满脸都是看到炼铜的变态目光,显然把一直以来造福社会的男人,和美国大兵相提并论。
“你以为谁都是走到哪管不住裤裆的美国大兵?”艾伦威尔逊的声音搞了八度,一秒钟之后又恢复了正常,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他还真不好在梦露面前骄傲的挺起胸膛,转而解释道,“看我喜欢的类型就知道,我不是那种人。”
没来由的指责让艾伦威尔逊很不爽,他不过是看看有没有熟悉的面孔,就被梦露认为和美国大兵是一个物种,这种指责是没有道理的。
天理良心他对很小的女性下手过么,也不是完全没有,但梦露并不知道。
屁股终归是不干净,艾伦威尔逊只能转移话题,开始讨论起来电影,“多元化肯定是谁都不能把反对声宣之于口的大旗。你看吧,早晚美国电影上也会出现众多黝黑的面孔,不过我们可以迂回一下,提供一个平台做成这一点。把选择权留给买票的人。”
其实美国人就不反感好莱坞的政治正确么?他要是没记错的话,最经久不衰一直受欢迎的美剧《海滩救护队》就没几个黑人面孔,《老友记》好像也是这个类型,谁不喜欢八块腹肌,波大臀翘的电视剧,
是年轻时候的费雯丽适合演白雪公主,还是黑人适合演白雪公主?那不是很简单的送分题么。
当前这个时间,是邵氏武侠片的黄金时代,自独臂刀破百万票房之后,香江本土最佳票房已经来到了五百万港币。因为马来亚没有电影产业,艾伦威尔逊当时只是发展了一下电视剧,现在港片的海外票房主要是马来亚。
“太可惜了,布鲁斯李出现了意外,这一次电影节要是他能够前来就好了。”费雯丽听着和丈夫同等地位的男士还这么懂电影一脸的认同,转而惋惜道,“多元化电影,其实布鲁斯李先生的知名度完全可以做得到。”
“我相信还有机会。”艾伦威尔逊倒不是不在意,开口安慰道,“一定还会有华人国际巨星出现,说不定知名度更广泛。”
杰克成现在还不出名,但是金子总会发光,比起李小龙,杰克成在电影上的造诣更高,知名度其实更大。就吃亏在杰克成有老的那天,而李小龙死的早已经和功夫符号结合在一起,这个影响力是不会消退的,可杰克成的影响力会消退。
经过了多年的推动,英联邦电影节的影响力已经树立起来了,主打多元化,最佳影片还有影片在本地票房的同等奖金作为奖励,由伯克·特伦德的英联邦基金会拨款颁发,印度、香江、非洲还有澳新加以及英国本土的电影进行角逐。
幸亏美国不是英联邦国家,不然在美国票房取得佳绩的电影要是得了奖,英国的羊毛不得让美国电影薅秃了。
英格丽·褒曼正在和帕梅拉蒙巴顿的姐夫,洽谈东方快车谋杀案的电影拍摄,并且已经答应出演其中一个角色。
白厅也很重视英联邦电影节的举办,最基本的一点,既然是来伦敦参加英联邦电影节,肯定不会有反英题材的电影上映。想要得同等票房的奖金,怎么不得说英国两句好话。
难道日不落帝国就没有闪光点么,涉及到黑奴贸易,应该强调英国最先废除了黑奴贸易,然后美国顶着英国的压力继续做。
涉及到殖民地,不能总是强调英国的剥削,也要强调英国人到了之后经贸上的发展,还要拉踩一下其他殖民国家,做到这些英国也不介意颁奖给明贬暗褒的电影。
“这一次电影节,又是碰上战争,美国那边有发生了偷渡的事,还能抢到新闻头版么?”梦露幽幽一叹,为电影节的命运多舛叹息。
“我们都希望战争早日结束。”艾伦威尔逊一脸的我很善良,有时候他就不愿意在这些女士们面前表态,梦露对这一场战争的认识,和海蒂·拉玛就不一样,虽然她也信犹太教。但更多是希望战争早日结束快点和谈,不像是海蒂·拉玛有明显的倾向性。
过了一会儿,艾伦威尔逊便前往白厅,离开时候还说英国要继续推动和谈,在一九四八年划定国土的基础上呼吁双方停火,以此来在梦露这里拉好感,不得不说公私兼顾就是这么辛苦,中午吃顿饭的功夫都得出来和影后们切磋演技。
到了现在,谁都能看出来以色列没有达成速胜的目的,啃不动西奈半岛的堡垒化防线,东边还有约旦、北方还有叙利亚。以色列突然暴起极尽升华这个可能性不大,英国就在此时提出停战和谈。
事实证明,英国的和谈呼吁还是太早了一些,毕竟是优势在我的战局,双方还想要争取更加有利的局势。
西奈半岛打空了埃及的装甲力量,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达成了至少一部分目的,以色列迅速对约旦河西岸展开了攻势,但这里的战局同样不简单,碰到的问题和西奈半岛是一样的,一模一样,而且不同于埃及,约旦军队还有可堪一战的陆航部队。
英国的虎式武装直升机,丝毫不比美国的同类产品差,以色列对约旦的进攻分为两个方向,主要突击方向是耶路撒冷旧城。自巴勒斯坦战争后,耶路撒冷新城为阿拉伯人占领,旧城为以色列占领,中间是无人区,这次以色列要囊括整个城市。
另一个突击方向是杰宁地区的纳布卢斯市。耶路撒冷作为三教圣地,城市不宜设防,也不宜大打,即便硝烟已经弥漫于城市上空,这里也呈现着神圣的祥和。
面对这种局势,约旦国王发出威胁,“如果耶路撒冷遭到战火破坏,以色列将面对整个和平教世界的圣战。”
随后约旦国王发表全国讲话,命令约旦十个旅的防御部队死守耶路撒冷,这个消息传遍世界,甚至惊动了罗马教皇发出和谈呼吁。
“这一次战争不管结果如何,看来以色列在战后都需要几年时间,来弥合各方的关系了。”艾伦威尔逊此时已经回到了女首富旁边表达忠诚,“就算如此,以色列还是拒绝了我们的和谈建议。”
“每一天都有上千吨物资,从美国和苏联的武器库送到中东。”帕梅拉蒙巴顿说到这看向丈夫惊奇道,“你没打算做点什么么?”
“和那两个国家相比,我们可没有这么多库存。”艾伦威尔逊双手一摊,表示英国也有自己的难处,在武器库存上确实和那两个怪物无法相比,“不知道美国看待当前的局势,现在干嘛呢?”
当然是向苏联发表强烈的抗议,古巴有白人也有黑人,但偷渡的人群当中有大量苏联的犯人美国还是能查出来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召见了苏联大使多勃雷宁,就此表达强烈的愤慨,奉劝苏联最好好自为之,连同中东战争一起表态,展示美国绝不后退的决心。
就在此时,一名助手直接走进来,俯身在基辛格的耳边窃窃私语,基辛格脸色大变,对着多勃雷宁开口指责,“大使先生,你要给我一个解释,为什么在拉美国家煽动政变?这会激发美苏之间的全面对抗,古巴导弹危机的事将会重现。”
多勃雷宁一脸的问号,作为一个已经任职很久的大使,装傻充愣自然是不在话下,但他现在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让这位国务卿如此暴跳如雷,“基辛格先生,你不妨把话说的明白一些。”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决定
“多勃雷宁大使,请向我解释智利的事。也许你想说你不知道。”基辛格十分不满的开口,这是有预谋的向美国挑衅,毫无疑问。
为了对付阿连德,美国因为拉美的特殊性,堪称是步步为营一点一点的逼迫智利陷入通胀泥潭,对于美国这种体制的国家,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为了古巴的事不再重演,整个涉外部门都保持着耐心。
结果现在前脚古巴就用妇女儿童做掩护,弄的南海岸一片混乱,反手就在智利对军方高层开启了清洗,多勃雷宁却在这里装不知情,这怎么让基辛格相信,这已经触发了美国敏感的神经。
“尊敬的国务卿,我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是一个外交官。”多勃雷宁不咸不淡的回答,“我要把精力放在外交上面,解决彼此的问题。”
两人的对话不欢而散,在基辛格眼中这个苏联大使就是惺惺作态,而多勃雷宁也很冤枉,他真不知道智利发生了什么,还准备离开之后问问。
基辛格是有理由愤怒的,美国经过计算将铜价也低了五分之一,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打压智利的经济,即将结出果实的时候却前功尽弃。
此时此刻的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阿连德的支持者手挽着手喊着支持阿连德的口号,他们虽然并不知道粉碎军方政变的具体内情,但却相信总统为了这个国家的努力,人流高唱着“团结的人民永远不会被击溃……”
“起来,歌唱,我们走向胜利团结之旗,已然在向前进,你也来吧,和我一起行进,你会看见。歌声和旗帜飘扬,而那红色的黎明之光宣告……”
“新的生活很快回来到,起来,战斗,人民将走向胜利。”
“阿连德同志,人民是这么的支持你。这在拉美是非常不多见的,我们支持世界各地的反抗者,但是有的时候却无法乐观,甚至不知道我们的支持是否正确。没有想到在拉美,还有专门受到拥戴的领导人。”
听着苏联大使的话,阿连德扶了一下眼镜,“我是应该感谢苏联么?但是我还是想说,智利追求的是独立自主。”
“我们明白,但是显然,就连这个目标美国也不会让你达成。”苏联大使眉毛一挑道,“总统无意和美国作对,但美国容不下你。其实当年卡斯特罗也不是要和美国对抗的,但是他让美国的资本受到了损失。”
阿连德沉默不语,最悲哀的地方在于,苏联大使的话都是真的,他只不过是想要让智利的资源为智利的发展做贡献,但是美国却不肯。
九月九日智利陆军总司令皮诺切特正在为女儿举办生日晚宴,但是没有人注意到他是从一个角落里走出来的。在他走出来后没多久,又从角落里走出来一位高大的男子。而这位男子是智利的空军司令。在那个黑暗的角落里皮诺切特轻声说了句:“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