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庄不周
见阎行疑惑,刘协笑了。“彦明,你见过赵云便知。”
——
赵云等人走出了河谷,面前是一片开阔的草原。
一队骑士正在河边的草地上奔驰,持矛刺击草人。虽然只是演练,但所有人都很严肃,每一次突刺都大声呼喝,以助气势。
赵云一眼看出这些骑士的刺击与众不同,他们手里的长矛更长,大约有一丈八尺左右。
长矛越长,重量越重,以至于普通骑士无法双手握持。这些骑士也不例外,只能将长矛夹在腋下,端平了进行攻击。
赵云目光一扫,便看到了一旁的地上插着另外两种形制的长矛,一种是一丈二三尺左右的标准形制,一种是只有五六尺左右的短矛。
看来,这队骑士并非使用一种长矛作战,而是长短兼用。
一个骑士迎了过来,大声问道:“足下可是从常山来投军的赵云?”
赵云拱手施礼。“正是,敢问足下是……”
“我们是散骑右部。”骑士招手道:“请赵君随我去见阎常侍。”
赵云示意随从们等着,跟着骑士向前,来到正在观看演示的阎行面前。两人见礼完毕,阎行上下打量了赵云两眼,露出赞赏的目光。
“赵兄观我散骑右部的演练如何?”
赵云说道:“这一丈八尺的长矛是甲骑所用吧?”
“是的,白马义从也用吗?”
赵云微微一怔。“阎常侍从何得知我曾在白马义从?”
“赵兄名扬天下,有谁不知?”阎行哈哈大笑。
昨天接受天子的命令后,他特地去打听了一下,还真打听出一点东西,知道赵云曾是白马将军公孙瓒的旧部。公孙瓒最为人所知的就是白马义从,赵云以武艺出众闻名,可能是白马义从中的一员。
如今得到了赵云亲口确认。
“行奉天子令,在此等候赵兄,愿求一战。赵兄能战胜我,即刻为散骑,掌左部。若不能胜我,则只能去羽林骑应征了。”
“天子?”赵云更加疑惑。
他知道他这一路走来,相关的斥候已经将消息传到美稷,却没想到天子会派人在这里等他,而且以散骑左部常侍相待。
即使出身白马义从,赵云也不觉得自己有这么大的名声。
阎行也不解释,拍拍手,命人取来两杆长矛。
矛长一丈八尺,去了矛头,用厚厚的草包着。
第370章 冀州消息
赵云也不推辞,换了战马,一跃而上。
有随从递上长矛。
赵云接矛在手,单手用力,长矛颤动,嗡嗡作响。赵云踢马轻驰,将长矛夹在腋下,奔向一旁的草人。长矛闪动,他接连出手,瞬间刺倒三个草人,皆是洞穿。
“彩!”观战的骑士们大声叫好。
即使是随赵云多年的骑士,也是第一次看到赵云展示武艺。
阎行看得仔细,暗自点头。
仅凭这份眼力和精准,就知赵云武艺不弱,出任散骑侍郎绰绰有余。
赵云盘马回来,又再次冲向另外一边的草人。
这一次,他不是单手握持,将长矛夹在腋下,而是双手握矛,左右盘旋。
马蹄翻飞,赵云再次刺倒三个草人。一个从正前方,一个斜刺,一个反手从背后刺入,击打后背。
草人被打散,草屑飞舞。
“彩!”喝彩声雷鸣,无数人忘形地鼓掌。
这一次,连阎行都鼓起了掌。
这种一丈八尺的长矛沉重无比,能双手使用,操控自如,在马背上使出如此精妙的技法,不仅需要过人的力量,更需要对力量的娴熟应用。
简而言之,仅赵云这两番击刺,就足以说明赵云武艺很强,是真正的高手。
当然,赵云这么做不是为了立威,而是要向他展示自己的实力,以免他轻敌。
就像使用名刀的人,会在交手前向对方说明自己的刀很锋利,不是普通的刀一样。
阎行收起了疑惑之心,战意盎然。
他翻身上马,和赵云一样,来了两番击刺,展示自己的实力。
随赵云而来的骑士们互相看看,又惊又喜。
惊的是这位阎常侍武艺不在赵云之下,赵云能不能胜,尚在两可之间。
喜的是天子身边这么多高手,之前的大捷恐怕不会绝唱,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立功机会。
在骑士们的叫好声中,阎行与赵云开始了比试。
他们先比试了对面冲锋,两人持矛冲杀,胜负只在一瞬之间。
虽然矛头已经被包好,危险依然存在。两人都没有披甲,一旦失手,包着厚厚的草的矛杆刺入身体,一样能造成重伤,甚至当场身亡。
而这种级别的高手较量又很难把握分寸,毕竟谁也不愿意输。
往来数合冲击,两人不分胜负,赵云中了阎行两矛,阎行也中了赵云两矛。
但双方都把握得极好,只是让矛头擦过对方的身体,并没有为了取胜下死手。
接着就是缠斗。
缠斗更考验技巧,也更加好看,但危险性却不如正面突击。即使中矛,也不太可能造成致命伤。
所以这一场比得更加激烈,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
观战的骑士们手掌都拍红了,却浑然不绝。
在远处观战的女骑士听到叫好声,也赶来围观。看到这些青春秀丽却又充满英武之气的女骑士,刚刚到达的骑士们又好奇又欢喜,喊得更加大声。
马云禄也在其中,看了两眼,便知道马超让出来的散骑左部常侍的位置有主了。
若非如此,天子不会直接让阎行来考核这个新来的勇士。
试过了一丈八长的重矛,阎行放弃了其他的考核方式,表示了对赵云的认可。
“欢迎赵兄,从今日起,你我便是同僚了。”
“云诚惶诚恐,敢请阎兄引见,容云先去拜见天子。”
“这是自然。”阎行命令部下继续练习,亲自带着赵云去见天子。
——
刘协已经听到了远处的喝彩声,估计是赵云到了。
虽然心里欢喜,但面对赵云时,他却表现得很平静。
问了比试的经过后,刘协点点头,示意阎行可以走了。他赐了座,又问了赵云沿途的情况,然后问起了最关心的问题。
“子龙如何看袁绍其人?”
他知道,赵云离开公孙瓒之后,是在袁绍处与刘备重逢,最终成为刘备部下的。也就是说,赵云对公孙瓒失望之后,曾经选择了袁绍,虽然那也是被迫无奈。
身为常山的地方豪强,赵云不可能置身世外,必须要选择一个效忠对象。
公孙瓒、袁绍都不是理想的君主,所以他最后选择了刘备。
如今,他选择了朝廷,选择了他刘协。
至于是他成就了赵云,还是赵云成就他,现在还不好说。
他迫切的想搞清楚一个问题:赵云究竟是匹夫之勇,还是文武双全的大将?
如果他只是和吕布、马超一样有勇无谋,那意义不大。
赵云考虑了一会,郑重地说道:“袁绍如宋襄公之流,空谈仁义,却不能行,将来必败。”
刘协示意赵云继续。
他需要听赵云更为详细的分析,从中判断赵云的见识究竟在哪个层次,将来能否独当一面,而不仅仅是率领甲骑突阵。
赵云本来就好奇天子对他的格外器重,如今见天子追问他对袁绍的态度,更加好奇。
他有种感觉,天子对他的了解,可能超出他的想象。
但他却不明白自己有什么能引起天子的注意。到目前为止,他都没做过什么值得称道的大事。即使是在白马义从中,他也不过是一名普通的骑士。
但他很清楚,这可能是自己期盼以久的一个机会。
赵云仔细组织了一下思路,分析起了袁绍到冀州后的种种举措。
“袁绍本是贵公子,长于朝堂揖让,短于战场争锋,又不信任诸将。故虽有冀州强兵,却频频受挫于公孙瓒。若非公孙瓒擅杀刘虞,幽州俊杰视之如仇敌,蜂起而攻,只怕冀州已不复袁绍所有。”
“刘和入幽州,能破公孙瓒么?”
赵云点点头,又摇摇头。“刘和承其父余泽,集幽州俊杰之力,破公孙瓒是必然。但袁绍不信任刘和,使其子袁谭为幽州刺史,从中掣肘。就算刘和能够击败公孙瓒,只怕幽州也不会就此安定。”
“袁谭为幽州刺史?”刘协很意外。他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消息。
“有传言说,袁谭不为袁绍所喜。使其出镇幽州,既是掣肘刘和,又是使其远离邺城。随袁谭出镇幽州的多有汝颍人士,其中又以郭图为首。”赵云苦笑。“事业未成,先有父子离心,臣下结党,袁绍岂能成事?”
刘协眉梢轻扬。
郭图辅佐袁谭去了幽州?这倒是意外之喜。
袁绍的内忧要提前爆发了啊。
第371章 阴差阳错
与赵云一席谈,刘协才知道冀州发生了很多事,自己了解的信息已经严重滞后,历史也渐渐改变了模样,不再是他熟悉的那样。
这是他偏居西北不可避免的影响,也和缺少专业的情报收集人员密不可分。
百废待兴,人才奇缺。
刘协收拢起一丝丝的焦虑,强迫自己镇定下来,问起了赵云对刘备的看法。
“刘备会支持袁绍吗?”
赵云低下头,沉默了很久。
刘协也不着急,将一杯水推到赵云面前,耐心地等着。
他一直很好奇,赵云为什么会选择刘备?或者说,刘备究竟是靠什么吸引了赵云?
怎么想,都觉得想不通。
或许只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选一个相对来说还行的?
就赵云效忠过的公孙瓒、袁绍而言,刘备至少器重赵云,愿意将最为倚重的骑兵交给他指挥。
过了好一会儿,赵云抬起头,直视刘协。“陛下,臣有一惑。”
刘协微微颌首。“不妨直言。”
“云自问位卑名微,陛下却以散骑左部相待。刘备身在徐州,闻名关东,亦曾收留温侯,陛下却未曾征招。此中差异,臣甚是不解。”
刘协微怔,随即哑然失笑。“你与刘备相识,当知刘备抱负。他身为徐州牧,朝廷却只能偏居西北。朕招他入朝,他肯来吗?”
赵云打量着刘协,心中更加疑惑。
刘协说的是实情,但他的脸上却看不出一丝失落,神情轻松得像是说与己无关的事。
“如今情况有变,倒是可以考虑一下了。”刘协的嘴角挑起一抹自嘲的笑意。“不管臧洪能坚持多久,终究不是袁绍的对手。一旦袁绍饮马大河,挺进中原,必然会将徐州收入囊中。若朝廷征刘备入朝,他会来吗?还是会留在徐州,向袁绍称臣,与朝廷为敌?”
赵云避而不答。事实上,他也不知道刘备会不会来。
“陛下不妨一试。”
刘协捻了捻手指。“子龙不妨修书一封,派人送往徐州,以观刘备之意。”
赵云想了想,答应了。
天子不直接给刘备下诏,应该是对刘备没什么信心。让他出面试探一下刘备的意思,也是可以理解的选择。
但是,天子何以对刘备没什么信心,反对自己如此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