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吾谁与归
冉思娘的态度可不太好,她和陛下还没怎么着呢,也就收了点利息,毕竟没过门,也不能真枪实弹,陛下很尊重她。
但是这只收利息,反而是让人心痒痒。
现在可倒好,这就又多了一女子和她抢陛下!
而且这埃莱娜长得也很漂亮,至少汉书没有骗人,的确很类中国,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
埃莱娜却抽动了下鼻子,笑了笑,她能听懂汉话,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了一枚银币,递给冉思娘。
徐有贞借给罗马使臣两枚银币,这是第一枚。
埃莱娜没有私财,带来的三百人,有工匠、有卫兵,无论是尼古劳兹和埃莱娜,都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他们养不起了。
好在,这些罗马来的三百人,胡濙都让礼部安排到了大明各司,尼古劳兹带着他们翻译罗马文牍,也算是有个活儿干。
冉思娘将银币找零,问诊费和医药费,大明可不负责。
冉思娘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你等一下。”
冉思娘取了几枚银币和一件大氅,递给了埃莱娜说道:“我借你几枚银币,你买几件冬衣吧。”
埃莱娜穿的很是单薄,显然是秋天的衣物,这已经冬天了。
“这件大氅,是御赐之物,我借你穿下,你得还我。”冉思娘有些不舍得,但还是把大氅递给了她。
埃莱娜略微有些呆滞的说道:“谢谢。”
善良,是埃莱娜来到大明的第七个印象。
冉思娘作为太医院的医倌,收诊金和药费是应有之义,至于可怜埃莱娜,乃是冉思娘的本心。
人之初,性本善,冉思娘知道身在异地,无依无靠的感觉,毕竟冉思娘是从播州而来。
冉思娘看着埃莱娜的背影,这喜欢陛下,就这点不好,喜欢陛下的人太多,争抢陛下的人也太多了些。
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埃莱娜感受到了冉思娘的敌意,但是也感受到了冉思娘的善意,如此的矛盾,却如此的浑然一体。
埃莱娜略微有点迷茫,大明的人,都这么复杂吗?
埃莱娜离开了太医院,冉思娘继续坐诊,她现在每个月有八天的时间会在太医院惠民药局坐诊,有七天的时间,在太医院的解刳院负责解刳之事。
解剖论虽然第一版已经刊发,但是第二版正在紧锣密鼓的制作之中,过去解剖没有发现的脏器等物,开始逐步的完善,而且解刨论也变得越来越厚重。
剩下的时间,冉思娘都在讲武堂的讲医堂和陛下卿卿我我……是在讲医堂上课。
冉思娘结束了一天的看诊,绝大多数的病,都是可以预防的,这是胡尚书关于预防与卫生简易方中的重要理论。
预防大于治疗。
胡濙是个很擅长养生的人,七十有七,依旧是朝中的中流砥柱,胡濙的经验之谈,都是良言。
冉思娘来到了解刳院,准备解刳之事,最开始的那种不适感已经消失,医者仁心,四个字可以概括解刳院众医者的心态。
仁心,是仁者无敌的仁,是无我的仁,是内心已经明悟自己做的事情是有利于医学的人。
太医院在这方面的筛选之上,是极为严苛的。
多数太医院的太医,在进入解刳院一次之后,便再也不会进入第二次,但是终归有些人能够明悟,做这些的意义是什么。
若是要翻译一下:大约就是团结在“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重要思想之下,本着为大明医学进步,牺牲小我,而成就大我,惓惓以生灵为念,为天下众生谋福。
无论是解刳院,还是钦天监,亦或者景泰安民渠、四万里疏浚、官冶所、御制银币、景泰通宝等等,无不是为了这一目标在进行。
冉思娘嘴角勾勒出一个很浅很浅的微笑,酒窝在帷帽之下,若隐若现。
那个心比天高、志上九霄的陛下,是她喜爱的人,能够帮到心爱的人,是让冉思娘十分快乐的事儿。
无论是金尚书的胃病,还是百宝丹外敷内用治疗外伤,亦或者三七、金不换等草药,都帮到了陛下。
而贵州地方沉静了千余年的文化、医药、土地、药材、矿石终于在陛下的推动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生民无数。
这是互惠互利,这是共赢。
大明赢两次,云贵川黔得到了开发,云贵川黔的百姓们赢了一次,内地的医药、铜料得到了补充,内地的百姓又赢了一次。
有赢家,也会有输家,那谁输了呢?
所有送入解刳院的人都是输家,这些人,都是斩首都已经无法处罚其罪孽之人。
渠成义、渠成仁、渠成德、苏平、苏正,这些名字,一个比一个周正,但是却从来不干人事。
冉思娘跟着陆子才、欣可敬来到了东郊米巷的太医院大门。
东郊米巷依旧是门可罗雀,根本没有一个人影,那些曾经攻讦太医院解刳的人,逐渐没了声音。
五常大论、孝经是意识形态,是政治正确,仁义高于利,但是仁义基于利。
解刳院的研究成果,催动着医学的快速发展。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保证自己不生病,求到太医院,求到惠民药局呢?
所以大家都当做这个地方不存在,不问、不看、不听。
但用到的时候呢,国子监也好、翰林院也罢、风宪言官也是,都是匆匆而来,家中妇人、儿子、女人、老人生病,总要到惠民药局。
当然,读书人,总是在看完病之后,通常出门后,都会再骂一声,一窝的牛鬼蛇神!整日里解刳,简直是无耻之尤!
冉思娘听到过几次,这些读书人故意讲的很大声,但是陆子才、欣可敬、冉思娘、胡长祥等等太医,从来没有一次因为怒骂,对患者做过什么手脚。
医者仁心,这仁一字,是心境的完美无瑕。
这些骂无耻之尤的人,表面上看,是骂太医院的太医,其实不过是骂自己罢了。
到底谁无耻?
卢忠带着一班锦衣卫,带着两个人犯,从东郊米巷的西口走入了东郊米巷。
“下雪了。”冉思娘只感觉手背一凉,惊喜的抬头看着天空。
最近陛下一直忧愁,若是过年前再不下雪,这土里的蝗虫卵都冻不死,明年除了蝗灾,还可能有旱灾。
但是好在,赶在过年前,下起了雪,而且雪花从最开始雨夹雪,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
撒盐空中,是决计不能比拟了。
东郊米巷的街道被浸湿,随后有一层颇为混沌的雨夹雪,在呼嚎的北风之下,慢慢的结成了一层冰。
粤犬吠雪,蜀犬吠日,冉思娘是播州人,贵州不下雪,她也没见过雪,这是到了北方之后,第一次看到雪。
卢忠终于将苏平和苏正给拉到了太医院的门前。
缇骑的缚术越来越好了,苏平和苏正被反缚困成了弓形,一条麻绳穿过脖颈,再过脚踝,绷直,前面在膝盖上下,拉一个绳索在弓绳索拉紧。
两根绳,人犯便再也动弹不得。
“来了。”陆子才迎了上去,拿过了两碗热汤,笑着对两个犯人说道:“来,下雪了,天气有点寒,喝口热乎的。”
苏平和苏正嘴里的袜子被拽了出来,两个缇骑手掐在腮帮子后槽牙的位置捏着。
苏平和苏正清楚的知道那是什么,迷魂汤!喝了之后,就变的意识模糊起来,他们想要挣扎,但是却动弹不得。
陆子才将两碗汤灌下,看着这两人的脸上露出了安详的笑容,笑着说道:“解开吧。”
药效已经开始发作。
“走吧。”陆子才看着已经解开了的两个人,满是和煦的说道。
苏平和苏正两兄弟,自己便走进了太医院内。
卢忠瞪大了眼睛,指着这两个人哆哆嗦嗦的说道:“这……他们为什么会听话?自己……自己就走了进去?”
陆子才笑着说道:“就是癔症,具体来说,就是脑子一片混沌,分辨不清楚,别人说什么,他就会做什么。”
卢忠自觉的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也不知道天气冷,还是因为这诡异的一幕。
他拿出了勘合开始走手续,交接完毕之后,立刻高声说道:“陆院判,告辞!”
卢忠一行缇骑,用最快的速度,消失在了东郊米巷。
死,他们不怕,刀山火海,闯就闯了,但是这场景,实在是太瘆人了!
这种癔症是药理,但是有些癔症不是药理。
比如大明战神明堡宗、瓦剌女婿、胡琴演奏家、稽戾王朱祁镇,就有点癔症的症状,别人说什么,他做什么。
幼冲还可以说年龄小,那长大了亲政之后呢?
陆子才看着卢忠的背影只摇头,笑着说道:“冉姑娘,快过年了,就不要在解刳院当值了。”
兴安叮嘱过陆子才,让冉思娘和陛下多相处。
感情这东西,日久生情。
冉思娘有要事要做,还入不得宫,若是时间长了,这感情没了,就再也入不了宫了。
陆子才也愿意行这个方便。
冉思娘点头,回了澄清坊自己家中,抱着一坛好酒,向着讲武堂而去。
下雪了,自然要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冉思娘手中的这坛酒,是贵州的特产,属于茅五剑,茅台、五粮醇、剑南春的酿法。
只不过冉思娘手中这瓶,是她自己酿的。
当然这不是冉思娘这个少女踩粮酿酒,大明没有把人物化成为卖点。
冉思娘用的是蒸法酿酒,而且不是传统的大曲,而是大小曲混用。
她把五粮泡发之后,蒸两刻钟,完全蒸开花,然后把蒸好的稻叶,混入其中,这是为了让发酵更加充分。
随后将酒蒸馏,去掉头酒,去掉尾酒,取酒身精髓部分,二次蒸馏之后,才得这这一小坛酒,是她用了九个月的时间酿的酒。
味道相比传统茅五剑可能比不了,但是她的酒,有她满满的心意在。
茅五剑,自隋朝之后,就是播州、贵州等地的贡品、贡酒。
最早的时候,是汉武帝时,唐蒙出使南越,从仁怀取构酱酒献给了汉武帝。
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
冉思娘带着自己的小欣喜和小礼物,来到了聚贤阁,她摘掉了自己的帷帽,放下了一坛酒之后,就开始忙活,现是给摆钟的发条上劲,然后再提着水桶给水力钟加水。
朱祁钰刚忙完,笑着说道:“歇一歇吧,都忙了这么久了。”
冉思娘轻笑着说道:“陛下忙完了吗?晚饭吃了没?”
朱祁钰摇了摇头,靠在躺椅上,歪着头看着风姿绰约的冉思娘说道:“还没有。”
冉思娘每次来的时候,好像会发光。
“那陛下你等一下。”冉思娘和兴安低声耳语了很久,然后他们俩就神神秘秘的离开了,没过多久,冉思娘就回到了御书房,神秘兮兮的说道:“陛下,有好吃的哦。”
朱祁钰好奇的问道:“是什么?”
冉思娘拿出了自己的小坛酒晃了晃,眉梢都带着浓重的笑意的说道:“到了小膳房就知道了!”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朱祁钰站了起来,笑着说道:“走,饮一杯。”
膳房准备好了五熟釜,就是一种铜器,烧红罗炭,有灰斗,上面分成了五个格子。
兴安取了一个汤婆子,递给了陛下。
汤婆子,是一种大明的暖手宝。
是一种铜质或磁质的扁扁的圆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
有铜、锡、瓷等多种材质,一般为南瓜形状,小口,盖子内有厣子,防止渗漏。
放入布袋之中,供暖手使用。
朱祁钰将暖手宝递给了冉思娘,自己拿过了那坛酒,笑着问道:“自己酿的吗?”
“嗯,酵了六个月,又放了三个月哦。”冉思娘捧着暖手宝,点头说道。
好吃的,自然是涮锅。
即便是冉思娘亲手酿的酒,兴安还是先取了一盅,他是皇帝的奢员,陛下的一应食物,都由他先尝过。
无论是谁送来的美事。
“好酒啊!”兴安连连赞叹,刚打开,就是一股粮食淳淳的香味,在小小的膳房内蔓延,入口柔,却不烧喉,唇齿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