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第298章

作者:素罗汉

一瞬间,检索到两个犯人背景后,“噗”的一声,包世南喷出茶水的同时,一把将茶碗掼在了桌上。

看着弯腰连身咳嗽的包牢头,仿佛压根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的小管,关切地拿起茶盘里的白肚手巾递了过去。然后他细声问道:“可是茶水呛了喉咙?包牢头,没事吧?”

“无妨无妨……是……咳咳……呛到了。”

咳嗽几声的时间,包世南大约是脑中缓了过来。接过手巾擦擦嘴,他大口喘息几声压下咳嗽,然后又作势端起茶碗,低头细细抿起了茶水……

就这样过了半盏茶功夫,大约是茶水喝饱了?包世南突然抬头。这一回,他脸上不但恢复了正常气色,还多了点探究的表情。

往前微微探身,包牢头紧盯着小管的眼睛问道:“小管兄弟,你可知晓,这田大田三两个人,可是造反谋逆的死罪,眼下是关在死牢里的。”

“此事小管已知。”

神态轻松的小管,貌似早知道有这一问。点头应承之余,他同样端起茶碗,不紧不慢喝了一口,然后他面色平淡地反问道:“包牢头,这大明律中哪一条,都没有说,不许反贼亲朋探监吧?”

“呵呵。”

包世南阴恻恻地笑声连连:“那田大田三两个反贼,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从洛阳跑来湖广购粮……呵呵,呵呵……大明律倒是许了家属探监,可大明律中也有造反诛……”

然而今天真是奇了怪了。

一段话说到这里,惯常能言善辩的包世南包牢头,突然间又卡壳了。

只见他表情呆滞,双眼望天,张着嘴,不住发出“购粮”的呢喃声,貌似在拼命回忆着什么。

又过了半盏茶,包牢头终于再度复活。

这一次他复活的动静比较大……脸色数变,眼珠乱转,嘴巴张合,欲言又止……这种在后世会被送去五官科做检查。

整个过程,表情早已变得平淡的小管,就那么平静地看着包牢头做戏,一言不发。

“哈哈哈。”

许久过后,终于结束表情大礼包的牢头兄,先是仰头大笑三声,然后他满脸堆笑着说道:“兄弟,方才是老哥多虑了。说实在的,咱们干牢子的,只要你把银钱使足,就是反贼,那也要给雇主伺候好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着啊!”小管这时的表情也生动了起来。只见他狠狠一拍自家大腿:“天大地大,银钱最大。行有行规,凡事总要对得起客商,不能坏了规矩不是?”

“是是是!”包世南这时又狠劲拍了拍自家脑壳,半是自嘲半是:“看我这闲心操的,没得坏了规矩,老哥今天让兄弟见笑了。”

“无妨无妨。话说开了,大家总是好兄弟!”

“嗯……”

把场面圆到这里,包世南大概也觉得差不多了,于是他表情变得真诚,开始说起正事:“话说回来,小管兄弟,要照顾田大二人……这价钱……可贵……!”

“好说,好说。只要老哥肯帮忙,银子不愁。”

小管边说话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桌面上包世南的手背。

而后,随着小管的袍袖缓缓褪去,桌面上却留下了两锭白亮的雪花大银:“我明日起,便要入监探牢。这些,只是当月使费,下月还有。”

下一刻,包世南的袍袖缓缓罩在了银锭上……两张心照不宣的面孔隔桌达成了交易:“成交!明日兄弟只管来便是……”

……

当包牢头来到衙门上班时,已经是日上五杆了。

所幸今天不是大老爷的开衙放告日,所以包牢头一路溜达着就进了府牢大门。

一路穿过狭窄阴森的小巷,检查过两旁的一间间牢房,和手下值班差役都通气打过招呼后,包世南又去死牢转了一圈,然后他点了自己最机灵的徒弟顾三,两人去了牢头专用的公事房。

进屋后,包世南关上屋门,拉过顾三,一脸严肃表情,低声对徒弟说道:“有一件紧要事要用你。”

“师傅尽管吩咐!”

“你给我听好,现下就换了衣服,尔后去骡马市打听一个叫小管的牙人……我要知道此人的一应消息,能打听多少就多少,家宅故旧,但凡有丁点事儿,都要给我问到。”

“这点小事,师傅您瞧好吧。”

“混账!”

看到顾三跃跃欲试的模样,包世南表情狰狞,狠狠扇了徒弟一个“洗头”……“给老子警醒些,千万莫要走了风声……那人是江洋大盗,漏了风,仔细送你去江中喂鱼!”

顾三这一刻脸色苍白……他明白了这事的重要性……也听懂了师傅的意思:漏了风,江洋大盗不宰他,师傅也要送他喂鱼。

就在包世南目送徒弟出衙那一刻,神情有点拘谨的小管,同样在一间房屋里汇报情况:“……于是……就这样……怕是那牢头起了心思……要先榨银子,再告发我邀功……”

“很好,很好!小管你很好……要的就是他先榨银子!咱们现在争的就是这点时间!”

第657章 救反贼(三)

如果用无人机航拍的话,汉阳城内的汉阳府衙,就是一座再标准不过的明代市政衙门。

府衙坐北朝南,位于汉阳城的东北区块——正北方代表紫禁城,为了避讳,衙署会让出正北位置。

汉阳府衙占地面积约有百亩,这个数据是大多数府衙都具备的。其内部沿着中轴线,是以大堂、二堂、内堂为核心的建筑群落。

整个府衙内的屋舍,除了人们最熟悉的大堂二堂外,其实还有包括耳房、配房、马号、厢房、榜房、库房、科房、吏宅、后宅等等在内的,总数量不下千间的房屋建筑……其实这就是一个袖珍版的紫禁城。

有了衙署,就有了监狱。明清两代,举凡州县衙门,必设牢狱……这是统治集团必备的施政设施之一。

监狱位置的选择不是随意定的,方位一般在衙门的西面或西南面。

东方主生,生门、神门置于东侧,供常人进出;死门、鬼门置于西侧,供死囚犯通行。西南属于坤地,风水学认为是肮脏之地,此方位建造监狱是物尽其用。

汉阳府也不例外,监狱就在府内西墙下,和外界隔墙相邻。

府衙西墙外的街道,就叫衙西街。说是街道,其实不够宽,只能勉强容纳两辆马车交汇,叫巷子更为妥帖一点。

由于和狱牢相邻,一般人怕沾上晦气少来,所以衙西街是一条冷清的巷道。除了写字算命的和小食摊外,就只有两家花圈铺子。

自古以来,狱牢系统内部的阴私勾当就数不胜数,这其中多数都是见不得光的。

另外,即便是平日里,往来府衙的各路官吏、老爷,也同样不乐意见到一身晦气的囚犯和牢子在衙门里进进出出。

综上,牢狱系统其实很多时候押送进出犯人,包括输出/输入违禁物品,都是走的西便门。

西便门就设在府衙西墙,是一扇不起眼的外门。

这扇不起眼的便门,就是某反贼救援小组重点关注的第一道关卡。

在之前的策划中,从衙内正面进入牢狱的方案很快就被否决掉了……往来进出人员频繁,要突入多道门禁,不可控因素太多。

而西便门就简单了。只要突破这道门,就可以在避免和府内其余系统人员接触的情况下,最短距离接触到牢狱系统。

包世南和小管在酒楼“谈妥”的第二天正午。

这个时间段,衙门自然是下班休息了。不过少数优秀员工还是要辛劳加班的……譬如牢狱里的牢子……这些都是爱明爱衙的典范,值得表彰。

下一刻,穿着一身素淡袍子的小管,从停在衙西街的马车帮上跳了下来。

掸了掸衣袍,伸手从车内拎出两个食盒,小管敲响了西便门上的兽面铁环。

响声一起,很快就有值班牢子打开门上小窗观察。拱手道了声辛苦,报上名号。未及,门闩响动,门悄然开了半扇,将小管放了进去。

进门第一时间,小管左右扫视。

映入眼帘的,先是一个靠墙的简陋雨棚,里面只有两个公人和一张条案。其余的,便是脚下长长一条夹道。

早期建造的府衙和县衙,都有一些军事方面的设计要求。

这条夹道的存在,就是为了在城池被攻破后,给府台据衙而守提供防线。所以两堵高墙都用上好的青砖砌成,墙高4米5,其上还有防雨的滑瓦……这个也是朱元璋规定的:“府州县外墙高一丈五尺,用青灰泥。”

小管现在就处于两堵高墙之间。

条案后两个穿着公服的牢子,脸色生硬。放小管进门后,二话不说,先是仔细搜检了他的全身,食盒也不放过。

完事后,其中一个瘦脸鼠须的这才说道:“既是管朋友当面,包牢头便有交待,随我来吧。”

“有劳有劳。”小管于是提起食盒,跟着瘦脸牢子,沿着夹墙往南又走了二十米。

这时候,真正通往衙内的一扇门,才出现在了小管左手。

进入这道门时,小管注意到:和从里边开的第一道门不同,这第二道门,瘦脸牢子掏出钥匙,是从外边打开的锁。

这个使用思路很好理解:第一扇门需要隔绝外界闲杂人等,所以要从里开。第二扇门是自己人在夹道中的工作门,需要值班人员随时可以打开。

小管暗暗记下了这个环节。

穿过二道夹墙上的二道门后,小管眼前又出现了一条夹道,迎面又是一堵高墙。

这次,小管知道:牢狱到了。

果然,顺着这条狭窄的夹道又往南走了十余米,再往东一拐,眼前豁然开朗:汉阳府衙牢狱正门到了。

走到这一步,事先大体了解过府衙地形图的小管,心中暗暗惊喜:从一道门直至狱牢大门,这一路上都等于是在狱牢和外墙的夹道中行走。

狱牢建筑群无形中阻挡了不相干人员的接触。

狱牢系统这种心照不宣的设计,恰恰也是营救小组所需要的。

从外观上看,传说中神秘阴森的牢狱,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就是一处有着弧形内八字墙的传统中式门厅。

门厅大门照例紧闭,上有黑色匾额,书“狱牢”二字。左右两旁,挂着同样的黑色竖匾,却是一副对联:“但愿人乐业,何患狱常空”。

到这里,就有值班门卫了。跟在瘦脸牢子身后的小管,仔细看了一眼门卫:胸前有个“禁”字的普通卒子,正斜靠在一把烂椅子上昏昏欲睡。

理论上来说,负责牢狱系统的禁卒,应该归属于三班衙役中的“壮班”这个大团体。

然而由于专业性和私密性比较强,所以牢狱系统的人在衙役团体中,是一处独立的小山头。其班长叫做牢头,普通员工称为禁卒。

这组人在衙门中有专门编制,和俗语被称作“都头”的壮班头子是平等级别。

通常县衙中,禁卒的编制是6-8人。而在汉阳府衙,由于规模比较大,所以禁卒拢共有14人。

小管扫一眼门卫后,便跟随着瘦脸牢子,从矮小的侧门进了牢狱。

穿过大门,首先是一面青砖照壁。绕过照壁,小管看到的,又是一处平平无奇的正院。

院落正面是狱牢大堂,左右两边是公事房以及刑房……从外间望去,刑房的墙壁上委实挂着不少刑具,看上去血迹斑斑,阴森的味道顿时出来了。

而背着手,笑眯眯在院中等着小管的,正是包世南包牢头。

见到包牢头,早有心理准备的小管急忙拱手上前:“哈哈,包牢头真乃信人!”

“份内事,份内事。”

包牢头今天格外客气。寒暄两句后,他挥退了瘦脸牢子,亲自引着小管往内里行去。

一路走,包牢头还热情地给小管介绍:正院左右偏门,各自通向一处关押普通犯人的院落。

而他领小管走的左偏门,则是进死牢的必经之路。

穿过左偏门,小管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牢狱。

这是一处关押普通犯人的院落。和影视剧中类似大通铺的栅栏式牢房不同,古代真正的监牢,其实都是由砖石砌成的房间。

到了这里,小管也无多话,一步步随着牢头穿过了狭窄的过道。

过道两旁,各有一排普通牢房。这些房间都是由青砖砌成,窗户狭小牢门低矮。

抬头看去,原本就狭窄到有一线天感觉的头顶,两檐之间还笼罩着绳网……影视剧中飞来飞去的夜行侠和导演,估计都没想到有这一茬。

穿过普通犯人院落,正对着狭窄过道的,是两间禁房,为狱卒居住。

而禁房旁边,就是小管此行的目的地:死牢。

死囚牢房是一道单独的大门。牢门上刻画着“狴犴”头像,酷似“虎头”,故而俗称“虎头牢”。

虎头牢的门厅,前后各有一扇门,中间相隔只有两三米,刚好是一个房间的距离。

这两扇门此刻却是大开着的,小管大摇大摆随着包牢头走进了死牢。

然而小管在穿过这两扇门时,刻意观察了门框位置。下一刻,他心下暗道:“果不其然!”

这两道牢门设计巧妙,一为左开,一为右开。犯人逃跑时,情急之下即使可以打开第一道门,往往会在第二道门前束手无策。古人智慧可见一斑。

小管事先也是不知道这种设计的。然而他出发前,自己的“恩兄”兼师傅黄忠,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张纸,给他说了足足九条需要尽可能观察的细微之处:牢门关节就是其中一处。

死牢院落,反而没有外间的普牢院落那么拥挤逼仄,毕竟死刑犯数量相对稀少。

然而死牢院落的建设,却是最费工的。

同样是院落结构,其中三面都是有着厚厚墙壁和底砖的牢房,每面三间——墙壁厚度达到了5尺,内里灌了沙子,就是为了防备囚犯打孔逃跑。

死牢院落中有水井和水槽。水井为了防止犯人投井自杀,宽度只有半尺,轱辘和水桶都是特制的。

随着包牢头进到院落,左右两旁禁房里各自出来一个牢子。

接下来是正常的探视流程。先是包牢头引荐,然后小管给两位值班大哥道辛苦,并递上碎银子。

接下来,小管将其中一份食盒也递给了两位老哥:“天冷,吃口小菜御寒”。

这些程序完毕后,得了好处,笑眯眯的禁卒,这才取下禁房墙壁上挂着的钥匙,给小管打开了院落正东一间牢房的门。

厚实的木门打开后,随着阳光射入牢内,小管首先看到的,却是一副粗若儿臂的栅栏——这道栅栏同样有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