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 第119章

作者:岭南仨人

而负责给青叶集团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的公司,就是新吕宋海运集团。

洪沙瓦底的土瓦港那边。

不仅仅是东南亚最大的玻璃制造城市,也是建设完成了一条输油管道、一条输气管道,这两条管道直接连接到暹罗境内。

也就是说,暹罗需要的天然气和石油,可以从土瓦港直接输送过去,不需要绕道马六甲海峡。

波斯为了方便和洪沙瓦底贸易,还在仰光注册一家波斯国际贸易公司,专门负责这方面的贸易。

虽然阿美利卡和欧盟,一直对波斯不停的打压,甚至禁止其他地区和波斯展开贸易。

但是这个其他地区,绝对不包括洪沙瓦底。

毕竟洪沙瓦底和阿美利卡同样关系恶劣,金元又不是信用货币,本身就拥有价值,只要双方达成一致,一起建立协调贸易的结算银行,就可以绕开阿美利卡和欧盟。

而近几年,在外界看来,同样后脑勺长反骨的吕宋,和阿美利卡的关系也变得非常冷淡,双方甚至爆发了一次粮食战争。

因此这些地区之间的合作,看起来倒像是在抱团取暖。

这一次吕宋第三舰队进入锡兰洋,目的就是为了提防阿美利卡搞小动作。

现在的智人公司,对于阿美利卡并没有太多的顾忌。

毕竟此时洪沙瓦底的黑虎峡谷中,已经储备了23枚30万吨当量级别的原子弹,以及6枚100万吨当量级别的氢弹。

如果阿美利卡对于运输船队搞小动作,那吕宋海军绝对敢以牙还牙。

更何况此时阿美利卡因为本土和拉丁美洲的事情,已经被搞得焦头烂额了,有没有精力在波斯湾搞事情,还是一个未知数。

智人公司也只是防范于未然。

……

波斯国际贸易公司的总裁阿哈西,拿着一大笔金元在手,在仰光大肆买买买。

毕竟洪沙瓦底的贸易规则非常简单,那就是进口多少就出口多少,要求一个相对的平衡。

波斯出口天然气和石油,就必须从洪沙瓦底进口的新药、粮食、肉类、木材和纸张之类的东西。

阿哈西坐在仰光商品贸易中心的交易室内。

一边和国内沟通需要采购的东西,一边又让下属在电脑上查找相应的供应商。

“总裁,国内要我们采购一批优质大米,数量不低于5万吨,船期要在十月份之前。”

阿哈西转过头:“穆莎,将5万吨订单挂上去,合同执行期限为10月5日之前。”

“好的。”

不一会,穆莎的电脑页面上,就弹出了八条合作咨询函,她赶紧将这些合作咨询函打印出来,然后整理好,交给总裁评估。

阿哈西翻看着八份合作咨询函。

这些大米供应商中,五家来自洪沙瓦底,另外三家来自暹罗,价格都差不多在同一个期间内,区别就是大米的品种和品质。

他又询问了一下近期的国际大米价格,很快就决定向联合集团的马圭粮食公司采购5万吨一级长粒籼米。

然后又询问了一下运输公司的报价。

对于这种大宗商品,新吕宋海运公司的报价相对比较低一些。

毕竟大宗商品由于产品单一,比较好管理,也不需要凑齐足够的集装箱,才进行大规模运输。

很快新吕宋海运公司就安排了一艘载重5万吨级别的两用运输船,快速前往仰光港,准备装载那5万吨稻谷。

这种两用运输船,就是新吕宋造船公司生产的主打产品,一般分为粮食+燃气运输型、集装箱+燃气运输型、矿石和建材+燃气运输型。

凑齐了十几艘运输船之后,在土瓦港休整了一个多星期的吕宋第三舰队,也分出一部分战舰,负责护送这些运输船前往波斯湾地区。

这些运输船运载了粮食、建材、服装、冷冻鸡肉、冷冻羊肉、新药和试纸,以及从大马过来的棕榈油和咖啡豆之类,还有一部分从华国转手过来的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

将这些东西运输到波斯湾的各个国家,然后从这些国家获得天然气,运输回洪沙瓦底、吕宋,或者转手卖给华国和暹罗。

这种贸易模式,非常考验公司内部的协调能力。

既要保重贸易平衡,又让运输船可以定期组成船队,提升每一次护航的性价比。

如果不是智人公司这种巨企,哪怕是阿美利卡这种世界霸主,其实也很难做到,因为他们内部有不同的利益派系。

而自成一体,内部又高度团结的智人公司,才可以实现这种精确的调控。

本身采用水晶海绵的燃气运输船,运输成本就比一般的LNG船低,加上船队模式,安全性也提高了很多。

综合起来,新吕宋海运公司的优势很大。

第二百零九章 冲击

另一边。

经过两年多的产能扩充。

新吕宋造船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年700~800万载重吨位的造船产能,从各种内河小船,到载重10万吨级别的运输船,都可以自己生产。

特别是今年,由于新材料的应用,加上可以自己生产的精密零部件和大型燃气轮机,造船厂基本已经实现了零部件的96%国产化。

除了一部分电子设备之外,其他零配件基本都可以自己生产了。

其实电子设备方面,造船厂也只是用在民用船只上,军用船舶都是生物芯片和生物传感器之类,并没有使用进口的电子设备。

而作为当前全球的造船三剑客,南高丽、华国、东瀛,现在已经高度重视吕宋这个新崛起的造船势力了。

比如此时的现代重工、大宇造船、三星重工。

这三家南高丽的造船巨头,也是全球造船厂中前十的存在,特别是现代重工,更是全球第一大造船厂。

虽然吕宋的造船产能还不足南高丽的五分之一。

可现代、三星和大宇并没有轻视新吕宋造船公司,相反,他们此时已经将其视为一个巨大的威胁。

特别是以生产LNG运输船为核心业务的三星重工。

三星重工的副社长朴晓英,正在巨济岛的造船厂。

不过他这一次并不是来考察造船的,是来到其中一个船舶技术研发部门中。

朴晓英看着眼前的气瓶:“这就是吕宋人研发的特殊储气材料?”

“是的,副社长。”LNG项目的总工程师李畅泰表情凝重的回道。

其实自从智人公司在吕宋推出含有水晶海绵的储气瓶之后,很早就引起了各方的注意,特别是相关的企业。

由于吕宋是一个群岛国家,那些试图走私含有水晶海绵储气瓶的人,都被钓鱼之后,悄无声息的消失在吕宋。

因此这项技术虽然很多势力都知道其存在,但是却一直没有获得样品。

直到前段时间,智人公司在暹罗和大马建立了合资公司,才导致一部分气瓶被走私出去。

三星重工也就在这个时候,才通过走私渠道,拿到了水晶海绵的样品。

李畅泰继续说道:“副社长,这种特殊的储气材料,每立方米可以储存五百多千克的甲烷,也就比液化天然气稍微低一点,但是这并不是关键,最关键的地方是这种材料不需要维持低温,或者高压。”

朴晓英又不是小白,自然知道这代表着什么:“也就是说,对方的储气运输成本会低于我们的LNG船?”

“是的,这是毋庸置疑的。”李畅泰非常肯定。

作为LNG船的总工程师,他太清楚LNG船在运输过程中的难题了,那就是必须不间断的维持低温和密封。

一旦无法维持低温,那一整船的液化天然气会会迅速膨胀。

此时LNG船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放气,将气化的天然气释放到大气中;要么等待膨胀的天然气,将整艘船炸上天。

而这种不间断的低温液化运输,必须配备专门的制冷设备,普通的制冷设备根本没有办法使用。

专门的超低制冷设备,可以在超低温环境下,不变形的殷瓦钢储存罐,精密的监控系统,配套的发电配电系统(至少准备两套)。

另外LNG船的生产,还要面临一个专利问题。

别看南高丽、华国的各大造船厂,在LNG船市场占据了全球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他们不一定可以赢利。

朴晓英对于这方面的情况一清二楚,他们三星重工在LNG船上的利润也就订单价格的5%左右。

以一艘造价2亿美刀的大型LNG船为例子,三星重工一艘船才赚1000万美刀。

然而三星重工却要向法兰西的GTT公司,支付1000万美刀左右的专利费,这不是一次性买断,而是一艘LNG船都要支付相当于订单价格5%左右的专利费。

这笔专利费还不得不支出,毕竟GTT公司的天然气低温围护系统技术,就是当前LNG船的核心技术,任何船企要造LNG船,又要在全球营运,那这笔钱只能乖乖缴纳。

现在当另一条技术路线摆在眼前,难怪三星重工、现代重工、大宇造船等船企会如此重视了。

“李总工程师,那种储气材料可以仿造吗?”

“抱歉,我和材料实验室那边讨论了半个多月,材料实验室那边表示无法大规模量产。”李畅泰表情有些沮丧。

朴晓英眉头一皱:“为什么无法大规模仿造?是使用了特殊原材料?还是稀有元素?”

但是李畅泰接下来的话,却让朴晓英的心拔凉拔凉起来:

“从材料分析结果来看,这种储气材料是一种生物纳米结构形成的新材料,如果是实验室级别的复刻,我们可以造出相类似的纳米结构,问题是无法量产,特别是低成本的量产。”

朴晓英回忆了一下商业调查部门的情报,发现吕宋、洪沙瓦底、暹罗等地的应用场景,确实可以看出这种储气材料的生产量非常大。

智人公司生产的储气材料,不仅仅应用在甲烷运输船上,还有港口和各个城市的大型甲烷储存罐、甲烷发酵厂的大型储存罐、汽车的车载储气瓶、火力发电厂的大型储气罐、居民日用的小型储气瓶、应急发电的储气瓶之类。

如此庞大的生产量,如果生产成本太高,显然不会这么快投入商业应用之中。

“以我们在实验室仿造的储气材料,其的生产成本大概在每立方米273万美刀左右,哪怕是大规模生产,每立方米的成本也很难降低到50万美刀以下。”

听到这个成本,朴晓英直接死心了。

按照LNG船十几万立方米运输量,如果要改用新型储气材料,那大概需要二十万立方米。

别说每立方米50万美刀了,就算是每立方米5万美刀,三星重工都玩不起。

他们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做亏本生意。

储气材料如此高的仿造成本,注定了三星重工等一系列造船厂,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自己仿造储气材料。

但朴晓英却看到了巨大的危机。

现在新吕宋造船公司的甲烷运输船,已经在东南亚和锡兰洋成群结队出现了。

根据国际船务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新吕宋海运公司旗下一共有173条甲烷运输船,虽然绝大部分都是两用运输船和排水量2万吨左右,但其总吨位已经突破了530万吨。

更何况在朴晓英看来,那种两用运输船的威胁度反而更加高。

毕竟三星重工生产的LNG船,去西亚运输天然气的时候,去的时候肯定只能空船过去,空船前往目的地,那在这五六千公里的路程上,基本就是在空耗。

而新吕宋海运公司的船只,却可以运输大量商品过去波斯湾,然后再运输甲烷回来。

这相当于一来一回,都处于运输过程中,不存在空档期,加上不需要低温围护系统,成本又下降了一大笔。

难怪朴晓英会如临大敌,新吕宋的运输成本优势太明显了,必然会对LNG船形成了巨大的倒逼压力。

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那三星重工在LNG船的业务,迟早要完蛋。

其实三星重工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本来三星重工计划在今年九月份裁撤掉在华国的明州港三星造船厂,现在却提前到了七月份,因为造船厂的业务少了一些。

朴晓英左思右想了半天,还是决定联系现代重工、大宇造船等企业的负责人,讨论一下如何应对新吕宋的威胁。

第二百一十章 挖墙脚

21年,7月8日。

华国。

明州港,三星重工明州造船厂。

由于近几年没有获得总部的订单,这个造船厂的业务和效益非常低,三星重工方面已经准备裁撤掉这个造船厂。

这个消息对于造船厂的工人而言,简直是晴天霹雳。

很快不少员工就闹腾起来。

不过也有很多员工由于签的合同是外协合同(类似于劳务派遣),因此想闹腾也没有办法,这样的员工占比超过一大半。

对于这件事,智人公司驻魔都的特别分公司,迅速收到了这个情报。

负责智人公司在大中华区分公司全面工作的卡门·洛佩兹,此时就在魔都处理一批起重机设备的采购合同。

他听到这件事,赶紧吩咐人事部派人去明州港招聘造船的技术工人,特别是那些外协员工,干最苦最累的活,收入却比正式工差很多,这些人是最容易挖的。

其实智人公司的人事部,近一两年,已经在大中华区挖了不在少数的技术工人。

上一篇:反套路重生

下一篇:都督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