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1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家父汉高祖》作者:历史系之狼

文案:

一个伟大的帝国刚刚诞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刘长也曾想过要不要争一争那大位,由自己来率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邦,吕后,刘盈,刘恒……嗯,活着不好吗?

于是乎,刘长戴上了穿越者之耻的帽子,开始了混吃等死的咸鱼生活。

又名《我愚蠢的欧豆豆》,《这娃其实是项羽的吧?》,《跟你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好大汉》等等。

时代说明

大汉初立,皇帝刘邦与皇后吕雉共同治理天下,天下百姓刚从战事之中解放,大汉正面临着农具不足、耕地不足、粮食不足,百姓吃不起饭,刘邦各个异性诸侯国谋反造反大汉的现状,刘邦广纳贤士,在逝世之前清理掉了造反的诸侯,并给自己的几个儿子分封诸侯国,太子羸弱,登基后,“活宝”刘长遵循刘邦的嘱咐,协同吕后,管理封国,抵御匈奴,成为太子强大的羽翼,极力保护帮助太子更好的治理大汉。

背景介绍

穿越、秦汉、历史军事、争霸

第1章 这娃一点也不像朕

汉帝十年

建城不满五年的长安城看起来十分的落寞,明明是一个崭新帝国的新都城,却看不到半点的新意,暮霭沉沉,在沉重的乌云之下,崭新的民居也透露出一股暮气来。

此时的长安尚且没有建设城墙,并不是很豪华的长乐宫和未央宫孤零零的被围困在一片矮小灰白的建筑群里,一个占据东南,一个占据西南。矮小的建筑群不规则的从它们身边朝着周边散去,偶尔有几棵枯萎的桑树遮挡住视线,坎坷不平的土路上也见不到几个行人。

长乐宫建立在长安地势偏低的西南角,占地极大,连着未央宫,占着长安城六成的土地,不过,比起昔日那阿房宫来说,这未央宫显然就有些不够看了,灰色的墙壁,整座宫殿都没有用太多鲜艳的颜色,哪怕是皇帝最爱的赤色,也只是少许。

宫内与宫外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般的凄凉,带着一种苍白的色调,偶尔看到几个宦官低着头踏着碎步穿行而过,他们也没有什么交流,好似走路都不带声音,别样的寂静甚至让人毛骨悚然。

“公子!公子!”

一声喧闹猛地打破了这种寂静,一个顽童猛地从椒房殿冲了出来,椒房殿是长乐宫内最鲜艳的建筑,其宫殿墙壁以椒粉和泥涂抹,呈现出另类的暖色,同时也是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那顽童年纪非常的小,稍不注意,都未必能看到这个个头跟地面一般齐的小东西,可是在他的身后,却跟着足足六位年轻的宦官,这些人不敢跑,也不敢大声叫嚷,一个个愁眉苦脸的看着那小东西,却只能跟在他的身后。

那小东西腿短跑的却不慢,就这么一路跑出了椒房殿,朝着前殿西侧的长信殿跑去。

几个宦官只觉得一股冷气朝着头涌去,为首那位更是惊惧的叫道:“公子!长信殿不可乱闯啊!”

小家伙这才停下了脚步,早已是累的气喘吁吁,他扶着一旁的殿壁,叫嚷道:“不进去也可矣,可有一事必要依我!”

“公子,您读书之事,乃是殿下所定的,仆等也不敢违抗啊。”

这小家伙唤作刘长,是刘邦的第七子。同时,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那幼小的身躯里,长期都存在着两个灵魂。

刘常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并且进入了这具身体的。

身为一名工程师,刘常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办公室和工厂里,对穿越的了解基本来自几个电视剧。同时,他对历史的了解是非常非常非常有限的。

公子长在年幼的时候就开始做梦,他总是梦到自己活在另外一个世界里。

现实与梦境不断的交接,他自己都有些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公子长还是刘常。

在头疼了数个月后,公子长大概是认清了自己到底是谁。

他不是公子长,也不再是刘常,是一个全新的刘长,与原身同样的顽劣,稚嫩,却拥有一部分隐秘的来自未来的记忆。

除了偶尔会想起一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之外,其他时候,他跟一个正常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一样的爱闹,被揍了一样会哭。

那为什么会挨打呢?刘长自己也不清楚具体原因。就是有一天,他忽然意识到站在面前那个高大的父亲就是刘邦,脑海里忽然蹦出一个词,他惊呼了一声“汉高祖”。

也不知道为什么,方才还和蔼可亲的刘邦在听到这句话之后,咬牙切齿,脱下鞋就是一顿打。

后来,母后告诉他,你父亲还没死呢,不必这么早去考虑谥号,不过,你这个庙号取得倒不错。

这来自未来的记忆对刘长并没有什么影响,对母亲的爱,对兄弟们的不屑,对父亲的畏惧,完全被他继承了下来,还有最重要的,对读书的怨恨。

或许这不能说是被影响,刘常前世就不太喜欢文科的内容,在这个世界,因为他过早的表现出了自己的聪慧,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因此,刘邦大喜之下,就找了好几个学者来教他。

哦,这些学者教的都是思想,有道家的,有法家的,也有儒家的……刘邦在当上皇帝之后,依旧有着曾经混迹底层时期的流氓习气,后人说他不是很喜欢儒学,实际上,他哪个学派都不喜欢。

他只喜欢能被自己拿来用的学派。

可这对刘长而言,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折磨了,他根本看不懂这些高深的思想,也没兴趣学,在诸子百家里,他唯一有兴趣的是墨家……可墨家在这个时期已经没落了,从当世之显学,彻底进入底层,走向了灭亡。

墨家的科学精神已经不复存在,取代的是侠义精神,也就是游侠之风,贵族老爷们不再认为墨家是一门学问了,信奉墨家的就只有那些游侠们了。

因此,刘长在这些时日里,一直都是想着办法逃课,不仅难还没有一点用处!

刘长与宦官们开始对峙,在发现宦官们铁了心要抓他回去上课后,刘长一把抓住了腰间的系带,他奶凶奶凶的叫嚣道:“你们要是再来抓我,我便在长信宫里撒尿!他人若是问起,我就说是你们让我干的!”

那几个宦官眼前一黑,他们甚至都不知该如何应对来自公子的威胁。

双方继续对峙,刘长无奈的放开了系带,又说道:“我也不难为你们,你们也别想抓我了,你们就回去告诉母后,说没看到我,行吗?”

几个宦官面面相觑,在所有的公子里,这位年幼的公子是最令人头疼的,他完全不像他几个兄长那样,他的兄长各个都是带着仁义之风,谦谦君子,可是到了他这里,那便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

他自幼聪慧,不到周岁就可以开口说话,这让宫中人都非常的惊讶,到了一两岁,他甚至可以读书识字了,皇帝自然是大喜过望,急忙着重培养这位聪慧的皇子。

结果呢,这位皇子在跟着几位大家读了两个月的经典之后,就再也忍不住了,开始想各种办法来逃课,死活不愿意再读书。

这皇子为了不读书,已经想了无数个办法,其中包括装病,装傻,装睡,装死,到后来伪装不管用了,他就直接摊牌了,揪大家们的胡子,往他们脸上吐口水,就差往他们帽子里撒尿了。

刘长心里也是憋屈,他要是早知道是这个下场,就应该装傻,不应该那么早将自己表现出来,这下可好了,装过头了,想到那些大家们念经一般的声音,他的脑瓜子就嗡嗡作响。

他觉得这学经典绝对称得上是一种酷刑,一句话翻来覆去的研究,一个字有几十种解释,每种解释都不相同,有些时候大家们教着教着自己就打起来了。

就在刘长陷入沉思的时候,那几个宦官却不知不觉的开始接近,刘长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猛地回身开始逃亡,“砰~~”,随着一声闷响,他也不知撞上了什么,直接摔倒在地上。

他龇牙咧嘴的抬起头来,却是看到了一个身材高大的黑脸汉子,这人看起来就很不好惹,方形脸配上那杂乱的胡须,眉头紧皱,看起来就是无比的严肃,令人望而生畏,那几个宦官早已是不敢抬头了,低着头,站成了一排,行礼拜见。

可刘长却并不怕他,家父汉高祖,我怕谁??

“哎呀,我受伤了,好疼啊!读不了书啦,快来人啊,带我回椒房殿!”

刘长张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握着自己的腿大叫了起来。

那男人认认真真的将刘长打量了一遍,没有说话,转身就从他身边走过。

那几个宦官长叹了一声,无奈的抱起了刘长,朝着椒房殿走去。

……

男人一路走到宣室殿,门口也没有宦官禀告,男人略微迟疑,还是坚定的走进了殿内。

殿内,一个年纪稍大的男人,抱着怀里的女人,正在说笑着。

这男人鼻梁高而眉骨隆起,胡须很茂密,随着他开口说话一颤一颤的,戴着歪歪斜斜的长冠,衣冠不整,就是形容他这个样子的,两人聊的兴起,男人又大胆了几分,就在他准备下手的那一刻,有人闯进了宣室殿。

这大胡子看起来有些慌,他急忙拉上了胫衣,系上了系带,而女人则是急忙躲在了他的身后。

那严肃的男人看到这辣眼的一幕,顿时气急败坏,重重的哼了一声,怒气冲冲的就朝着殿外跑去。

“哎!哎!”

大胡子一手拉着系带,朝着男人奔跑而去,终于在男人跑出殿门之前,追上了他,大胡子猛地一跳,那男人就被他撞翻,被压在了身下,他骑在那男人的身上,继续绑着自己的系带,绑好之后,方才笑着问道:“你怎么见了朕就跑?难道你觉得朕是个暴虐的皇帝吗?”

“您就是桀纣……纣……纣那样的皇帝!”

“哈哈哈~~”

大胡子刘邦大笑着,站起身来,得意洋洋的抚摸着自己的大胡子,那大臣起身,整理好衣冠,愤怒的盯着刘邦,刘邦这才收起了得意的模样,小心翼翼的晒笑着说道:“周御史莫要怪罪,朕以后再也不敢了。”

周昌冷哼了一声,并没有搭理他。

“哎,你这衣服都脏了,是朕的过错啊!朕赔你十件,如何?”

“我这衣服,并不是陛下弄脏的,是公子所弄的。”

“公子?”

刘邦一头雾水。

周昌这才结结巴巴的将方才遇到刘长的事情一一告诉了刘邦,并且最后非常严厉的说道:“父亲的行为如果不正当,孩子就会效仿!”

显然,他要用这个话题来劝谏刘邦而已。

刘邦愤怒的骂道:“这竖子!在朕的孩子里,肥最温,盈最慧,如意类我,恒最善,恢最信,唯独这个长,性情顽劣,无法无天,是最不像朕的那一个!”

他这明显是反击,你说孩子会效仿父亲,那我其他几个孩子怎么那么优秀呢?

“哦……”

周昌眯着双眼,略有所思的打量着面前这个大汉帝国的皇帝。

第2章 隔壁家的太子

“汾阴侯这么急着见朕,肯定是有什么大事要与朕说吧?”

还是刘邦率先转移了话题。

“对。”

周昌这才想起来自己前来要办的正事,他严肃的说道:“陛下要废掉太子,立公子如意为太子,这是不对的!”

“哦?太子虽然聪慧,但是行事过于谨慎,缺乏魄力,如意性情洒脱,好武,有朕的风范,更适合当皇帝,朕想要立如意为太子,这有什么不对呢?”

刘邦慢条斯理的坐了下来,看也不看周昌一言,摆弄着自己的下裳上的装饰。

“太子天性纯善,仁孝恭敬,没有一天不来拜见陛下的,跟他的兄弟们也是非常的和睦,何况他聪慧好学,有仁义之风,这样的太子,为什么要罢免呢?”

“其他的不谈,朕就说个最简单的理由……”

刘邦淡淡的说道。

“他是朕的嫡长子!却老是被长那个竖子欺负!这样的人,能做皇帝吗?!”

刘邦的语气猛地开始变得激烈,嗓门都比平日里高出了几分,这一刻,在他的身上完全找不到原先那个笑呵呵的老流氓的样子了,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不愧是久经沙场的铁血皇帝。

可周昌却一点都不惧怕他。

他气的涨红了脸,用更大的声音说道:“太子并非是惧怕公子长,只是因为他年幼而宠爱忍让!这难道还算是一个罪过吗?!”

“难道您想要选出一个不被欺负,可以直接杀害自己兄弟的太子来吗?”

“您是想要变成第二个始皇帝?想要一个胡亥吗?”

“臣的口才不好,但是废太子这件事我是绝……绝……绝对不能答应的!”

看到周昌发毛了,刘邦却没有再那么生气了,他收起了气势,再次笑吟吟的看着周昌。

周昌并不是第一个来劝说刘邦的人,在他之前,几乎所有的大臣都来劝他,刘邦想要换太子的想法早已在庙堂里激起了滔天浪花,无数大臣都在为此事而争辩,劝谏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当然,大多数人都是隐晦的讲述道理,而周昌是第一个毫无隐瞒,直接劝谏的。

到最后,刘邦也只是慢悠悠的说了个好字,看上去像是敷衍,毫无诚意。

可周昌却不能再说更多了。

当周昌走出了宣室殿的时候,“碰巧”遇到了前来这里找皇帝的吕后,吕后的年纪比刘邦小的多,她穿着赤红色的礼服,作为大汉的皇帝和皇后,刘邦与吕后的着装风格几乎是相反的。

刘邦总是喜欢穿着从前的那身服装,他在当皇帝之后,都戴着从前的冠,出巡的时候才穿的豪华点,平常在宫中跟大臣们喝酒吹牛的时候穿的无比简陋。

可吕后总是穿着最鲜艳,最豪华的衣裳,她身后总跟着数个宫女,低头随行。

刘邦大大咧咧的,跟群臣一起喝酒,喝大了就勾肩搭背的,吵起来还动手打人,可吕后却总是冷冰冰的,模样庄重,俨然是一个冰山美人。

周昌急忙行礼拜见,吕后却也开始行礼,大声的拜谢道:“要不是您的话,太子就要被废了。”

听到这句话,向来胆大包天的周昌也被吓了一跳。

储君的问题,向来敏感,尤其是皇后和皇帝之间,尤其如此。因为要被废掉的太子是吕后生的,而新太子却是戚夫人的儿子。

没有想到,皇后居然在宣室殿的门口就如此大方的将心里话说了出来,在这里说的话,刘邦不可能不知道,周昌的脸上罕见的出现了一抹笑容,只是这笑容看起来有些瘆人,他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吕后低着头,等到周昌离开了,这才走进了宣室殿,在整个过程中,她的表情却一直都很冷漠。

当吕后进来的时候,刘邦跪坐在案前,看起来要严肃了不少。

这些年里,夫妻两人的感情不是很稳定,刘邦疯狂的迷恋戚夫人,基本上天天都是跟戚夫人在一起,倒不是吕后不再美艳,只是两人相处了太久,刘邦或许是有些腻了。

不过,吕后并没有跟寻常夫人那样哭闹,她很是平静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这些年来,她独守空房,刘邦喜欢外出,每次外出都是带着戚夫人,而戚夫人整日在他面前撒娇,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上位,太子的位置摇摇欲坠,可即使如此,吕后还是一点都不慌,反而是更加的平静,变得更加冷酷。

刘邦看着自己的妻,对她的出现,没有一丁点的惊讶,仿佛早就知道她在门外一样。

吕后淡然的坐在了他的对面,两人彼此看着,眼里却没有半点的情义,带着些陌生,诺大的宣室殿,似乎从中被撕裂,分成了两半,就像是火山与冰山的对峙,一边燃烧着熊熊烈火,一边却散发出惊人的寒气,两人就这样平静的看着彼此。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