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136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同时,她还下令,允许以往逃避山林、湖泊和迁徙他乡的农民回到家乡,并归还田宅,官吏不得因其过去有不法行为打骂或歧视,一视同仁,这让很多因战乱而躲起来的百姓们重新走出山林,归于大汉的统治之下。

她下令群臣以身作则,释放隶臣,各地的官吏严格限制隶臣的数量,让他们都回乡务农,官吏要严防地方大户收纳隶臣。

又裁减了大批的将士,让他们返回家乡,优先给与他们土地,妥善安置,让地方多以他们为吏。

又下令各诸侯国效仿庙堂之政,不许自设制令!

如果说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是给汉武帝打下了基础,那吕后执政的这段时间,就是给文景之治留下了基础。

正因如此,她的工作量跟刘盈完全不在一个程度之上,起早贪黑,时不时就要外出,亲自查看,前来禀告大事的群臣也是数不胜数,刘长想跟她安心吃顿饭都变得很难。

察觉到刘长到来,吕后放下了手中的竹简,活动了一下脖颈,发出了咔嚓的响声。

刘长笑呵呵的站在吕后的身后,轻轻为她捏肩。

吕后沉默了片刻,方才问道:“要多少?”

“不要钱!”

“打了谁?”

“没打!”

“哦。”

吕后这才又拿起了手里的竹简,刘长咧嘴一笑,低声问道:“阿母啊,唐国各个郡守,都是杰出之人,奈何,庙堂里的贤才大多跋扈无礼,我将来前往唐国,如何管的住他们呢?”

“你想要宣义?他不能给你……”

“阿母说的什么话,唐国不缺倔驴,我听闻王陵为人耿直……”

“那我帮不了你,若是你能说服他,带走他便是……他不听我诏令。”

“哈哈哈,只要有阿母这句话就好!”

刘长大喜,捏肩也就捏的更加起劲。

正捏着肩,忽有近侍走了进来,说道:“太后,建成侯前来拜见!”

“让他进来。”

吕释之怒气冲冲的走了进来,刚进门,便叫道:“太后,这个宣义是不能再放任不管了!!”

他说着,忽然看到正站在吕后身后的刘长,收起了怒气,笑着说道:“长也在啊。”

吕后看都没有看他,冷冷的问道:“宣义做了什么,让你如此愤怒。”

“您前不久才册封我吕氏数人为侯,今日,他们就被宣义给抓起来了,我派人去宣令,他竟连我派去的人都给抓住了!我听闻,吕忿已经被他所杀,其余几人也是被他打得不成人形……正在廷尉大牢内!”

“哦?你是听谁说吕忿已经被处死的?”

“是廷尉正监王恬启之言也!”

吕释之愤怒的说道:“为何不让王恬启来担任廷尉的位置呢?他也是刚正不阿的人,又与我们亲……”

吕后猛地抬起头来,盯着吕释之,吕释之仿佛被掐住了脖子一样,顿时不再言语,吕后死死盯着他,“若是我没有记错,建成侯只是中尉,中尉何时开始负责廷尉的人选了?”

吕释之大惊,急忙大拜,“不敢,只是那宣义……”

“中尉做好自己的事情便可,廷尉之事如何,廷尉自会与我上奏……再有下次,你这中尉也就别再做了。”

吕释之吓得够呛,急忙请罪,这才悻悻而去。

刘长看着舅父的背影,无奈的摇着头,舅父年纪越大,人就越是糊涂,如今阿母都不许这些吕氏族人以亲戚的称呼来叫她,都要称为太后,这已经是表达的很明显了,舅父怎么还看不穿呢?

“这件事,跟你有关系吗?”

“什么事?”

“看来是有关的,为何要抓他们?”

“这些人嚣张过头了,四处败坏阿母的名誉,我也是一片孝心……”

吕后没有再理会这个混账东西,看着一旁的近侍,让他去将王恬启给叫过来。这位王恬启,年纪并不大,曾经跟随周吕侯吕泽作战,与吕家的关系向来很好,先前因为讨伐陈豨的功劳封为梁国相,辅佐刘长的五哥刘恢。

吕后执政之后,便将这位亲信从梁国带回了庙堂,又将他安排在了宣义的身边,共同负责廷尉之事。

很快,王恬启就出现在了椒房殿内,这个人身材高大,面相木讷,看着不是很机灵,他恭恭敬敬的拜见了太后与唐王。

刘长看着他,笑着开口问道:“贵夫人如今可还掷衣否?”

王恬启脸色一黑,吕后不悦的说道:“不许对王将军无礼!”

刘长这么问是有原因的,据说,这位将军虽然作战勇猛,为人刚烈,可有一个缺点……畏妻。当初高皇帝在各地巡视的时候,曾在他家里做客,到了半夜,听到重物被摔在地上的声音,非常的惊讶。

次日,高皇帝将王恬启叫来,询问道:“昨夜听闻异响,是因何故?”

王恬启脸色羞红,急忙说道:“妻掷臣之衣!”

刘邦满头雾水,摇着头说道:“掷衣岂能有这般声响?”

王恬启无奈的回答道:“臣在衣中。”

高皇帝闻言大笑。

从此,这位将军便有了个雅称,叫掷衣将军,后来当了相,梁人称为掷衣相,如今嘛……很可能就要代替驴廷尉,成为掷衣廷尉了。

吕后无奈的说道:“我儿顽劣,还望将军勿要怪罪。”

王恬启摇着头,认真的说道:“不敢,当初高皇帝在世,常有此问……”

吕后便请他坐在自己的面前,询问了廷尉诸多事,王恬启一一回答,当吕后问起吕氏之事的时候,王将军认真的说道:“廷尉仗杀吕忿,其余人被囚。”

“为何不告而仗杀?”

吕后的脸色也顿时有些不好看。

“吕忿杀人夺财,先前有商贾失踪,廷尉发现他与这件事有关联。”

“杀得好!”

吕后忽然说道,她站起身来,看着王恬启,说道:“宣公另有他用,日后这廷尉,或许便是由您来负责,请您继续宣公之风,对这等歹人,不可留情,可不告而杀之!”

“唯!!”

王恬启急忙行礼,吕后又赏赐了他些东西,让他离开。

等他离开之后,刘长愤恨的说道:“早知道是个贼人,我该断他手脚!这帮纨绔,每一个好东西!”

听到刘长的话,吕后冷哼了一声,说道:“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你还有脸说他们是纨绔?平日里,你不也是如此?”

刘长大怒,叫道:“这可不一样,我等从不欺负他人,我们都是拿自家的东西,分发给百姓,我吃羊,都只吃舅父家的!”

“是,是,你是长安第一善人……长安的狗看到你都得跑逃!”

刘长低着头,嘟囔着什么,却没有反驳。

“长啊……吕氏这些人,群臣不能动,若是再遇到这样的,你便自己来收拾,便是打杀了无碍!”

刘长一愣,轻声问道:“都可以打杀??舅父也可以吗??”

看到阿母的脸色愈发的不善,刘长还是及时溜出了椒房殿。

“好兄弟!!!”

刘长激动的看着面前的好兄弟,紧紧握着他的手。

好兄弟笑了起来,笑着说道:“许久不见,大王又壮了许多!这快跟我一样高了!”

刘长拉着他走进了府邸,好兄弟急忙说道:“我这次又给大王带来了不少的骏马……”

“哎!你我难得相见,说什么骏马呢!来,陪我饮酒!”

刘长在府内设下了宴席,款待这位来自远方的月氏客人,好兄弟的气色看起来好了很多,他笑着说道:“自从大王送了我们那些盔甲武器之后,我们小胜几场,哈哈哈,冒顿气坏了,却又不敢全力讨伐,生怕大唐趁机攻打!”

刘长乐呵呵的听着他说草原上的事情,又说道:“好兄弟,月氏无碍就好,你这雅言说的也是越来越标准了呀!”

“在大唐待的时日久了,便也能说了。”

两人亲切的聊着天,吃着面前的饭菜。

刘长有些好奇的问道:“好兄弟啊,你在月氏是什么官爵?”

好兄弟一愣,随即有些惭愧的说道:“大王啊,我出身低下,家族时代牧马……在月氏也是为他人贩马,如今因为大王的缘故,月氏王常常派我与唐国来往……却也没有授予官爵,大王……我……”

“出身算什么,我阿父当初也不过是一个亭长而已!英雄不问出身!!我们这里有这么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张不疑点着头,确实有这样的话。

两人聊的兴起,大吃了一顿,刘长这才跟着好兄弟去看马。

原先好兄弟所送的白马看到这几匹马很是激动,不断的嘶鸣着,好兄弟上前,抚摸了几下,白马便平静了下来,刘长目瞪口呆,“好兄弟啊,这马性烈,我平日里耗费不少力气才能让它平静,你是怎么做到的?”

好兄弟笑了起来,“大王有所不知,我家世世代代牧马,我自幼与马为伍……你看,这马鼻翼扇动,短浅呼吸,强烈呼气,这便是马不安,可从左侧抚摸这个位置……”

“我这次带来了数匹马,马是合群的,轻马强于重马,训练出头马来,其余马匹都会跟随……对马不能无端殴打,对战马尤其如此,马其实是很聪明的……公马喜争斗……”

好兄弟说的滔滔不绝,从马的习性,到草料,甚至有一定的兽医知识。

刘长听的目瞪口呆,“月氏之民,都如此擅长牧马?”

好兄弟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倒也不是……我的阿父曾负责为上一位月氏王牧马……”

“好家伙!那也是个月氏太仆啊,你还说自己家世不好?!”

好兄弟脸色变得暗淡,说道:“阿父为王牧马,只因为王的骏马在与他人比试时慢了几步,便被处死了。”

刘长一愣,忽然说道:“兄弟,来唐国当太仆吧!”

“啊???”

好兄弟瞪大了双眼,“我乃月氏……”

“无碍!别的不说,就你这对马的了解,那比夏侯婴还要厉害,你这样的人不当太仆,谁来当呢?!唐国的马都交给你来养!!”

站在身后一直都没有说话的召平小心翼翼的拉了一下刘长,低声说道:“大王,大汉尚且没有以蛮……以胡人来为大臣的先例。”

刘长傲然的看着他,“这不就有了吗?!”

召平当然不会知道,在不久的未来,会有一位匈奴王子来到大汉,不但做官,还成为了辅国重臣,一路干到了彻侯,他的家族更是世名忠孝,七世内侍,直到东汉末年,还有个叫金旋的后人做上了两千石。而这位匈奴大臣叫金日磾。

可无论刘长怎么说,这位好兄弟就是不肯,按着他的话来说,他连汉字都认不全,怎么做太仆呢?

刘长小手一挥,给他写了书信,让他去唐国找一位叫盖公的,跟他去学习,学会了就在唐国牧马!

送走了感激涕零的好兄弟,刘长长叹了一声。

“大王,不要悲伤,迟早还会相遇的。”

“寡人不是悲伤……只是不知该如何去问他的名字啊……人家都快当上唐国太仆了,寡人还是不知道他的名字!”

当刘长准备纵马去城外放纵一场的时候,皇宫里却派了人,请他即刻回去。

刘长无奈,只好乖乖回到了皇宫。

“寡人正忙着国事,什么事啊,非要将寡……”

刘长抱怨着,走进了椒房殿内,便看到了笑着坐在吕后身边的鲁元公主,刘长大喜,急忙走了上去,“大姊!!!”

鲁元公主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刘长看了看周围,“嗯?姐丈呢?偃和嫣呢?”

刘乐一愣,这才说道:“你姐丈和偃没有一起来。”

“唉……我跟偃玩的挺好,为何不将他带来呢?”

嗯,就是因为跟你玩的太好,所以才没有带来。

刘乐在心里想着,却说道:“这次前来,是因为喜事。”

“啊?有何喜事?来,坐。”

刘长拉着姐姐坐了下来,又看了一眼身边的吕后,刘乐笑着说道:“你的犹女要成家了,我特意将婿子带来与阿母相见。”

刘长一愣,随即问道:“就是那个叫……叫……贾谊的?”

“长弟居然还记得,就是他。”

刘长想起刘乐曾说这个人是张苍最杰出的弟子,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傲然的问道:“那他人呢?”

“正在外面……我正准备叫进来……”

刘乐说着,又看了看吕后的脸色,要知道,吕后一直都是希望将张嫣嫁给燕王,或者是嫁给楚王世子的,可张敖与刘乐自作主张,将女儿许配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吕后肯定是不太开心的。

注意到了刘乐的眼神,吕后抬起头来,严肃的说道:“让他进来吧。”

刘乐大喜,这才急忙起身派人去将这个年轻人叫来。

当贾谊走进椒房殿的时候,一下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