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147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强盗窝??对,对,我赵国是强盗窝!所以常有强盗来光顾!”

“对了,长弟啊,唐国上一年的产粮是多少啊?”

“产粮?唐国不怎么产粮,百姓们都啃树皮……唉,穷啊,我们唐国那土地,根本无法耕作,就算耕作了,还有匈奴人来焚烧……唐国国库几年都没有见到一粒粟米了,唐国的孩子们到现在都没见过粮食长什么样……”

“正好兄长们都到齐了,要不支援我一些?”

“内啥,堂兄啊,仲父身体还好吧?”

“好,阿父让我替他向诸位问好……还有,阿父让我告诉唐王,那些船只就送给唐国了,只是同行的官吏能不能放回来?”楚世子刘郢客继承了其父的优点,一样的文质彬彬,读过很多书,是个很安静的小伙子。

刘长一头雾水,“嗯?官吏?什么官吏?”

刘如意抓着刘郢客的手,认真的说道:“看到了吧,这就叫强盗窝,我赵国是饱受其害啊!”

“好了,三哥……这些年里,唐国也帮了你不少,连邯郸之外的道路都是唐国帮你修的吧……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刘恒忽然开口说道,刘如意一愣,笑着说道:“戏言耳。”

“作为诸侯王,当注意言行。”

刘恒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尤其是在皇宫里,更是如此。

刘长在这里可以狂,可以坐在最前,可以傲然的询问几个兄长为什么不拜见他,可同样的事情要是让他们对刘长做,那他们就可以准备一下然后喝酒上路了。

诸侯王们都长大了,如今他们都是为人父,没有儿时的那种青涩,话题总是不由得偏向家庭,他们说起自己的孩子,说起管教孩子时的烦恼,随即惊讶的发现,整个下一代的宗室似乎都在朝着刘长的方向狂奔,如脱缰的野驴,让大王们饱受摧残。

“唉,头疼啊,上个月他打了三个近侍……我走之前他还在躺着呢!”

“是啊,怎么说都不听,任性妄为!”

几个人交流着带孩子的经验,刘如意黑着脸,一言不发。

刘长笑呵呵的听着,哎,我这些犹子们还不错啊?

比起第一代诸侯王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第二代的诸侯王们却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莽。各个都是刘长一般的莽夫,做事不想后果,从刘肥到刘恢的孩子,都是这个熊样子。其实,这也与他们的生活有关,为什么刘长之前的几个哥哥都不是莽夫呢?因为没有人溺爱他们,他们不能任性妄为。

而第二代诸侯王们,跟刘长一样,生下来便是享受着强权与宠溺,当然容易走偏。

他们眼神复杂的看着自己的儿子们,脑海里却满是那个不听话的弟弟的身影,不会吧?阿父所经历的折磨不会落在自己头上吧?

就在众人热闹的攀谈的时候,一位近侍走了进来,大声说道:“太后前来!!!”

刘盈带头起身,诸侯王们纷纷起身,他们脸上的笑容在一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全部低下了头。

当吕后穿着华衣,在诸多近侍的簇拥下,仰起头走进了宣室殿的时候,众人行大礼来参拜,原本热闹的宣室殿,也是瞬间变得无比的肃穆,刘盈急忙起身,想让让吕后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太后并没有理会他,而是坐在了他的身边,依旧是让刘盈坐在上位。

吕后坐下来,看向了左侧的那些诸侯王们。

有的脸色苍白,有的坐立不安,有的额头落着汗,有的板着脸,有的低着头,有的浑身颤抖,有的正咧嘴傻笑……嗯。

“恒,家里情况可都好?”

吕后再次开口询问,刘恒不假思索的回答道:“都还好。”

两人再次开始寒暄,哪怕在先前已经寒暄过一次了,太后笑着点了点头,随即看向了楚王世子,“郢客,你阿父呢?”刘郢客也是急忙回答,太后对他们两人格外的偏爱,聊了许久,随即板着脸,“赵王……王宫里还算是平静吧?”

“太后……平静。”

“我听闻,她多干涉你迎娶之事,与你的后妃争吵,若使得诸侯国绝嗣,这可是大罪啊……”太后冷冷的说着,刘如意的双手不由得颤抖着,他急忙起身说道:“周相有多训斥,儿臣也定然注意,不会使太后烦忧。”

“呵,就该除了赵国,并入我唐国!”

刘长忽然开口说道。

吕后瞪了刘长一眼,没有理会请罪的赵王,又看向了梁王。

“梁王不告而娶,是因为我不是你的生母吗?”

“并非……并非如此,我派人告知了太后……”

“那我可曾允许?”

“我这……”

“没有长辈之令,不为娶,当为纳。”

“不,我是明媒……”

看着要辩解的五哥,刘长只觉得又急又气,好在刘肥哆嗦着开口说道:“要听从阿母的吩咐!!”

刘恢委屈的低着头,刘肥笑着,脸色苍白,看着太后,“恢弟不知事……”

“不愧是诸侯之长啊……”

“阿母!梁王婚嫁之事,是朕允许的!”

“长兄为父!”

“朕已答应,那便是娶!”

刘盈忽然开口,他皱着眉头,眼里却没有一丝的惧怕,当家人遇到危险的时候,平日里总是怯懦的刘盈,却总是会挺身而出,变得无比强硬,他或许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可他是目前唯一能让所有诸侯王归心,真心敬重的那个人。

刘盈为梁王解围,太后只是冷笑着,没有回答。

“燕王……你在燕国境内自设法度的事情,应该没有得到陛下的应允吧?”

“太后!燕国与其他地方不同,多胡人,多贼寇,多强敌,若是依从庙堂法度,是无法治理的。”

“哦……是这样啊。”

吕后几句话,将大半的诸侯王都敲打了一次,同时,通过对刘恒和刘郢客的区别对待,使得诸侯之间的关系也不再那么的牢固。刘恒还好,他的几个兄弟都是相信他的,可是强有力的楚国,此刻就不太一样了,他们看向刘郢客的眼神也没有原先那般亲切。

这是刘长所经历过的最压抑的宴会了。

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吃饭,只有刘长大快朵颐,就算要做什么事,也得先吃饱啊。

气氛格外的肃穆,诸侯们大多低着头,刘盈也没有说话。

吕后这才缓缓开口说道:“我这次召集你们前来,是为了统一法度,最先,就是要进行官吏轮换之事,你们可以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是国之大事,不必顾及。”

众人还是沉默着,没有说话。

沉默便是最好的拒绝,看到众人都保持沉默,吕后皱起眉头,不由得瞥了一眼刘长,刘长急忙起身,大声的说道:“既然大家都不愿意说,那我就带着头,我觉得太后说的很对,诸国之间的隔阂太大,这样算什么大一统呢?就该进行轮换,我唐国愿意带头进行轮换!”

“大家都没有异议啊?”

刘濞忽然开口说道:“唐王,燕国与唐国都是要抵御匈奴的,若是进行轮换,让楚人来唐燕之地,他们知道如何抵御匈奴吗?没几年都换一次,原本正在进行的政策不会被打断吗?地方官吏熟悉地方都需要几年的时日啊,不断的轮换,岂不是给了匈奴可趁之机?”

太后笑了起来,“燕王是反对这个政策啊?”

“不是反对,若是太后要推行,我又怎么敢反对呢?只是有外敌在,故而直言,还请太后恕罪。”

“不,我并不怪罪,这一点,我也想过了。”

“因此,我决定先在其余诸侯国内推行,唐国,燕国,以及吴国这些与外敌直接接触的可以缓缓,燕王觉得如何?”

刘濞大喜,说道:“若是这样,再好不过,我是觉得这么做是可以的!!”

刘濞瞬间倒向了吕后,这让其余几个诸侯王的脸色顿时变得不太好看。

“中原之国,并无外敌,韩王,你觉得如何啊?”

“我听从太后之令!”

刘恒早就跟太后有过沟通,直接开口确定立场。

这下子,刘肥,刘如意,刘恢,刘郢客这四位就有些尴尬了,他们看着自己的盟友越来越少,刘恢畏惧的看了看周围,想要答应,可看着大哥那灰白的发丝,却咬着牙,强忍着畏惧,没有开口。

刘肥低着头,迟疑了片刻,方才抬起头来,认真的说道:“我们倒是不反对,只是国内之臣,似乎不太愿意。”

“哦?你的国相不奉我的诏令?”

“齐国上下的臣子,大多都是齐人,他们不愿意离开家乡,还曾对我说,若是有这样的命令,他们便辞官归乡,儿臣能力不足,不能镇得住群臣。”

太后点了点头,又看向了如意,笑着问道:“你国内也是有人不服?”

听到这句话,如意吓得险些瘫坐在地上,他急忙开口说道:“我愿意听从太后之令,国中大臣,儿臣也会好生劝说……”

在这场宴会上,只要说错了一句话,可能就要上路,没有人敢大意,而对刘如意而言,他的国力薄弱,同时,又被太后所厌恶,在这种时候,他是不敢站在太后对立面的,比起兄弟几个,他的处境是最危险的。

吕后不屑的看着刘恢,“梁王整日沉迷女色,怕是对这些国事不太了解啊。”

刘恢背后发凉,他看着一旁的大哥,又想起自己的妻子,整个人都颤抖了起来,他必须要做出抉择了,在巨大的煎熬之中,他颤抖着说道:“儿臣无能,愿意听从太后的吩咐。”

说完,他便闭上了双眼,深深低着头,再也不敢去看一旁的刘肥。

吕后做事是相当迅速的,只是在几句话的时日里,就已经使得十人之中的八人归心,最后也只剩下了楚王世子与齐王。楚王世子正要开口,太后却笑着说道:“这件事,你不必理会,我会亲自给你阿父写信,跟他直接商议。”

太后这么一说,就只剩下了刘肥一个人。

当刘肥发现这个事实的时候,他就明白,反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如今的大臣们大多还保持着战国的作风,国内的大臣基本都是诸侯王们自己招来的,他们只将诸侯王当作自己的君主,轻视庙堂。因此,当庙堂下令将他们都编入大汉官吏之中,让他们进行轮换,完全听从庙堂命令的时候,诸侯王们大多是不太情愿的。

国相们担心这样的情况会导致人才流失,会导致政务混乱,自然也不愿意,至于其他官吏们,则是以辞官来要挟。

面对这般复杂的情况,吕后的脸色一如既往的平静。

刘肥果断的怂了,表示听从太后的吩咐。

诸侯王们答应,可这只是吕后推行政令的第一步,因为要具体执行,最大的阻力并非是这些诸侯王。

刘长忽然问道:“阿母?今日众兄弟齐聚,可能饮酒?”

吕后的脸抽了抽,她总觉得这个竖子是在内涵什么,她还是点了点头。

刘长笑着起身,也不顾什么礼仪,叫道:“高皇帝的子嗣们,犹子们都齐聚一堂,阿父若是看到,也会非常开心的!来,我们为了阿父而饮酒!大哥!板着脸做什么!难道看到了我不开心吗?!”

刘长努力带动氛围,只是方才吕后所带来的压迫太强,使得他们到现在也不敢大意。

“五哥,你就别吃了,少吃点吧,你看看你……舞阳侯的肚子都没你大!”

“哈哈哈,大哥,你就多吃点吧……齐国难道比我唐国还穷吗?你看看你,活像我唐国百姓!”

刘盈也是笑着说了几句,众人也不敢再绷着脸,纵然是假装,也是露出了笑容,吕后并没有阻止刘长,众人再次开始吃饭,饮酒,有刘长带头,其余众人也不畏惧,太后怎么也不会毒杀唐王对吧?

众人配合着唐王,宴会总算是变得像个宴会。

“大风起兮~~~”

当刘长醉醺醺的开始高歌的时候,兄弟们张大了嘴巴,看着那摇头晃脑的身影,目不转睛。

“来,跳舞啊!跳啊!还愣着做什么?!寡人当初微服前往长安之外的时候,遇到贼寇,我饮酒杀人,一口杀一人,连杀十余个贼寇,人莫敢近身!!哈哈哈~~”

听着刘长的吹嘘,众人只是揉着双眼,脑海里的某个身影与面前的人影渐渐重叠在一起。

纵然是太后,此刻的也是眼神呆滞,看了片刻,便站起身来,以身体不适为由,急匆匆的离开了这里。

刘盈等人眼眶泛红,只是安静的看着刘长,一口一口的吃着酒。

而同样喝醉的刘恢此刻却抱着刘长,大声的哭嚎了起来。

“阿父!!”

“我好想你啊!!”

第194章 无人可代替的唐王

诸侯王们都已服从,却并没有急着离开。

这倒不是他们自己不想离去,只是没有太后的命令,他们不敢离开。

除了齐王,燕王和楚世子,其余诸王在长安都是没有府邸的。当然,他们也可以住在皇宫里,思考再三,他们还是一同来到了唐王府,准备在这里留宿,之所以住在唐王这里,而不是齐王或者燕王那里,主要是因为跟唐王亲近不会惹上麻烦。

刘长的府邸大概是全长安最安全的地方,比宣室殿还要安全,毕竟,宣室殿的门卫可不敢阻拦太后的近侍,而前几天对刘恢他们格外无礼的近侍,遇到唐王的舍人都得笑着打招呼,毕竟他们都知道,唐王最护短,且最暴躁,就是唐王将他们杀了,太后也未必会治他的罪……顶多打几棍子。

看到刘长这奢华的府邸,看着他那敢硬怼太后近侍的舍人,看着府内进进出出的二代功勋子弟们,看着时不时就来传达各种消息的使臣,几个大王只觉得心累,大家都是诸侯王,为什么这待遇差距就这么大呢?

就唐王府内的这几个行为,他们但凡做出其中一个,都要去饮酒了。

虽然他们都答应了太后的要求,可这还得看国内群臣的意思啊,谁知道自己会不会被当成鸡用来吓唬猴呢?

好在,刘长这里还是安全的,刘长傲然的坐在上位,看着左右的诸兄弟,说道:“诸位兄长,今日寡人设宴,其实也是有要事与你们商议。”

“这第一件事,便是庙堂的新政。”

刘长认真的说道:“这件事,对我们而言,也未必是坏事。”

“寡人在唐国,多招募其地方士子为官,不同地方的官吏互相勾结,欺上瞒下,乡野之官吏还公然与豪情勾结,欺压百姓……这是一害,另外,国中大臣若是不换一换,就怕将来会裹挟我们的子嗣来谋反,我们强健,而子嗣总有不健者!”

“如今诸国各自为政,先前讨伐匈奴的时候,联军之中便出现了诸多矛盾,而政令,货币各异,国与国的臣子们互相敌视,长久以往,不出百年,那又是一个春秋之乱世啊!塞外诸部,已被匈奴所统,若是中原仍处于乱世,则匈奴可分而击破,吾等后人,将披发左衽!”

当刘长严肃的开始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诸王们都有些惊讶。

刘如意茫然的看着刘长,捏了捏自己的手,这话真的是长说出来的吗??

刘长笑呵呵的看着众人,说道:“我们都是为天子牧守各地,大汉天下,都需要我们的扶持,可不能为了权势而做出有损天下的事情,至于太后的政策,我也详细的看过了……其中三年轮换显然是不合理的,我认为,可以是五年轮换,分国内轮换与国外轮换……不同的官位有不同的政策。”

“另外,还有朝见纳金的事情,我也觉得有些太频繁了,可以更改为两年或者三年。”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