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19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你好不容易平定了乱世,天下百姓难得有修养的时间,脱离了苦难,你为什么想要再次引起战乱,继续让别人去厮杀,继续去祸害这个天下,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韩信沉默不语,脸色有些动容。

“你不懂,武人天生就是为了战争而生的。”

“你才不懂呢!”

“武人不是为了战争而生的,没有人是为了战争而生的,武人是为了天下而生的,是为了苍生而生的,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武人需要平定战乱,安抚黎民,外敌入侵,残害百姓,武人就要抵御外敌,保护天下苍生!这才是战争的意义!”

“这是谁教你的?”

“我的老师!盖公!”

韩信忽然笑了笑,说道:“这位倒是个高人。”

“可惜……没有余地了。”

蒯彻有些听不进他们的废话了,他催道:“大王,这小子居然来到这里,那肯定就是吕雉用他来试探我们的,不能拖了,当机立断,我们先逃离这里,先去召集徒奴!!”

蒯彻的思路是对的,他们在这里只有七八个人,而吕后这边,就算刘邦带人离开了,也有吕释之镇守,就是皇宫里的甲士,就有数千人,若是吕后现在派人来袭杀,他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韩信的计策,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吕后不知情。

这个造反计划到底有多不靠谱呢?

首先,连彭越这样在外地的诸侯王都被皇帝皇后派人监视,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在他们造反之前就知道消息,而韩信是在长安,身边不知道安排了多少人,就连他离开樊哙家后随便对亲信说的话,刘邦都能知道,并且用来反问他。

韩信想要召罪犯攻打长安,长安的罪犯又有多少人呢?刘邦在登基后多次赦免各地的罪犯,长安的也是这样,就算知道皇宫的部署,刘邦也离开了,韩信再厉害,还能用这些罪犯攻进有全副武装的甲士所守护的皇宫???

何况,他还是要伪造刘邦的诏令,来发动罪犯??还得确保这些罪犯能跟随他?

这造反弄得跟儿戏似的。

韩信在有兵的情况下能击败刘邦不假,可是说他有能力造反……嗯……或许吧?

蒯彻的催促,让韩信脸色大变,他很快也反应过来,继续待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了。

蒯彻不怀好意的说道:“将这小子抓起来,作为人质。”

刘长却放声大笑了起来,笑中含泪。

“师父……他刚才说您想练剑是吧?”

“我陪您练吧!我给您舞剑!!”

刘长猛地扑过去,韩信下意识抓住剑鞘,刘长直接抓住剑柄,就将韩信的宝剑给拔了出来。

周围的武士们纷纷亮起了家伙,韩信咬着牙,眼里满是迟疑。

而刘长拿到剑后,并没有去袭击韩信,他只是乱挥了起来,这厮根本就不懂得用剑,在这样情况下,韩信也无法继续迟疑了,再迟疑,就真的要送命了,他看向了两个武士,“生擒之。”

随即,转身就要离开。

“死!”

刘长猛地投出了手里的利剑。

武士们大惊失色,韩信一颤。

“噗嗤~~~”

在韩信不可置信的眼神里,利剑飞出,深深插进了蒯彻的胸口,剑柄还在不断的摇晃着,用出了全力的刘长也顺势摔在地上,他抬起头来,正好与茫然的蒯彻对视。

这是刘长第二次拿东西砸蒯彻。

第一次是竹简,但是竹简带来的伤害,并没有现在这么深。

蒯彻剧烈的呼吸着,可总是提不上那口气,他颤颤巍巍的指着刘长,似乎是想要说什么,可是一开口,血水就从嘴边冒了出来,很快,整个下巴,以及胸口都被鲜血染红。

“额!额!”

蒯彻发出别样的呼吸声,重重的倒了下去。

刘长浑身都在颤抖着,双腿早已软了,浑身无力,无论怎么样,都站不起身,他想要爬远一些,可就像是被鬼压床那样,意识都变得恍惚,双手双脚根本不听自己使唤,牙齿打着哆嗦。

这是刘长第一次动手杀人,无论是自己多么厌恶的人,当看到对方死去之前的眼神之后,刘长都只是觉得恐怖,呼吸都变得困难了起来。

这样的变故,彻底吓到了所有的武士们。

韩信瞪大了双眼,他就这样看着蒯彻烟气,目瞪口呆。

“师父……为什么要造反?为什么啊?”

“你本该是被立庙被后人敬仰的人啊……为什么啊……”

刘长哭了起来,声音嘶哑不清,就那样狼狈的趴在地上,边哭边吐边叫着。

“做皇帝真就那么好吗?野心真的就可以蒙蔽一切吗?”

看着狼狈不堪的刘长,韩信缓缓低下身来,就这样盯着他的脸。

……

此刻的刘邦,穿着盔甲,坐在高大的战车里,傲然的看着前方。

将军都分别带兵,跟在他身边的,只有同坐一辆战车的陈平了。

在刘邦所有的谋士里,陈平是最不像谋士的那一个,他长得太高大魁梧了,不知情的一看,还以为是樊哙贴身来保护刘邦呢!

不过,这高大魁梧的身材也帮了他不少。当初陈平年轻的时候,家里穷,他又不肯劳动,结果长大后没有女孩愿意嫁给他。当时有个叫张负的人,他的孙女嫁了五次人,丈夫都死了,没有人再敢娶她。

张负某一天意外看到他,当即就被他这外表所折服,回家后就决定将孙女嫁给他。

张负的儿子说:陈平那个穷光蛋,为什么要把女儿嫁给他受苦呢?

张负告诉他:哪有仪表堂堂像陈平这样的人会长久贫寒卑贱呢?

这件事告诉我们,颜值确实很重要,无论在什么时代。

陈平在后世里的名声不是很大,远不如汉初三杰,甚至樊哙,夏侯婴等人也比他有名。这或许是因为他的名字太普遍,百科一下都能找到近百个的那种程度,当然更多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为人比较低调。

他是个非常非常聪明的人,聪明到什么程度?

聪明到在汉初善终,达成这个成就的这个级别的跟吕后没有亲戚关系的大臣是不多的。

刘邦忽然笑了起来。

“陛下在笑什么呢?”

“朕笑陈豨不懂用兵啊。”

“他不在南面占据漳水,也不再北面守住邯郸,由此可知他不会有所作为。”

陈平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刘邦忽然转过头来,低声问道:“你说,他现在动手了没有?”

“没有。”

陈平冷漠的说道:“做事的时候优柔寡断,不肯绝决,事败之后后悔当初没有果断的,大概就是他这样的人吧。”

第33章 什么叫御史大夫啊?

事实证明,陈豨实在是高估了自己,也小看了刘邦及他麾下的那些普普通通的将军们。

当刘邦来到赵代地区,双方真正开始对上的时候,正在这一带坚守的赵相国周昌匆匆忙忙来拜见刘邦。刘邦将如意封为赵王,周昌为赵丞相,陈豨谋反的消息也是周昌传递到刘邦这里的。

周昌看起来没有在长安时那样的体面,不过,身材依旧挺拔,他严肃的拜见了刘邦,说道:“臣担任赵相,却没有能阻止陈豨叛乱,也没有能保护赵国的城池和百姓,请陛下治罪!”

刘邦笑着扶起了他,“你刚刚来到赵国,就发现陈豨有不轨的想法,及时进奏,才让朕做好了准备……何况,你不知兵,城池失守,那是郡守、郡尉的责任,与您有什么关系呢?”

周昌这才说道:“常山郡共有二十五座城池,陈豨反叛,失掉了其中二十座,既然陛下认为这是郡守、郡尉的责任,就请陛下将这些人全部处死!”

刘邦一愣,问道:“郡守和郡尉都造反了吗?”

“没反叛。”

刘邦长叹了一声,“这是实力不足的原因啊,他们没有什么士卒,挡不住陈豨,怎么能怪他们呢?”

“传朕的诏令:赦免他们的罪行,恢复他们的职务,让他们继续作战!”

刘邦进驻邯郸,在这里召见了赵地的大臣们。刘邦虽然还在这里,可樊哙等人却早已出发击贼了。

刘邦并没有追究赵地大臣们的责任,反而是以怀柔的手段来安抚他们。

刘邦看着一旁的周昌,问道:“邯郸还有能带兵打仗的壮士吗?”

“有四个人!”

“太好了!将他们叫过来见朕!”

周昌回答的很是迅速,君臣一问一答,底下的人却都有些懵。

尤其是那帮子赵国的大臣们,更是如此,赵代地区最能打的是陈豨。其余能打的壮士们,不是造反了,就是在前线跟造反的那一批硬刚,这邯郸城里哪来的壮士?还特么有四个?我们咋不知道啊?

周昌领命,便走到了下方的赵代大臣身边,低声说道:“陛下这是要赏赐我们赵国的壮士呢!快去找四个壮士过来!”

听到这句话,赵地大臣们眼前一亮,瞬间明白了周昌的意思。

都说周相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本以为是个不近人情的,没想到,他对赵地竟如此照顾,果然还是自己人靠谱,多好的丞相啊!这些大臣们连忙外出,周昌则继续陪着刘邦,就在半个时辰之后,有四个人走进了邯郸王宫里,前来拜见刘邦。

周昌起身,指着他们四个人,说道:“陛下,这就是赵国能带兵打仗的壮士!”

刘邦点了点头,打量着他们几个人。

这几个人,虽然在打扮上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威猛,看起来成熟,可刘邦老远就能闻到他们身上那种纨绔的味道,他对这种味道实在是太熟悉了。很不幸,他孩子里也有一个这样的,不学无术,整日就知道吹牛逼,一身纨绔气,开口就是家父如何如何。

这四个所谓的赵国壮士,显然就是个小号的刘长,果然,问了下姓名,果然都是赵开头。

刘邦皱起了眉头,勃然大怒。

“你们这些臭小子也能带兵打仗吗?”

刘邦破口大骂,那四个年轻人哪里敢面对如此愤怒的刘邦,顿时跪倒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敢言语。

周昌急忙起身,说道:“这的确就是赵国最骁勇的壮士了。”

刘邦冷哼了一声,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赏他们一千户的食邑,任命为将!”

“多谢陛下隆恩!!”

那四个年轻人犹如打了鸡血一样,急忙拜谢,那些跪坐在两旁忧心忡忡的赵国大臣们,顿时也是眉开眼笑,纷纷拜谢。

在刘邦到来的时候,这些赵大臣们还是一副忧心忡忡,极为抑郁的状态。可是到这个时候,他们却都走出了那种状态,开始纷纷为刘邦出谋划策,商谈如何对付陈豨。

在召见完赵国大臣们之后,刘邦便让他们尽快准备好这一次的战争所需,又让周昌来负责这件事。

御史大夫赵尧站在刘邦的身边,欲言又止。

赵尧的年纪并不大,他从前担任符玺御史,是周昌的部下,当时有人对周昌说:“您的部下赵尧,年纪虽然小,但却是个奇才,君主一定会特别对待他的。晚点您就会发现,他会取代您的位置。”

周昌笑着回答说:“他是个作文书的小官吏,年轻,没有威严,也没有资历,怎么能取代我呢?”

后来,赵尧就给刘邦献计,说:“陛下想要保护公子如意,那就给他安排一位有威严,有资历,年长的连贵人也不敢出手的大臣做国相吧!”

刘邦深以为然,然后,有威严的,年长的,有资历的御史大夫周昌就去了赵做国相,给刘如意保驾护航。而年轻的,没有资历的,没有威严的赵尧就成为了大汉最年轻的御史大夫……

周昌因为这件事还曾跟刘邦抗议过,虽然这抗议看起来就是周昌故意在跟某个贵人说:我是迫不得已的,你可得给我几分薄面,我曾在太之事上立过大功,你可不能害由我保护的公子啊!

刘邦看着赵尧的样子,笑呵呵的问道:“御史可有什么要说的?”

赵尧迟疑了片刻,随即说道:“周相是臣曾经的上官,臣本不该说他的坏话,可是,如今臣身为御史大夫,不能不理会!”

“陛下,有不少人跟随您进入蜀郡、汉中郡,其后又征伐西楚,有功却未得到普遍封赏,现在这四个赵人有什么功劳而予以封赏呢?”

“何况,我看他们,根本就不像是可以带兵打仗的人,这肯定是周相特意安排了几个赵地大臣的家中子弟,来欺骗陛下,讨得赏赐啊!”

刘邦大笑,他指着赵尧,说道:“这就是你不如周昌的地方啊!”

“陈豨反叛,邯郸以北全都被他所占领,朕用紧急文告来征集天下各地的军队,但至今仍未有人到达,现在可以重用的就只有邯郸一处的军队而已。”

“朕何必要吝惜封给四个人的四千户,不用它来抚慰赵地的年轻人呢!”

“只有安抚住了赵地的人,才能在赵地击败敌人啊!”

赵尧瞪大了双眼,问道:“这是陛下早与周相说好的?”

刘邦没有回答,有的君臣,根本就不需要事先交代,一句话,对方就能明白自己的意思,然后演下去就可以了。这就是他那么喜欢周昌的原因,这人绝对是最懂自己的大臣了。

赵尧惊为天人,惭愧的说道:“臣年轻不懂事,居然在陛下面前诽谤周相,请陛下不要将这件事告诉他……”

“放心吧,你也是为了国家的事情,朕怎么会害你呢?”

“陛下与周相……真的是令臣羡慕啊,陛下英明,而周相更是机智!”

刘邦更开心了,他问道:“你知道陈豨的将领都有谁吗?”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