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199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樊卿猛地惊醒,转过头来,看着身边的阿母。

“阿母!”

樊卿笑着,眼眶却有眼泪掉落。

吕媭将她搂进了怀里,在阿母的怀里,樊卿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了起来,“阿母……我是不是很差?是不是很难看?”吕媭搂着女儿,叹息着,“怎么会呢?这些年里,不知多少人来找我,都想要迎娶你……”

“那他为什么不喜欢我呢?”

“怎么会不喜欢呢……只是他自己感受不到而已。”

“你们从小一起长大,他分不清对你到底是友还是爱……这很正常。”

看着女儿还在哭,吕媭皱了皱眉头,严肃的说道:“你别哭!我教你个办法,保证能让他向你坦白心意!”

樊卿擦着脸上的泪痕,抬起头来,看着吕媭。

“你骗我!”

“没有……来,你听我说……”

当吕媭回到了主室的时候,樊哙正在等着她。

“如何?”

吕媭没有回答,只是坐在了一旁,有些不悦的说道:“难道真的要让我们的女儿去做妾吗?!”

樊哙笑了起来,“我不过屠户出身,你也不过富户而已……何必在意那些腐生们口中的东西呢?长为人重情,他绝对不会亏待了卿,有他照顾着,他们都不会有事……”

“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急着将她嫁出去呢?甚至宁愿给人做妾?”

樊哙抿了抿嘴,笑着说道:“我们都老了……给她找个归宿,也挺好。”

吕媭没有再说话,两人便准备休息了。

夜里,躺在榻上的樊哙的额头不断滚落着汗水,浑身都在微微颤抖着,樊哙死死咬着牙,怒目圆睁,忍受着来自全身的剧痛,这铁打的猛将,却始终都没有呼一声。

……

次日,刘长一大早就来到了太学。

对于太学而言,刘长绝对是他们耳熟能详的大人物,毕竟,负责太学的浮丘伯,整日都跟学生们吹唐王,整日都是以唐王的事迹来鼓舞他们,甚至说出了“天下之贤,莫如唐王”这样的话。

浮丘伯这样的态度,使得很多人都对他有些不屑,叔孙通都没有这么露骨的去吹捧唐王,你却吹上了。

而浮丘伯这个人,跟叔孙通皆然不同,他为人很刚的,原先他拜见高皇帝,都是直言不讳,敢跟高皇帝硬刚,跟叔孙通完全不同,因此,高皇帝方才重用了叔孙通,而没有任用浮丘伯,浮丘伯便去了楚国。

就是面对吕后,这人也敢说很多人不敢说的东西,例如,吕后先前在考虑是否要放权给天子的时候,浮丘伯便面见太后,“天子温和知礼,所患者乃强臣也,今太后坐镇两宫,群臣不曾有欺君者,何不让陛下处事呢?”

吕后这才放权与天子。

浮丘伯得知唐王要来,即刻带着众人前来迎接,刘长也是很喜欢这个老头,急忙上前跟他拜见,两人热情的寒暄了起来,互相吹捧,浮丘伯便带着刘长去参观太学,浮丘伯开心的说道:“先前大王整顿太学之后,太学焕然一新,已经培养了不少的能吏!”

“各个方面都有了制度,不再像从前那样散漫,权贵之子也不敢轻视……”

“大王此举,当真是造福社稷!”

“整个太学的学子,都该拜谢大王的恩德!”

“哈哈哈,浮丘公过誉了!”

刘长谦虚的说着。

两人边走边聊,太学的学子们惊讶的看着刘长,纷纷观望,刘长认真的说道:“太学的学子,都是我大汉最优秀的年轻人,寡人这次讨伐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准备在这里设立郡县,这就需要很多的官吏。”

“太学职责重大,希望能为唐国输送更多的官吏,用来治理这些归化的地区。”

“这些地方虽然偏僻,可教化之事,乃是大功德。”

刘长来太学的目的很简单,来要官吏的,浮丘伯顿时也明白,即刻为刘长举荐了几个不错的学子,刘长接见了他们,笑着跟他们寒暄了许久,到最后,刘长离开之前,紧紧握着浮丘伯的手,“请您多帮帮唐国,唐国上下,都应然不忘了您的恩德!”

“大王放心吧!唐国是天下的壁垒!臣岂能不帮?!”

刘长决定要离开了,他先是回到了皇宫里,跟阿母告别,吕后倒是不在意,只是挥了挥手,让他快点走,刘长抱着小刘安,亲了很多下,认真的说道:“我不在的时候,好好照顾你大母……知道了吗?”

“不要惹她生气,要听她的话!”

“母!”

刘安只是叫着。

“叫父!”

“母!”

“父!”

“母!”

当刘长与家人们告别,来到了城门口,准备返回唐国的时候,吕释之却是怒气冲冲的追了过来。

“舅父?”

刘长惊讶的看着他,急忙下了车,前往拜见。

吕释之很生气,他拄着拐杖,愤怒的质问道:“你为何不来偷我家的羊呢?难道去了唐国,便看不起我这个舅父了吗?”

刘长哭笑不得,急忙解释道:“舅父……我这次讨伐匈奴,吃了半年的羊,故而如此,并非是轻视之意啊。”

“这我不管,来人啊!”

吕释之一声令下,顿时有家人将羊带到了刘长的面前,吕释之正要说话,忽然又咳嗽了起来,缓了片刻,他才看着刘长,认真的说道:“带回去吃吧……下次若是再来长安,可不能不来我的府邸啊……你大哥不与我亲近,从来都不拜见我……”

刘长拜谢,收下了吕释之送来的羊,恭恭敬敬的送走了舅父。

刘长正准备离开,樊卿却又来了。

刘长嘀咕了起来,走到她的面前,“你又是来送什么的啊?”

“送口信的。”

“说吧。”

“我下个月便要成家了……到时候你可以来参加。”

“你说啥?!!”

刘长瞪大了双眼,大叫道。

第237章 过秦论

那一刻,刘长的神色是很惊诧的。

他皱起了眉头,猛地俯下身来,就在樊卿惊愕的眼神里,一把抓住她的手,猛地一拽,樊卿在刘长面前似乎没有任何重量,就直接被他拽上了骏马,刘长大笑着,将她抱在怀里,看着众人,大声说道:“出发!!”

随即,刘长一马当先,猛地冲了出去。

其余骑士们都大叫了起来,跟随在刘长的身后,众人纷纷飞奔而去。

前来送别的众人都惊呆了,樊市人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些骑士们消失在远方,转过头来,看着灌阿,询问道:“刚才大王是不是把我妹妹给抢走了?”

灌阿不悦的说道:“大王的事情,怎么能说是抢呢?两人情投意合,这是私奔了。”

樊市人呆愣了片刻,“可我听到卿似乎在向我求教啊。”

“不行!我得去救他!”

“我现在就去唐国,你告诉我阿父,就说我去救樊卿去了!”

樊市人说着,便要去找马。

“你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有胆魄了?”

樊市人一愣,转过身去,正好看到阿母眯着双眼,冷冷的看着他。

……

而此刻的樊卿,却是又惊又喜,跟刘长同乘一匹骏马,感受着环绕着自己的那温暖而庞大的力量,樊卿莫名的心安,她只是傻笑着,依偎在刘长的怀里,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你就这样把我抢走了?”

“少说话!你现在是寡人的俘虏!”

“哈哈哈……好!”

刘长一脸的傲然,意气风发,一旁的栾布却有些看不下去了,“大王啊……您便是要纳妃,也好歹跟舞阳侯禀告一声啊……舞阳侯是开国大将,还与吕后有亲……你就这样抢走,舞阳侯以后如何见人呢?”

“怕什么,他老了,打不过我了!”

“那太后呢?”

“呵呵,等寡人办了事,就是姨母跟太后哭诉又能如何,还不是得乖乖接受!”

看着自家大王那一副铁定的反派的模样。

栾布的脸抽了抽,随即仰头长叹:有君如此,何愁国家不亡?

樊卿却羞红了脸,低着头,不敢言语。

季布却不在意,他很平静的说道:“栾舍人……你也得抓紧了……大王可都已经为人父了。”

栾布不悦的反驳道:“那你呢?你不是比我还年长吗?”

“我最大的孙子,已经上战场了。”

季布平静的回答道。

栾布瞪大了双眼,再次打量了一下面前的季布,问道,“我怎么不知道这件事?”

“我不愿让他借我的声名,故而不曾声张。”

栾布想起了自己捞熊孩子的那段时日,不由的摇了摇头,“算了,我还是不急……我也不是家里独子……还有几个兄弟在,以后再说吧。”

当这一万多人从河内准备返回唐国的时候,沿路的行人都是很害怕,不只是行人,官吏们也很害怕,他们是听闻唐国风俗近蛮夷的,很多大家都讽刺唐国,说这里简直就是蛮夷之国,其实很多官吏都没有相信,直到他们亲眼看到了这支唐国的骑兵军队。

他们信了,果然是蛮夷啊,从穿着到打扮,比蛮夷还蛮夷!连唐王都是如此,已经变成了蛮夷的样子,甚至还抢了个民女。

刘长所路过的地方,官吏都得来拜见,原本还该设宴款待的,但是刘长急着回去,便没有接受。

跟随刘长前来的周胜之看着这一切,不由得感慨,他越来越后悔跟着大王去唐国了,自己去唐国是做伙夫还是民壮呢?

其实,唐国跟长安是很近的,从高都轻装出发,不出十余天就能到达长安。

这就是为什么群臣惧怕唐国的原因了,因为唐国是真的能轻易攻占长安的,也是当初萧何不肯将河内河东给刘长的原因,要是有这两个郡,刘长上午带着大军从唐国出发,下午就杀到内史地区了。

当刘长远远看到高都的时候,商贾往来不绝,战事并没有影响到这里的商贸,物资的紧缺却让商业活动变得更加频繁,唐国的商贾们也是要为战场效力的,原本大臣们提议让商贾们全部去参战,就跟秦国一样。可张苍却觉得不妥,因为唐国总动员,国内的物资已经有些不够了,应当发动商贾发挥自己的本能,从各地带回物资。

但是,要限制物价,断绝这些商贾趁机发财的念头。

当刘长赶到了高都的时候,县令率领众人前来迎接。

刘长翻身下马,大笑着走到了县令的面前,“贾县令!寡人归国!怎么就率领这么一点人来拜见呢?!”

贾谊的脸有些黑,他说道:“县尉与其他官吏都去打仗了……其余的官吏都要协助我来治理高都,大王要讨伐匈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怎么能在意来迎接您的排场呢?难道排场比战事还重要吗?”

刘长大怒,“你个区区县令,居然敢质问寡人?”

他一把拉住贾谊,拉着他便朝着县城内走去,“走,寡人正好饿了,便饶恕你的罪行!”

贾谊看着搂着自己肩膀的唐王,“大王啊……不可失礼啊。”

“装什么装,我犹女可还习惯?”

“大……”

“叫舅父!”

“舅父大人……都还习惯……已经……怀了身孕。”

“哦?哈哈哈,这是好事啊!”

“那你呢,在这里过的还习惯吗?我看你治理的不错啊!”

贾谊傲然的说道:“治理一个县城,难道还需要什么才能吗?”

“哦?你这么厉害啊?”

“不过也确实很累……繁琐的事情很多……”

走进了县衙,季布带着骑士们去休息,栾布跟了上来,刘长吃着饭,贾谊便让张嫣出来拜见舅父,刘长笑着说道:“我在长安见到了大姊他们,他们还询问了你的情况,有机会多给他们写信,知道了吗?”

“唯。”

刘长聊了些家常,这才看向了贾谊,“战事如何了?”

“得知大王无恙,淮阴侯已经不再出征了,如今冒顿在四处反攻,想要夺回河南地,淮阴侯正在阻挡着他……”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