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239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樊卿顿时皱起了眉头,双手叉腰,“对,我若是不笨,岂能嫁给你这样的人呢?”

“你现在后悔也晚了,生粟都煮成烤肉了,你再瞪我,我就让樊伉带着十个人去讨伐冒顿了啊!”

樊卿白了他一眼,抱着刘安,认真的叮嘱道:“安,你阿父没读过什么书,没有文化,就是一个大暴君,你可不能跟他一样啊!”

刘安重重的点着头,“嗯!我会做个贤王!不跟他一样!”

“你这竖子!我棍呢?”

“谁怕你呀!安!我们上!”

樊卿就抱着安,冲过去与刘长打闹。

看着面前这三个孩子闹来闹去的,曹姝无奈的摇了摇头,只好摆起了王后的作派,严肃的说道:“不要闹了!吃饭!!”

“哦。”

三个家伙急忙坐了下来,刘长坐在中间,卿和安分别坐在他的两旁,曹姝带着近侍弄来了吃的,分别放在他们三人面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曹姝就像是养了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哪一个都不让他省心,最乖巧的居然还是最年幼的安。

“阿母……我可以再吃点肉吗?”

“不行,吃菜!”

“哦……”

“大姊……我可以吃肉吗?”

“不行!太辛!吃柰!多吃几个,对你身体好!”

“大王!你也是,忘了太医说什么了吗?少吃肉!多吃菜!”

折腾了许久,三人吃完了饭,卿便带着安去休息了,看着在面前操劳的姝,刘长伸出手来,一把将她抱在了怀里,曹姝无奈的说道:“大王,还是白天……”

“白天又如何?寡人什么时候理会过这个?”

“姝啊……平阳侯的事情,你也不要担心……廷尉是不敢对他怎么样的……”

“我并不担心……大王一定是有自己的想法。”

刘长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笑容,他很开心的看着怀里的曹姝,“唐国的王后可比唐国的王要贤良太多了。”

“大王,我知道大王事务繁忙……但是朝中有不少老臣,大王还是应当适当去看望……建成侯,汝阴侯等人……虽然如今不再担任重要的官职,可毕竟都是高皇帝时的重臣……于情于理,大王都应当时不时看望。”

“寡人知道了。”

刘长点了点头,当初跟着高皇帝的大臣们越来越少,朝中重臣里,老臣的数量越来越少。

在厚德殿内休息了两天之后,刘长便令人叫来了刘章。

刘章目前在负责绣衣的情况,他跪坐在刘长的面前,表情肃穆。

“章啊……齐国的事情……”

“仲父不必多说,我都明白的……我先前便多次拜见阿父和兄长,告诉他们,驷钧作恶多端,若是传到了长安,我们都有性命之危,只是,阿母以为我有削弱驷氏,取代兄长的心思,便将我赶出了王宫,不许我再拜见兄长。”

刘襄跟刘章并非是一母所生,兄弟两人的感情还不错,只是这位刘章有才能,颇受齐王重视,因为失去了王后的爱,大概是怕他对自己的亲儿子不利。

听到刘章这么说,刘长便不担心了,他确实很看重这个犹子,在他看来,宗室里的新一代人,简直就是如意,太不堪了。这些年轻人啊,都不太行,刘长觉得还不错的,也就大哥家的老二,二哥家的老大,四哥家的老五了,这三个竖子还行,启在这些年里总是跟自己写信,总是抱怨着阿父,言行举止颇有自己的风范。

至于祥嘛,逃课斗殴,四处为非作歹,虽然不像自己幼时那般听话,但是有豪气。

章在他们之中最年长,也算是最有才能的,做事果断,有眼光,有谋略,比起他那个兄长,倒是更有人君之资。

刘长说道:“反正,你不用担心齐国会除国……你自己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好,好好做事,或许,以后你也能拿个王位。”

刘章大惊,急忙说道:“我不曾有取代兄长的心思……”

“谁让你去取代你兄长啦?哪里不可以封王?非得盯着齐国那点地,没出息!你就没有想过拿下龙城,封个龙城王嘛?!”

刘长训斥道。

“仲父说的是,定要为仲父取下龙城!”

“好,这才是我刘长的犹子啊!”

刘长满意的点着头,随即便说道:“如今这绣衣啊,震慑力是有了,可只是拘束在几个郡内,那些偏远的地方,就管不到了,这可不行……寡人想要全力扶持绣衣,这件事,寡人就交给你了,要让全国各地都有绣衣,最好,连冒顿身边都有绣衣的人!”

“你可以设立一部分人在明面上,给与震慑,另外一部人藏着身份……提供各地的消息。”

“你的府也该扩设了,最好在各郡都设立一个绣衣府,最后再统一汇报到你这里……”

刘长为刘章提供了几种思路,刘章认真的听着,随即迟疑的问道:“仲父,扩建倒是容易,只是,要用那么多人,这需要很多的粮食物资啊……目前国库不富裕,能支撑起来吗?”

“寡人这般雄才伟略的君王,就因为穷被限制了发挥!”

刘长顿时有些恼怒,“那个卖爵的事情,张相到现在都没有去执行吗?国库穷的一干二净,想做什么都做不了,你现在就去将张相给我叫进来!”

刘章很快就离开了,没过多久,张苍便走了进来。

“大王!”

“师父啊……”

刘长无奈的看着他,“您做国事的速度若是跟您生孩子的速度一样该多好啊。”

“我这都在各地转了一圈,就这么一个政令,您到现在都没有施行……”

“这是为什么啊?”

张苍平静的说道:“都已经准备好了,就是因为大王不在,不敢私自下令。”本着能拖一天就拖一天的精神,张苍说这话,也是没有半点的脸红,“所以,师父就这样空等了大半年??”

“倒也不是……南越有使臣前来,臣负责接待南越之使臣……”

“嗯?赵佗派来的使者?”

刘长眯着双眼,随即愤怒的说道:“这老匹夫最是狡诈,当初他来长安的时候,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这都过去了几年,他还是那个命不久矣的样子,我看啊,哪天我都要不在了,他还是这副样子!”

张苍感慨道:“此人高寿啊。”

“你也一个样子……你这模样,跟当初来教我时的模样有什么区别?一点变化都没有!”

“师父,你说实话……你是不是吃过什么仙丹之类的?”

“你们两个,简直绝了啊,一个玩命的生孩子,妻妾百余人,这么大的岁数,照样活蹦乱跳,一个在南越蛮荒之地,处处毒虫瘴气,同样的岁数,还是活奔乱跳的……”

刘长问道:“赵佗派人来做什么?”

“南越对大王执政这件事,非常的开心……派人送来贺礼,同时请求归还长沙之郡。”

“嗯??归还一郡??赵佗有这么好心?”

刘长是不太相信这个老头的,这老头越是表现的热情,他就越是觉得这老头别有用心,张苍眯着双眼,严肃的说道:“赵佗应当也是害怕,吴国愈发的强盛,灌侯在长沙国操练兵马,大王又是急性子,不像陛下那般温和……他是怕大汉全力来攻打南越。”

“南越王虽然贤明,可国力远不如大汉,国内文武,也远不如大汉……”

刘长眼前一亮,“他们害怕寡人呀?”

“哈哈哈,去将南越的使者给我押过来!”

“一个郡哪里够,不来三个郡,乃公这就去攻打南越!”

看着面前瞬间变得蛮横的大王,张苍摇了摇头,这些南越人还是不知道自家大王的性格啊。

自家大王向来都是持强凌弱,大刀之下,专斩老弱,遇强则弱,遇弱则强,在他面前透露出自己的软弱,那大王岂不是要蹬鼻子上脸?

第273章 那是高皇帝的歌声

南越使臣忐忑不安的坐在刘长的面前。

栾布站在一旁,也是死死盯着这位使臣。

看到对方这般惊惧的模样,刘长不由得冷笑了起来。

“这位使君,您也不愿意看到南越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惨况吧?”

刘长完全不掩饰,开口便是恐吓。

使臣大惊,急忙说道:“大王,南越与大汉交好,我家大王更与您有亲……”

“有亲?比之齐王如何?齐王也是寡人至亲,但是他为人吝啬,不愿意将郡县送给寡人修建园林行宫!寡人便废了他的王位,令将军季布带人去杀死他的大臣!南越比起齐国如何?南越王比起齐王如何?”

刘长凶神恶煞的询问道。

南越使臣只是哆嗦着,后背发凉,说不出话来。

其实,当听到刘长执政之后,南越王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惊惧。南越的实力不比匈奴,而周围的长沙国和吴国不断的增强国力,南越的局势越来越危险,而南越之所以能继续存在,是因为大汉这几代皇帝都算是明君。

大汉讨伐南越,不是啃不下来,双方在人口基数上,就不是一个等级的,那就是一个壮汉与孩子的搏斗,但是,这个孩子所待得地方太危险,壮汉也有染病的风险。刘邦并没有想着要讨伐南越,因为他觉得消灭南越的弊大于利。而刘盈没有这么做,只是因为单纯的厌恶战事,不希望再开战局。

吕后倒是有过吞掉南越的心思,只是还要顾忌匈奴,群臣劝谏,也能打消这样的心思。

至于刘长,赵佗太清楚这是个什么玩意了。

这厮完全不会理会什么利和弊,南越国弱,他就一定会攻打,也不会理会这样有没有什么风险,至于群臣的劝谏,那竖子能听的进去吗?群臣的谏言,他只听对自己有利的一半,但凡自己不想听到的,他完全就当作没有听到。

而刘长执政之后,的确,情况就有些不同了。

吴国顿时收起了原先的和气,刘恒开始操练军队,时不时就要在南越几个重要的边关前“狩猎”。

长沙王倒是个软性子,可他的国相灌婴,那是个凶人啊,常常在南越边境上寻衅滋事,殴打南越的将领,完全就是在逼迫南越王谋反。

在原先,南越国周围的邻居,都是好言好语的哄着赵佗,只希望这个老爷子不要给自己惹麻烦,可如今呢,他们都是变着法子在逼迫赵佗,恨不得赵佗即刻跟自己翻脸,好多斩几个人头。

将领们的模样,大多是随其君的。

在刘邦时期,地方将领们大多都很狡猾,在刘盈时期,他们又表现的很温柔,在刘长的时代,他们就退化成野蛮人了。

不只是在南越,在其余各地,上行下效,边关的将领们频繁的外出挑衅,就是突出了莽,横这两个字。大概是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不会受到刘长的惩罚,说不定还能得到奖励……毕竟,刘长就不喜欢他们表现的太怂。

面对愈发频繁的挑衅,南越王头痛不已,南越国内实在无人可用,唯一能算是名将的,大概就只有赵佗自己了……总不能让赵佗自己领兵出征吧?他都这般年纪了,还要去跟灌婴碰一碰?

赵佗觉得是没有这个必要了,因此,他急忙派人来长安,跟刘长示好。

使臣在离开的时候,赵佗语重心长的告诉使臣,面对刘长,要多夸,这竖子吃软不吃硬,你把他夸得舒服了,南越国就会好过很多。

“大王乃贤明的君王,您的德行是前所未有的,便是尧舜那般的贤人也不能媲美……”

使臣在无言以对之后,即刻就按着赵佗所教的办法用出了舔字决。

使臣这么一夸,刘长顿时面露喜色,期待的看着他。

“哈哈哈~~~”

“咳。”

站在一旁的栾布急忙清了清嗓子,打断了一脸傻笑着的刘长,刘长急忙反应过来,板着脸,“你便是将寡人夸上了天,也没有用!寡人向来就厌恶阿谀奉承之辈!”

使臣急忙说道:“臣不过是如实诉说,哪里有吹捧大王呢?在大王这样贤明的人面前,谁又敢做奉承的事情呢?我前来的时候,我家大王就告诉我,从前与大汉多有误会,可如今是大王来治理大汉,那就一定要对大汉表示最大的敬意,大王文武双全,当初千余人击败匈奴,在军中逐冒顿而去的事情,谁人不知?谁敢对大王不敬呢?”

“哈哈哈~~~”

刘长再次大笑了起来。

“大王……还是说正事吧。”

栾布再次提醒道。

“对,我们还说那南越的事情,要表示敬意,一个郡怎么够呢?”

“大王!我南越国弱,不似唐国那般强盛,更没有大汉这样的疆域,没有大王这样贤明的君王来治理,更没有大王麾下那样的贤臣来辅佐,也没有大王这般勇冠三军的统帅……大王之勇,天下无敌啊。”

这使臣虽胆小,可说话速度极快,总是用各种方式来吹刘长,把刘长吹的轻飘飘的,忍不住附和道:“寡人之勇,天下何人能敌?”

栾布冷笑着说道:“那是当然,在长安被曹相追打之时,在塞外被稽粥追击之时,在荆国捉拿幼王老相之时,大王的勇武就已经被天下人所知晓了。”

刘长瞪了栾布一眼,使臣却不敢再吹勇武了,急忙说道:“大王应当是知道南越国情的,大王乃荀子再传,黄老嫡出,兵家之脉,法家圣贤,天下还有比大王更有学问的人吗?大王对百家之学问的影响,对后世贤人的影响,虽千世犹存!”

栾布点了点头,“这倒是实话,大王的举动,却是对后世贤人的作用极大,大王大抵将千世昏君所能做的都差不多做完了,以后大臣们想要再用典故来讽刺那时的昏君,直接引用大王就好,可谓是影响巨大!”

使臣无奈的看向了栾布,这大王虽然是顺毛驴,可他麾下的这家伙还真是厉害啊,几句话就堵住了自己的嘴。

刘长瞥了栾布一眼,再次板起脸来,“还是说正事吧!”

“大王,南越不过三郡之地,我们愿献出一郡为大王修建园林行宫,收集南方的奇珍异兽,所有的宝物,让大王尽情享用!其余两郡,都是化外之地,便是送给大王,也没有什么用处啊……”

“你别管有没有用,送给我就完事了!”

“大王,南越愿意全盘听从大王的吩咐,大王可以派遣国相来管理南越之事,可以开边关,不再对大汉设防……”

使臣再次说了起来,而这一次,栾布都有些心动,若是这样,那南越就真的成为了大汉诸侯国,跟齐,楚这些国家没有什么区别,全盘听从庙堂之令,这倒也是个办法,如今的大汉想要收复南越,治理南越,都需要付出代价来,若是能如此收复……

就在栾布都有些意动的时候,刘长却表现出了极度的强硬。

“三个郡,一个都不能少!”

“否则,寡人明日就出发,灭你南越,国内上下,鸡犬不留,全部处死!”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