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283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让他们进来!”

刘长坐在上位,穿着华服,双手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原先就宽大的身躯,因为他的动作而显得更加强壮,皱起眉头来,则是更加的神武,便是坐在那里,便带着一股强大的压迫感,如虎如熊,眼神尖锐的有些刺眼。

即刻有五位大臣走了进来,他们毕恭毕敬的,通报了名字,这才相继走到刘长的面前,一同跪坐了下来。

这五人分别是丁甯,陈贺,陈速,秦同,杨武。

刘长是认识他们的,费侯陈贺,开国功臣排名三十一。

猗氏侯陈速,排名五十。

彭简侯秦同,排名七十。

吴房侯杨武,排名九十四。

这都是大汉封侯排名前百的猛人,至于那位阳都侯丁甯,他的爵位是继承来的,他的阿父丁复,排名十七。

看得出,召平对河西的事情还是比较上心的,虽然排名并不能决定一切,因为这个排名还要考虑贡献,例如张敖,就凭借着他阿父的归顺之功,拿到了开国功臣第三,显然就有些德不配位。至于凭借着自己负责后勤的巨大贡献,拿到了第一的萧何,倒是没有什么异议。

可能进百的将军,基本都是有能力的,毕竟将军们的贡献来自与他们的战绩,没有什么水分,召平找来的这些人各有特点,想必在河西也能帮着栾布做出不少大事,刘长看到他们面对自己都有些拘束,便令人拿来酒肉,面对这些征战多年的将军们,唯独酒肉是能最快让他们不再拘束的。

果然,当刘长与他们一同吃肉喝酒之后,这些人也就放开了,开始说着自己的想法,他们大多都是很乐意去河西的。

“我还以为你们都不会愿意前往河西……没想到啊,那些大臣们对河西都是畏葸不前,你们怎么看起来却急着要过去呢?”

陈贺咧嘴笑了起来,“大王,我们与他们不同,我们是愿意为大王效力的,大王要我们去哪里就去哪里,绝无怨言!”

“对,对,我们愿为王事死!”

“河西之地又如何,能为大王分忧,为何不去?”

几个大概也是喝上头了,顿时大叫了起来,刘长却哈哈大笑,笑骂道:“说实话!!”

陈贺顿时就老实了,说道:“军功。”

军功在大汉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封相拜将全靠它。而刘长降低了低级爵位的获取难度,却提高了高级爵位的获取难度,这些人虽然都已经是侯了,可谁会嫌弃自己的食邑多呢?对高级爵位的提升难度上,韩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先前的那一战,就给大汉带来了六十多个侯,大汉哪里受得了这个,急忙再次提升封侯和增加食邑的难度。

比起太平的中原,在河西显然能最快获得军功,何况,镇守在那里的太尉是周勃,开国功臣排名第四,跟着他去作战,想获得军功那简直是太容易了。

刘长认真的吩咐道:“河西之地凶险,不能轻举妄动,要听从太尉的命令,不能因为贪图军功就肆意出兵……只要能将河西治理好,那就是最大的功劳,若是有什么分歧,可以派人来告知寡人!”

“唯!!”

送走了这些将军们,刘长终于不再为河西的事情而担心了,河西虽然有周勃,可实力太弱,稽粥也不是无能的人,在周勃击败车师之后,稽粥也带着军队在河西内劫掠,给大汉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稽粥还分兵攻往陇西,想要以长安为目标,对大汉进行一番恐吓。

刘长非但不害怕,甚至还有些想笑。

围绕着河西和西域的战略,将会是漫长的,将会决定接下来大汉帝国的走向,稽粥在西域的攻略很是顺利,若不是周勃不断的干涉,只怕半个西域都要落在他的手里了,其中康居国作为抵抗匈奴的最大力量,已经派人与周勃取得联系,双方决定一同对付匈奴。

稽粥似乎在匈奴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反对者并不多,有资格反对的贵族大多已经被刘长杀死了。

稽粥设立了一群军事贵族,匈奴的战斗力得到了加强。

刘长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稽粥也是这么做的,他设立常备军,设立军事贵族,重用文人匠人,制定礼仪和律法,使得匈奴战力迅速飞升,甚至一度威胁到了长安,只是,这人来不及完成其他的改革,便早早逝世。

纵观匈奴历史,雄才伟略之主唯冒顿与稽粥耳,其余人都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冒顿是开辟者,而稽粥则是奠定者,两者的关系,就像是把始皇帝一分为二,一个负责灭国,一个负责建制。

在此刻,因为刘长的原因,变相的帮助稽粥削弱了匈奴内部反对派的力量,导致稽粥的改革进展比历史上的要快了几步。

……

甘泉宫内,刘祥换下脏衣服,滔滔不绝的说着今日的趣闻。

“有五位将军来拜见寡人,他们都是有侯爵的将军呢,是仲父将他们派到河西国,来辅佐寡人的!”

“寡人文有栾布,武有周勃,麾下有诸多能将,我未壮,壮则打稽粥!”

刘祥看起来很是开心,他真想明天就长大,前往河西,与那稽粥一决高下。

刘盈笑呵呵的听着儿子吹嘘,对一旁的曹皇后说道:“这竖子与他仲父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当初长弟也是叫嚷着要去唐国打冒顿,哦,不对,他说的是入……咳咳,反正有这样的志向不是坏事!”

曹皇后的脸上却没有半点的喜意。

她很是平静的帮着刘祥换了衣裳,低声说道:“要常常与那些将军们通书信,按时给他们的家人送些礼物……”

刘祥换了衣裳,便溜出去玩了。

曹皇后满脸担忧的看着他,又看着一旁的刘盈。

“皇后?怎么了?”

“陛下……便是封王,中原有那么多的土地,为何要封去河西呢?”

“陛下真该与大王说说这件事。”

“河西之地格外重要,当今宗室子嗣里就祥最为年长,不封他还能封谁呢?何况,那河西是块宝地……”

“宝地?那里民不足万户,城池十余座,内有诸羌胡人,外有匈奴,怎么就是宝地呢?”

刘盈自然是说不过曹皇后的,他迟疑着说道:“长对祥视若己出,不会害了他的,河西很快就能……”

“陛下,让祥换个封国吧……魏,韩,河内,都可以啊……”

“这怎么能行……”

“当初韩王不就换到了吴国吗?为何不行呢?”

“这……”

刘盈说不出话来,曹皇后长叹了一声,坐在了一旁,“陛下觉得自己治理不好大汉,却要如此对待祥吗?他有什么过错呢?不被其父喜,不得大母之爱……陛下之嫡子,居然要前往河西那种地方为王……安为何不去呢?”

“不要再这么说了……”

刘盈认真的看着她,“若是被阿母知道了,她又要生气了……”

曹皇后沉默了下来。

“您重情……就是不知以后是否也会有人会对祥留情。”

……

考核这件事,刘长很早就告知了太后。

在刘长来到长安之前,吕后先后举办了三次,也确实挑选出了不少官吏,大汉目前的官吏制度还是比较简陋的,主要就是靠各地的举荐,立功的将士,还有就是一些有名声的贤人被天子请过来做官。

在地方上,也是看情况,如里,亭的小吏,是可以通过考核来担任的,花点钱学律法,然后参与考试。

在原先,这样的官吏制度还不算有太大的问题,秦国的官员大多都是来自战场,可现在大汉大一统,国内没有那么多的战役,过去的大臣们一一逝世,当初开国的数百侯爷,如今只剩下了一半,这一半人里不少还是在家里养病,能真正做事的人很少。

因此,官吏制度就成为了困扰大汉的问题。

刘长是不喜欢举荐的,这些人往往都是举荐自己的亲信或者子弟,在被刘长警告之后,他们就开始交换着举荐,我举荐你的弟弟,你举荐我的儿子……大家一同升官,一起封侯,其乐融融。

而富户为了得到举荐名额,便贿赂地方的官员,这样的事情,光是在上一年,绣衣便侦破了六起。

刘长因此认为,这官吏的事情,最好还是能通过太学培养,再以考核的方式来分配到各地去。

吕后时的三次考核,招用了四百六十余官吏。

事实证明,这些通过考核后到达各地的官吏,还是不错的,对比那些因为战场上立功而得到官位的士卒,这些人的治政能力绝对是高出一头的。

到了如今,那四百六十余人里,已经有六人当上了县令,还有两人已经在担任郡丞和郡尉了。

这升迁速度也是很惊人了,毕竟当时的考核距离也没有过去多长时日。

因为是第四次考核,群臣都已经有了经验,考核的地点放在了太学。

周围也提前做好了部署。

当刘长在甲士们的簇拥下,大步走进了太学的时候,那些做好了准备的士子们都显得有些激动,纷纷踮起脚尖来看刘长,刘长的名声是很不好,可是如果能有被这个昏君提拔的机会,那他们当然也不会放过,不做大官怎么能劝谏大王呢?

太学为了养成清廉的风气,因此装饰也不是很奢华。

刘长坐在上位,便示意让召平开始这次的考核。

前来参与考核的士子不过千人,而考核的内容也不算复杂,最先就是注释一下经典,考考学问,然后按着不同的职务来进行律法,农桑,水利等方面的考核,这都是太后在三次考核后总结出来的经验,召平在其余官吏们的相助下,即刻开始了考核。

刘长坐在上头,很快就有些无聊了。

他用手扶着自己的下巴,枯燥的看着远处那些正在持笔奋书的士子们,不由得打起了哈欠。

“召公啊……寡人忽然想起来了,寡人还有要事,就先……”

“大王!不能离开啊!起码要待完这一场……您现在走了如何能行?稍后还得由您来激励这些人呢……”

刘长摸了摸鼻子,“可寡人真的有要事啊……”

“大王,请您看看这次考核的内容如何。”

为了避免大王跑路,召平连忙拿出了“试卷”,放在了刘长的面前,刘长果然被吸引了注意,没有再说离开的时候,专心的看起了考核内容,赵始也有些好奇,探出头来观望。

“今云盛而蚓弗能乘也,雾……雾……雾……西而蚁不能游也!”

赵始轻声念道。

刘长却笑了起来,“让你多读书,这分明是个能字!哪里是念西的?”

赵始清了清嗓子,“这字在南越是念西的!我不曾说错!只是习惯不同而已,像橘生淮南则为麦,生于淮东则为奈!你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赵昧一愣,低声说道:“阿父……是淮南为橘……”

刘长冷笑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赵昧点了点头,这句话总算没说错。

“你以后得多读书,知道吗?说个典故都是错的!”

两个大经学家切磋了起来,而赵昧探出头往试卷上看了一眼,那是个醲字。

考核很快就结束了,刘长站起身来,只觉得浑身都酸疼,便在召平的带领下,去激励了一番这些士人,别看刘长的文化水平不高,可激励人心还是有一套的,他用出了祖宗级的激将法。

“如今的士子们,大多贪图富贵,都不愿意去河西这般艰苦的地方,当然,若是你们也害怕,不愿意,可以故意答错几个题,那样就可以不去了!我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凶险之地,非大丈夫不能去!”

“至于那些贪图富贵的,不愿为王事的,呵呵,也不配去河西,他们那类人可以前往赵国,赵王最好小人!”

ps:帝有舍人五,以不疑最贤,其余者多佞,以召平最恶。——《圣略》张不疑著。

第308章 张释之

刘长这套激将法还是没有过时,一番话就激的士子们打起了精神。

他们甚至都有些担心自己考不过,若是没有通过考核,会不会被他人认为是不愿意去河西因此故意答错呢?

看着这些学子们匆匆返回去继续读书,召平也是不由得笑了起来。

“大王这一手激将法,当真是愈发的熟练,随心所欲。”

“那是自然,寡人早就说了,论激将法,寡人可是祖宗!”

刘长咧嘴笑了起来,随即认真的说道:“你要告诉这些人,如今去往河西的这批人,将来定然都是地方的栋梁,在考核的时候,也要多注意其平日的德行……若是只在意其才能,选出几个陈平那样的人去地方,鱼肉百姓,那就是祸事了。”

“大王还真的是不放过任何一个中伤陈侯的机会啊。”

召平抚摸着胡须,笑着说道。

“寡人只是打个比方嘛!”

刘长不在意的挥了挥手,“这件事,不要让任何人插手……你自己一个人来操办就好,若是觉得人手不够,可以跟寡人说。”

召平迟疑了片刻,说道:“大王,我需要坐镇此处,确实需要几个人手,若是能从少府给我调几个人来……”

“好,没问题……就从少府给你调几个人来帮忙,但是这件事,一定要办好。”

刘长很干脆的答应了召平。

目前,少府就是刘长的人才储备地,需要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拿出人来用,不过,只是不能一次性拿太多人而已,若是拿的太多了,陈平就该不满了,让这些年轻人跟着陈侯一同办事,还是有好处的。

起码,陈侯能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这庙堂的险恶,能治的住他们。

在回去的路上,赵始看着周围的情况,感慨道:“大汉的能人何其多也!”

“哦?你终于感受到了?”

“是啊,大汉发展的太快了……这长安,简直就是一天一个样子……在你这样的君王的治理下,大汉还能发展的如此迅速,可见大汉的能臣是多么的厉害……”

“大汉如此发展,都是寡人的功劳!”

“寡人执政以来,治政清明,各地发展迅速,耕地以十倍来增长,民间铁器泛滥,百姓吃饱了肚子,家有余粮,官吏不敢肆意妄为,豪族不敢欺压百姓,匈奴丢盔卸甲,冒顿身死,为大汉广十五郡之地,当初阿父还在的时候,天下口数不过千万人,寡人执政之后,天下之民,口数两千一百万,户数四百二十三万!”

刘长得意的说道。

赵昧愣了片刻,问道:“你执政不过三四年吧?”

“是啊!”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