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3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刘邦很喜欢跟萧何来探讨一些麻烦事,因为无论遇到任何困难,萧何的那种笑容总是能给与其他人巨大的信心,只要萧何还在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萧何的朋友非常多,大家都信任他,都尊敬他。

萧何的年纪的确也不小了,年长之后,他的面相就变得更加慈祥,那笑容也就更能打动人了。

“陛下看起来似乎有心事?”

“唉,刚刚周昌前来大闹了一顿。”

刘邦抬起头来,神色惆怅的看着萧何,问道:“你知道朕为什么忽然想要换太子吗?”

萧何一愣,也是没有说话,在庙堂里,萧何是少有的没有掺和这件事的大臣,身为丞相,他并没有在太子风波里发言,没有支持刘盈,也没有支持刘如意,安安静静的当了一个看客。

刘邦沉重的说道:“不是朕不再喜爱太子,是因为朕有所顾忌啊,吕氏的势力越来越大,朕已年迈,太子又不敢对其母有半点的违抗,朝中大臣多与吕氏勾结……就连朕的留侯,都愿意为她出谋划策……”

刘邦悲伤的问道:“朕该怎么办呢?”

萧何平静的回答道:“陛下不必担忧,太子虽年幼,却有明君之风,尚且,太子年少力壮……”

第4章 如何当一个合格的诸侯王

刘长沮丧的回殿,西汉的皇子们是要经历一系列的优秀教育的,因为刘邦想要让自己的儿子们都厉害一些,将来好“保卫”天子,因此用心的培养自己的儿子们。

西汉的藩王并非是东汉的藩王,西汉的藩王必须要拥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这教育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启蒙教育,皇子们在稍大一些后,会集中起来开始进行启蒙教育,目的是能读会写,当然,太子不在其中,太子是有太子太傅来专门进行教育的,跟其他皇子不在一起混。

等皇子年纪稍微大了,封王之后,皇帝又会给他们安排王太傅,王太傅会教导这些诸侯王们更加深刻的东西,从礼仪到治国,若是遇到厉害些的王太傅,甚至还能教你如何打仗,如何娱乐之类的。

刘长是因为年幼时表现出的智慧,因此刘邦给他找了专门的人来教导,而现在,他总算是要跟着其他几个兄长一起读书了。

想起那几个不靠谱的兄长,刘长便是无奈的长叹。

目前还在接受启蒙教育的,有刘如意,刘恒,刘恢,刘友这四个,他们的年纪相差都不大,就一两岁的差别,而且他们都没有封王,像已经封王的长子刘肥,早已被派到了自己的封地里。

年纪最小的刘建,还没有到接受启蒙教育的年纪。

次日,他早早起了身,不情不愿的梳洗之后,就被七八个宦官带着去了天禄阁,这里是大汉的皇家藏书馆,位于皇宫北部,同时也是皇子们集中启蒙的地方。

当刘长嘟着嘴,不情不愿的走进了天禄阁的时候,大家早就到了,但是并没有开课,都在等着他,刘长要来这里读书的事情,大家似乎早就知道了。

为他们启蒙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老者端正的跪坐在前方,目不斜视,看都不看刘长一眼。看到这老头的样子,刘长的心就凉了一大半,这跟原先有什么区别呢?

而几个半大小子分别坐在前方,他们的表现各不相同。

坐在中间的那小子,高傲的抬着头,模样几乎就是刘邦的复印版,虽说孩子跟父亲像是正常的,可这也太像了,就像是把刘邦的脸印在了一个小孩的头上,除却没有胡须,就连眼角那几颗痣都一模一样。

不只是模样,包括神态,那种洒脱的模样,这是皇帝的缩小版。

他就是刘如意,刘如意与刘长的关系,不能说是情同手足吧,也能说是不共戴天。两人从小就开始打架,闹得最欢,因此也没少被刘邦收拾。

等到刘如意再长大一些,不愿意跟这小东西计较,两人才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

坐在他右侧的是刘恢,刘恢长得虎头虎脑的,是一个标准的胖小子,他此刻正对着刘长傻乎乎的咧嘴笑着,看起来就不是很聪明的样子,这家伙性格老实,为人和善,从前还在宴会上帮刘长偷过牛肉,很照顾刘长这个弟弟。

那个坐在最右侧的是刘友,刘友自幼体弱多病,长得清瘦,而且他长得也不像刘邦,其余几个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一些刘邦的影子,唯独这位,几乎跟他的母亲一模一样。

他在宫中的地位不是很高,存在感也不强,一直都很低调,整日跟着哥哥刘恢,不爱说话。

然后就是坐在刘如意右侧的那位了。

这位在刘长走进来之后,都没有去看刘长一眼,他叫刘恒,是刘邦第五个儿子,按理来说,这位刘恒的母亲完全不被刘邦所喜,地位跟刘友差不多,没人爱,没人疼,就是刘邦也很少去理会的那种。

可他在皇宫里,还真的是有些不一样,他完全不像是一个孩子,跟其他几个皇子玩不到一块去,跟这群孩子格格不入。

刘长在皇宫里经常欺负其他几个兄弟,就连太子刘盈他也敢欺负,唯独不敢欺负的,只有这个刘恒。

刘长一直都看刘恒不顺眼,他觉得这家伙装模作样,酷爱装逼,一个小娃娃装的跟七老八十了一样,但是,在刘长的记忆里,他数次主动招惹这个兄长,却一直都没有占到便宜,被对方从各种领域上按着摩擦。

其他几个兄长,在被刘长欺负之后,往往都是哭着去告父母,而刘恒不同,他不但能避开刘长的攻击,还能拉着他到皇后面前,侃侃而谈,皇后不喜欢除刘盈和刘长之外的皇子,却对这个刘恒的感官不错,因此,倒大霉的自然就成了刘长。

在刘常成为刘长之后,心里居然还留下了对刘恒的一丝丝惧怕。

当刘长坐下来之后,那位老先生就开始上课了。所谓秦朝栽树,汉朝乘凉,别看大汉的文人们一口一个暴秦,可皇子们所用的教材,居然是暴秦的丞相李斯所写的《仓颉篇》,也就是学习小篆的标准教材。

秦朝统一了文字,汉朝完美的继承了小篆,也曾有人在建国提议恢复原先的文字,可是刘邦不同意,明确表示小篆将会是大汉唯一的文字。

这位启蒙老师完全没有想要照顾刘长,直接就从原先讲到的地方开始继续讲述,好在这对刘长的影响也不大,毕竟在前不久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他,认这些字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刘长很快就开始觉得枯燥,他一只手扶着自己的下巴,思绪早已飘向了远方。

老师并没有理会刘长,这位老师是治道家的,对学生无比的纵容,只管教,压根不管你学不学,一堂课就这样被刘长给混过去了。

“弟?弟!”

忽有人打断了刘长的臆想,当刘长清醒过来,看向前方的时候,不知何时,太子刘盈居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怎么样,还习惯吗?”

刘盈笑呵呵的询问道。

刘盈是专程来看望刘长的。

刘长心里清楚,这厮来天禄阁不是为了挖苦自己,也不是为了报复自己,他只是单纯的来尽自己作为兄长的职责。

在最初,刘盈整日劝说自己要好好用功的时候,刘长还怀疑过他,这厮是不是心机深沉?故意来搞礼贤下士,兄弟和睦那一套?

可是接触的久了,刘长就发现,这人是一个真君子。

他对任何人都很好,几乎不夹杂其他的目的,对兄弟几个也是非常的照顾,他知道刘如意喜欢剑法,就将皇帝送给自己的礼剑送给这个跟自己争夺皇位的弟弟,他知道刘恢老实,就常常派人将他叫到身边,询问身边人是否有小看他的。

他知道刘友不受重视,每次宴会都会拉着刘友让他坐在自己身边。

他知道刘恒喜欢读史书,就想办法给他收集了一整套的先秦史书。

他知道刘长喜欢吃肉,每次宴会都会将自己的肉分给弟弟一些。

这是一个温和,仁义的君王,说真的,刘长刚来的时候,因为闲的蛋疼也曾幻想过是否要争一争大位,可是在更多的了解了这个哥哥之后,他就没有这个心思了,汉朝能成为一个强国,不是没有理由的。

在刘长看来,这个哥哥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储君,无论是私德还是能力,自己都远不如他。

在刘盈到来之后,皇子们纷纷起身,哪怕是一心跟他争夺大位的刘如意,也是起身站在一旁,对这位兄长无比的尊敬。

唯独刘长,还是懒洋洋的坐在自己位置上,“不习惯又有什么办法?我反正就等着封王的那一天了。”

刘盈轻笑了起来,说道:“这也是为了你好,你将来是要做诸侯王的,作为诸侯王,若是连治理一地的能力都没有,怎么能让治下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呢?”

“封王之后,你未必能过的有现在这般滋润啊,诸侯王做起来是不容易的……”

“你要懂得户籍,懂得农桑,懂得水利,懂得作战……”

“户籍之事……”

刘盈开始了大道理模式,越说越多,越说越激动,教书的那个老先生欣慰的点着头,这才是太子应有的样子啊,那几个皇子也是做出受教的模样来,一直跟在刘盈身后的那四个老头情不自禁的要拍手叫好了。

说起来,先秦的公子们就喜欢玩这一套,找到一个有缺点的人,然后讲一番大道理,将对方说服,最好让对方茅塞顿开,痛改前非,再将这件事记录在历史上……在未来这就成为了士大夫口中的雅事了。

可刘长显然是不喜欢这一套的。

他瞪大了双眼,这太子说的怎么比那些老先生们还要多呢?

刘盈开始了引经据典,说着各种读书好学的故事,讲述着那些浪子回头的英雄人物,只是他说的太繁琐,也太啰嗦,刘长双耳发鸣,脸色从无奈转为惊愕,又从惊愕转为愤怒,最后归于绝望。

“行了,兄长,我错了,我一定好好读书……做一个优秀的诸侯王!!”

刘长实在是忍不住了,他急忙开口打断了刘盈,若是原先的刘长,或许真的会动手,他终于可以理解原身为什么那么烦这个哥哥了,这人人品是不错,就是话有些多,而且话里话外都是些大道理,说来说去都是一个意思,令人无比烦躁。

刘盈做出了一个孺子可教的表情,笑着点了点头。

“很好,过几天,我会再来看你的,希望你能用功读书。”

“别啊……我读书不就好了嘛!”

刘盈离开了,刘长惊惧的看着他的背影,又急忙看向了那个老先生,他问道:“先生,我能不能还是跟原先那样一个人读书?”

第5章 兄友弟恭

老先生淡定的摇了摇头。

刘如意忍不住的大笑了起来,他叫道:“长,你就在这里好好读书吧,我们几个做哥哥的一定会好好看着你,若是你再任意妄为,我们会将太子请过来的!”

“与你何关?!”

“当然有关,你就这个样子去当王,苦的是你治理下的百姓,是大汉百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资格让你成为一个合格的诸侯王!”

“呵,你放心,绝对比你强!”

“强在哪里?就你这样子,我看你封王之后肯定会去抢百姓家的耕牛去吃!”

“你想打架是不是??”

在言语交锋中占据劣势的刘长勃然大怒(naoxiuchengnu),猛地站起身来,就要去跟刘如意讲“道理”,我不敢打太子还打不了你?打架是刘长唯一的优势,虽然年纪小,个头也小,但是刘长力气很大,寻常孩子根本打不过他。

历史上,这位刘长也是身材魁梧,性格勇猛,力能抗鼎,他真的举过鼎,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霸王直呼内行。

还是刘恢急忙站出来,拦住了刘长,他胖胖的脸上满是无奈,“好了,长,别胡闹了,坐下来吧。”

直到老先生清了清嗓子,刘长才不情不愿的坐了下来,老先生继续开始讲课,刘如意笑吟吟的看着刘长,他就喜欢看弟弟想打死自己却无法动手的样子。

我那愚蠢的欧豆豆哦。

当课程结束的时候,为了防止刘长胡闹,那几个宦官直接将刘长围在中间,带着他准备回去,刘长恶狠狠的瞪了刘如意一眼,无奈的被包裹着离开,刘如意再次放声大笑。

当刘长憋着火,走进了椒房殿的时候,吕后这里却有客人。

能在这个时间来拜见吕后的人,身份自然不同,他是吕释之,也就是吕后的哥哥,他跟大哥吕泽曾为刘邦的统一事业做出过大贡献,也立下不少的军功,被封为建成侯。

他本来正在跟吕后低声说着些什么,看到刘长之后,他立刻就停了下来,一言不发。

吕后上下打量着刘长,说道:“不错,没有打架。”

刘长抚摸着圆滚滚的小肚子,叫道:“阿母……我饿。”

“我这里有事,自己去找宫女弄点吃的。”

“嗯。”

在刘长离开后,吕释之这才笑着说道:“这厮活得倒是滋润。”

“他没有收?”

“没收……他再也不肯见我了……也怪我,上次我把他得罪狠了,剑都快要摆在他脖子上了。”

“没事,目的达到了,以后你也不要再找他了。”

“那丞相那里?”

“我自有打算。”

“嗯。”

等到刘长啃着肉,哼哼唧唧的再度返回时,吕释之已经离开了,而椒房殿却变得有些热闹,好几个宫女围绕着一台大机器,刘长刚才进来的时候,这东西分明还不存在,显然是在他离开之后被抬进来的。

吕后为人严厉,因此宫女们虽然好奇,却不敢交谈议论。

“哇!”

刘长在看到机器的那一刻,来自刘常的记忆迅速占据了上风,他急忙冲到了机器面前,认真的打量了起来,这台机器的外观,其实就是在一个固定的木板上放了一个绳轮,这明显是一台手摇式的纺车。

那一刻,刘长有些看懵了,他来到这个时代也不算太久,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工业机械。虽然很原始,通体都是木制的,可正是这样原始的机械,却在刘长眼里更加的迷人。

“这是纺织机?”

“这是谁做出来的??”

刘长急忙询问道。

吕后有些惊讶,她没想到,刘长居然能认出这东西,她平静的说道:“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了。”

“那肯定就是墨家做出来的呗!”

吕后对此不可置否,很是高冷的没有发表意见。

“阿母你怎么弄了台纺织机过来啊?”

“打发时日。”

吕后是懂得如何操纵这台机器的,在吕后操作机器的时候,刘长一动不动的坐在一旁,极其认真的看着这台古代机器,他本以为,穿越到这个时代,自己基本上是跟专业绝缘了,再也没有可能去施展什么才能了。

可是,面前这台机器,却用事实告诉他,这并非是一个蛮荒的与机械无缘的时代。

吕后额头留下了几滴汗水,这机器的确是比人工要方便的多,但是,毕竟还是要手摇操作,累肯定是很累的。

刘长几次凑过去想要帮忙,却都被吕后一把抓住脑袋,无情的推开了。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