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336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夏侯灶顿时将嘴里的酒给喷了出去。

除却樊伉之外的几个群贤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栾布和他身边那个小娃娃,全然说不出话来,夏侯灶深吸了一口气,茫然的说道:“栾公啊……您这也太快了吧……这是……”

栾布大笑了起来,揉了揉那小家伙的头,“不必准备什么吃的,让你阿母不要等着我了,你们先去休息吧!”

小家伙正要跑出来,夏侯灶却即刻上手,将他给拽到了自己的怀里。

“小家伙!别跑!”

“哈哈哈,栾公都有孩子了啊,你叫什么名字啊?”

“平!”

夏侯灶一脸的不屑,“你看看栾公给你取的名,还读书人呢,就取这么一个名?”

听到这句话,栾平抬起头来,愤怒的看向了夏侯灶。

栾布皱着眉头,盯着夏侯灶。

陈买眯着双眼,盯着夏侯灶。

小家伙不喜欢夏侯灶,当然,这不重要,其他人也不喜欢夏侯灶。

但是群贤们还是挺喜欢这个小家伙的,樊伉更是拍着胸口说道;“当初栾公对我们都是有恩的,你若是犯了事,就报我们的名字,我们亲自去把你给捞出来……”

小家伙好奇的问道:“犯什么事啊?”

“就纵车啊,打人啊……”

“好了,平,出去找你阿母!”

栾布急忙打断了这竖子,他心里也打定了主意,往后绝对不能再让孩子见到这些家伙,免得被他们所带坏。

群贤们在河西待了几天,弄得河西是鸡飞狗跳,最后还是周亚夫出面,随便找了个理由,将他们都关了几天,河西方才迎来了难得的太平,栾布总算是明白了,这养群贤啊,就是要注意他们的数量。

群贤的数量但凡超过四个,就一定会出大问题,他们就会跑来跑去,开始拆家大业,若是能将他们的数量控制在三个以下,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当然,周亚夫不算在其中,毕竟他是不配当群贤的。

韩信在河西也没有待多久,他去北地见李左车去了,据说是要商谈匈奴离开后的空白地区的相关问题,包括如何建城,如何控制,以及如何避免新的势力占据匈奴的故地,而群贤们则是带着北军先一步返回长安。

当群贤们靠近了长安的时候,沿路的景象却是惊到了他们。

长安的规模增加了数倍,原先在长安周围的一些村落乃至丘陵,此刻都被长安给吞了进去,沿路都能看到正在修建城墙的匠人们,他们热火朝天的忙碌着,官吏们几乎也上阵,格外的忙碌,周围有马车来运送物资,处处都有简易的营帐,匠人和民夫隔一段时日就可以在这里休息,还提供各种食物,每隔几天还能吃到肉。

还准备了医,若是出了意外,随时都可以医治。

周昌虽然有些直,可做事到底还是认真,想的也很周全,别的地方怎么样不敢说,可这长安的徭役嘛,跟秦国时的完全不同,所有征发的百姓都是当地人,没有异地做工,各县负责自己那一块,期限短,官吏也没有打骂逼杀的行为,白天服了役,晚上还能回家去休息……

夏侯灶摇着头,感慨道:“大王登基之后,果然就开始动工修建皇宫了……我就知道!”

“慎言!是陛下,不是大王,何况……这是修建都城,又不是大王一个人居住!”

群贤们聊着天,他们不是韩信,自然是没有人来迎接他们的,回了趟校场,准备了几天,随即就接到了诏令,要他们进宫拜见皇帝。

说起来,他们对大王那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可即使如此熟悉,这次相见的时候,他们却觉得有些害怕,也说不出这种感觉到底是因为什么,陈买的那一番话,或许是真的让他们有些开始担心,担心那个看不到曾带着他们偷鸡摸狗的那位大王。

刘长在厚德殿里接见了群贤。

几乎所有的群贤都赶来了,除了还在丧期的那两位。

他威武的坐在上位,穿着冕服,气势非凡,令人不敢直视。

群贤们低着头走进了殿内,惊讶的打量着坐在上位的大王,不知是不是皇帝身份的加成,此刻的大王,看起来是真的很威武啊。刘长低着头,很是严肃的看着他们,尽量装的更加威严,展现自己这皇帝气质。

群贤们站住了,他们的脸上现出欢喜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们的态度终于恭敬了起来,分明的叫道;“陛下。”

刘长站起身来,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刘长盯着他们,群贤们低着头,沉默无言,他们之间,仿佛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就在这个时候,刘长终于开口说话了。

“一群犬入的,从西域回来还特么空着手?”

“就没想给寡人带回点什么来?哪怕是带只羊呢?!西域那里吃的那么多!”

听到熟悉的谩骂,夏侯灶即刻跳反,说道:“大王,我本来是想要带些礼物来的,可陈买不许!”

陈买大怒,“我只是不让你去抢别人家的东西!你就不能花钱去买吗?!”

群贤顿时回到了熟悉的正轨上,顿时吵了起来,哇哇大叫,殿内也顿时变成了坊市,可刘长显然不在意这个,众人乱成了一团,刘长大叫着上酒上肉,他们随意的坐了下来,大声的说着这些时日里的事情。

“哈哈哈,朕是没有心思当皇帝的,你们也都知道……可是,朕也没办法啊……天子三四次请求寡人登基,太后也是如此,群臣长跪不起,诸侯王们说寡人不登基他们就要撞墙而死……甚至寡人外出游玩的时候,遇到的樵夫都请求寡人登基……这是天命所归啊,朕也只能勉为其难的担任皇帝了。”

“以后啊,这大汉就是朕说了算,朕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刘长还在大声的吹着牛,他自然也不忘记吹一吹滇国的经历,说起自己单枪匹马在百万军队里斩杀了滇王的时候,周胜之配合的点着头,为众人描述着那一幕,说的活灵活现。

照常的,在刘长吹过之后,夏侯灶也开始吹起了自己远征西域的故事。

在他的故事里,他为了破坏稽粥联络诸国的大计,几次跟韩信上奏,可韩信嫉恨他的才华,不肯听取,他就带着自己的人马,愣是打穿了匈奴的大后方,粉碎了稽粥的计划,韩信也幡然悔悟。

听到他这么吹,周亚夫只是瞥了他一眼,轻声说道;“灶啊……如果是迷路误了军机,尚且用功劳抵过,若是诚心违抗军令,自作主张,那是死罪啊。”

夏侯灶顿时就清醒了,连忙叫道:“其实就是迷路!是迷路!”

群贤们都有很多的故事要讲述,其中大概就宣莫如的故事最为枯燥。

他长叹了一声,满脸沧桑的说道:“报应啊。”

“你不是在廷尉任职吗?说你跟张释之,一个担任左监,一个任右监,是王恬启的左膀右臂……怎么还说报应呢?”

宣莫如抬起头来,回忆着这些时日里的经历,感慨道:“大王啊,我们当初做的确实不对啊……我现在才知道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混蛋,这些时日里,我抓了太子他们十余次啊……想起当初的廷尉官吏们,我心里就愈发的愧疚啊……我想我阿父了。”

“想你阿父?这还不好办?你就在自己家里藏个甲,将他抓到廷尉里见个面不就好了?”

“我先把你给抓进来!”

“我是外戚,你没资格抓我的!”

刘长看着得意洋洋的樊伉,提醒道:“哦,对了,听到你回来的消息,卿开心的抱着孩子回了娘家,大概跟着姨母等着你回家呢!”

樊伉迟疑了片刻,问道:“那她们现在还生我的气吗?”

一旁的樊市人严肃的说道:“兄长说的什么话,家里人都很担心你,生什么气啊……阿母每日都盼着你回来,以泪洗面……唉……”

樊伉忽然有些感动,拉着弟弟的手,“稍后就一同去拜见阿母!”

周胜之却说道:“且先别急着玩……禄没了阿父,我们是不是得去看望他一下?他现在孤独一人,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

“对,是得去看望他。”

群贤们点着头,他们也没少吃建成侯家的羊肉。

……

“阿母!!”

当樊伉激动的走进了家门的时候,他不由得热泪盈眶,自己终于回到了家。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樊市人猛地从身后抱住了他,放声大叫道:“阿母!!卿!!快来!!我抱住他了!!他跑不掉了!!!”

ps:元年春,帝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八万六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昌,平劝之,不从。——《史记》司马迁

昌,平之流卖直,每与帝反,贪名枉顾民,其恶如此,世人比之秦高,赵开。——《圣略》

第356章 吉!!大吉!!!

北地郡,在临近长城的城内,驻扎着大量的唐国士卒。

各地的军团是一眼就能看破的,装备精锐,整齐划一,颇有秦国风味的,那是大汉的北军。多持盾,强弩战车极多,善守的,这是大汉河西军团,至于这些大声吆喝着,浑身土匪模样,身材高大,模样凶神恶煞的,不必多说,这是唐国军队。

唐国军队的战斗力不是最强的,可是大汉最凶猛的军团,他们不如北军善攻,不如河西军善守,可谁也没他们能抢,他们出去打个仗,带回的物资是北军和河西军加起来都比不上的,可谓是挖地三尺,什么都不放过,恨不得将塞外的草皮都给挖回来。

唐国的军队,大概更适合项羽,刘长这样的统帅,却不太适合周亚夫,周勃这样的将领。至于韩信嘛,什么都行,你就是给他一群匈奴人也没什么问题,照样能打。

当被士卒们簇拥着的战车缓缓停靠在城门口的时候,守在这里的几个唐国士卒凶狠的走上前来,眼里完全没有敬意,他们挥舞着手里的长矛,高声呵斥着让马夫下来。

“马夫”黑着脸,却还是服从的下了车。

“这是太尉的车架……让你们的将军前来迎接。”

“太尉?大汉的太尉太多了,你说的是哪个太尉?”

士卒不屑的质问道。

“大汉太尉,淮阴侯。”

周亚夫冷冷的回答道。

士卒一愣,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就进城禀告。

看着士卒走进去,周亚夫这才看向了战车上的韩信,韩信仿佛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些士卒的无礼,根本无所谓,周亚夫却开口说道:“军纪涣散,难有大成就,应当用北军的方式来操练他们……”

韩信摇了摇头,脸色相当的不屑。

周亚夫看到了他脸上的不屑,说道:“天下强军,最重要的便是军纪,秦国之所以能灭掉诸国,就是因为秦国军法严明,将士们服从命令,像这样凶狠好斗的军队,根本不是强军的对手……荀子曾说……”

“好了……这些废话,你可以留着以后写书的时候去用。”

韩信挥了挥手,直接打断了周亚夫。

周亚夫很郁闷,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太尉似乎就是看不惯自己,平日里总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可面对自己,却是各种挖苦嘲讽,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打击自己的机会,无论自己说什么,他都要训斥自己,贬低自己。

周亚夫却又不敢反驳,因为他知道面前这个人确实比自己厉害,只能是强忍着心里的不满,憋着那一股火。

韩信瞥了一眼低着头,闷闷不乐的周亚夫,漫不经心的问道:“你下过棋吗?”

“嗯。”

“你根本就没有下过棋,只是当过五兵而已,若是下过棋,岂能不知,棋子各有所用的道理?”

“太尉是说……北军和唐军可以运用在不同的……”

周亚夫若有所思的说着,韩信却已经起身,大笑着,走下了战车,不知什么时候,李左车带着人前来,韩信笑着与他相见,两人互相握着彼此的手,周亚夫有些惊讶,他还是第一次看到韩信对一个人如此客气。

哪怕阿父,都得不到韩信的这般重视,难道此人比阿父更懂兵?

李左车此刻已是白发苍苍,笑起来格外的和蔼,此刻的他也没有办法再亲临战场,很多时候,都是在后方制定战略,让将领们自己去施行,李左车跟周勃是不同的,李左车擅长是制定战略战术,周勃擅长的则是带兵打仗。

两位故友相见,各位开心,笑呵呵的就进了城,周亚夫再一次被无视掉了。

不过,此刻的周亚夫,不再郁闷,他的脑海里却还是不断循环着韩信的那句质问:你下过棋吗?

坐在府内,两人吃着茶,说起了塞外的局势。

“匈奴败退之后,便由原先在辽东的,更北方的一些部族占据了他们的故土,匈奴原先的麾下败将丁零人,就想要占据龙城,说什么要继承大单于的位置,整合所有的部族,如今这边都混乱的很,四处征战……唐国目前修建了四座城池,分别是在……”

李左车对着舆图认真的为韩信讲解着塞外的局势。

匈奴帝国分崩离析,草原上有不少的势力都想要继承帝国的遗产,成为草原上下一个霸主,可这些人之中,大概是找不出第二个冒顿这样的狠人,只是不断的混战,唐国也趁机搞事,不断的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

两位大佬就按着目前的局势,说起了将来的塞外局势,他们预测丁零将会南下,跟来自东北的扶余等部族交战,又预测着塞外各地的定居情况,唐国将要开辟出的道路,将来要修建的城池位置,如何切割控制塞外的土地水流……

周亚夫瞪大了双眼,很是认真的听着。

“太尉,我不明白,这里远离长城,又没有其他的部落……为什么要先在这里修建城池……”

周亚夫还是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水源,上游。”

韩信头都没回,只是说了一句,便继续与李左车谈论了起来,李左车看了看周亚夫,这个年轻人,李左车还是认识的,不过,他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居然能被韩信看重,他打量着这年轻人,趁着谈话的空隙,笑着对韩信说道:“恭贺太尉,喜得贤徒啊!”

“嗯?你说他?”

韩信一愣,随即指着周亚夫,他不屑的摇着头,说道:“不可能,我可没有这种愚蠢的弟子……”

韩信说完,似乎想起了什么,意识到自己说的不对,改正道:“我确实有很愚蠢的弟子,可不是他。”

李左车显然是不相信这番话的,若是不看重,根本就不可能将他带到身边,随时指点,刘长都没这待遇呢,当然,刘长也坐不住,韩信要将他留在身边,呵,还没教会刘长呢,自己就先得被气死,他能这么乖乖的坐在一旁聆听?早就跑没影了。

韩信却不愿意过多的谈论这个话题,在两人谈定了未来针对塞外的一系列战略构想之后,韩信便让周亚夫去准备吃的,自己则是跟李左车开始寒暄起其他的事情来。

“太尉啊,我觉得亚夫很不错,虽然还有些稚嫩,可毕竟年轻……”

“中上之资罢了。”

韩信说道:“我正好有一个人,他熟悉塞外的情况,精通这里的言语,而且本身就是匈奴人,若是以他为使,那对你接下来的战略大概是很有帮助的。”

韩信吩咐了一声,便有人将韩信所说的人带了进来。

这位,当然就是那位大巫,格。

格的眼神里满是哀伤,可他却不敢表现出这一点来,他强行挤出了笑容,生怕触怒了面前的人,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

李左车看着他,问道:“你对塞外的情况很熟悉?”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