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353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刘长严肃的说着,又看着身后的人,说道:“可以分肉矣!”

刘安他们这才明白,刘长为什么要去弄那么多的羊了,原来是为了给这些学子们分肉啊,刘祥有些不悦的抱怨道:“这些人明明犯了错,仲父居然还要给他们分肉吃,赏罚不明啊……”

而看着欢呼的学子们,看着他们那望向阿父的热切的眼神,刘安却若有所思的说道:“阿父做事向来是有深意的,他这么做,肯定是要用这些学子们来做事,就是不知阿父要做什么事了……”

刘长此刻尽力的表现着自己仁君典范的样子,与诸学子们坐在一起食肉。

而在这次宴席上,刘长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

“尔等乃天子之门生也!!”

刘安一愣,脑海里仿佛有什么闪烁而过。

回到皇宫里的刘长是相当的开心,洋洋得意的对着左右的大臣们讲述着方才的事情,尽管这些大臣们方才就在不远处,看的一清二楚,可刘长还是忍不住的说着:“哈哈哈,学子们对朕是格外的崇敬……朕离开之后,他们都迟迟不愿意离开!”

“这都是因为陛下的仁德……使得万民敬仰!”

张不疑自然是笑着附和,他完全没有要邀功的意思,也压根没有说这些学子们为什么会忽然聚集在皇宫外,刘长却很开心,他也觉得很惊喜,他本来还一直觉得这些学子们都是麻烦,想着该如何对付这些人呢,在听闻他们聚集起来的时候,刘长都准备卷起衣袖出去了,后来得知他们是来请罪的,刘长顿时醒悟。

我对付这些人干什么呢?与其将他们往奸贼身边推,倒不如将他们主动拉到自己的身边,人家能利用这些学子们做坏事,难道自己就不能用他们来做好事吗?于是乎,刘长急忙弄来了羊,又是寒暄,又是分肉,果然,这些秉持着战国之风的学子们,在得到天子恩宠之后,一个个恨不得为天子而死。

战国时留下的那种为赏识者而死的风气此刻还没有消散,很多在后来人看起来相当奇怪的行为,在这个时代却是一种主流,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张不疑就是一个战国遗风的有力证明,与整个大汉都有些格格不入。

这种风气影响了大汉很多年,到大汉灭亡的时候,还有因为一顿饭的恩情去帮着杀人的情况存在。

在大汉灭亡之后,这种战国风气也就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以刘长这个尊贵的身份,给与这些低爵位的士子一块肉,那这些士子们就得为他去赴死了,在此刻,君王想要拉拢某些群体,那实在是太简单了,只要你表现出真诚,甚至都不必真诚,只要你能表现出自己想要重用,哪怕是利用他的想法,都可以收服他们。

当然,这种风气是个双刃剑,好用的同时也可能会伤到主家,就比如你分块肉让别人为你死战,可你分肉的时候若是忘了给别人分,哪怕是你的驭者,那这个驭者都可能带着你就冲到敌人那边,因为他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你可以对你的麾下无礼,但是不能轻视,就像高皇帝那样,高皇帝会殴打他的大臣,可从不会无视他的大臣。

高皇帝和项羽之中,高皇帝会辱骂自己的大臣,还会殴打,包括往人家的帽子里撒尿什么的……项羽就不会这样,没听说过项羽因为大臣说了什么按着就一顿打,可问题是,高皇帝打完会听他的建议,会用他的策略,会表现出自己对他的重视,项羽嘛……我不揍你,也不骂你,更不会理你。

高皇帝甚至记得南军中甲士的名字,而项羽,大概连自己的郎中叫什么都不记得,甚至当郎中来给他献策的时候,一脸不屑的看着他,挥挥手让他离开,然后这位郎中就去帮助高皇帝了,那这位郎中叫什么来着?哦,他叫韩信。

再说一个,比如项羽身边有个谋士,项羽派他攻下殷地,成功回来后赏赐黄金,后来刘邦占领了这个地方,项羽大怒,为了泄愤就决定杀了那个原先攻占殷地的不起眼的谋士,然后这位谋士也叛逃了……这位谋士叫什么来着?哦,他叫陈平。

反正高皇帝能成就大业,项羽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劳的,甚至,项羽在感受到刘邦的谋士实在太少之后,特意杀死韩王成,让当时做梦都想要复国的张良心灰意冷,直接专心辅佐起了高皇帝,比如考虑到刘邦将领太少,贴心的烹了王陵生母的遗体……

刘长这是第一次感受到做皇帝的妙处。

在原先,他的名声败坏,除了同样败坏的晁错啊,张释之啊这种人之外,很少有人愿意主动跟随他,可如今不同了,身为天子,他的任何一个表现亲密的举动都能迅速让他人前来投效。

原来这就是做仁君的感觉嘛??

刘长在那一刻仿佛体会到了阿父的快乐。

“以后,朕要装的更加……咳咳,朕要做一个仁义之君,要多去巡查各地,礼贤下士,亲近爱人!!”

周昌沉默了许久,不管怎么说,至少陛下愿意装出一个平易近人的态度了,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刘长坐在上位,问道:“不疑啊……让你去做的事情,可有进展?”

“陛下,明日我就将各处进展的奏表送过来,托陛下之洪福,可谓是进展神速!”

“很好!”

刘长大喜,这就是他喜欢张不疑的原因了,张不疑办什么事都是如此的迅速,从不会让他失望。刘长看着自己周围的这些人,缓缓说道:“这一次的事情,其实让朕想到了很多,连太学的学子,都能被奸贼所蛊惑,那其余百姓,又该如何呢?”

“朕决定,设立一个新的机构,专门用来告知天下,庙堂的政令,天下大事,好安抚天下人的心,也好让官吏们不敢扭曲庙堂之令……”

周昌很惊讶。

他居然觉得陛下说的好有道理,这个提议居然真的很不错。

刘长在大臣之中一一扫过,周昌在忙着驰道,张苍要负责奏表,张不疑要负责隶臣之事,陈平病重,召平要负责今年的农桑,刘敬要杀……要帮助豪族,冯敬要协助张不疑,好兄弟要负责战马的事情,王陵年迈走不动路,张良整日称病,张孟倒是闲着,可自己讨厌他,王恬启……王恬启人呢?哦,对了,在狱内反省呢。

陆贾还在回来的路上,舍人们又分散在各地,群贤们也各自忙碌着。

刘长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这朝臣有些不够用了呀。

他要设立的这个机构,可不只是简单的负责宣传庙堂新政啊,刘长还有很多的想法,这需要一个很有能力,不惧怕朝臣,最好是能跟张不疑,张释之,晁错这样的法家猛人这样来担任,可这三人都有要事啊。

当刘长闷闷不乐的回到厚德殿的时候,殿内空荡荡的,曹姝她们都不在,不知在哪里忙碌。

在跟着四哥饮酒的时候,刘长忽然问道:“四哥啊,你的太子多大了?”

“你想做什么?”

“我这实在缺人……要不你就……”

“那南国的事情,你准备让谁来操办呢?”

“唉……张不疑这样的忠臣何其少啊。”

刘长摇着头,刘恒皱了皱眉头,说道:“若是你觉得身边缺乏人才,我倒是可以举荐一个人,我跟这个人交谈的时候,发现此人有魄力,有才能,见识非凡,身材高大,模样俊美,有力气,文武双全,虽年轻,可磨砺一番,有三公之才也!”

“啊??三公之才?这个人在哪里啊?”

“就在你的皇宫里。”

“皇宫里??我怎么不知,担任什么职务呢?”

“是一个郎中。”

“好啊,好啊……”

刘长拍着手,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狐疑的问道:“不过,四哥你怎么会认识一个郎中呢?”

“咳咳,今日里在皇宫里闲逛,结识了不少近侍和郎中,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真的很有能力……”

刘长的表情还是有些狐疑,问道:“那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啊?”

“郅都。”

刘长很少听到四哥如此赞赏一个人,心里好奇,便叫人将这位郎中叫过来,此人身材高大,魁梧壮硕,模样俊美,英武不凡,可这年纪却有些太小,看起来比晁错还要小了几岁,虽然年轻,他面对刘长,却也不卑不亢,确实很有胆魄。

刘长认真的打量着他,“倒是好相貌,可惜,我需要的是一个强人,他这般年纪,怕是不妥。”

刘恒摇着头,“当初阿父麾下,也是以淮阴侯最为年轻,年纪跟才能又有什么关系呢?”

刘长看着面前这个家伙,仰起头来问道:“你叫郅都?”

“回陛下,臣就是郅都。”

“哪里人啊?”

“河东郡杨县人。”

“你有什么才能值得寡人重用啊?”

“这得看陛下,若是陛下以我为郎中,我就有郎中之才,若是陛下以我为太守,便有太守之才,若是陛下以我为将军,便有将军之才,若陛下以我为三公,则有三公之才。”

“哈哈哈哈,不错!你很好!!”

第372章 不好!是宣义!!

椒房殿内,曹后同样也是在设宴,款待国内重臣之妻。

曹后并没有吕后这么强势,也不愿意过多的参与到政务之中,不过,这并不妨碍她愿意帮刘长分担一些事情,曹姝时不时就会邀请国内的一些夫人前来赴宴,包括三公九卿这个级别的,偶尔也包括一些地位不高但与刘长亲近之人的家室,有些时候,若是在战场上立下了功的将领,家室也有机会来椒房殿拜见皇后。

此刻皇后的权势依旧很大,不过碍于曹后本身的性格,以及吕后还活着,曹姝尽量将自己的权力控制在一个阿母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虽然太后跟她的关系不错,可她毕竟不是刘长,但凡有一件事惹怒了太后,后果都不是她能承受的。

直到如今,曹姝在设宴款待这些夫人之前,还要去禀告吕后,让她先知情。

吕后总是板着脸训斥,让她自己决定这些小事,不必来询问自己。

曹姝一直都觉得,国内这些大臣们,只有宅院内平静了,才能安心辅佐自己的良人去做好事,她跟国内这些大臣们的家室都很是熟悉,通过她们也是了解不少东西,也做了不少的事情。

例如王恬启的夫人周氏,她非常的强势,善妒,整日都担心王恬启会找别人,对王恬启的态度非常不好,王廷尉的日子是很不好过的,曹姝便多次找来周氏,跟她谈起这件事,动之以理,晓之以情,通过自己杰出的口才以及皇后身份的加持,使得周氏收敛了自己蛮横的性格,对待王恬启也客气了很多。

曹姝其实也没有跟她说很多,只是说了一句:“若是连自己的夫人都震慑不住,他又如何能担任廷尉来震慑群臣呢?若是连他的家人都不懂得尊重他,廷尉之臣又如何能听从他的命令?只怕他迟早要被陛下所弃啊。”

周氏虽然蛮横,但是也知道轻重,不愿意因为自己而弄得良人失爱。

王恬启得知这个事情,也是非常的开心,特意前来拜见皇后,当面感谢她的帮助。

当然还有相反的情况,比如梁邹侯武最,他脾气暴躁,常常因为小时就辱骂殴打家中妻,子。还多次恐吓她们,皇后得知这个情况,先是询问了他夫人的意思,询问她是否愿意放弃婚事再嫁,可她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不愿意离婚,曹皇后也表示能理解,随即亲自介入,严厉的训斥武最。

武最在皇后面前唯唯诺诺,可回到家后,又再次对妻施暴。

皇后大怒,直接告知天子。

天子将他放在厚德殿里待了三天……也没有人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反正,最后武最从皇宫离开的时候,整个人焕然一新,别说动手,就是说话都哆嗦,不曾再对家中妻子动手。

曹姝解决了很多的事情,她记下了大臣们家中父母的寿辰,或者是忌日,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派人去送礼,或者祭拜。曹姝的这些行为,也使得她本身威望高涨,真的开始母仪天下。

此刻,曹姝正笑呵呵的与诸多夫人们聊着天,说着一些趣闻,聊一聊孩子,其乐融融。

就在这个时候,刘妍姗姗来迟,她低着头,急忙拜见了曹姝,口称母。

曹姝无奈的拉起了这个腼腆的小美人,让她坐在一旁,“不必以母称呼,叫姊便可。”

“这怎么能行呢……”

刘妍的声音很低,她是宣夫人的孙女,论亲情刘长是她仲父,而曹姝也担得起她一声母。

曹姝看着她,眼里满是怜悯。

“唉,苦了你啊……”

曹姝对各家的情况都很熟悉,刘妍家里的情况较为特殊,张不疑对她不亲近,很是冷淡,或者说,张不疑对谁都很冷淡,除了陛下,平日里要么就是一副冷冰冰的生人莫近的模样,要么就是一副噬人般的暴躁模样。

周围的几个夫人也是点着头,感慨道;“这么好的女子,唉,可惜了啊……御史虽高大,却并不魁梧……没什么力气……怕是……”

几个人窃窃私语,刘妍红着脸,低着头,一声不吭。

“阿母~~~~”

就在此刻,一声高呼打断了她们的言语。

刘安一头闯进了椒房殿内,“我饿了!!”

曹姝嫌弃的看着这个竖子,冷冷说道:“饿了去找你阿父!没看到我在忙着吗?!”

“我找阿父了,是他让我来找你的。”

“哎呀,太子殿下来了!”

“无碍,一同吃!”

几个夫人此刻却已经笑了起来,纷纷邀请刘安坐下来,还有人开口询问道:“太子可有婚配啊?”

刘安顿时觉得不妙,可当他想要撤离的时候,却已经有些晚了。

……

“这第一封,主要还是以政策为主,庙堂要做什么,准备达到什么样的预期,在哪里打了胜仗,做出了哪些成就,这些都是要记载出来的,纸张方面你不必担心,尚方已经进行了三次的改进,用再多也不必担心,至于印刷,尚方那边也会帮你去做,主要就是这个内容的问题,你明白吗?”

刘长耐心的给郅都讲解起了自己的目的。

说了许久,看郅都没有什么反应,刘长问道:“你能明白吗?”

郅都是个很严肃的人,不苟言笑,听到刘长的询问,即刻说道:“陛下是准备用邸报的形式来将庙堂的政策,一些思想传播到各地去,将邸报作为庙堂之口舌,让天下人都能明白,增加庙堂之威望,让士人们更加听话……”

“哈哈哈,看来你是理解了的。”

“不过啊,这件事也不太好办,这书写的人,就不好找,若是写的繁琐了,那也不好,写的直白,也不好,要知道怎么去写……这其中种种,都得找到合适的人来书写……”

刘长低声吩咐道。

“这就是陛下为什么忽然给太学学子们分肉的缘故吧,是要臣从太学学子们之中找到合适的人来书写吗?”

“这就看你了,你自己去找合适的人,我不管你找谁,朕只要看到成果就好。”

“臣知道该怎么去做了。”

“你先去将机构办起来,然后再做这件事。”

“陛下,不先去做这件事,臣怎么能知道新的机构需要哪些人呢?请允许臣现在就开始做,一边做一边召集合适的人选,臣只需要七天的时间,就能为陛下带回第一封完成了的邸报。”

“七天???”

这般自大的话,却引起了刘长的一些狐疑,“你确定七天就能做到??”

“请陛下下令,若是做不到,先斩臣,随即将参与这件事的官吏全部诛杀。”

好嘛,这厮这比晁错还狠啊。

刘长正惊讶的看着他,就看到张不疑走了进来,走到刘长身边,正要附身拜见,郅都大呵道:“大胆!无礼!”

“拜见陛下之前不高呼自己的名,不小跑着来拜见,见到陛下之后不先拜见,你敢对天子无礼,是想死吗?!”

那一刻,张不疑也有些懵了。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