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475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如何蚕食?”

“先是道路,如今匈奴控制着与大夏,与身毒的道路,石头城距离大夏还是太过遥远,第一步,我们要打通道路……”

韩信直接坐在了地上,拿着手就在地上画了起来,他画了一个比较简易的舆图。

“这里是大夏,这里是巽伽,这里是匈奴,我们需要在匈奴身上凿出一条道路来,你看,这么切出一刀!”

韩信手一挥,就在匈奴占领范围内画出了一条线,直接将大汉与身毒连了起来,刘长眼角跳了跳,这确实是前往身毒最快的路线,不过,问题是,如何在匈奴人身上切这么一刀。

刘长甚至都没有说话,韩信仿佛就已经猜出了他的想法,认真的说道:“我会率领骑兵出征,将匈奴人的主力驱赶到北方去,让他们无法顾及这南边的诸多地区,再挑选出一位能干的将军,领着大军一路切断这里与匈奴主力的联系,剿灭这条线南侧的匈奴军队,逼迫他们逃离……”

“然后呢?”

“让巽伽花钱来买回这块领地。”

“啊???”

刘长现在有些懵了,他方才还以为,师父画出一条线,是要建立一个大汉的通道,在这条线上修建堡垒驿站,让大汉的商贾一路安然无恙的通往身毒,可如今看来,师父这是准备干掉这条线南部的匈奴,然后将这块领地交给巽伽,让身毒以这种方式来与大汉接壤。

“师父,那还不如我们直接攻占这里,我们攻占了也能与身毒接壤啊,何必要卖给那巽伽呢??”

韩信摇着头,“太远了……根本不可能治理,你连西域和辽东外都不能治理,只能分封出去,这身毒你又要如何治理呢?要部署多少军队才能防的住匈奴人的劫掠?如此遥远的距离,戍边的军队怎么办?连分封都是没有办法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卖给身毒人,让他们能与大汉接壤,一旦他们与大汉接壤,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那为什么要卖给巽伽呢?身毒诸国那么多?”

“巽伽这个人,本是孔雀王朝的将军,因为杀死了自己的君王,故而名声败坏,身毒诸国都与他为敌,而他本人热衷于恢复孔雀王朝时的版图,对土地极为渴望,同时,他又是身毒诸国里最有实力的,粮食钱财都足够,将这片疆域交给他,他也能保得住,不怕匈奴人会再度抢走……”

身毒虽然由盛转衰,可毕竟还不是碎片化的时期,如今能勉强挡得住匈奴人的,也就大夏和巽伽,其余几乎都不是匈奴人的对手。

“这个人,大有可为……若是你以大汉皇帝的名义册封他为孔雀王,这厮绝对愿意做出任何事来……”

“他是可以扶持起来的,他本人有野心,有胆魄,可在打仗和治国方面却没有相应的才能,用他来维持如今身毒的局面,再好不过了……”

韩信说着,刘长点着头。

韩信又继续说道:“然后,就是西庭国了。”

韩信的手直接从身毒撤到了西域这里,刘长一愣,韩信继续说道:“想要拿下身毒,最重要的就是西庭国了,将来,西庭国会跟身毒接壤,西庭还得帮着身毒人维持这片接壤的疆域,负责贸易,各类的交流,从各方面影响身毒……在未来,西庭会是攻打身毒的主力。”

“要尽快帮着西庭国强大起来,为其输血,庙堂的控制范围有限,命令能达到河西国,就已经不容易了,北庭国和西庭国,就得看他们的君臣自己治理了,若是等候庙堂的政令,这来回就是数年,根本不可能。”

“目前河西国部分地区的道路修建的还不错,我们要慢慢的修建,一步一步,将河西到西庭国完全联系起来,再从西庭国开始往身毒内部修建……总有一天,西庭就能收回交给巽伽的这片地区,从这里深入身毒,不断的蚕食……”

“另外,就是滇国和南越!”

韩信的跳转太大,顺便又来到了南方。

“滇国有道路可以达到身毒的南部,这里要继续探索,或许将来能有出人意料的惊喜。”

“至于南越,同样的道理,从滇国可以往身毒,从南越未必不行,另外,就是这里的水路了,要不断的探索,若是能从水路到达身毒,那就比陆路要方便太多了……”

韩信详细的说起了自己的战略构想,从大局的双头并进,到小的城池修建,韩信认为西庭国到河西的道路上起码还要修建两百多座城池,刘长这种荒唐人听了都觉得有些离谱。

而韩信在与身毒接壤之后的想法,居然跟刘长一样,都是贸易,韩信认为可以不断的跟他们交换粮食,人力,其余资源,另外,通过商贸的方式来接触他们的群臣,对身毒各国建立影响,看看能否通过不用兵的方式来控制他们,大量的派遣行人军来扩大大汉在身毒民间的影响力,而韩信准备在身毒发行专属的报纸,就是用来吹大汉的实力。

韩信想的东西有些多,说的他都有些口干舌燥的。

可刘长这个没眼力见的完全没有在意这一点。

他也是听的入了迷。

韩信准备在身毒运用火药,按着韩信的说法,既然这些人好鬼神,那就用他们所害怕和敬重的东西来击败他们,韩信准备将刘长包装成神灵,弄出一些相关的经典,让他们自愿的学习大汉的文字,前来大汉朝圣,拜见真正的神灵。

韩信的这种蚕食战略,不是那种单纯的打仗,简直就是包括了政治上的,文化方面的,是从全方面所开展的入侵计划,非常的详细,他几乎想到了所有的事情,那甚至还不是空想,他连具体要实行的事情都已经考虑清楚了,听的刘长都是一愣一愣的。

刘长惊疑不定的看着韩信,韩信不悦的皱起眉头。

“做什么?!”

“师父……您这也……您这……”

刘长几次开口,都没能说下去。

韩信却没有再继续说了,他转过身来,招了招手,让刘长跟上了自己,一行人坐车往回走,刘长本来想跟韩信同乘,可韩信却嫌弃的让他自己骑马,刘长只好跟夏侯婴坐在了一起,可即使如此,刘长的眼神还是时不时就看向了韩信。

“仲父啊……您有些时候会不会觉得,有些时候,师父他不太像个人。”

夏侯婴迟疑了一下,“陛下是说不类凡人吧?”

“对,对,若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神,那大概就是师父这个样子了。”

说起这个,夏侯婴可就不困了,他对此深有体会,“陛下还年轻,您是不知道啊……当初啊……”

夏侯婴说起了曾经,言语里带着淡淡的怀念,当初刘长准备重用面前这个几乎没有任何带兵经验的年轻人的时候,这些将军们是非常愤怒的,面前这个弱冠的后生,一次都不曾带兵打仗,哪有资格当大将?一下子骑在他们的头上??

包括救下了韩信的夏侯婴,在那时都有些嫉恨,觉得自家老大哥昏了头,萧何也是如此,简直就是离谱。

可很快,这位年轻的后生顶着将军们的为难和不屑,开始了打脸之路,而且这个脸打的太响亮了,打仗基本都不讲道理,离谱的战术看着将军们头皮发麻,他们完全不知道韩信是怎么赢的,那时刘邦麾下最能打的曹参,都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这还是个人吗??

可这么赢着赢着,他们就都释怀了。

再往后,就变成了这批开国大将看到他就要行跪拜礼,口称大王的程度。

就连最暴躁的樊哙,在见到韩信时也会行跪拜礼,口称大王,哪怕是他谋反被抓,他们还是如此。

“真神人也!”

刘长夸着,又说道:“还有我阿父也是……先前阿母几次说我,说我的识人之明远不如阿父,只有他的九成,我还不信,如今却相信了,若是换做我,绝对不会让一个从未带过兵的年轻后生去担任大将,让他去统帅自家兄弟……光是这一点,我远不如阿父啊!”

夏侯婴有些惊讶,听闻皇帝总是触犯忤逆罪,总是对着高皇帝破口大骂,如今怎么还夸上了呢?

刘长这一生做了那么多的恶事,而其中最恶劣的就是忤逆罪了,简单来说,就是不按着礼法祭拜,对高皇帝缺乏敬意,这两个才是天下人眼里皇帝最残暴最昏庸的两个行为,比起这个,像殴打老弱什么的都算不上罪行。

夏侯婴提醒道:“其实还有萧相,当时高皇帝本来是以大王为将军的,是萧相劝说高皇帝,才拜为大将。”

刘长点了点头,“你说的对,不过,这三人也是相互成就了……三个都是神人。”

“陛下也是神人啊……并不差高皇帝多少。”

“哈哈哈,仲父,您过誉了,朕如何能跟这三人并列呢?”

刘长眨着双眼,紧紧盯着夏侯婴的脸,你快点夸啊!

……

韩信正在帐内书写着什么,便有甲士进来禀告。

韩信随意的挥了挥手,“让他进来吧。”

“唯!”

很快,周亚夫就出现在了韩信的面前,周亚夫看起来比从前要胖了些,黑了些,只是那神色却愈发的冷漠,简直与周勃一模一样,就是高冷,他严肃的朝着韩信行礼拜见。

韩信只是眯着眼打量着他,这些年里,周亚夫跟在韩信的身边,给他看了很长时日的门,后来才被韩信派去各地作战,在众人看来,周亚夫肯定是得罪了韩信,周亚夫这些时日里都没有能立下功劳,主要就是因为韩信在打压他。

这种打压和欺负甚至都有些刻意了。

周亚夫四处去救火,协助,功劳总是分不到他的头上,一旦有最艰难最累的差事,一定都是周亚夫来操办,每次他做的都很好,连夏侯婴都忍不住惊叹“我不如也!”,可韩信却总是羞辱他,专门挑他的不足和缺点。

周亚夫也是个倔强的,面对韩信的“欺凌”,他一声不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缺点,任劳任怨,完全听从韩信的命令,就是想要让韩信再也挑不出自己的不足来,可无论他如何努力,韩信都总是能精准的找出一些不足之处,换做其他人,只怕早已发狂,而周亚夫却不是这样,他正在越来越强大。

他在石头城周围跟匈奴人交战,率领六千多骑兵,五千多甲士,两千多弓弩手,愣是打崩了匈奴左贤王护涂,使其抱头鼠窜,狼狈不堪,韩信周围的那些其余将军,甚至都没有看懂他是怎么打赢的,连左贤王都没有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输掉的。

若是说他从前是年轻一代第一将军,那如今就是放在开国那批人里,也绝对不逊色,甚至可能排在最前列,反正夏侯婴是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

“亚夫啊……你多大?”

韩信忽然问起了他的年纪。

周亚夫即刻回答道:“二十有八。”

“那你的食邑有多少?”

“五千户。”

二十八岁拿到了五千户食邑,这在众人看来那都是不可思议的,要知道,开国的时候,周勃的食邑才差不多这么点,这还是韩信压制他的情况下,可韩信听闻他的食邑,脸色没有半点的变化,毕竟,某人在二十八岁的时候已经是齐王了,那齐国还不是如今被分割后的齐国,是最强盛富裕时的齐国,食邑也不多,也就近百万户吧……

“还行……”

韩信点点头,随即问道:“我问你,你怕死吗?”

“怕。”

“那你愿意为王事而死吗?”

“愿意。”

“这就好。”

“从今日起,你就不要再读兵书了,要读一些各学派的经典……每日晚上都要读,我会考校的。”

“嗯??”

周亚夫有些惊讶的看着韩信,韩信说道:“我看这些年轻的后生里,也就你,勉强能用……我要你在我们这些人逝世之后,盯着皇帝,不要让皇帝乱来,你未必劝得住他,不过,这竖子是重情的,你以性命相逼,也能让他收敛不少……”

“这……臣对政务不是很……”

“所以去读啊!”

“你以为,打仗的办法只有在兵法里才能找到吗?战争,并非是那么的简单,很多手段,都不在兵法之上,若是你以为战争只是带兵打仗,那你永远都达不到我的水平……”

周亚夫顿时拱手拜道:“唯!!!”

“师父!!!”

随着一声惊呼,刘长再次闯了进来,他看到了站在韩信面前的熟人。

“亚夫?!!”

第489章 案圣

周亚夫也是愣住了。

他急匆匆的返回校场,直接就来拜见韩信,也没有与其他人交谈,甚至都不知道刘长居然已经赶到了这里。

“大……陛下???”

刘长大笑着,一个健步走到他面前,直接拦腰抱起,给他举了起来,周亚夫也是一个猛汉,长相粗狂,十分硬朗的糙汉子,可是跟刘长一对比,他看起来就很娇弱了,小胳膊小腿的,刘长抱着他转了几圈,这才将他给放了下来,周亚夫踉跄了几下,苦笑着说道:“陛下神力……”

在韩信全方面的磨砺下,周亚夫迎来了“全属性”的提升,个人武力也是提升了不少,已经达到了能跟夏侯灶比试的高度,夏侯灶虽然脑子不太好使,可勇武方面,那也是类父的,是群贤里最能打的一个。

周勃和夏侯婴都是个人武艺比较高的,周勃可能更能打,在另外一条历史线上,就是周勃制服了樊哙,虽然有偷袭的成分,可以刘邦那毒辣的眼光,既然他觉得周勃能制服樊哙,那周勃肯定就不会差。

刘长还是激动的抓着周亚夫的肩膀,上下打量着他。

“许久不见啊,你这竖子,可以啊,我在长安都听说了,你用一万多人,打败了左贤王的六万多骑兵,我都吓了一跳,哈哈哈!你是怎么做到的??”

周亚夫再也没有了平日里那高冷的风范,脸上居然还有些腼腆,他说道:“臣只是觉得,大汉与匈奴,一直都是以车骑战为主,这样的战术对后勤要求苛刻,且不适合诸多战场……因此,臣便亲自操练军队,以短兵,利刃,鲜护的三大方略,迎战匈奴骑兵,果然,大胜。”

周亚夫说起了自己的想法,刘长听的很认真,就连韩信,此刻都没有多说什么。

周亚夫在军事历史上有三大成就,第一成就就是改变了车骑战术,给后人,其实也就是给卫青他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对匈奴战术,武帝在讨伐匈奴的时候,大汉主力军队都是采用了周亚夫所制定的战略。

第二是声东击西,他将少量的军队部署在山西,河北,主力却出宁夏,甘肃,使匈奴首尾不能相顾,一战将其击溃,取得了开国以来对匈奴的大胜。

第三当然就是七国之乱,当时诸侯国的军队有五十万,而庙堂军有十万,这位狠人派遣三千骑兵直接抄粮道,七国军队没了粮食,急着作战,周亚夫就躺在榻上,任由对方怎么叫就是不出来作战,诸侯们采取声东击西,结果正好撞在了周亚夫的枪口上,狼狈撤退,周亚夫随即追击,三个月就平定了浩浩荡荡的七国之乱。

当然,他治军严格的作风也影响了大汉后来的诸多将军,进武庙也是他应得的,可惜啊,还是逃不过名将规律。

从战国到汉初,但凡名将,少有善终者,李牧,廉颇,白起,田单,魏无忌,乐毅,乃至韩信,英布,彭越,周勃,周亚夫……

刘长和周亚夫聊的欢,韩信却有些听不下去了,挥着手,“出去聊去!”

两人辞别了韩信,刘长拉着周亚夫的手走出帐,吕禄也是大吃一惊,刘长拉着他们来到了自己的帐内,令人取来美酒,摆上宴席,兄弟俩有太多话要说了。

“你是不是哪里得罪了老师啊?”

“我可总是听过你在这里被各种排挤打压……有人说,老师嫉恨你的才能,故而有意排挤……”

刘长笑呵呵的说道。

周亚夫险些笑出声来,“陛下,您信吗?”

“我不信。”

“淮阴侯之才能……唉,淮阴侯并非是在打压我,只是恨我达不到他的预期而已,总有一天,我会让他挑不出错的!”

周亚夫斩钉决铁的说道。

“哈哈哈,定然如此,来,吃酒!你数次深入敌人的腹部,神毒究竟如何?与我说说?”

周亚夫便说起了自己沿路所看到的一些奇事,“我从未见过那般古怪的城池,我当时攻占了一座城池,杀死了守城的匈奴人,想在那里进行补给,刚进城,当地的官吏就找到了我,这些官吏居然都是身毒人,他们一路将我领到了匈奴人居住的地方,安排伙食,衣服,维持地方,甚至要帮我们喂马……我们什么都不用做……”

“他们非常的平静,城内一如既往,完全没有任何的变化,看不到半点的恐慌……”

“真的是很古怪……不过,并非都是如此,我遇到了巽伽军队和匈奴人交战,巽伽的军队,还是很勇武的,他们有甲士,有骑兵,有车兵,还有象兵,他们持着弓箭和长矛,他们的弓箭很大,弓长与持弓者身高相等,射箭时需坐在地上,以脚蹬弓背,方能拉开……没有看到弩,骑兵很少,步兵却很多……”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