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489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跟方才的愤怒神态不同,如今的刘安,脸上看不出半点的怒火,只是略微的严肃。

他看向了远方,盯着那个瘦弱的身影,看了许久。

“仲父的儿子啊……”

“你要好好磨砺他,不能因为他的身份就区别对待,仲父将他送过来,就是为了磨砺他,这是仲父的意思,必须要全力而为,你明白了吗?”

“臣明白。”

刘安这才点点头,继续从这里走过,他的目光始终都凝聚在了那位刘戊的身上。

而此刻的刘戊,费力的将泥土运到了一旁,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如今的他,早已没有了当初那骄横的模样,唯唯诺诺的,整个人都变的黑瘦,跟寻常百姓家里的孩子也没有了区别,那个叫雍野的,简直就是在疯狂的针对自己,时刻都盯着自己,等着自己犯错……

刘戊哭也哭了,闹也闹了,甚至一度有了寻死的想法。

可是当甲士的刀真的对准了自己的头颅的时候,他又怕了,哭着求饶。

若是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自己说什么都不会前来长安,这里简直就不是人应该待得的地方,官吏凶狠,纨绔暴虐,百姓苦不堪言,遭受着如此折磨,他再次回去搬泥土,看到了远处的那一行人马,他也只是低着头,不敢打量。

如今,他也没有了其他什么想法,活下来,返回楚国,然后这辈子都再也不出王宫……

刘安还在跟贾谊辩论着兴商的事情,刘安倒不是看不起商贾,刘安只是认为,目前耕战的体系是不能被打破的,商业的发展必定跟农业会产生冲突,乃至对立,商贾的崛起会压榨农民,会造成一定的混乱,并且在以后成为尾大不去的大问题。

贾谊也不生气,引经据典的说着自己的想法。

两人都同样的渊博,好学,可是在知识的积累上,以及操办实事的经验上,刘安都还不是贾谊的对手,贾谊说的头头是道,从各方面谈论,刘安几次都无法反驳,可他心里也不生气,只是对贾谊格外的赞叹,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学识如此渊博的人,这人不但懂儒家,连法家,黄老,墨家,农家,他都懂,才学高的不像话。

这就是荀子徒孙真正的样子吧!

尤其是贾谊这个年纪,放在诸多大家里,都算是最年轻的,可是说学问,刘安觉得,他的学问可能已经超过了太学里的那些老人们,甚至浮丘伯都未必是这个后生的对手。

这就有些吓人了,问题还不只是才学,在治政能力上,这位也有很深的理解,哪怕现在就把他丢在大汉国相的位置上,他也未必会慌,或许真的能接手老师张苍,继续推行他的诸多政策。

可恨啊,为什么这样的贤人,居然是阿父的舍人啊!!天下贤才都已入阿父之手!

就在刘安咬牙切齿的表达自己强烈不满的时候,贾谊心里也是非常的惊讶。

这位太子,还不到十六岁,居然能有这么多的想法,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理解,能跟自己平等交流,自己在他这个年纪,连书都没有读完吧,我家大王怎么会有这样的儿子呢??自家大王的水平,贾谊是非常了解的,他们这一家血脉里有才学这个东西吗?还如此之高??

太子的天资,贾谊简直是闻所未闻,他觉得,面前这位太子若是继续治理经典,不出二十年,黄老就要出一尊新圣了。

两人辩论的倒是不亦乐乎,刘寻还是很高兴的。

跟如意不同,刘寻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好孩子,真诚,善良,正直,好学,倒是跟刘盈颇为相似,贾谊和刘安说的很多东西,他都听不懂,可他还是听的津津有味,甚至还提笔记录下来,他觉得这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

最为枯燥的只有贾谊的儿子贾璠,贾璠是个不太喜欢学习的,比起读书,他更喜欢音乐和华服,对阿父和太子所谈论的东西,他是一点都不感兴趣,此刻就坐在阿母的身边,一脸无奈的等着这枯燥的路程能早点结束。

在两人的辩论之中,长安也是越来越近。

刚刚看到了长安的轮廓,刘安就注意到了远处的那行人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骑士们上前探查,很快就回来了。

“是鲁元长公主的车。”

刘安和贾谊急忙下了车,全体人员步行前进,表示对长辈的尊重,可刘乐显然不这么想,在看到他们之后,刘乐的马车便迅速行驶而来,停到他们面前,刘乐急忙下了车。

“拜见姑母!”

“拜见姑母!”

“拜见丈母!”

刘乐温柔的看着他们,寒暄了一番,整个人却还是看着后方,在寻找着女儿的踪影,很快,张嫣就牵着贾璠的手走了出来,看到阿母,刘乐顿时忍不住哭了起来,母女抱在一起,轻轻的抽泣,贾璠此刻也是乖巧的站在她们身后,不敢言语。

两人聊了会话,刘乐终于注意到了自己的外孙。

她宠溺的抚摸着外孙的脸,眼里的爱意都几乎要将外孙给融化了。

对比另外一个时间线,被迫嫁给舅父,以完璧之身而死去的女儿,在悲愤之中早逝的鲁元公主,她在这里过的很幸福。

“大母~~~”

贾璠撒着娇,坐在大母的马车里,满脸堆笑。

骑着骏马的刘安和刘寻对视了一眼,随即笑了笑,贾璠的年纪其实跟他们是差不多的,只是,跟同龄人比起来,他就像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有些女子的秀气,刘安和刘寻都不太愿意跟他接触,敬而远之。

当然,贾璠也不喜欢跟他们接触,他还是喜欢邯郸里那些能歌善舞的雅士们。

虽然刘安在这方面也很有造诣,可这对刘安来说只是寻常的爱好,并不像贾璠那样的重视。

贾谊却板着脸,对儿子的情况,他是不太乐意的,可如今有长辈在,他也不好训斥。

长安的变化是巨大的,刘安倒还好,刘寻和贾谊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尤其是贾谊,离开长安这么久,他都没有想到长安的变化会如此之大,对比以前的那个长安,这几乎就是另外一个城市,除了名字一样,没有什么共同点了。

众人一同来到了皇宫,有刘安和刘乐在,甲士们也不敢盘查,直接放行。

回到了熟悉的皇宫,众人的心思各不相同,可要做的事情却很一致,他们要先前往长乐宫!皇帝可以晚点拜见,而太后是不能不拜见的。

刘安最先走进了熟悉的寿殿,“大母!!”

吕后激动的朝着门口看去,看到了朝思暮想的好大孙,眼里满是喜色,在刘安的身后,贾谊,刘乐,张嫣,贾璠,刘寻等人一一走进来,吕后开心极了,张嫣,贾璠,刘安等人坐在吕后的身边,吕后不断的轻抚着他们,脸上满是说不出的笑容,子孙满堂的幸福感充斥在整个寿殿里,隔着老远,都能听到老人那中气十足的笑声。

“唉,嫣啊,我都很多年不曾见过你了……你也不来长安见见我……”

“这就是你的儿子?”

“哈哈,倒是个美人啊。”

许久不见的亲人们围坐在自己的身边,吕后笑得合不拢嘴,这些子嗣都是她最疼爱的,她一一抚摸着他们的头颅,从衣袖里拿出了些吃的,分给了他们,虽然他们的年纪都很大了,已经过了吃零嘴的年纪,可面对老人的赏赐,他们还是很高兴的接受了,吃了起来,甚至是刘寻,吕后都没有冷落他,也很公平的分给了他吃的。

吕后忽然想起了什么,询问道:“长那个竖子呢?!他为什么不来?!”

“让他迅速过来!”

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刘长气喘吁吁的走进了寿殿内,他浑身都被汗水所湿透了,那衣裳紧紧贴在他的身上,那爆炸性的肌肉显露无余,令人望而生畏,“阿母!!我来了……”

刘长擦拭着汗水,“我正在处置国家大事呢……来的晚了些。”

“呵呵,在上林苑处置大事?”

吕后不悦的说着。

而众人却急忙起身行礼拜见,刘长先是看了刘安一眼,随即便走到了贾谊的面前,一把将他拽起来,上下打量着。

贾谊看着面前愈发威严的皇帝,“陛下。”

“哈哈哈,你终于是来了啊,朕就在想着你何时能赶到呢……”

刘长激动的拍着他的肩膀,贾谊疼的龇牙咧嘴,刘长大笑着,又看向了张嫣,“朕的犹女都这么大了,怎么样,贾谊他没有欺负你吧?”

“舅父!”

“这是我的犹孙啊,不错,有留侯之风啊!”

“哈哈,你就是寻?不错,不错,不类父!”

晚上,为了迎接他们,刘长设了一个家宴,要众人来参与。

这个家宴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基本上所有的亲戚都在邀请范围之内。

吕后坐在上位,刘长坐在她的身边,刘盈坐在另外一边,再往下就是刘乐,两位曹皇后,两位夫人,贾谊,张嫣,乃至诸多皇子们,吕禄,吕种也在这里,樊市人,曹窟家人也在,众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众人不断聊着天,刘安也是先拜见了几位阿母,再见几位兄弟。

刘勃他们都很高兴,只有刘赐冲上来,扑在兄长的怀里,“恐吓”兄长给自己送礼物。

张嫣跟几位夫人聊的很是开心,贾璠此刻正在跟樊市人聊着太学的事情。

曹窟,贾谊,刘长他们三个则是谈论着赵国。

刘盈和吕家两兄弟说着各地的趣闻。

众人的面前都摆满了各类的佳肴,刘长更是已经拿着酒壶开始饮酒,殿内格外的喧哗,叽叽喳喳的,尤其是刘赐那个竖子,大喊大叫的,一会儿就将刘良欺负哭,一会儿又抱着贾璠不放,一会儿又拽刘安的头发,最后还是曹姝出面,给这厮的屁股上来了几下狠的,他才委屈的躲在了吕后的怀里,低声的说着他们的坏话。

吕后对孙子们还是很宽容的,看到曹姝想要打孩子,她还开口劝阻。

场面很是混乱,却也非常的热闹。

年幼的孩子们跑来跑去的,男人们喝着酒,吹着牛,女人们坐在一起窃窃私语,稍微年大的孩子们也是有着自己的话题。

不知什么时候,贾璠在女人们的鼓动下,开始唱歌,在这方面,他还真的很有天赋。

刘长便拉着刘盈下去跳了舞,氛围顿时更加的热闹了起来。

刘长朝着贾谊使了个眼色,贾谊点点头,两人一前一后的走出了寿殿。

站在门外,冷风吹过刘长的身体,刘长只觉得是那么的清爽,明月高高挂在天空之中,皎洁的光芒微微点亮了整个世界,贾谊站在刘长的身边,两人安静的享受着冷风。

刘长转过头来,听着殿内传出的笑声。

“真好啊……我已经很久不曾见过阿母如此开心的模样了。”

贾谊没有说话。

刘长又说道:“家人团聚,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高兴的了,朕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大概就是使得家人和睦,彼此也没有什么隔阂吧。”

刘长再次转过身来,长叹了一声,“朕新设立了一个食货府,陈侯来任令。”

“臣知道,报纸上说的很清楚了……”

“那你怎么看呢?”

“臣认为,这是应当推行的,臣在赵国,最初是全力打击商贾,可后来发现这并非长久之策,因此也有过兴商的想法,例如那矿场,我就曾想过由庙堂来带头,交给商贾来运行,商贾们出价,出价高者来承担开采,缴纳税赋,庙堂若是要自己动手,光是人力,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所有权是不能给出去的,但是开采权还是可以考虑的。”

刘长点点头,问道:“赵国的矿产真的很多?”

“很多,赵国往唐国,代国,乃至燕国……处处都是矿产,或许不是最高品质的,可绝对是最多的。”

刘长轻笑了起来,“看来,赵国是坐在宝物之上的国家啊,这也好,如意天天抱怨,哭穷,这下就没有理由继续跟庙堂要援助了吧。”

“朕想要将你留下来。”

刘长忽然开口说道。

贾谊一愣,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想法,“食货府?”

“对,陈侯是很完美的人选,可是,朕能看得出来,他的病情其实并没有痊愈……朕不想害死他,朕想让你给他当个副手,他出主意,你来做事,等事情差不多稳固,他就可以松手,由你来完全操办。”

“那赵国呢?如今开采等事还没有进行,谁可以接替我的位置呢?”

“我这里倒是有个不错的人选……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承担得起大事。”

“晁错??”

“哈哈哈,当然不是他,他这个人绝对不能在诸侯国担任国相,不然迟早会将诸侯王抓到长安来,朕准备让袁盎来担任,你知道这个人吗?他原先在内庭,后来跟着伏公学习尚书,颇有成就,除了年纪稍微小点,其他方面都还不错……”

“若是陛下觉得他可以,那他一定是可以的。”

刘长笑了起来,随后安静的眺望着远处的明月。

“过去的那些人,想要全部团聚,怕是再也不可能了……无论是我那些哥哥,还是长安群贤,还是舍人们……”

第503章 有眼无珠

刘安抱着熟睡的刘赐,走出了寿殿。

刘勃乖巧的跟在他的身后。

“二弟啊,楚太子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大哥,我并非是有意……”

“不,你做的很好,大丈夫若是连家人都护不住,那还谈什么建功立业,若是我还在,早就将他赐死了……”

刘勃摇着头,“仲父对我们都很好,他先前听闻我上了学,还派人送来了珍藏的书籍,他是我们的兄弟,况且,他就算是个奸贼的后人,罪不至死,大汉自有律法在,他犯下偷盗之罪,可年纪还不曾到受罚的年纪,应当罚其父,上交三盾……如今阿父让他去做徭役,倒是与汉律不符……”

刘安笑了起来,他这个二弟,明明是这般的人高马大,身上满是舞阳侯和阿父的影子,是天生的先登之将,可心思细腻,为人又极为善良,温柔,完全没有半点纨绔的习惯,在太学里,跟那些学子们相处的极为融洽,都说他有宽厚的长者之风,类祖。

刘安并没有要改变二弟的想法,或许,他这样的性格,将来能在代国成为一个很好的君王吧,深受爱戴,却又不必参与那么多的勾心斗角。

他俯下身来,将怀里的刘赐递给了刘勃,刘勃很是轻易的接过了弟弟,没有半点的吃力。

“这竖子啊……”

刘安看着熟睡的刘赐,无奈的摇着头。

弟弟之中,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竖子了,他这辈子见过无数性格恶劣的纨绔,就不曾见过刘赐这般恶劣的,还不到他膝盖高呢,却闹得几乎要掀了未央宫的顶,整日乱跑,阿母特意安排了六个近侍来盯着他,足足六个啊,这是什么待遇,自己身边也只有两个近侍啊,当然,这六个近侍要盯住他都有些吃力。

今日见到自己,更是叫嚣着要礼物,不给便以哭为要挟。

这要是再长大几岁,那还了得??

而且这竖子还极其好武,听闻阿父每次练剑,他都要偷看,偷学,还偷了大母的拐杖拿来当宝剑,拽着皇宫内的甲士们要比试,看到那拐杖,甲士哪里敢还手,只有跑的份,刘安就担心,这竖子长大之后又是一个楚太子刘戊,不,甚至比楚太子还要更加恶劣。

看来,还是得跟阿母好好说说这件事。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