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556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小小的院落内,顽童骑着木马跑来跑去,夫妻俩正一同舂米,老人则是悠闲的躺在树荫下,眯着双眼,嘴角微微扬起。

……

而在厚德殿里,情况既然不同。

“呕~~~”

刘长坐在床榻上,今天婚事,他有些高兴过头了,喝了太多,此刻恨不得连肝脏都一起吐掉,好在,吐了些,他的情况就好了很多,不再那么受苦,曹姝有些心疼的擦拭着他的脸,骂道;“让你少喝!让你少喝!”

“阿成家了,我作为长辈,岂能少喝?”

两人正在闲扯,忽然,一个小东西冲进了殿内,正要开口,却又急忙捂住了鼻子,来人正是刘赐,他看了看刘长面前的那个木盆,一脸的嫌弃,“阿父,你什么时候开始吃这种东西了?”

刘长也不知为什么,每次看到这竖子,总是有股怒气从天灵盖喷出来,让他想要打死这玩意,可就在他准备发火的时候,曹姝却拽住了他,温柔的询问道:“你阿父啊,就是因为吃了酒,才开始吃这类的东西,你要记住,长大后可不能吃酒啊。”

刘赐再看了一眼木盆,点点头,“我绝不吃酒。”

刘长板着脸,想要说些什么,却还是忍住了。

“你来这里做什么……”

刘赐激动了起来,说道:“阿父,我今日跟着公牛……”

“公羊!!是公羊!!”

“我跟着公羊学派的人读书,学到了很多的学问,还认识了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他对我也很满意,说以后都要来教我了!”

“哦?哪位啊?”

“公孙弘!!”

刘赐很是得意,“我都已经想好了,将来我去就国,我一定要带上这个人,让他来给我当国相,他可厉害了!!”

曹姝笑着看向了刘长,“看来,赐还是很有识人之才的,这一点还是很类父的。”

刘长听到曹姝的夸赞,撇了撇嘴,“那是自然,也不看看是谁的儿子。”

“不过,这个公孙弘啊,确实很有本事,天文地理,政务军事,他什么都懂,而且他学习这些还不到两年……两年就有了这个成就,当真是天才,若是让他再磨砺个十年,我觉得就算达不到我老师的地步,也相差不远了。”

曹姝微微点头。

刘赐迫不及待的说道:“人家还会养猪呢!”

“他教了我很多养猪的办法。”

刘赐激动的说着,曹姝却有些茫然,最后不由得失笑,“你说跟着公孙弘学习,难道就是跟着他学习养猪吗?”

刘长挥了挥手,“这有什么,当诸侯王怎么能不会养猪呢?我当初啊,养猪也是一把好手,我年纪小的时候骑不上马,我就去骑猪……”

刘长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看着刘赐,“那就好好跟着他学,你的封国,朕也在考虑,等你就国,我就让公孙弘去辅佐你。”

刘赐眼前一亮,问道:“阿父准备将哪里给我?”

“你想要哪里?”

“河内,河西,上党,河东,北地,代,太原,邯郸,渔阳,济北,胶东,梁,颍川,南阳……”

“放屁!!你怎么不干脆要了长安将乃公赶出去呢?!”

“那岂不是很不孝顺?”

“给乃、公滚蛋!!”

刘长猛地脱下了鞋履,这竖子顿时抱头鼠窜,迅速逃离了厚德殿,看着他离开,刘长却忽然笑了起来,“这竖子啊……当初啊……”

刘长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笑容也变得有些苦涩,最后摇了摇头,没有继续往下说。

曹姝一眼就知道,陛下这是又想起了高皇帝,她笑着说道:“对了,今天姈学会了爬,整日在床榻上爬,动个完没完了的……”

“啊?她会爬了??”

刘长急忙令人打来水,洗漱了一番,将自己弄得干干净净的,他去祖庙里祭祀阿父的时候都没有这么认真,很快,他就跟着曹姝来到了椒房殿,刘长对女儿是极为宠爱的,每天无论多忙,都会固定抽出时日来看女儿。

一抱起来,就不忍心放下,他甚至因为担心自己的胡须会扎到女儿,而特意将视若珍宝的胡须剪短了不少。

刘姈如今还不满一岁,整个人就犹如一个瓷娃娃,长得格外精致,在刘长眼里,这大概就是整个天下最好看的女子了,只是曹姝却觉得,这孩子有些胖,虽然如今是非常的可爱,可以后……就怕这孩子类父啊。

而且,这孩子的模样吧,不太像曹姝,甚至跟刘长也不是很像,也不知道她到底是随了谁。

刘长抱着孩子,笑着逗弄着她,眼里满是宠溺。

他又看了看曹姝,笑着说道:“不都说女儿类母吗?我怎么看不出来啊?你的眼睛是尖的,她是的圆的……”

一旁的老近侍张卿却忍不住说道:“不类其母,却极类其大母。”

“胡说,我阿母哪里……”

刘长说了半句,猛地反应过来,他说的大母并不是吕后,刘长抿了抿嘴,低着头,再次打量着手里的小生命,然后吻了吻她的额头。

“确实很像。”

刘长说着,尽管他这一生都不曾见过生母的模样。

小刘姈却在阿父的怀里动了起来,活蹦乱跳的,嘴里不断的发出各种怪叫,很是兴奋,刘长再次笑着说道:“你看,她认出他阿父了,认出来了!”

第575章 逮住一只羊使劲薅

老鹰猛地划过天际,开始迅速朝着地面俯冲,在平坦的原野上,有数不清的羊正在低着头觅食,时常能看到有人骑着骏马,监视着羊群,还有犬跟随在那些人的身边,发出阵阵狂吠。

原野逐渐变得高耸,当原野变成了干地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坚固的城池,城池的规模并不大,但是人来人往,也是格外的热闹,大量的商贾聚集在道路上,一一通过,这些人里既有来自中原的汉商,也有来自身毒的胡商。

他们哪怕是在这里等候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要推销自己的产品,下了车,就找那些看起来就很富裕的大客户,双方努力的比划着,想要谈一笔大生意。

城内的百姓数量并不多,当老鹰越过城墙之后,下方就是一些很简陋的民居,有百姓正在与前来的商贾交涉,想要将自己的房屋租给他们来居住,也能看到扛着农具的农夫正在朝着城门口走去。

这里就是西庭国。

西庭国一改当初的没落,成为了大汉首屈一指的商业大中心,两大文明都在这里进行贸易,各种闻所未闻的商品都只有在这里出现,身毒的商贾们从他们那里带来了很多东西。

跟大汉不同,在身毒,商贾并不是受歧视的团体,相反,在孔雀国这样婆罗门教高度发展的地区,只有高种姓才能进行商业活动,贱民是不配的,这些商贾们浑身都带着珠宝,穿着大汉的丝绸,恨不得将金子镶嵌到所有能镶嵌的地方。

甚至有商贾直接骑乘着大象,大象背部都是黄金装饰,身毒大概是真的不缺黄金,从那里来的商贾们,基本上浑身都带着金首饰,他们的男人比大汉的女人还要喜欢这些东西。

尽管穿着华丽,但是在贸易的时候,他们却非常的喜欢砍价,哪怕是分毫之利,他们都要去抢一抢。

随着两国彻底互通,道路成型很快,从西庭国到葱岭的道路,都是大汉在修,过了葱岭,就是孔雀国在修,两国的实力差距,其实看他们的道路就能发现端倪,从西庭国到葱岭的道路,是那么的平坦,三辆马车可以并肩通过。

刘启为了以商兴国,也是用掉了大部分的援助,全部都用来修路,就是要给商贾们创造更好的环境,在这个鸟不拉屎的西庭国,道路长度却已经是大汉第一,刘启恨不得在里跟里之间都修建道路。

经过他这长期的基建,这里的城池还是老样子,道路却极为出色,质量足以跟长安相提并论。

可一旦出了葱岭,明明是更好走的地形,可那里的道,简直一言难尽,按着商贾们的说法,那是个灾难。

道路崎岖不平,车还时不时陷进去,沿路的士卒更是穷凶极恶,堪比盗贼,官员贪婪无厌,道路两旁奇臭难闻,刘启因此跟孔雀王已经交涉了很多次,让他全力维护道路。

孔雀王也很委屈,这道路已经很好了啊,我都城的道路都比不上这里呢。

很多大商选择在西庭国建设工厂,例如禄老爷,他在西庭国就盖了纺织厂,棉花种植园,还有几个家具厂,造铁厂等等……之所以要盖在这里,是为了方便卖给身毒人。

在身毒的市场,这些东西价格非常的高,若是能亲自运过去,当然是最挣钱的,但如果是卖给来西庭国的商贾,那也能挣不少,还能节省很多运力。

整个西庭国算是彻底热闹了起来,日夜不休,处处都是市场,处处都是商贾,甚至有更遥远的大夏国,都几次派人来,想要跟大汉通商。

在身毒地区,跟大汉确定贸易关系的国家达到了六个,还有些国家依旧在观望,他们惧怕匈奴,当然也更加惧怕比匈奴还要强大的大汉。

在身毒地区,大汉的风评是两极化的,像孔雀国为代表的贵族是坚决跟随大汉,认为大汉是真正的共主,并且以圣天子为神灵,孔雀国在都城为刘长打造雕像,就是为了证明这一点。

在孔雀国,百姓们将刘长称为“毗湿奴在东方的化身”,“众梵天子嗣的守护者”。

在百乘国,刘长则是被称为“天佑大慈祥大威严大尊天子”。

在大夏国,刘长干脆就变成了“东方大力神”,“东方神王的长子”。

这些都是与大汉较为亲近的,而对大汉有敌意的国度里,刘长则是被认为是来毁灭他们的恶魔,来征服他们的暴君,连着大汉,都被他们称为野蛮人,类比匈奴。

但是来大汉挣钱的商贾却很多,甚至包括那些对大汉有敌意的国家商贾,不过他们都是私人行为,并没有庙堂组织,因此竞争力天生就不如其他国家的商贾。

刘启站在城头,打量着下方那队伍,这队伍排成了长龙,一眼都望不到尽头,而在他的身边,则是站着西庭国的两位大人物,郅都和夏侯灶。

“看来他们要在这里等很久了。”

“大王,我们为什么不干脆直接将城墙给拆了呢??”

夏侯灶忽然开口问道,刘启一愣,随即解释道:“这里跟当初的咸阳可不一样,咸阳周围是有关卡的,能替代城墙的作用,我们周围不是原野就是沙漠,根本不可能像咸阳那样设关卡,若是拆了城墙,会出大问题的。”

夏侯灶恍然大悟。

郅都却冷冷说道:“西庭虽然变得繁华,可问题也越来越多了,偷窃的,抢劫的,行骗的,越来越多……还有这些商贾,为了少缴税赋,做假账,改凭条,甚至有人使用成色不足的私铸货币来骗身毒商贾……”

刘启毫不惊讶,“这就是我当初请仲父将您派来的原因了,我们这里,聚集了所有不同的人,官吏们也是不太情愿,甚至还有很多罪犯,只有您才可以镇得住他们,有您在,我并不担心。”

“大王,那个宁成,是不是要管管了?”

夏侯灶不悦的询问道。

前不久,夏侯灶带着宁成回到了西庭国,当然,也带来了很多的人才,像郎中李广,来了之后直接当卫尉,当上九卿了,其余的郎中,不是九卿也是九卿的属官,那些太学生更了不得,直接在西庭国当郡守,最次的都是县令。

宁成在见到刘启的时候,得到了刘启的重视。

刘启这里就需要宁成这样的人才,主要就是西庭国外来人口太多,中原百姓数量极少,导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宁成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重视,就在他激动的想要落泪的时候,他被授予官职。

担任太尉长史。

起初宁成还格外激动,一来就给三公当长史??这么好??他激动的再三拜谢,直到他发现太尉就是那个莽撞汉子。

宁成本来还想有点小动作的,结果当天晚上刘启就设宴,向前来的新人们介绍朝中的老人。

当他听到刘启说出“斩杀匈奴单于的汝阴侯嫡长子,陛下年幼时的玩伴,深得淮阴侯重视”这些话后,宁成就即刻打消了自己心里的小心思。

惹不起。

这厮哪天发狂了将自己打死,都没有人敢问罪。

宁成就老实了,因为人手不够的原因,他这位太尉长史却干起了县衙的活,带着甲士们维护道路的安全,保证商贾们的安全,维护市场的安全,同时也是彻查盗贼什么的。

可当他开始办事的时候,就将自己的凶狠表露的一览无余,他比郅都可要凶狠太多了。

或者说,他跟郅都根本就不是同类型的人,郅都很凶,常常砍人家的脑袋,但是郅都不会砍无辜之人的脑袋,他的凶狠是对那些权贵豪强,很多时候,他乐与为民做主,站在百姓那边去干掉权贵。

因此权贵们非常惧怕他。

而宁成嘛,就是那种将原告和被告全部砍死的类型。

他不站在任何一方,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大开杀戒,抓了原告和被告不算,恨不得将押解被告的甲士都给抓起来。

郅都是苍鹰,盘旋在高空,监督着所有的官员,目光如炬,洞察所有的罪恶,而宁成是疯狗,一旦被主人放出来,就会咬死所有看到的东西。

夏侯灶对他颇为不满,近期内,他在西庭国抓了很多人,其中当然有犯罪的,可是也保不准有无辜的,郅都因为这件事,也几次找上门,宁成最初对郅都还是非常轻视的。

认为郅都不过如此。

直到郅都将他按在地上,准备直接砍掉他的脑袋的时候,宁成方才惊醒,大声呼救,大王及时派人将他救下来,不过从那之后,他见到郅都就躲,这苍鹰着实比恶犬要凶猛。

刘启眯了眯双眼,这些时日里,他也是听到不少关于宁成的事情,都是来弹劾他的。

“太尉啊,这件事,您暂时不必去理会,寡人自有安排。”

郅都提醒道:“大王要用此人,我能理解,很多事情,可以让他去做,但是,想用他这样的人,就必须要握好缰绳,否则容易咬伤自己。”

“你们放心吧,寡人知道该怎么去做。”

刘启站在城头,看着远处的繁荣景象,心中却暗暗思索,宁成这个人,目前还是很好用的,如今西庭国很混乱,想要治理好,就必须要严厉打击,可刘启又得爱惜自己的羽毛,为了那些援助。

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能去当那个恶人的。

郅都虽然可以当,但是刘启不想让他当,郅都深得他的喜爱。

只有宁成,可以完美的充当这个恶人的角色,等到一切回复正常……这个恶人嘛。

刘启的脸上忽然出现了一丝笑容,看起来却格外瘆人。

……

“明明是我先!!!”

厚德殿内,刘安暴跳如雷,一点都不像平日里那么沉稳,倒是有点类似刘长,刘长和曹姝很是平淡的看着他,刘安满脸的委屈,整个人紧锁着眉头,恨不得以头撞地。

“公孙弘是我准备重用的国相啊……我就去参加了个婚礼,回来他就成了赐的国相??赐连国都没有啊!!这是什么道理!!”

刘安从婚礼出来,次日就准备接见公孙弘,结果,公孙弘却以教导公子赐的由头拒绝了这次会面,刘安很是困惑,急忙派人询问,这才得知了他已经要委派给公子赐兼任舍人以及未来国相的事情。

刘安气急败坏,直接来到了厚德殿里质问父母。

刘家人刻在骨子里的爱才,在刘安这里同样存在,面对人才,他是一个都不想放过。

刘长却是一脸无辜的模样,“这都是你阿母的决定,跟朕无关!”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