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历史系之狼
“你倒是个有才能的,这样吧,封你为郎中,往后就留在朕的身边吧!”
主父偃大喜,急忙拜谢。
当吕禄领着主父偃离开的实话,吕禄看着这位甚是高傲的后生,忍不住提醒道:“你还年轻,往后这种劝谏的事情还是要少干,刘敬当初就是因为劝谏陛下,反对陛下,被送到了河西国,你也不想年纪轻轻就去夏国吧?你若是真心要劝谏,完全可以通过温和点的行为来劝谏,莫要再这般了,你不是晁错,晁错也常常因为劝谏而受到惩罚……”
主父偃脸色一冷,对着吕禄呵斥道:“阿谀奉承的行为难道可以治理好大汉吗?你整日跟在圣天子的身边,却不敢劝谏,如今的意思,难道是暗指圣天子不能容纳劝谏吗?!我不与这般奉承小人为伍!!”
他高声说着,就离开了这里。
吕禄不由得咬着牙,这要是在皇宫外,我不把你的失打出来!!!
吕禄黑着脸返回了厚德殿,“刚才陛下不是问我该如何处置主父偃吗?”
“是啊……”
“要不还是烹了吧……”
“哈哈哈!!”
主父偃凭借着上书劝谏的事情,顿时名扬长安。
这比历史上要早了很多年,这主要还是因为刘安下令太学改制,导致这位提前来到了长安,跟刘长梦里的启示一样,这位来到长安后就选择了直接上书给皇帝……而在历史上,这位是直接上书给汉武帝,痛斥厉害,汉武帝又惊又怒,召见了他,随即发现这个人的才能,拜为郎中,而这个人从那之后多次上书给汉武帝,几乎每个月都要上书一次,汉武帝也是喜闻乐见,没有因此而迫害他,当然,最后还是因为其他罪名而处死了他。
主父偃的性格是很暴躁的,生不五鼎食,死当五鼎烹,这番话就是他的名言。
可他在暴躁刚烈的同时,又非常的……法家,知道如何迎合皇帝,奉承皇帝,让自己得到重用……可谓是最刚烈的佞臣。
在主父偃成名之后,不少人都写信给他,希望能邀请他来参与宴会。
结果去邀请他的人都被他训斥了一顿,指着鼻子破口大骂,弄得人家下不了台。
刘安好奇的看着面前这位年轻人,刘安当然也听说了这个年轻后生的事迹。
他很好奇,这人到底是如何在上书劝谏阿父后还能得到升迁的?
主父偃看起来并不高大,模样却着实高傲,面对太子的审视,他都没有半点的退却,甚至还跟刘安对视了几眼。
刘长正在内屋里,抱着心爱的孙子,爱不释手。
因为天气寒冷,刘长不愿意让孙子来皇宫里见自己,就特意来刘安的府邸里见皇孙。
皇长孙刘迁,模样确实跟刘长相似,虎头虎脑的,看到刘长就会咧嘴傻笑,绝对是一脉相承。
而大汉长公主刘姈就站在刘长的身边,忍不住的跳着,“我要看犹子!!我要看犹子!!”
刘长就放下身来让她看,刘姈看着那胖乎乎的犹子,心里甚是喜爱,哀求着让自己也抱一抱。
一家人其乐融融,太子安当然是要站在门外的……他主要也是想看看主父偃这个年轻后生。
可主父偃对刘安的态度并不是很热情,甚至可以说有些冷漠了。
“听闻你曾就读与太学?不知师从何人?”
“曾跟随申公。”
“哦,申培公啊,儒家当真是人才辈出啊……本以为只有公羊是如此,没有想到,还有你这样的人……实在令人羡慕。”
“嗯。”
两人的交谈实在有些尴尬,聊几句就聊不下去。
刘长抱着怀里的长孙,也不理会他们,反而是语重心长的交代着照顾孩子的侍女和缇萦,“现在这天气寒冷,可不要带着孩子四处乱跑,就是太后想要见他,也不要带去长乐宫……等天气稍微暖和了再说,皇后亲手给孩子做了几套衣裳,过几天就派人送来……”
在众人都在忙碌的时候,小公主却在后院里游荡了起来。
她不喜欢大哥的府邸,这里的人都无趣的很,各个都说些自己听不懂的话。
她仿佛一只骄傲的大公鸡,巡视着自家的领地,大摇大摆的。
忽然,迎面走来了一个人,抬起头来,看到了她,顿时转身就要跑。
刘姈眼前一亮,几步追了上去。
“站住!!”
刘姈呵斥道,卫文君胆怯的停下了脚步,看着面前这个高大的女孩,脸色通红,眼里满是惶恐。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在这里?”
“我阿母在这里服侍太子妃……我一个人在家,出来走走……”
“哦。”
刘姈点着头,打量着面前这个文弱的家伙,“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卫文君。”
“哈哈哈,文君?怎么听着像是女孩的名字啊?”
卫文君脸色通红,“本来是叫长君的……因为避讳……”
“我这里有吃的,要不要跟我玩啊?我可以把吃的给你!”
卫文君看着对方手里的零嘴,还是摇着头,“我阿母说,大丈夫不能无功而食……我不能白吃你的东西……”
“哈哈哈,你也是大丈夫吗?你还没我高呢,你多大啊?”
“我五岁……”
“五岁的就不能叫大丈夫,那是小丈夫,知道吗?来,吃吧!”
卫文君自然是不敢反抗的,刘姈看着他吃着零嘴,得意的拍着他的肩膀,“我叫刘老五!往后若是有人欺负你,就报我的名字!知道了吗?!”
卫文君正要答应,忽然感觉到了什么,他猛地回头。
只见远处站着一个极为魁梧的男人,他这辈子都不曾见过如此高大魁梧的男人,那男人高大的有些可怕,此刻,他正低着头,复杂的看着这一幕,脸色阴晴不定,而在他的身边,则是站着另外一人,要瘦小很多,但是同样复杂的盯着自己,脸色同样的阴晴不定。
“阿父!!!”
“大哥!!!”
第674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
茫茫草原,一眼望不到尽头。
孤城在这草原里,显得格外显眼,城池距离着水源并不遥远,规模不算太大,城墙也并非很高,城门口是大开的,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驱赶着牛羊,鱼贯而出。
在城池内外,也能看到正在耕作的百姓。
这里原先是匈奴人的牡歃毋寨,是通往代国的先锋营寨,匈奴人常常屯兵与此,在这里准备攻城器械,准备武器军械,以此处为跳板,攻打燕代等地区。
匈奴人的技术其实并没有后人所想的那么不堪,无论是冶铁,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有独到之处,甚至在某个时代,匈奴人吸纳了东西方的冶炼技术后,曾做到“皆披甲”,至于后世常说的骨箭,那大多是匈奴的仆从军在使用,也就是所谓的杂胡,匈奴人不只是懂得冶炼技术,他们还会召集匠人来打造攻城器械,还会召集会耕作的杂胡来进行范围性的耕作,这就很了不起了。
塞外的民族常常会出现一种情况,耕作的不知道放牧,放牧的不知道渔猎,渔猎的不知道耕作……而匈奴就不同了,后世常常能在匈奴墓葬里发现农耕文明的痕迹,他们自己大概是不更做的,可生活在朔方河南等地区的杂胡,也就是赵国时的林胡等部族,他们因为长期与中原人杂居的原因,早就从游牧转变为农耕,匈奴人就让他们来耕作,收获更多的粮食。
匈奴人的这座城寨,在如今是大夏国的三大城池之一,在进行修缮扩建后,取名为夏氏城,是夏国非常重要的门户,距离长城很近,几国的商贾都聚集在这里。
城内并不算太繁荣,人口也不多,仅仅只有数万人的规模。
商贾也没有多少,夏国并没有特产,夏国有的,周围几个诸侯国都有,没有竞争力,还不如那西庭国,西庭国还能凭借着自己有利的地理位置,迅速壮大,在大汉与身毒的道路上吃着红利,甚至能吃撑肚子,而夏国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这里并没有夏王宫,只有一处郡守府,这里是漠北郡的治所所在。
几个骑士从侧门奔驰而出,朝着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飞奔而去。
为首的骑士,年纪不算太大,眉宇里满是豪气,他穿着赵人的短装,佩戴着长剑,骏马的腰部还挂着强弓,他看起来风尘仆仆的模样,脸色沧桑,而眼神却很是锐利,犹如苍鹰。
这位便是夏国的国相傅清。
傅清自从来到夏国后,就在为了王事而奔波。
他最先做的是带上礼物,去拜见各个部族的酋长,跟他们去做朋友,傅清虽是贵族出身,却没有贵族的傲气,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他都能结交,不顾身份,跟那些蛮夷们勾肩搭背的饮酒吃肉,几乎走遍了塞外一半的部落,名声大震,胡人没有不知道他的,各部的豪长没有不把他当作朋友的,得知傅清来了,各部的酋长们都是亲手宰杀牛羊来款待他,看到他的骏马无力,就拿出最好的马匹来送给他。
傅清很有胆量,他独自去游说这些部族,让他们归顺夏国,而在此刻,他们甚至还在跟唐国交战,他是属于直接去了敌人那边,只带着三四个人,到了夜晚,他直接住在了对方的帐内,浑然不惧。
也有酋长想要吓唬他,特意在他面前架起大鼎,令人磨刀霍霍。
结果傅清没有半点的畏惧,谈笑风生,吃了很多酒,当众给酋长表演了一段舞剑,弄得酋长惊恐不已。
傅清收起长剑后,愤怒的训斥他,“我将您当作朋友来拜访,您却想通过这样的手段吓唬我?难道这就是你们对待朋友的方式吗?”
酋长急忙请罪,随即就归顺了夏国。
如今夏国名下有八十余部族,这都是傅清靠着自己来收复的。
此刻,他再次纵马外出,身边只有三位骑士,也没有人觉得不妥,这位国相如此作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跟中原那些国相真的是截然不同,常常一外出就是十来天,或者几个月都不回来……好在夏国也没有什么要处理的政务。
在他的骑士里,有个年纪较大的老者,埋着头跟着傅清,他们赶了很久的路,在一处水流旁停下来休息,其余俩个骑士准备吃的,那老骑士就坐在了傅清的身边。
“傅生啊……陛下让你来夏国是为了让你治理这里,不是派你来交朋友的。”
“你看看,你来夏国后都做了些什么事啊?”
“整日就是带着礼物去见那些蛮夷,送他们宝物,他们这些蛮夷哪里知道你送的东西好不好,还整日低声下气的,你何必如此害怕这些蛮夷呢?隔壁就是唐国和代国,他们要是不顺从,直接攻打他们就好了,干嘛要这么做呢?”
“你知不知道现在官吏们对你的意见都很大,你拿着夏国的东西送人,四处跟蛮夷喝酒吃肉,你到底是想做什么啊?”
听到老骑士的抱怨,傅清也不生气,笑着说道:“陛下成立夏国,是为了收复草原,不是为了屠杀草原,调用唐国和代国的军队,当然可以击败他们,可接下来呢?他们知道我们的想法,就会逃离,这草原这么大,他们不断的跑,我们能怎么办?一路去追?若是追杀他们到全部诛杀为止,那耗费的钱财只怕比我送出去要多数百倍吧?”
“而且,我也不是没有成果啊,夏国刚刚设立的时候,就是个空壳,如今麾下有八十余部族,都依附与夏国,认可我们的治理,这不是成果吗?”
老骑士冷笑着,“你这么送礼,换成我,我也归顺啊……这是用钱财收买他们,一定不能长久。”
“这不是长久的办法,但是能打开如今的局面,若是不这样,什么长久的办法都没有作用。”
傅清说着,又抚摸着胡须,认真的说道:“您不要听那些人的言语,他们并不知道,我在唐国曾治理月氏人,在燕国跟东胡余孽打过交道,在滇国当过县令,在南越国出使过扶南,在西域担任过郡守……我自然是知道该如何对待这些人,他们总是说我该保持国相的威严,不要轻易示好,不要轻易放低身段……哈哈,我要是跟他们那样坐在豪宅内穿着华服摆出一副贵人的模样来,这些部族就会自己来归顺吗?简直是荒唐。”
“目前夏国初立,不能空想着治理的办法,而是要先建立统治,你可知道,当初的冒顿,也是采取了同样的办法……庙堂里的人也不知道这些,大王还派人给我送来了书信,让我按着他提出的办法来治理夏国。”
傅清摇着头,神色略微苦涩。
老骑士抚摸着胡须,“毕竟是我的弟子,还是有些治国之能的。”
这老骑士正是被流放到夏国的公羊寿。
傅清平静的说道:“这不是大王能提出来的策略,我看其大概,像是晁错提出来的。”
“这你也能看出来??”
“我曾在尚书府内任职,记录过晁错的很多奏表,是一样的风格。”
“晁错确实很有能力,但是毕竟是待在庙堂里的人,根本不知道地方的实际情况,说了一大堆治理地方的策略,可这有什么用呢?麾下若是一个部族都没有,谈何治理??或许二十年后,可以用他的策略来治理吧。”
公羊寿瞥了他一眼,“你任职的地方倒是很多……我听闻庙堂里说你是六县令,果然不假!”
傅清有不少的外号,其中这个六县令的名声就很响亮。
有这样的名声,是因为傅清连着做了六次县令,在唐国担任县长,做的不错,迁了县令,县因为规模不同,故而县官的俸禄也不同,有五百石的县长,也有千石的县令,傅清第二次就是做了大县的县令,同样做的不错,本来该升到庙堂,或者郡国的,结果有人压着他不许他升迁,结果第三次还是担任县令……第四次又是县令,第五次还是县令……连着在六个县担任县令,而且调动很大,一会在唐国,一会儿在燕……
这都不是打压了,这简直就是扼杀……大汉开国以来,还不曾听说过政绩很好还总是原地踏步,做的越好给的县越烂的事情……要不是当时的周昌看不下去了,这位估计还得继续去更烂的县城里担任县令。
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能力是突飞猛进,政绩开始越来越变态,第六次担任县令的时候,当地郡守都来找他询问治理地方的办法了……后来被升迁后,他也是被以各种理由打压,屡次下放到最危险最恶劣的地方担任官职,打过仗,出过使,运过粮,收过税,修过城,挖过河,养过马……也就是傅清的性格刚强,否则早就在磨砺中被折断了。
公羊寿长叹了一声,“算了,我也说服不了你,你来这里后,光是想办法来讨好那些蛮夷了,反正陛下已经回来了,我可要警告你,陛下要是知道你的行为,说不定你还得被罢免,再去担任个县令,变成七县令……”
傅清摇着头,“陛下会理解我的,不这么做,夏国永远就是个摆设,而且,按着您的说法,所有礼贤下士的人,难道都是在讨好?”
“礼贤下士,这些蛮夷也算得上是士吗??”
傅清朝着他笑了笑,却没有回答。
点起了篝火,众人吃起了烤肉,公羊寿大快朵颐,吃的很饱,随即,他却抚摸着那肚子,感慨道:“光是吃肉,却没用用武之地,吃这么多肉又做什么呢?”
这番话,像是特意给傅清说的。
傅清还是没有搭茬。
公羊寿忍不住开口说道:“先前你这么做,我也不说什么,可是这一次,那个安卢部出尔反尔,先前拿了你的礼物,答应了归顺,现在却想要更多,这就是你的过错,是你的软弱导致了这样的局面,你现在又要去找他们,人家居然敢这么做,就不怕你来找他们的麻烦,你知道吗?”
傅清的神色严肃了起来,“我自然知道,蛮夷之中,其实也有仗义有德之士,我当初在太仆府任职的时候,就曾受到图公的照顾……但是也有安卢这样的贪婪小人,我这次前往,就是要跟他好好讲一讲道理,让他知道,我的东西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公羊寿不屑的冷哼了一声,“道理??呵,你能说服?我听你在这里吹!你要是能说服他,我当场把耳朵切下来送给你!”
“我口才还是不错的。”
傅清自言自语着。
自从匈奴离开草原后,当初被匈奴所统治的部族就开始变得四分五裂,整个草原都变成了碎片,当初匈奴人想方设法的将诸多杂胡变成统一的匈奴人,结果匈奴撤走后,这些失去了身份认同的部族,就开始以部族为名,变得更加分散了,这个安卢部,就是匈奴遗留的一支,不过,他们跟其他人不同,据说是真的匈奴人,是过去匈奴右贤王的一支,还以匈奴王族为姓。
当然,他们肯定不是匈奴王族,匈奴王族在唐国,当初投降后就被安置到了唐国,跟月氏人混在一起。
过去傅清曾去拜访他们,送上礼物,也得到了对方的回礼,他们也答应臣服,可是傅清离开后,他们又后悔,派人告诉傅清,能否再送点礼物。
他们的部族距离夏氏城并不远,傅清在第三天的傍晚到达了他们的部族。
看到傅清到来,当地的那些骑士都很高兴,显然,他们都是认识傅清的,他们急忙禀告,很快,一个矮小却结实的胡人就笑呵呵的出来迎接,此人便是安卢,以部族名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