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712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虽然距离万石三公还是有些差距,但是刘嘉一直都很有自信。

这次在沛郡,他也算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该做事的时候绝对不能迟疑,先打爆对方的脑袋再说!

他自认在宗室里也算是不错的,况且自己没有封国,想做官就更加容易了,在这里待一段时日后,一定能继续自己的道路,最终成为大汉三公!

想着这些东西,他是越来越卖力,手上的动作也是越来越快。

到了中午,他们方才停了下来,开始休息吃饭。

他们居然有一个时辰的休息时日,这让刘嘉都有些意外,经过了一天热火朝天的徭役后,刘嘉兴奋的还回了自己的工具,回到了自己的营帐内,刚走进了营帐内,就看到了住在这里的其余四个人,他们是五人为一组来休息的,刘嘉正准备更换衣裳,那几个人就将他围住了他。

刘嘉眯着双眼,“你们想要做什么?”

“新人……来了此处,居然敢不先去拜见我们的头领?”

“头领??囚人之中,居然还有什么首领?”

“呵呵,你是自己去拜见呢,还是我们拖着你去拜见呢?”

刘嘉听闻,顿时狞笑了起来,“倒不如,我带你们去拜见,如何?!”

……

刘老三正坐在自家的营帐内,面前堆放着各类的好肉美食,夏侯老大和董老二正坐在他的身边,一文一武,门口还有当值的囚人,刘老三大口撕咬着手里的肉,这徭役的日子可谓是过的有声有色,自从被流放到这里,刘赐就逐步发现了自己的才能,治理国家写文章什么的他不如哥哥们,但是这交朋友方面,谁也比不上自己啊。

他已经成为了这些囚犯们共同的头领,包括那些桀骜不驯的胡人,都认可了这位首领。

他的话比当地负责徭役的官吏的话还要管用。

大概是那些官吏也知道了他的身份,直接无视了他的这些行为。

刘赐逐渐学会了如何跟这些人相处,也体会到了底层的诸多不易。

他正在吃着饭,就有人进来禀告。

“首领,又带来了个新人。”

刘赐点了点头,大手一挥,“让他进来!”

随即,就看到几个壮汉拖着鼻青脸肿的一个人走进了此处,刘赐顿时皱起了眉头,这人怎么看着那么熟悉呢?

“你们怎么将他打成了这个模样?”

那为首的壮汉愤愤不平的说道:“首领,是这厮先动手的,这厮有些身手,我们险些被他打翻,好在我们合力,总是将这厮给制服了……”

刘嘉此刻只觉得头晕目眩的,他缓缓抬起头来,看着上头的首领。

“刘赐?!!”

刘赐看清了他的脸,手里的肉都掉在了地上,“仲父??”

“哎呀!快放手!放手!”

刘赐急忙跳了起来,那几个人急忙放手,刘嘉直接摔在地上,刘赐将他扶起来,小心翼翼的拉着他坐在了自己的身边,看着他那红肿的眼眶,摇着头,“怎么会是您呢?您不是在齐国当官吗?不是……这是什么情况啊?”

刘赐当然认识这位仲父,刘嘉跟刘安走的很近,过去刘赐去刘安府的时候,常常能看到这位仲父。

刘嘉坐在刘赐的身边,沉默了许久。

“被大哥所责罚,丢到这里做徭役。”

“那您怎么被打成了这样?”

说起这个,刘嘉就是一肚子的火,“这些人不讲武德!!”

刘嘉的武艺还是不错的,毕竟是跟着大儒们学习过的,他自以为对付四个人不在话下,因此放出了狂言,可谁能想到呢,在他说完之后,那四个人就默默的掏出了木棍……

然后他就被打成了这个模样,能对付四个人,不是说能徒手打四个带武器的!

刘赐听了直摇头。

“您过来不就是了,何必跟人动手呢?”

“我们也并非是欺辱新人,只是教他们些技巧,告诉他们若是受了欺辱该怎么办……您这直接与人动手,何必呢?”

刘嘉忽然盯着一旁的刘赐,“可你这又是怎么回事?你不是来这里服徭役,怎么就成了首领??”

“一言难尽啊……反正我发现自己挺适合当首领的。”

“这里的事情,都在我的管理下井井有条,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发生过任何动乱了……陇西郡守都很开心,还多次前来夸赞我的为人。”

“你这打扮……怎么愈发的像野人了?”

“哦,现在天热,这么穿好用力……对了,我阿父如何啊?身体可还硬朗吗?长安的情况如何啊?”

两人交谈了许久,刘赐方才得意的拍打着仲父的肩膀。

“您放心吧,以后您就安心在这里,有我在,没有人可以欺辱您,中原那烂地方,有什么好待的,将来跟着我去夏国,我封您为国相!!”

“我夏国有铁骑三十万!”

“天下无敌!”

刘赐很是欣喜的说道:“赵国的那位袁相,是个好人,他这些年里对我夏国很是热情,常年都送人来我那边,我实在是感激不尽,我最近总是找些赵国的报纸来看,哪一天若是能见到这位袁公,我一定要请他吃顿肉,感谢他的恩情……阿父对我也不错,这些年里也送了不少人去夏,我夏国,现在可是人才济济,前几天我看到报纸上说,梁国和沛郡那边还要送一批人去夏……我夏国极为欢迎啊!”

“你怎么开始读报纸了?”

“此处无法外出,我就委托那些官吏给我带个报纸,作为君王,当然要熟悉天下大事,对了,我听闻阿父要设立军学,让李左车当大祭酒?真有这件事吗?”

“是有这么一件事。”

“我要给阿父写信,我想回去读这个军学……我将来可是要统帅三十万铁骑的,若不知兵事,如何能入关出兵呢?”

“入关???”

“哦,您别误会,我是说西庭国那边的葱岭关……”

“嗯,你若是愿意读,那就写信给兄长,兄长肯定也不会反对。”

……

李左车这些时日里都是跟韩信在一起。

两人太久不曾相见,这般故友相逢,两人都有着说不完的话。

两人从身毒的情况聊到了夏国的战况,又一起嘲讽了下讨伐外羌的周勃,最后说起了创建军学的构想。

“当初刘恒曾说要让大族子弟多去参军,我觉得你这个军校,就比他的提议要更加靠谱……可以吸纳不同的人才,培养各类的军官,让大汉的军队更有战斗力……我不适合传授弟子,但是我可以给你几篇兵法,你拿去教导他们……”

韩信认真的说着,李左车急忙解释道:“这并非是我的提议,乃是陛下的提议。”

“呵,那竖子?他的提议就是原封不动的夺了别人的提议,大汉有这般君王,实在是天下臣民之大不幸!”

韩信不悦的嘲讽道。

李左车却是吓了一跳,急忙说道:“大王慎言啊……”

“我慎言什么?就是当着他的面,我也这般说!”

李左车急忙说道:“也不能说……陛下有大功德,实在是天下臣民之幸,陛下所做的诸事,古代的贤王也不能媲美……”

韩信听到李左车的夸赞,脸上居然出现了一抹得意的笑容,就仿佛被表演的人是他自己一样,挥了挥手,“您过誉了,那竖子哪有这样的本事啊,不过是小有成就而已啊!”

这姿态,像极了被人夸赞了家里孩子的老父亲。

李左车沉默了片刻,就您这番话,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您开创了大汉,然后让位给了儿子呢。

就在两人要继续攀谈的时候,忽然有个小女孩冲了进来,半点不见外,大大咧咧的朝着李左车行了礼,对韩信什么都不说,就冲进了内屋。

李左车有些惊讶的看着那个闯进了内屋的小女孩,“这是……”

“哦,是我孙女。”

“啊??您儿子不是才成家嘛??”

“她叫刘姈,是我的小孙女。”

李左车再次沉默了许久,这怎么听着有点复杂呢??看那女孩的模样,应该是高皇帝的孙女吧??

高皇帝当初让儿子拜大王为师,简直就是折了儿子又赔了孙女啊。

这天伦之乐直接就由大王来代替他了。

“你要操办军校啊,我这里有个人才可以举荐给你,此人没什么才能,整日闲居在长安,无所事事,他虽然才能不足,只有中人之资,平平无奇,但是给你做个副手,帮着你教导些弟子,应该还是够格的。”

“哦?不知大王要举荐什么人呢?”

“南越王赵佗。”

李左车第三次沉默。

好嘛,果然是中人之资,平平无奇啊。

“师父!!!”

忽然听到一声咆哮,一人闯进了太尉府内,这人就更加不见外了,刘长大步走进了韩信的府邸,捂着肚子,甚至都不拜见,直接就朝着溷藩的方向冲了过去。

李左车对此只能表示:“陛下还真的不将大王当作外人啊……”

“岂止是不当外人啊,他都快将我家当成专属溷藩了……路过都得进来上一次……”

韩信咬牙切齿的说着,“不必理会这厮,咱们继续说,这课程是重点,不能再采取过去的形式,最好能以不同的老师来教导不同类型的战事,学校要采取军中的管理……”

两人继续谈论着,过了片刻,刘长洗好了手,大摇大摆的坐在了韩信的身边。

“师父啊……就这么一个军校的事情,你到现在都没谈好?”

“闭嘴!”

“自己没谈好还要骂我……朝中还有人劝我说让您去当祭酒,就您这臭脾气,若是当了祭酒,谁敢去学啊?学生都得被吓跑……”

刘长低声嘀咕着。

韩信瞥了他一眼,骂道:“这是为国家培养将领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岂能轻视呢?这是大汉百年之大事,我徐徐操办,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你懂什么?!我与太尉商谈大事,你莫要插嘴!”

“哦……”

“阿父?”

正在内屋里找玩具的刘姈听到了阿父的声音,急忙探出了脑袋,急匆匆的跑到了刘长的身边,跟他展示起了自己的新玩具,她的不少玩具都是藏在了太尉这里,因为曹姝看到了会没收,其中就包括了几把匕首,曹姝是怕伤了她自己,不许她玩。刘长显然没有曹姝的觉悟,看着那玩具,甚至还想拿过来自己玩。

李左车看着坐在自己面前其乐融融的祖孙三代,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李左车跟韩信商谈好了不少事,这才请辞离开,刘姈留在了府内,刘长则是去送李左车。

走出了太尉府。

李左车轻笑了起来。

“臣从未见过大王如此开心的模样……大王一生极为坎坷,才华横溢,却无什么亲近……能遇到陛下,实在是大王之幸啊。”

“我原先还担心,大王会因为口无遮拦的行为而再次落得不好的下场。”

“可现在看来,臣倒是完全不必担心这一点了。”

刘长咧嘴笑了起来,“其实师父在我身边,也是我的幸事啊,只要有他在,无论什么事,我都不害怕,就像是有了主心骨那般,谁都不怕……我年少时就没了阿父,这些年里,师父就像是阿父那般对我……我也早就将他当作了自己的阿父……”

此刻,正牵着刘姈的手,准备出门的韩信却安静的站在刘长的身后,脸色有些动容。

刘长则是继续感慨道:“不过他对我就是有些太严格了,这些年挨的揍我可都记着呢,等他再老个二三十岁,躺在床榻上动弹不得的时候,我非要跟他好好的理论理论!!”

第735章 使其千年不绝

长陵阪里。

里中有一个巨大的空场,四周设立了看场,此刻,百姓们都聚集在了看场的周边,看着那空旷的场地。

两边各有一处球门,在场的两队人数达到了二十四人。

此刻,球场内正在上演着一场极为激烈的蹴鞠比赛。

据说蹴鞠乃是当初的皇帝为了操练士兵而发明的。

到底是谁发明出来的,这尚且不好说,但是在汉初,蹴鞠绝对是全国最为流行的运动。这要多仰赖两位人物。

老球迷大皇帝,以及资深足球流氓高皇帝。

高皇帝有个蹴鞠的爱好,据说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跟乡里的人踢野球,这个爱好一直保存到了他当上皇帝的时候,他甚至还在长安里操办了几次比赛,亲自下场,靠着没有人敢逼抢,成为了长安第一球王。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大皇帝同样也是个球迷,大皇帝在跟着儿子来到长安后,闷闷不乐,而刘邦则是为他修建了新丰,将过去的邻居好友亲戚们都搬过来,然后给大皇帝举办了一场蹴鞠比赛。

大皇帝看的很开心,听闻还赏赐了获胜的队伍。

高皇帝在长安设立了一处很大的球场,极为奢华,在自己年迈无法上场后,就设立了高大的观球台,坐在上头看球。

在这两位的推广下,蹴鞠迅速成为了大汉最为火热的运动之一,甚至到了汉武帝的时期,有个胡人俘虏因为身姿敏捷,踢球非常不错,被汉武帝给“规划”了……汉人是很认真的,做什么事都非常的认真,于是乎,汉初出现了一本《蹴鞠二十五篇》,是专门关于蹴鞠技术的,全世界第一本足球技能培养书。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