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721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李左车看起来一点都不意外,他平静的看着面前的诸多学子们,“基础的,反而是最重要的……这些基础的,可都是我们这些人整理出来的,既然你们说全部掌握了,那我就得考校一二了……”

众人都鼓足了劲,李左车问起了基础的行军,从三人行军一直追问到了万人的行军,所询问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包括开路修桥,设立营帐,后勤做饭,把握前后军间隔,不同兵种的摆放,驻扎位置,行军方向的确定等等等等……最开始这些人还能对答如流,可当李左车的问题变多之后,这些人的回答就开始磕磕巴巴,大家都没有统一的回答,甚至彼此之间开始争吵了起来。

程不识认真的思索着李左车所询问的这些,这些最基础的行军,却可以分成如此多的分类来讲述,这是他过去不曾想过的,李左车所询问的问题里,有一些是他自己都不曾去考虑过的。

可这不是最令人惊讶的,最令人震撼的,是那位白发的王君,他就站在程不识的身边,每当李太尉询问的时候,他都能低声说出自己的回答。

虽然不算太正规,可无论什么问题他都能说出些自己的看法来。

这让程不识很是惊讶,看来这些年的征战,那位主将还没什么,倒是将这个副将给练出来了……别的不说,就这行军后勤什么的,绝对是被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都形成了本能的反应。

行军是由李左车来亲自教导的,夏侯婴则是教导他们平原运动战,赵佗教他们山地战,宋昌教守城战……甚至刘长都来了一次,教他们怎么统帅骑兵打仗。

“找到敌人的将旗,然后冲过去!砍了对方的主将!!!”

当刘长讲述自己的兵法的时候,全场只有张夫在激动的鼓掌。

此兵法深得张夫之喜爱。

然后下课后他就被李左车带出去抄写兵法去了。

赵佗甚至语重心长的告知众人,皇帝的兵法只能听,做好防备他这类将军的准备,自己却不要冒然采用,否则会出大问题,这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用得起的兵法!想练这样的兵法,可以先去举鼎,要是能举起来,随便去练!

兵学如火如荼的为大汉培养着优秀的将才。

而太学里也并不平静。

在这一年的冬季,太学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说起来,这件事也颇为荒谬,有人在上林苑砍柴回来后,说在上林苑看到了麒麟……刘长倒是不在意这个,可这在民间却闹得沸沸扬扬,儒生们认为,麒麟是仁兽,非明王不出,这象征着当今的天子乃是仁义的君王,故而有麒麟现世,应当将这一年记录下来,让后人明白这一年有仁兽出没,乃是圣天子在世的铁证。

黄老学派却认为:儒家信口雌黄,不务正业,以妖言惑众。

两个学派迅速开战,发起了全面的辩论,就围绕着圣天子。

最开始只是弟子们的争辩,可渐渐的,诸多大家也开始轮番下场,双方打的不可开交。

双方的报纸更是极为激烈,黄老辱骂儒家是武最余孽,而儒家说黄老是不识王教,黄老说儒家编造祥瑞,儒家说黄老不敬圣王,这次辩论之激烈,是前所未有的,太学的火药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几乎说出名字的大家们都参与了这次的辩论。

长老爷坐在厚德殿内,面前放摆着几个大学派的报纸,吃着牛肉,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禄,你怎么看啊?”

吕禄摇起了脑袋,“我看不明白,不过是乡野的传闻而已,何以吵得这么凶呢?”

“哈哈哈,你个榆木脑袋,你以为他们是在吵麒麟?”

“他们是在争夺话语权呢!”

“儒家这是在老二的位置待不住了,准备从黄老手里抢走话语权,又怕这样的事情会激怒我,所以冠以圣天子的名义,只要我同意他们,纪念这一年,设立一个年号,那往后儒家就要开始在各个领域里与黄老争夺话语权和解释权……黄老这是不愿意被儒家反超,所以在全力反击。”

吕禄皱起了眉头,“黄老学派势力极大,可现在,怎么感觉被儒家打的焦头烂额,无法还手呢?”

“黄老势大,可儒家这些年里,人才辈出,凭借着当初叔孙通留下的启蒙基础,势力大增,你看看民间出身贫苦的那些士子们,哪个不是学儒家的?黄老终究还是局限在这些贵人士子的身上,在民间的势力早就被儒家给超过了……”

“况且,太子还没有出手,黄老才被压制,若是太子和那些门客出手,儒家就未必是他们的对手了。”

吕禄又问道:“那太子为什么不出手呢?”

刘长瞪了他一眼,“你们家的脑子都长我阿母身上了……儒家说麒麟出现是因为朕这个圣天子,安那个竖子要是亲自出来反驳,说我不是圣天子,那天下人如何看待他??自己否定自己的阿父?这不是大不孝嘛?他哪里敢出手?儒家还真的是厉害啊,就找准了机会,知道太子不敢出手,直接开始压制。”

吕禄只觉得有些头疼,“臣不太喜欢这些事情,想来就头疼。”

“可这些事情很重要啊……这是路线之争,哪个学派势大,庙堂的政策就会偏向哪个学派……这还是挺重要的。”

“那陛下准备怎么办?要支持儒家?还是要支持黄老?”

刘长眯起了双眼,“今日儒家说有麒麟,象征着明王现世,朕若是认下了……那明日,儒家要是说有凶兽,象征着恶王现世,你说朕要不要认?”

“臣明白了。”

“不过,儒家在启蒙事上立下了很多的功,在民间的声望也越来越大,对他们不能强势镇压……还是通过学问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吧,我很厌恶儒家搞这样的东西,不让他们讲天命,他们就开始讲麒麟了……本以为黄老求仙就够荒谬的,没成想这儒家还更荒谬,哪来的什么麒麟啊……这样吧,你稍后去找申培,告诉他,让他带着麒麟来见圣天子!!”

第744章 西庭国的野望

“什么??让我带着麒麟去见陛下??”

申培瞪圆了双眼,“我上哪里去抓麒麟去??”

吕禄冷着脸,“这我就不管了,既然你们都说了,麒麟显世是因为陛下,那陛下今日要见麒麟,这麒麟也不该避而不见吧?”

“对了,可不要拿其他什么动物来装麒麟啊,原先就有商贾以白鹿装麒麟献给陛下,陛下将那商贾抄了家,送去了北地郡放马……若是作为陛下的臣子行欺骗之事,可就不是流放北地这么简单了。”

申培只觉得晦气,他一把拉住了吕禄的衣袖,愤恨不平的说道:“仁兽之事,乃是那些公羊学派的儒生所提出来的,我从头到尾都在训斥他们的言语,就是要抓麒麟,也该让他们去抓啊,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这我就不管了,浮丘公不管事了,你现在是儒家的领袖,你不去抓谁去抓呢?”

“这是你自己的事情,陛下给你七天的时日,不要耽误时日了,赶紧去山里将麒麟请过来吧!”

吕禄说完,扯开了自己的衣袖,傲然的离开了这里。

申培揉了揉自己的额头。

这些年里,儒家为了发展,不断的吸纳各派学说,发展出了无数的小分支,这对儒家的发展来说是好事,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先前因为天命事件,儒家就已经得罪了陛下,现在又来搞什么麒麟……虽然每次搞事的儒家学派都不是同一个,但是遭罪的却是整个儒家,这就让人很无奈了。

皇帝可不管说这话的是儒家的哪个小学派,他就觉得这是儒生们说的。

上次闹事的是礼派,再上次是齐儒派,而这次,则是公羊派。

所谓的麒麟乃仁兽的说法,传播最广的,信以为真的,是公羊学派,儒家的其他派系虽然不否定麒麟,但是也不会跟他们那般吹捧。这公羊学派刚刚得势,就这么迫不及待得想要跟黄老开战了吗??

这是怕被皇帝问罪,还特意吹捧皇帝,说着什么圣天子。

这帮蠢物,难道还看不清这解释权是在皇帝手里,而不是在黄老手里吗??

作为浮丘伯最得意的门生,申培的弟子也非常的多,并且学问很深,就是太子刘安,也对他很是客气,两人还曾辩论过“杂家是否属于黄老”,最后打了个平手,不分胜负。

在浮丘伯隐退著书后,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太学的儒家领袖,名望还是很大的,只是这日子看似不错,实际上,麻烦实在是太多了,就儒家的现状,岂是一个乱字所能形容的?他也有点压不住这么多的学派了。

申培的几个弟子焦急的看着他,“老师,七天之内就要找到麒麟……我们还是尽快动身……”

“动什么身?你还真想给陛下抓来麒麟吗?!哪里来的什么麒麟啊?!”

申培所学的,乃是荀派的天行有常那一套,哪里会相信什么麒麟应贤王之类的话。

弟子们低着头,无奈的说道:“那我们要怎么办呢?若是抓不住麒麟,陛下定然会怪罪。”

“陛下这不是让我去抓麒麟,是让我去抓人呢!”

“胡毋生走了,这些半路出家的公羊都坐不住了……做好准备,稍后出门……麒麟我是抓不住的,但是抓那些贱儒还是可以的!”

“唯!!”

……

与此同时,在西北野外。

“将军……不能再往前走了!”

李广死死拉住夏侯灶,惊恐的看着不远处,“在往前就进河西国了!”

夏侯灶很是不悦,“大王让我们来迎接申屠将军,还说让我们拿出最大的诚意,我们若是不在距离国都很远的地方去迎接,如何能体现出我们的诚意呢??”

“那也不能领着军队进别国啊,这诚意实在太大,容易掉脑袋啊!”

“怕什么,难道庙堂还能觉得我会谋反不成?有我阿父在长安做质父,我怎么会谋反呢?”

“将军,这河西国的周勃可是个不讲道理的,您大概也知道他的威名,为了军功,他可是什么都不管,要是被他发现了,那我们在他眼里就是一团会移动的军功,他一定会将我们全部拿下,送去长安领赏!!!”

李广害怕的说着,周勃的威名在西北还是很大的,这位好砍头的将军,连年打仗,杀的人头滚滚,这些年里与外羌打仗,人头是一车一车的往国内运,河西国如今是整个西北,不,大概是整个大汉治安最好的地方,别说贼寇了,就是连扒手都见不到几个,这国尉眼里只有军功,哪怕是盗贼,也一定会追杀到对方全灭为止,毕竟也是军功嘛。

加上原先有刘敬这样的国相,这里压根就不存在什么游侠啊,惹事的大族啊,一片祥和,百姓过的相当不错。

当初有坚昆人来北庭国那边打秋风,后来说周勃要来了,吓得那些胡人首领转头就跑,连战利品都不敢要了。

听到李广的话,夏侯灶也觉得有点道理。

他有些憋屈的说道:“北庭国有柴武,河西国有周勃,都让人无法欺辱,实在是令人愤恨啊!!!”

您欺负不了别人还觉得委屈??

李广从未跟随过这般不靠谱的主将,但是这些年里跟着他打仗,军功是混了不少,很快就要封侯了,这也让他没什么不满的,便耐心的说道:“我们就在这里等候,也算是对申屠公很大的礼遇了,您不必着急……”

夏侯灶想了想,觉得李广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那周勃都一大把年纪了,自己也没必要跟他过不去,就先不进河西国了。

他们在这里等候了许久,就在夏侯灶失去了耐心,随时做好了进入河西国的准备的时候,申屠嘉终于出现在了远处。

他们是一行骑兵,持着让人眼花缭乱的节仗,夏侯灶眼前一亮,当即带着人前往迎接。

申屠嘉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西庭国对自己居然如此看重,甚至派出了国尉来如此遥远的地方等候着自己,颇有些受宠若惊。

可是当他看清了这位国相的脸后,他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申屠公!”

“我奉王令,特意前来迎接!”

申屠嘉严肃的回了礼,却没有多说什么,大家便一同赶路往回走,夏侯灶显然没有意识到对方的态度,笑呵呵的跟在他的身边,“申屠公啊,要说我们大王,对您还是极为看重的,居然让我来迎接您,您或许不知道,我乃是西庭国常胜将军夏侯灶,先后攻破了诸多国家……”

就在夏侯灶准备好好吹嘘一番自己的伟业的时候,申屠嘉无情的打断了他。

“我知道将军的威名,将军对国确实有大功,但是这家里的事情,也不能完全无视啊……若是不管教好自己的家里人,纵然获得再大的威名,都不会维持太久的。”

夏侯灶听到这句话,忽然想起了什么,勃然大怒,“难道是阿父又在长安做了什么事嘛?我就知道,我阿父不成器,我也想好好管教他,只是距离太远……”

申屠嘉险些被呛到,他急忙解释道:“我并非是说汝阴侯……我领着人经过陇西的人,居然有人想要抢我的节仗……您可知这是什么样的罪行?”

“啊??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居然敢抢您的东西?”

“正是您的儿子夏侯赐!!!”

夏侯灶顿时咧嘴笑了起来,“这竖子是越来越有本……”

看着申屠嘉那漆黑的脸,他急忙改口骂道:“这竖子该打!”

“我一世英名,怎么就有了这样的孩子呢?”

“呵,您最好让您的儿子远离夏王,这两人在陇西狼狈为奸,官吏都无法管教……迟早会给你带来大患!”

“我知道了!我一定不会让他们影响我的威名!”

“迟早要将他们狠狠收拾一顿!”

夏侯灶骂着,随即又笑着说道:“咱还是继续说说这西庭国的事情吧……我先后灭了诸国,是这样的,我领着不到万人的军队,去讨伐人数数万的……”

夏侯灶这一吹起来,便是吹的没完没了。

申屠嘉是欲言又止。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父子俩个,就没一个是靠谱的。

汝阴侯何德何能啊,居然有这样的子孙??

这一路上听着夏侯灶那没完没了的吹嘘,申屠嘉耳边都有些嗡嗡作响了,好在,申屠嘉的忍耐力还不错,大概也是看在汝阴侯的面子上,他强行忍了下来,毕竟,他从前跟着夏侯婴打过仗……老上司的儿子,忍了,忍了。

就在夏侯灶说起自己灭掉康居国的丰功伟业的时候,他们终于来到了西庭国的王城。

申屠嘉松了一口气。

刘启出面,前来拜见,走了这么久,总算是遇到了个正常人……刘启对申屠嘉很是恭敬,脸上堆满了笑容,紧紧拉着他的手,邀请他与自己同坐一辆车,别的不说,这态度是真的不错,返回王宫之后,刘启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知道申屠公前往身毒,是为了总督大军,监察地方。”

“而如今,西庭也是解决了周围的诸敌,身毒的商道,对西庭也极为的重要,申屠公虽然名将,可孤身一人,身毒奸贼诸多,就怕您一个人,不好办事,我西庭国愿意帮助您在身毒做事,也是维护我们的商路……若是身毒那里有什么异动,我也可以随时派人出击,西庭国这些年里四处出征,军队还是很不错的。”

申屠嘉并没有觉得惊喜,只是平静的问道:“大王想要得到什么呢?”

“孔雀国的汉赐省,盗贼极多,只想派人能驻扎在那边,保护在那边的西庭国商贾。”

申屠嘉沉默了片刻,随即说道:“孔雀王向来重视孔雀故土,没有陛下的命令,我不能将这些城池交给您……若是因为一些城池的缘故,引起了孔雀国的叛乱,这后果我是承担不起的。”

刘启大笑了起来,“孔雀王的为人,我当然是知道的,但是您或许不知……这位孔雀王,已经是命不久矣了……先前跟百乘作战失利后,他备受指责,忧心忡忡,他本来就年迈,哪里能遭受这样的挫折?他病倒已经有两月多,或许现在都已经归天了……而他的儿子,原先在太学求学,如今还在长安担任小吏,他迎娶了仲姓女,言语与汉人无二……跟他阿父倒是不同,哈哈,所以我才敢跟您说驻兵的事情啊。”

申屠嘉很是惊讶,“孔雀王病重??这件事庙堂为什么不知道呢?”

“寡人也是刚知道的消息,这消息大概还在半路上,等这个消息到达长安的时候,孔雀王怕是都已经死了……这里与其他国家不同,申屠公,您大概也知道,庙堂分天下诸王之权,可在寡人这里,却多为放纵,允许寡人自己下令,因为这里距离长安太远,距离身毒又太近,若是事事都要等候长安的命令,很多时候,就会错过不少好机会。”

“您也不必担心,这是仲父亲口答应,给与寡人的特权,仲父很是相信寡人的能力,曾对寡人说,身毒之事,可由寡人从急而断……”

申屠嘉点点头,“臣知道这件事,臣离开之时,陛下也曾吩咐臣,遇到事情,可不必等待庙堂的命令,及时操办,还让臣与您保持联系,一同决定。”

“哈哈哈,就是如此啊!”

“那孔雀王可不只是一个儿子,若是我们能利用好这件事,往后葱岭两边,都是我们的军队,把持着通往孔雀的道路,想要出兵身毒,早上传达命令,晚上就能兵临城下,这样才能更好的管控身毒啊,您觉得呢?”

刘启索要的地区,也就是葱岭前往华氏城的重要交通要道(克什米尔地区),占据此处,就能轻易到达孔雀国(旁遮普)的核心地区,也能前往巴特利国(阿富汗),当初大汉在击溃占据这里的匈奴人后,因为无法直接管理的缘故,将这里交给了孔雀人,从而得到了孔雀国的归顺,如今西庭国解决了四周的敌人,自然也就想要将这里收回,先驻扎上自己的军队,然后派遣官吏,慢慢将这里变成西庭国的郡县……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