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758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儒家的包容性,教化性,都是诸多学派里最为强悍的,当今的陛下,开辟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他要整合全天下,让天下成为一个整体,除却儒家,没有哪个学派能为他做到这一点……我如今的学问主张,来自于陛下的需求,而我的想法,是围绕着陛下来进行的,您大概看了我昨日所写的文章,限制豪强大族,这并非是儒家本身的主张,但是结合仁,就能轻易衍生出来……仁是所有道理中最实用的那一个,也是最……”

董仲舒缓缓说起了自己的想法,按着他的理论,不是他的主张需要皇帝的扶持,而是皇帝需要他的理论来整合天下。

“诸多学派里,除却太子之外,没有人发现时代已经与过去不同了,大汉并非是秦国,不是春秋,不是尧舜禹,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是一元一体之时,他们都在用过去的想法来看待,不曾将天下当作一个主体……”

韩安国惊讶的看着这位比自己还年轻了很多岁的少年郎。

跟遇到浮丘伯一样,这是他第二次被人用学识来折服,这位年轻人的脸上没有半点的张狂,甚至都看不出属于学问家的那种野心,只是充满了激情,董仲舒说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想法,都是围绕着当今的皇帝,结合当今的实际。而当韩安国跟他问起了太子的时候,董仲舒做出了自己的评价,“太子并非是为了黄老,而是为了自己。”

“他只是需要一个能随意为自己所改变的学派而已,黄老会在他的时期达到巅峰,无人能敌,但是往后的发展未必就能比得上儒家……”

两人交谈了许久,不知不觉的走到了董仲舒如今的居住地,韩安国却意犹未尽。

“往后我在夏,君在代,我会在夏国推广我的学问,向陛下证明儒家之能,定然能整合当地那些部族,而到时候,我们肯定会常常往来,您不必担心。”

董仲舒对自己的未来倒是很有信心,他这些时日里,除却学习百家的学问,还特意学习了北方诸多胡人的言语风俗,就是为了以后的儒家实践而做准备。

两人站在门口,又聊了许久,韩安国询问道:“还有一件事,我听闻赵绾等人因为您的想法而有了错误的认知,他们会遭受什么样的惩罚呢?”

董仲舒平静的说道:“浮丘公为人良善,一定会合理的安排好这件事,您不必在意,或许将来还能在代夏之间碰到这个人呢。”

而此刻,他们口中的赵绾,正跪坐在浮丘伯的面前。

赵绾此刻没有了当初的模样,整个人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颓废,眼神无光,失去了光泽,变得沉默寡言,经历了这般打击,他没能像韩婴那样迅速振作,反而是深深陷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不知道,自己明明是为了儒家的未来而奋不顾身,为什么得不到其余大儒的支持,甚至所有人都要来训斥他。

浮丘伯放下了手里的书,颤颤巍巍的看着面前的徒孙。

“绾啊,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师祖,我心里有很多的疑惑,可老师如今却不愿意再见我,将我拒之门外,我来找您,就是为了解决心中的困惑。”

“哦,你的老师为人刚烈,过去他劝说你,你没有听他的话,如今却又找他,他肯定是不愿意再帮你……这件事,你怪不了你的老师,只能怪你自己。”

“师祖,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百家争锋,互相抨击,这是过去就有的事情吗?”

“你做错的可就太多了……百家相争,彼此谩骂,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当初我的老师辱骂其他学派,骂的比你还狠,骂到情不自禁的时候,连带着自家都给一块骂了……可问题是,同样是骂,我的老师却不会刻意去贬低对方的优点,只是去揭露对方的不足,在这种的交锋下,双方都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改变,这是有利于双方的进步,可你的行为,是刻意贬低对方的优点,强词夺理,单纯的抹黑,这哪里算是什么辩论呢?我的老师若是在如今,非要拿拐杖来打你的头!”

浮丘伯说着,又感慨道:“况且,尚方这些年立下了如此巨大的功劳,对国对民都有大利,你捂住自己的双眼,对这些视而不见,却要训斥他们浪费国家的财力,若是你这种想法真的传播出去,那该造成多大的危害啊,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毁坏天下的利益,你的罪行足以被诛了。”

赵绾低着头,神色无比的严肃,许久都说不出话来,他正准备起身,浮丘伯却又开了口,“坐下来,又要去寻死不成?”

“是个人都会犯错,哪怕是我的老师,哪怕是孔子,都会犯错……天下没有完人,就连陛下都会犯错……可是重要的是要去改正,你虽然犯下了大错,但是没有害了命,还有弥补的机会。”

“这样吧,拿着这份书信,去尚方找陈陶。”

“既然你对尚方有成见,那就亲自去看一看,看看尚方到底有没有用处,有这书信在,陈陶也不会将你驱赶出去。”

赵绾看着手里的书信,“师祖是要我去跟他们赔罪?”

“也不算是赔罪,多去了解尚方吧,尚方里的人,能做事,却不擅长说话,我看你过去的文章,没什么能耐,嘴皮倒是很利索,那边就缺你这样的人,去了多看,多学,多问……让天下人都知道尚方是个什么样子的,你莫要觉得作为一个儒生,对其他学派就要全力打击,不能说他们的好话……没有这样的道理。”

“好了,是对是错,还是要你自己去发现,且去吧!”

浮丘伯挥了挥手,赵绾站起身来,手持书信,朝着浮丘伯再次行礼,随即离开了这里。

浮丘伯又坐了许久,方才叫来了一个弟子,让他扶持着自己,前往皇宫。

当浮丘伯来到厚德殿的时候,皇帝的心情还不错,正有说有笑的跟吕禄聊着什么,看到浮丘伯前来,刘长开心的上前扶持,让他坐在了自己的身边。

“浮丘公,你是不知道啊,国内的这些侯,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啊,我实在是想不明白,我只是揍了他们一顿而已,他们本来也达不到被处死的地步,不过是流放,非要去找阿母……我让他们别找死,他们居然觉得我是在恐吓他们,还准备给我来个先斩后奏,这下可好,王恬启家里那套盔甲被拉了出来,直接以谋反罪来治,我都无法插手……”

“这又是何必呢?我阿母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就想不明白呢?那平州侯,他阿父也是跟随了吕家很久的老人了,这下可好,爵位和宗族都没了……”

浮丘伯轻轻摇着头,“陛下若是详细的调查,就会发现,所有犯事的君侯,都不是当初开国的那一批,而是他们的子嗣,只是因为他们自幼生活在富贵之中,心里并不将底层的百姓当作与自己一般的人……他们会下意识的认为,陛下与太后,乃至群臣,都是这样的想法,在他们的认知里,一万个百姓,也比不上他们一个人的性命。”

“故而陛下要为了灾民来治他们的罪的时候,他们就会很不解,就去找太后来相助。”

“他们却不知,无论是太后还是群臣,又或者陛下,都是知道民间疾苦的,不像他们那样将百姓视作粪土……故而,陛下看不透他们的想法,而他们当然也看不透您的想法。”

刘长对着一旁的吕禄说道:“看,还是得浮丘公啊,他这么一说,我什么都能理解,哪里像朝中那些钝舌头,说了半天,我都听不懂在讲什么……”

浮丘伯说起了自己前来的原因,“我按着陛下的吩咐,已经惩治了那些罪儒,我令他们前往尚方帮衬。”

刘长有些不理解,“这算是什么惩治呢?”

“陛下,这是让他们将功补过,不出半年,陛下就能明白他们的作用,若是到时候陛下觉得不满意,再下令惩治他们,不过是多等半年,有何不可呢?”

刘长点点头,算是答应了他,随即想起了什么,一把抓住浮丘伯的手,“对了,我这还有一件事,需要您的帮助!!”

“请陛下吩咐。”

“孔雀王给我写了上奏,向我诉苦,希望我能派一些年轻的儒生前往孔雀,与当地的学者辩论,传播儒家的思想,您帮我找一批年轻的,身体健壮的,能打的儒生吧!”

浮丘伯有些狐疑的问道:“孔雀王是准备在国内设学教化??”

“这厮在孔雀是已经身败名裂了,那边的贵族压根就不听他的话,几次出行还遇到了袭击……嗯,不是很致命,但是很恶心,我就不与您详细的说了,反正他是想要在孔雀推广儒家的学问,来取代原先的思想……”

“那边原先的思想是什么样的呢?”

“这……您还是不知道的好。”

第786章 三面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天尚且蒙蒙亮,巴特王就已经领着诸多智者站在了城门口,开始等候着凯旋的大军。

巴克特里亚也就是大夏国,因为大汉已经设立了夏国,为了防止重名,刘长亲自将他们的官方名称改为了巴特国,简称巴国。

此处无论是西边的安息,还是东边的身毒,都截然不同。

因为巴特国乃是希腊人的遗产,如今仍然采用希腊的制度和文化,包括这城墙,都是希腊风格的大石头城,至于国王与诸多大臣,也是披着希腊风格的长袍,看起来就是一群希腊的哲人,站在路边的那些甲士,也是戴着覆盖着脸的头盔,手持长矛,其余位置却没有多少的保护,巴特王身边的甲士并不多,还不到一千个人,他们此刻分别站在城门口的两边,目视前方。

因为是希腊风格的王国,其治下较为宽松,哪怕是有国王站在这里,也能看到有地位的公民驱使着奴隶,从城门口进进出出,完全无视了远处的国王,对国王没有太多的崇拜。

巴特王已经有好几天没有睡过安稳觉了。

大汉与安息人开战,他被夹在了中间,惶恐不安,要不是因为这里的地形缘故,他早就被灭亡了,对比这两大帝国,他的国力实在太薄弱,举国的甲士都不到一万人,虽然战斗力还不错,但是跟两大帝国完全没得比。大汉在与安息交战后,要求自己这个小弟为自己提供后勤粮草,巴特王当然不敢拒绝,光是这一场仗,就几乎掏空了他的家底,他不敢怒,也不敢怨。

安息人的首要目标就是他,当初安息人不断的修建防御工事,步步逼近,几乎要将巴克特里亚直接包裹住,大汉这次出兵,其实是解除了他们的危机。

人家前来为自己打仗,若是连粮食都不给,那还如何在此处立足呢?

巴特王眺望着远处,脸色有些惆怅。

“这安息人平日里很是猖狂,可遇到大汉的军队,连续的失败,他们在康居被汉军打的抱头鼠窜,在南边听闻是全军覆没……他们并不是大汉的对手,要不是距离太远,那位大汉的将军怕是要灭亡安息了。”

一旁的智者说道:“我知道您心里所担心的事情,我们占据着最有利的地方,是连接东西的枢纽,无论是安息人或者是汉人,都希望能得到我们这块土地,我们的地方太少,处处都是山地,不适合耕作,过去还能通过与两边的贸易来称雄,如今连这都做不到了……我看不到什么发展壮大的机会,按着现在的局势,最好的选择就是全面投靠大汉,我听说身毒的那些国家在投靠大汉之后,大汉妥当的安排了他们国内的事情,没有夺走他们的土地,在他们逝世之后,拥立他们的子嗣为王。”

“我们只要不做出背叛大汉的事情,就不会被他们讨伐,您的子嗣也就能世世代代在这里立足了。”

巴特王点点头,看着远处,正要说些什么,就感受到地面所传来的微微抖动。

众人顿时抬起头来,看向了远处。

最先是旗帜,漫天的旗帜随风飘扬着,随着是甲士缓缓出现在了远处,那些甲士们分作六列,正在快步朝着这边走来,他们浑身都戴着甲胄,每走一步,都能听到甲胄摩擦所发出的响声,地面都在因为他们的行军而微微抖动着,在他们的两侧,有着全身披甲的甲士,他们的骏马都是披着甲的,正在缓步跟随在步兵的两侧,再往后,还能看到用马来拉拽的弩车,手持强弩的材官。

再往后就是战车,战车极为高大,承载着四位甲士。

巴特王都看呆了,光是这些甲胄,就需要多少的生铁和匠人啊。

巴特全国都拿不出这么多的铁吧!

这些甲士迅速朝着两边分开,留出了一条道路,有战车从他们中间飞驰而来,很快就在巴特王的前方停靠,为首者大步走下了战车。

周亚夫留着很茂密的胡须,披着极为沉重的鱼鳞甲,红色的披风,眼神极为锐利,审视一般的看向了面前的巴特众人。

巴特王惊醒,急忙上前,行礼拜见。

“恭迎将军凯旋。”

有翻译上前,帮助两人进行交流。

周亚夫不悦的说道:“我的军队需要一处能休息的地方,不需要你多做什么……我要带着自己的亲兵进城!”

巴特王不敢迟疑,急忙派人安排,周亚夫大步走进了城内,巴特王小心翼翼的跟在了他的身后,国内众人也没有觉得周亚夫无礼,在这些时日里,周亚夫的威名可是传遍了东西,连战连胜,打的安息人溃不成军,就连安息以西的地区,都开始流传起关于大汉的消息,其中就提到了这位将军,至于在喜欢夸张化的身毒,那就更了不得了,简直就是天神下凡。

刚刚走进了城内,周亚夫就走不动路了,他瞪圆了双眼,抬起头来,看着城中心的那雕塑。

巴特王笑了起来,询问道:“将军,做工如何啊?”

在巴特王城的中心,竖立着一座巨大的雕像,这雕塑通体洁白,大概有四五丈,而他们所雕塑的,正是大汉天子刘长,不得不说,这些人的手艺还真的是很不错,在他们雕塑里的刘长,手持长矛,怒视着前方,做出一副即将将长矛丢出去的姿势,浑身的肌肉被雕刻的极为清晰,连神色都能清楚的看到,散发着一种别样的雄性魅力,惟妙惟肖,周亚夫从未见过如此写实的雕塑。

巴特王看着这惊呆了的将军,笑着说道:“这可是我们国内的艺术家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来雕成的,我们用了最好的材料,做的可像陛下?”

周亚夫抿了抿嘴,“像倒是很像……可为什么没给穿衣裳呢?就这么赤裸着?我现在都不知道你们这个雕像算是崇拜还是羞辱……”

巴特王从翻译口中听到周亚夫的话,大惊失色,急忙解释道:“这是为了彰显天子的雄伟,肌肉,巨大的力量,若是雕刻衣服,就刻不出那力量,浑身的力量就无法彰显了……”

周亚夫再次抿了抿嘴,“这我也能理解,可为什么……处处都雕刻的那么大,就那里,刻的如此之小……还拿出来放在这里……”

“将军有所不知,这也是为了彰显力量……”

“算了,先给我找个休息的地方吧……”

周亚夫揉了揉额头,觉得先不要考虑这个雕像的问题了,将皇帝弄成一丝不挂的雕像立在市中心,也不知道等陛下知道了这件事,是会生气还是会开心,无论如何,应该都很激动吧。

坐在这别样的建筑里,周亚夫眼里满是好奇,希腊人普遍喜欢用白色的装饰,包括这国王的大殿,都是如此,与大汉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周亚夫好奇的打量着周围,又喝起了他们的美酒,味道也确实不错,巴特王小心翼翼的询问起了战况。

周亚夫擦了擦沾上了酒水的胡须,大声的说道:“我俘虏了安息一万多人,击败了他们的三支大军,其中包括他们的主力军队……因为这样的功劳,有三十多人都能封侯,安息王已经被迫迁徙了自己的王城,三道防线都落在了我们的手里,安息人再也不敢走出山口了,他们的将军因为害怕,将北方的山口堵住了,不然,我就能杀进他们的王城!”

“安息人的军队,在我的军队面前,不值一提!”

“往后,你们就不必担心来自安息人的威胁了,不过啊,你们这次运输粮食,可迟到了好几次……”

周亚夫的眼神再次变得有些锋利,盯着巴特王的脸,丝毫不隐藏自己的不满。

巴特王急忙解释道:“请您恕罪,您的军队前进的太快,我们的人根本就追不上啊!”

“我们又不敢冒进,怕安息人劫掠,所以才几次耽误了时日……”

“无碍,这是我们第一次联手,有不足的地方,我也就谅解了,可不要有第二次啊。”

周亚夫的语气里带着些恐吓,巴特王急忙点着头,表示自己领命。

“我要回军,还有两位将军会来你这里,你要好好款待他们!我先去休息,若是他们没有回来,就不要派人来打扰我!”

周亚夫吩咐了几句,就离开了这里。

巴特王自然不敢怠慢,派出了人,盯着远处的道路,准备好迎接其余的将军们,第二位返回的将军是夏侯灶,当夏侯灶看到那个巨大的刘长雕塑的时候,他将嘴里的酒水都给喷了出去,捂着肚子大笑,险些当场笑死,从那之后,他每天都要站在这雕塑之下,观望着这座雕塑,跟设计师等人交谈,询问他们的灵感来源,对这雕塑明显十分上心的样子。

而第三位前来的将军是阿列。

阿列就习以为常了,他过去也曾接触过这里的文化,也不觉得有什么好奇的,三人再次聚集,各自说起了斩获。

周亚夫的这一仗打的极为漂亮,在很短的时日内,从各方面给与安息重创,不只是消灭了安息人的精锐数量,最重要的,是将安息人的心气给打没了,正在崛起的安息人,自以为无敌,压根就没有将周围的那些势力太放在心上,但是这一次,汉军将安息打的非常狼狈,不只是在战斗上,甚至是在战略上,在大汉之前,安息从未想过水军可以这么用。

周亚夫给他们上了一课,而安息人却失去了三道最为重要的防线,此刻正在组织力量准备反扑,而阻挡他们的使命,自然就要交给那些身毒人来做。

让他们双方在这里耗着吧,耗得越久越好。

“为什么不继续开打呢?我们可以继续追击的,安息人已经失去了智慧,我们可以攻进王城!”

阿列有些不理解周亚夫在此刻退兵的原因。

夏侯灶不屑的说道:“差不多了,后勤跟不上了,再进军,就是被安息人缠着打了,到时候这点军功都得交代出去!”

周亚夫点点头,“战略已经完成,就不必再追击,若是再追击,保不准会遇到什么意外……不能轻视敌人,无论在任何时候,如今回军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先返回华氏城,跟申屠公商谈下镇守防线的事情。”

夏侯灶笑了起来,“我这次的功劳,怕是要超过阿父了,真想早点返回长安,给我阿父教一教打仗的本事!”

周亚夫没有选择趁胜追击,在取得防线后,即刻退兵,从巴特国领兵返回了华氏城,巴特王依依不舍的与他们进行了告别。

雕塑家看着远去的将军们,认真的对巴特王说道:“我看那位叫夏侯的将军,对雕塑非常的热爱,整日都在钻研皇帝的雕像,既然他如此喜爱,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也立一个雕塑呢?就放在皇帝的身边,作为他的护卫……”

“你说的很有道理!”

当大军返回华氏城的时候,西北三王都前来迎接这凯旋的军队,三王在这次战役里立下了极大的功劳,先一步返回了身毒,他们的脸上满是笑容,看到周亚夫为首的三位将军,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与他们的凯旋激动相比,孔雀王就显得极为落寞了,这位雄心壮志的少年郎,在国内遇到了极大的挫折。

他的那些想法,在身毒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

在执政一段时日后,他成功的变成了孔雀贵族眼里的公敌,国内没有人喜欢他,甚至都没有拉拢到一个心腹。

都在叫嚣着要他让位,国内的大事,几乎都落在了冯敬的手里,贵族们更愿意听冯敬的话,不遵从新王的命令。

孔雀王变得极为憔悴,说起话来都是有气无力的。

他们将凯旋的消息传向长安,随即商谈起了安息防线的事情。

……

此刻的长安尚且不知道身毒战场上的事情,还在因为贪墨事件而闹得沸沸扬扬。

在各大报纸的报道下,这起事件渐渐在各地传播开来,涉事的官吏数量达到了四千多人,其中有严重贪污事迹的被判处死刑,其余的判流放或者徭役等等,这件事所造成的影响极大,牵连的人员更是多,庙堂甚至直接公布了这些人的名单,让天下人都知晓,而这些人里,不少都是大族出身,这样的行为直接使得大族颜面扫地。

张不疑又上书,希望要修建奸逆阁。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