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766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夏侯婴没有理会夏侯灶,只是平静的看着刘长,等待着他的回答。

刘长迟疑了片刻,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好,我会考虑的,请您放心吧。”

夏侯灶顿时急了,“这是为何啊?阿父!你这是嫉恨我,不想让我的食邑超过你啊!”

当刘长和夏侯灶走出了府邸的时候,夏侯灶看起来还是有些不服气,骂骂咧咧的,刘长看向了他,沉默了片刻,“灶啊……这几日就不去狩猎了,你且安心在家里陪着你阿父吧,我有点事情要处置。”

“啊?陪着我阿父?算了吧,他见到我就骂,我离远点,说不定他还会开心点……”

“不会的……你阿父在兵学里,可是为了你而险些跟同僚动手的,回去吧,这是君令!!”

夏侯灶不情不愿的回了府邸。

刘长站在门口,长叹了一声。

夏侯婴将军这番交代后事的口吻,让他很是不安。

刘长回到了皇宫,就即刻召集了一批太医令,将他们派往了汝阴侯的府邸。

可朝中也并没有什么事要刘长来处置的,几个孩子都不在皇宫,刘长也就抓住了机会,前往椒房殿内,准备与皇后商谈一番大事。

刘长坐在曹姝的身边,脸上满是不悦。

刘安老实本分的坐在他们两人的面前,大眼瞪着小眼。

“安啊,你府邸里的事情也不少吧?若是拜见完了,那就回去忙你的事情,不必在这里浪费时日。”

刘安摇着头,“没什么大事,平日里总是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有尽到孝道,心里实在是不安,今日难得有时日,还是多陪陪大人吧。”

曹姝笑着说道:“你平日里都是忙着国事,能做好这些事,我就很开心了,拜不拜见,并不重要……你大母最近还跟我说,你近期内写的几篇文章极为不错,已经达到了能传后世的地步,你大母平日里对你很是严厉,私下里可是对你赞不绝口的,还说我们家出了一个不逊与过去圣贤的真圣人呢。”

刘安低着头,“这都是因为大人们的教导,况且,只是几篇文章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

刘长清了清嗓子,“是啊,你大母对你这般称赞,你不妨去看看你大母好了。”

“我刚从寿殿回来的。”

“那就去看看你大父!!”

曹姝拽了下刘长,“说什么胡话……安难得来找我们谈话,何以如此呢?”

刘长闭上了嘴巴,脸色更加难看。

这竖子是故意的吧?早不来晚不来,非要在弟弟妹妹都出去的时候来拜见?怎么,你弟弟妹妹会吃人是吗??

母子两人倒是谈的很开心。

过了许久,等到刘姈回来了,刘安终于准备行礼告退了。

刘长却一把抓住刘安的手,“你也别急着走了,走吧,跟我去厚德殿,咱俩也许久没有聊过了,这次好好聊聊天,你今晚就留在厚德殿好了!”

刘安满脸的苦涩,“阿父啊,您还是赶紧出面阻止一下吧……就因为税赋的事情,贾公跟仲父都快打起来了……您倒是不在意,可他们找上门来,我却是为难啊,进退不得,他们俩都是聪明人,我这装糊涂也不管用……这件事,您还是尽快解决吧,税赋的问题,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否则我是有家不能回啊……”

“好你个竖子,用这样的阴招来逼我解决是吧??”

“啊??阿父?何谓阴招啊?我只是无法应对他们,才躲在皇宫里的……”

刘安一脸诚恳的看着阿父,眼里写满了真诚。

“跟我来!”

刘长说了一句,就领着刘安来到了厚德殿内,父子两人面向而坐。

刘长这才问道:“说说你对税赋的看法?是支持贾谊,还是支持四哥呢?”

“我支持阿父。”

“少放屁!说实话!”

“我认为,两人说的都有道理,但是贾公说的,更附和我的想法。”

刘长点了点头,随即冷笑了起来。

看到阿父露出的这阴险的笑容,刘安顿时警觉。

“阿父!可不能使我背锅啊!”

第795章 屈刘恒于南国,非无圣主

“陛下有令,依太子之言,革税赋之政。”

当吕禄领着刘安前来传达陛下命令的时候。

刘安的脸色非常的难看。

贾谊很是开心,他站起身来,领了皇帝的命令,随即很是欣慰的看向了刘安,“哈哈哈,多谢殿下!果然还是殿下最知大事。”

刘安露出了一个苦涩的笑容,“兄长不必如此。”

刘恒缓缓站起身来,锐利的眼神仿佛要在刘安身上戳出几个洞来。

刘安对他也只能报以苦笑,“仲父……”

“嗯,这些时日里在我身边学的不错。”

刘恒评价了一句,转身便离开了。

贾谊拉住了刘安,真诚的邀请刘安与自己一同来商谈这次的革新之事,刘安也只能答应。

在两人离开之后,刘安方才看向了一旁的吕禄,“舅父啊……阿父可是将我害惨了,原先还只是左右为难,现在可好,直接给我绑死了,他倒是无碍,我这里可就不安生了,像朝中那不少大臣,可都是反对税赋革新的,这些人岂不是都要怪到我的头上来??”

吕禄很是严肃的说道:“殿下,陛下对我说:为君王,绝对不能犹豫不决,左右为难,必须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故而帮你做出了选择。”

“那他自己为什么不去选呢?”

“陛下选了你来替他选。”

刘安沉默了许久。

果然啊,自己读的书还是太少了,学问还是不足以跟阿父来对线啊。

吕禄离开之前,留下了最后一句嘱咐,“陛下有令,要殿下在半年内完成这件事,另外,不许与吴王等人发生激烈的争执。”

留下了一个独自在风中凌乱的太子,吕禄轻飘飘的返回了厚德殿。

只要不是针对自己的,纵然是皇帝做的有些不厚道,吕禄也是能站在皇帝这边说话的。

“怎么样?”

“已经按着陛下的吩咐说了,御史极为不满,当场便离开了……陛下,这件事为何要让太子出面啊?”

吕禄尽管是站在皇帝这边的,可是对皇帝的命令还是有些不理解,明明自己出面就可以解决的。

刘长眯起了双眼,认真的说道:“这竖子什么都好,就是缺点担当,总是想着不得罪任何人,这怎么可能呢?你看他收门客就知道了,他向来都是想要收下所有人,最好一个都不要落下,我得帮他稍微改正一下,要执掌庙堂,岂能做这般墙头草?”

吕禄恍然大悟。

“开海之事可还有什么进展?”

“各地的造船厂大量的出现,我名下的造船厂,迎来了建立以来最高的订单,还有不少彻侯,都在组织人手前往开海……商贾们迫不及待的朝着沿海地区迁徙,南边诸国纷纷上奏,据说道路都被马车给弄堵塞了,胶东国的沿岸更是夸张,听闻达到了船只断流的地步,其中前往身毒和马州等地的船只最多,除此之外,就是对陛下所说的美州的探索,倭郡接连上书,要求庙堂给与人手,说他们管理困难,人手不足,前往那里的船只都快赶上他们的人口了……”

刘长摸了摸下巴,“这些人为了利润宁愿冒着杀头的罪行来私铸货币,而出海的利润更高,他们如此作为,我并不意外。”

“倒是那些彻侯,怎么也如此积极啊?”

“陛下因田禄伯发现傲州的功劳而赏赐大量的食邑,让他成为了顶级的大彻侯,又应允发现美州可封土为王……这些彻侯大多是比较在意这个。”

刘长摇起了脑袋,“哪有那么容易啊。”

“可在他们看来,雇佣人手前往探索,可比上战场立军功要方便的多。”

刘长再次令人铺开了舆图,这份舆图极大,记录着如今大汉所有的探索区域,陆地上能一直达到安息,而在海面上,各种岛屿都被标注了出来,几乎能铺满整个内殿,刘长就站在舆图上,认真的观看着各地,思索了许久,还是摇起了头,“除非是航海技术能得到再一次的提升,否则要前往那边,还是不太可能啊,其实,没必要让他们全部都朝着美州去探索……从安息这边继续探索,也会有不少的惊喜。”

“啊?”

刘长询问道:“周胜之的舰队还不曾返航吗?”

“黄头军在这一战里损失也不少,大部队正在南越休整,楼船将军已经过了河洛,不久之后就能回到长安。”

“嗯,那就等他来了再说吧,这一战,他的功劳也是极大的,虽然没有与敌人的主力作战,但是他对安息所造成的破坏,对安息士气的打击,同样是很巨大的,这再次证明了黄头军的重要性,你不要太在意那些订单,依旧以补充水军实力为首要任务,若是为了钱财而耽误了水军的船只建造……我就抄了你的家,对外说你的财宝都放在海外了,让他们出海去拿!”

吕禄茫然了许久,方才回过神来,“陛下放心吧,不会耽误水军补充的。”

安静的坐在舆图之上,刘长沉思了起来。

这对大汉帝国而言,是最好的时代,这是世界舞台里,以大汉独尊的时期,孔雀帝国的阿育王死了,安息帝国刚刚抬起头来,万王之王遥不可及,罗马帝国尚且在襁褓,凯撒还不曾出生,无论是在陆地上,还是在海面上,都没有能与大汉争锋的强敌,唯一的劲敌匈奴,此刻也被驱赶到了安息隔壁,对着受伤的安息虎视眈眈。

看着面前这巨大的版图,刘长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以这份家业,哪一天就是被太一请过去喝酒,自己也能得意的拍一拍刘生的肩膀,跟他说一说自己这成就吧?

而以后来的经验来看,在没有引进栽培更给力的作物之前,在充足开发的基础上,人口普遍在超过一个亿的时候就会走向崩溃。

刘长并不知道,自己执政的时候能不能看到大汉人口破亿的局面,但是还是要提前做好部署,起码要给安和迁一个解决方案,探索更多的地方,引进更多的作物,找到更多适合耕作和生活的地方,减少中原的农耕压力。解决方案在海外,在尚方,在百家……当然,若是能亲眼看着这一切被解决,那自己就不但能拍刘生的肩膀,还能让他给自己行个大礼什么的。

刘长从一旁的木箱里拿出了几本书,里头密密麻麻的写着很多东西,这都是刘长为了避免自己忘记梦中的内容,所记录下的一些很重要的东西,这些东西杂乱且没有什么顺序,完全就是刘长想到了什么,就写下什么,刘长翻看着这些东西,又看着面前的舆图,思考着对各地的安排。

话分两头,就在刘长为大汉规划未来的时候,刘安这里可就惨了。

他此刻就站在御史府内,脸上堆满了笑容,那种委屈混杂着巴结奉承的脸,简直跟刘长一模一样。

刘恒板着脸,低头办着自己的事情,看都不看刘安一眼。

“仲父啊,其实贾谊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是我这次支持他,不是不赞同您的想法,相反,我是很赞同您的,但是这革新的事情,是绝对拦不住的,迟早都是要进行的,主要是革新的度,影响到底有多大,我如今公开支持他,也是为了能参与到具体拟定的过程里,到时候,我就可以代替您来盯着贾谊,让他不要做的太过火,难道这不好吗?”

刘安说的很是诚恳,刘恒却不由得撇了撇嘴。

“你们这些搞学问的,怎么都有自己的道理,怎么都能圆起来……”

刘恒放下了手里的笔,“你来见我,就是为了解释这些?”

“仲父,朝中那些赞同您的大臣,此刻怕是都要与我上书,我这与您是一条心的,若是因为他们的上书让我无暇来参与商定,这事情可都由贾谊一个人说了算……到时候不是更糟糕吗?”

“要我拦一拦那些大臣?”

“这不在我,在你,你且先去跟贾谊谈吧,若是你们不顾民情,只想着如何迅速完成,就算你是我的亲犹子,我也会领着人堵在你的门口,让你做出交代!!”

“唯!!!”

刘安从御史府出来后,就领着自己的八大门客前往了贾谊的府内。

贾谊其实也并不好过,随着大汉的商业飞速发展,他这位“商业部长”可谓是焦头烂额,这边的税赋还没弄好,这边又是尚方闹事,尚方刚刚平息下来,开海的事情又冒出头来……开海的事情其实也是由贾谊来负责的,因为海贸同样是商,无论是注册造船厂,还是组建商行,申请出海贸易等等,都需要商部卿的应允。

这些事情加起来,就足以让贾谊不吃不喝的忙上好几天了。

他的脸上写满了沧桑,胡须生长的很快,几乎没有了当初那个白面书生的半点影子,长期在外奔波,让他变得黝黑且粗糙,而常年与各类人交流,让他的脾气也变得暴躁了起来。

“让赵绾同意!哪怕就是将他干掉,也得让他同意!知道了吗?!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当刘安走进内屋的时候,就听到了贾谊的咆哮声。

刘安属实被吓了一跳,看着面前这位硬生生被阿父逼成了粗犷大汉的兄长。

自己那位阿姊,大概都想不起兄长当初的相貌了。

变化如此之大,实令人唏嘘。

贾谊将那人赶出去之后,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刘安,顿时又恢复到了原先的和蔼模样,温和的请刘安坐在上位,刘安当然是不敢的,贾谊迎娶了自己姑母的女儿,算是自己的姊丈了,平日里刘安都是以兄长称之,这位又是阿父多年的舍人,好友……刘安对他极为的尊重,不敢无礼。

“唉,在殿下面前失礼了……这尚方啊,是越来越不听话了。”

“那个叫赵绾的奸贼,如今领着尚方走上了歧途,尚方都被他弄得乌烟瘴气的,动不动就索要好处,谈利益,要他们帮忙做什么事都要讨要好处……墨家那简朴的品德都被这厮给败坏了!”

刘安脸上自然是笑呵呵的点着头,心里却是忍不住嘀咕。

这是免费薅羊毛薅习惯了,要钱反而不习惯了??

身为黄老,刘安对尚方的行为却很支持,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尚方这些年不受重视,谁都能来踩一脚,就是因为退让太多,对谁都是无条件的帮忙,才有了先前的结果。现在多好,生产力掌握在尚方的手里,尚方想跟谁合作就跟谁合作,尚方才是被人所求的那一方,地位是不断的提升,谁都不敢对他们无礼了。

刘安跟墨家这些人走的很近,尤其是跟陈陶这些人,刘安的兴趣广泛,其中就包括了科学,刘长给了科学一个新的名词,唤作格学。而刘安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很有天赋的选手,他曾亲自参与了尚方的几个新发明,甚至在火药领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他主动要求黄老接触格学,吸纳格学,成功的将黄老的求仙与格学联系起来,弄出了一套科学修仙论。

刘安认为修仙就是借天地之伟力为自己所用,尚方不就是在干这件事吗?所以要先知道天地运行的规律,然后亲自动手,将这股伟力为自己所用。刘安跟尚方研发出了很多的水力装备,包括水力鼓风和水力大纺车等等,刘安将这些都记录在自己的文章里,称自己这就是在修仙,用水为自己所用,这难道不就是大神通吗??

刘安的这套科学修仙论代替了黄老原先的修仙理论,黄老的学子们都不搞什么上山绝食那一套东西了,都开始玩起了水,火,搞起了研究。

而黄老跟墨家还不同,墨家是脚踏实地的办事,黄老可就是异想天开,创造力无限,有黄老学子做出了可挥动的人工大翅膀,想要像飞鸟那般起飞,从山顶上一跃而起……有学子手持铁器,在电闪雷鸣的时候站在山顶,想要借雷电之力……墨家都被他们弄得极为害怕,可黄老在这些疯狂的实验里,还是总结出了不少的经验,例如下雨天不要站在山顶上举铁,不要绑上翅膀就从山顶上跳下来等等……

除却失败的经验,当然也有成功的经验,刘安的门客们就在光学,力学方面都进行了很多的试验,并且开始总结其规律,弄出了一套超越墨家旧版本的新科学著作。

刘安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或许差了些火候,但是作为一个学问家,他的实力却毋庸置疑。

当他这套科学修仙论出现的时候,刘长都被他吓了一跳,随即急忙在这套理论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黄老什么都研究,将一切都认为是天地运行的道理,又因包含百家而自居,故而他们的研究也涉及所有的方面,他们甚至会钻研人体,齐国有几个黄老因为私自解剖遗体而被官吏所抓起来问罪,而他们这般做只是为了研究人体的详细构造,他们甚至还钻研动物和植物,真正做到了黄老包括万物。

而这些都是刘安主张的影响。

贾谊在刘安面前说尚方的坏话,刘安自然是不以为然的。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