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775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大族们后来才知道,不只是他们讨厌晁错,庙堂里的那些人也很讨厌晁错。

好不容易贬到地方上的,为什么要招上来呢?

晁错轻轻抿了一口茶水,看向了坐在面前的几位贵客。

“一个月内,我需要看到设计图。”

坐在他面前的几位贵客,正在是南边负责运河工程的胡毋生和罗镞等人。

他们这些时日里一直都在南边转悠,凭借着专业的知识,为南边诸郡国设立出了很多便利的运河设计方案,南边都在为这件事而忙碌着,一旦运河成型,无论是粮食的运输,还是民间交通,都能提升好几个档次。

面对晁错,胡毋生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

“我们是奉陛下的命令前往南国,统筹运河之事,沛郡并不在其中……这里的交通本就便利,何以要……”

还没等他说完,晁错就打断了他,“胡毋生啊,这运河不是庙堂做,而是地方自己在做,你们只是帮忙出草图而已,这跟地域没有关系,有这个实力的,哪怕是在夏国,想挖也就挖了,况且,我沛郡怎么不算南?我们分明在长安之南!”

胡毋生皱起了眉头,一旁的罗镞却说道:“你这个人为何如此无礼呢?”

“你强行将我们带到这里来,让我们为你设计,若是我们非要计较,你的行为就是挟持庙堂大臣……”

“你们的职责就是设计!难道你们是来南边游玩的吗?!还说什么挟持?”

晁错板着脸,严肃的说道:“这不是为了我个人,而是为了此处的百姓,不可推辞!”

罗镞还是头次见到这么请人办事的,他更多的偏向做实事,不善辩论,闷哼了一声,也不说话。

胡毋生解释道:“陛下让我们往南边那几个国,是有自己的道理,这几个国地域辽阔,与中原不通,人口也多,财富也足够,故而能自己承担这样的大工程,沛郡虽然也不小,但是比起这几个大国和大郡来说,还是有些太小,人力也是大问题,况且,对运河的需求也没有那么多,希望您还是多斟酌……”

晁错认真的说道:“需求大不大,你们并不知道,这里的土地虽然没有诸国那般辽阔,但是位置险要……另外,财富的问题,你们也不必担心,我们这里的实力虽然不如楚吴,但是我们这里的大族有很多,他们有着充足的财力和人力,拿他们来挖掘运河,是再合适不过了。”

“那就这样吧,你们现在就去设计,设计好了直接动工。”

晁错挥了挥手,就让他们离开了府邸。

走出了此处,罗镞的内心极为复杂,他是既生气又想笑。

“我过去对晁错颇有耳闻,今日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我们倒是很信任,就是这个语气……胡毋公,我们怎么办?”

胡毋生也颇为无奈,“他说的对,本来就是地方动工,他既不要庙堂出力,那我们为他勘探一番,也没有什么坏处,正好楚吴那边都已经在施工,不需要我们过多的插手,那就听他的吧。”

“不听也没有办法啊,看他这意思,若是不帮他,怕是要被他当场给杀死了!”

“早知道就让刘戊跟着我们一同来了,刘戊不在,他是没有半点的忌惮,我得给他写信了……”

胡毋生脸色大变,“您可千万不要这么做,不,您得写信,让他不要过来!”

“啊??这又是为何啊?”

“您有所不知,这厮根本就不会忌惮楚太子,甚至,等楚太子来了,他的态度会变得更加恶劣,说不定就寻个什么名义将楚太子给抓起来了……这厮的想法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您还是赶紧给刘戊写信,让他安心待在楚国,莫要来这边了!!”

在罗镞等人设计的运河工程里,楚国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运河的中心。

楚国此刻正在大张旗鼓的为运河的事情而忙碌着。

站在高地,远远望去,能看到无数民夫都被调动了起来,手持各类的工具,在官吏的催促下忙碌了起来。

刘戊在楚国,本来是想要去施工地点帮忙的。

奈何,他这些时日里,一直都是被困在楚王宫内,无法外出。

他的阿母看着面前这般黝黑的儿子,眼泪忍不住的流着。

“我可怜的孩子啊……”

王后对刘戊极为的宠爱,就是这种别样的宠爱,方才造就了楚太子早年那无法无天的性格,刘郢客对此十分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我家长子多有出息啊,这般年纪,就已经总领这般大的差事,你哭哭啼啼的做什么?”

王后颇为不悦的说道:“看看他的模样,看着比你还要显老,你怎么不去领这种好差事?你倒是清闲,整日跟那些人吟诗作赋,可曾想过自己的儿子在受什么苦?”

刘戊无奈的开口说道:“阿母,其实也没什么苦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过去一直都是跟着老师学习,从未有过这般实践的机会……”

父子两人一同来哄,王后的心情方才好了一些。

“那你要在什么时候才能一直待在楚国呢?”

刘戊迟疑了片刻,看了看阿父,不知如何回答。

刘郢客臭着脸,“这还需要问吗?等我死的时候,他就能长期待在楚国了……你要是实在等不下去,不妨试试下毒什么的……”

刘郢客与王后的关系其实是很不错的,王后瞪了他一眼,骂道:“不许胡说!”

刘戊急忙将话题转移了过去,“阿母,楚国众人对我还是颇为忌惮,总觉得我还是过去那个纨绔子,这次来楚国,大臣们都纷纷躲避……等这次运河修建完成,我就能改变自己的名望,他们也就不会再这般对我了。”

刘郢客接过了话题,“你个妇道人家,你不知道,这运河乃是大事,比起当初的驰道都要大,修建完成之后,好处诸多,南边彻底与中原相连,而楚国居中,这往来之利,对社稷是有巨大好处的,庙堂还在弄什么改制,那些船只经过我楚国,可是要缴钱的……你儿子有这般大的成就,你还在这里哭诉……”

看着阿父又将话题给带了回去,刘戊一脸的无奈。

“这些事情我都不知道,但是你这次必须要多留在楚国,不许你再离开了。”

“阿母,现在事情还没有办完,我的老师去办大事了,我得去见他,帮衬一二……他不善言辞,容易被人所欺,等我办完了这些事情,我一定回来陪着您,多陪一会……”

从王宫走出来的时候,刘郢客的脸上满是自豪。

“戊啊,你大父向来有着贤君的名声,他将楚国治理的极为富裕,如今楚国在我的手里,我也当效仿你大父,做出些事业来……往后,你也不能堕了你大父的名声。”

两人一路走到了门口,刘戊点着头答应。

刘郢客询问道:“你这次是要去哪里?”

“沛郡。”

“老家啊……”

刘郢客笑着说道:“这样吧,我们也许久不曾聊过了,我正好也没事,就送你去吧,虽说不能出国,但是送你到边界还是可以的,到时候,那边的郡守也就不敢为难你了,对了,那边的郡守是谁来着?”

“是晁错。”

刘郢客沉默了会,随即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那你一路小心,我先回去陪你阿母了。”

第805章 祖传之甲

长乐宫内,吕后正笑呵呵的听着人讲述地方的情况。

“陛下可是将晁错一顿训斥,那位楚太子本来是好意去帮忙的,结果晁错愣是要将他抓起来,还上奏庙堂,说此人趁着修建运河的机会与诸国勾结什么的……陛下气坏了,险些就要亲自驾车去殴打晁错。”

“最后还是张相出面,要求代替陛下前往沛郡,大概也是要稍微治一治晁错吧。”

王触龙极为乖巧的坐在吕后的面前,讲述着各地的消息。

王触龙是王恬启的长孙,目前就是在长乐宫当差,负责长乐宫的保卫工作,当然,除却保卫,他还有另外一个任务,那就是帮着大父与太后进行联络,大父总是能找到一些太后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让他代替自己去给太后讲述。

王触龙的地位变得很高,做事也谨慎了起来,不怎么与外臣亲近。

当然,也没有不长眼的来招惹他,在刘安这代的群贤里,他的官职不是最高的,但是绝对是众人最不敢招惹的。

听着王触龙的话,太后哈哈大笑。

“这个晁错啊,命里注定的与诸侯王作对,哪怕是再好的贤王,放在他眼里都是反贼,他不相信任何诸侯王……刘戊这孩子洗心革面,这些年里也做出了不错的成绩,落在晁错的手里,却依旧是这般,这厮是该好好教训!”

王触龙笑着点起了头,“太后所言极是。”

“不过,这厮能力倒是很出众,那沛郡的诸多大族,原先谁看了都觉得头疼,现在可好,都被他给逼成了大善人……成为了天下豪族的楷模啊。”

“也就是晁错这个不怕死的愣头青,才能将这些人给逼到这种地步,若是换个人来,未必能起到这般作用。”

吕后并没有将王触龙当作是官吏,只是当成了自家的晚辈,笑呵呵的聊着天。

王触龙却不敢开口,大多时候,他都只是听着。

“晁错不能返回庙堂,他最适合去的地方是梁国。”

“若是皇帝要召回他的想法,记得及时来告知我。”

“唯!!”

王触龙急忙答应,就在他准备告辞离去的时候,忽然有近侍走了进来,将一份书信递到了吕后的手里,吕后让近侍离开,也不避着王触龙,直接翻开了书信,认真的看了起来。

看了开头,吕后只是有些奇怪,刘启?这竖子怎么忽然给自己写信呢?

当太后将书信的内容完整的看完之后,脸色却在一瞬间变得极为阴沉。

她反复的看了几次,随即便沉默了下来。

在这种时候,王触龙就更加不敢开口了,太后看起来很是愤怒,那神色就压得王触龙不敢轻易开口。

吕后看向了王触龙,不动声色的说道:“你替我去一趟吴国吧。”

“啊?唯!!”

吕后认真的说道:“本来想让你大父去的,可是你大父年纪实在太大了,就由你来代替他吧,嗯,这封书信上,描述了一些非常不好的事情,内讧,这是我最厌恶的东西,你不要惊动别人,就以监开海的名义悄悄前往吴国,打探一下王宫里的虚实,若是发现这些情况真实存在,那就将窦漪房和吴王后请到长安来,就说是奉了我的命令,吴王身边不能没有人照顾,让她们前来照顾……另外,杀掉公子刘善。”

“啊?杀掉……我要如何……”

王触龙嘴唇微微哆嗦了起来,他从未做过这样的事情,眼里皆是茫然。

吕后却吩咐道:“回去找你大父,他会告诉你该怎么去做,你要好好干,莫要辜负我的期望,来去都要小心,不能跟除却你大父外的任何人说这件事,来,这书信收起来。”

王触龙在走出长乐宫的时候,整个人还在哆嗦着。

虽说这些时日里,他也帮着大父跟太后传递了不少很可怕的消息,甚至是一些很可怕的想法,可是他从未亲自去做过。

他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让自己来办这么一件大事,杀掉一个诸侯王的儿子……王触龙只是想想都觉得浑身无比的惊惧。

当他回到了家里的时候,王恬启正在悠闲的晒着太阳。

看到孙子脸色苍白的站在自己面前,眼神都有些呆滞,王恬启很是惊讶,急忙站起身来,审视着面前的孙子,“做错了什么?”

“不是……大父……您先看看这个。”

王触龙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拿出了那张书信,审视了左右,王恬启却很是无奈,一把从他手里抢过了书信,“看你这模样,何以如此惧怕?”

他拿过书信,认真的看了起来,一字一句的看着,直到看完,他的脸色也没有一点的变化。

“这不是小事。”

王恬启放下了书信,“往往是这般小事,越是能惹出大麻烦来……如今庙堂主张开海,吴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这个时候,吴国内有一个狂妄不讲道理的王后,有欺辱自己兄弟的公子,都不是什么好事,吴王身体不算太好,可他这个王后还硬朗,这太子倒是还行,可显然不是个强硬的,管不住自己的阿母,甚至连弟弟都管不住。”

王触龙苦涩的说道:“太后要我去调查这件事,若是属实,就要将两位夫人接回长安来,还要我杀……杀了公子刘善。”

王恬启看向了面前的王触龙,神色居然有些欣慰。

“你也是长大了啊,终于是得到了太后的认可……我一直都期待着你能长大的那一天……”

王恬启说着话,眼眶都有些泛红。

王触龙却有些懵逼,现在是煽情的时候吗??非得杀个诸侯王的儿子才能叫长大成人??

“大父……那可是个姓刘的啊……当今吴王的嫡子……”

“怕什么,不过是个公子而已。”

王恬启深吸了一口气,随即欣慰的拉上了大孙子,让他跟着自己走,当两人走进了书房的时候,王恬启拉着他走进了侧屋的隔间里,过去王触龙是不能进这里的,跟着大父走进去后,就看到上头摆放着一具甲胄,这甲胄看起来是极老的款式,跟王恬启的身材相差不多。

王恬启认真的说道:“这曾经是我作战时用的甲胄……后来,被我用在了其他事情上,我放在家里,也是为了不备之用,我们这样的人,知道太多,若是哪天没了作用,家里有副甲胄,也就方便很多。”

王触龙一时间也没有听懂大父的意思。

“既然往后你要代替我做事了,那这套甲胄,我就赐予你了。”

“大父……甲胄的事情且不急,您还是告诉我如何做这件事吧。”

“好,坐下来,我与你慢慢说!”

祖孙两人就坐在甲胄身旁,王恬启认真的说道:“既然太后没有说诛,只是让你杀掉,那肯定就是不想将这件事闹大,最合适的就是病逝了……”

“大父……为什么不是流放或者徭役呢?”

“徭役那是陛下才会做的事情,太后向来是能杀就杀,不给什么机会,我倒是觉得,比起陛下,太后反而能治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王触龙不敢多说,心里却在嘀咕,这将提出问题的人都给干掉了,也确实算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你这次前往那边啊……”

王恬启认真的传授了起来。

……

“监开海?他监什么开海?这开海与他有什么关系??”

当刘长从刘章这里得知王触龙领太后令前往吴国的时候,也是完全猜不透阿母的想法。

刘章思考了片刻,方才说道:“陛下,吴国那边有消息说,西庭王几次拜见王后和兄长,都被人驱赶,不许见面……还说王后等人对其生母和其余兄弟极为苛刻……太后派人前往吴国,会不会是因为这件事?”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