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871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当真!”

“那阿父若是追究下来……”

“就说是我赏赐给你的。”

“好!!”

刘赐很是开心,他打那些战车的主意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好不容易盼到这一天,刘安的话还是狠狠的激励了他一下,他很是开心的表示,自己一定会建立更多的功勋,不会让兄长失望。

在刘赐离开之后,卫文君有些无奈的说道:“殿下,这陛下的东西,若是直接拿来赏赐夏王,怕是会有些不妥……”

在刘长离开之后,刘安正式入驻皇宫,而身边自然是需要一个大总管,而卫文君就成为了刘安身边的吕禄,虽然年轻,但是各方面都相当老辣。

刘安摇了摇头,“无碍,不过是些战车而已,阿父也根本就不在意,拿来激励这个竖子也不错,若是群臣里谁有非议,你就告知我便好……正好,我也想逝世两根手指有多大的作用……”

“殿下是想要以此来引出……”

卫文君眯起了双眼,刘安却严肃的说道:“如今我来执掌大汉,何必再需要引出什么对我不满的人呢?我只是想要赏赐自家弟弟而已,诸侯王们的情况如何?”

“燕王正在与栾相商谈具体的事务,短期内估计还不想离开,赵王已经往回走了,夏王估计还想要捞点好处,代王陪在皇后身边……其余诸王已经做好了离去的准备……”

“嗯……”

刘安说着,再次看起了面前的这些奏表,他与刘长不同,刘长平日里从来不看的这些东西,刘安却是非常的重视,亲自批阅,从早看到晚,相当的尽职尽责,跟刘长完全不一样,他没有安排为自己批阅奏表的官员,他觉得这些东西能增加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多看看是没有什么坏处的,只是,这样的选择却让他的工作时日变得很长,整个东宫都几乎被那些上书给淹没。

大汉实在是太大了,各地发生的事情也很多,光是郡守们的上书就够头疼的。

刘安又看了几篇奏表,随即揉了揉自己的额头。

“这样也不行啊,事情太多了,还是得找人来相助……张相的位置,得有个人来做。”

卫文君一愣,狐疑的问道:“殿下准备让谁来担任呢?”

刘安收起了面前的奏表,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目前还没有想到,我且出去散散步,你就不必跟着了……”

“散步?”

卫文君一头雾水。

“阿母!!!”

曹姝正坐在长乐宫内,看着两个孙子给自己讲述着今日的成果,就听到门外传来了叫声。

曹姝一愣,抬起头来,却看到刘安大步走了进来。

看到刘安,刘迁和刘彻赶忙收起了笑容,换上了一副乖巧的模样,老老实实的站在了一旁。

刘安拍了拍他们的头,随即坐在了曹姝的面前。

曹姝看着刘安的模样,无奈的说道,“安啊……就算你有你阿父的本事,我也没有你大母的能力啊……你找我是没什么用的。”

刘安笑了起来,“阿母……我只是有些想法,想让您听听。”

“那你说吧。”

“我想让晁错回来。”

“啊??”

曹姝有些惊讶的看着面前的儿子,刘安的脸色非常的严肃,刘安继续说道:“之所以想让晁错回来,不是因为信不过当今的庙堂群臣,主要是因为我的精力有限,留侯跟着阿父离开了,没有了他,就只能是我独自来负责庙堂里的奏表,而如今的奏表实在是太多,就算我日夜观看,只怕也没有那个时日,一整日都查阅不完,除非是有个才能出众的人前来辅佐。”

“我想了一下,整个大汉,能接替留侯,负责全天下的奏表,辅佐君王的人,就只有晁错一个人了。”

“至于梁国,梁国本身发展的就很好,晁公无论在不在梁国,影响都不是那么的大,但是他在长安,对整个天下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听到儿子的话,曹姝的脸上满是担忧。

“安啊,这晁错的才能我是知道的,你阿父常常说这个人可以接替北平侯,但是有一个问题,他的名声非常的不好,官员们都很厌恶他,你这刚刚执掌庙堂的大事,若是直接让他回来辅佐你,只怕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你阿父才刚刚离去,这个时候你要如此行为……”

刘安皱起了眉头,看得出,刘安的心里其实也是有些迟疑的,并不是下定了决心。

“阿母……我也想到了这些,以您来看,我不该让晁错回来?”

曹姝再次沉默了下来,她沉思了许久,方才说道:“不过,你阿父才刚刚离去……如今还不曾离开大汉的境内,很多人对你阿父还是很畏惧的,在这个时候将他招来,其实也不是坏事,若是等你阿父离开了大汉,再做这件事,或许阻力将会更大。”

曹姝忽然做出了决定,她认真的握住了面前的刘安的手。

“安,若是你觉得晁错更适合前来长安,那你就去做吧,不要顾虑别的,若是出了什么事,朝中还有我,还有那些老臣,他们是不会让你受到欺辱的,你放心去做便是了,你阿父曾对我说,不怕你做错事,就怕你不敢做事,你既然想要让晁错回来,那你就去下诏!!”

曹姝这番话,让刘安顿时就下定了决心,他也不再迟疑,来自母亲的激励,让他信心百倍。

他站起身来,“好……阿母,我现在就去下令。”

“朝中有栾相操办大事,有四伯父监察大臣,现在让晁错来出谋划策,那我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还有就是南北军的问题,阿父将车骑将军带走了,南北军需要一个临时的领袖,我麾下的程不识,可以暂且率领北军,我麾下的张夫,可以暂时率领南军,阿母觉得呢?”

曹姝顿时笑了起来,此刻,她是真的感受到了儿子的蜕变。

在过去,儿子的心思一直都是在联络天下的贤才,辩论学问,对其他方面看的很轻,而现在,他的意思很明确,他要插手兵权,将大汉最强大的军队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军队才是下达诏令的底气,刘安终于明白了这一点。

“好,你可以如此下令。”

刘安的脸上出现了一抹笑容,他朝着曹姝行了一礼,随即匆匆离去。

两个竖子看着他离开,刘迁有些好奇的询问道:“大母……阿父既然有了决定,为什么还要来问您呢?”

曹姝宠溺的看着面前的孙子,揉了揉他的头,“他啊……就是缺点鼓励。”

“其实很多事情他不是不会,就是没有人鼓励他而已。”

刘迁恍然大悟,急忙从衣袖里拿出了今年的试卷。

“大母……我觉得我也缺点鼓励……”

曹姝兴致勃勃的拿起了试卷,看着上头的分数,脸色顿时复杂了起来。

“我觉得你不缺鼓励……你缺点棍棒!!”

第901章 扶南

“陛下!!!”

夏侯灶激动的朝着远处的大船挥着手,看到身后沉默的将领和甲士们,夏侯灶狠狠瞪了他们一眼,骂道:“都不想吃肉了是吧?!”

众人顿时振奋,急忙朝着远处船只的方向大喊道:“陛下英明~~~~”

众人异口同声的大喊着,掀起了阵阵声浪,声音极大。

此处乃是扶南国南部的一处港口,唤作常胜港。

常胜港是南越国出钱帮着修建的扶南国内最大的港口,是帝国最重要的中转站,原来是叫做平南港的,南越人为了修建这座港口,征用了数万百姓,耗费了大量的物资,修建了一座足以容纳水军的港口,身毒的船队一定会经过这里,港口坐落在海峡的北侧,这处海峡,在未来有个响当当的名字,唤作马六甲。

这里是扶南国唯一的亮点了,大汉与身毒海上贸易的必经之路,每年的收益非常的客观,有商贾定居在这里,让这里变得非常繁荣,跟扶南国的其余城池完全没有可比性,就仿佛是两个世界,城墙之内与城墙之外的世界,截然不同。而面对这个唯一的经济政治军事支柱,夏侯灶也是非常的关心,他决定要将这里发展的更好,要让这里拥有更大的变化。

而他也确实做到了,他将这里的名字给改了,从平南港变成了常胜港。

夏侯灶这个人,打仗是可以的,但是治政显然有些太超前,行为令人捉摸不透。

此刻,常胜港码头外是人山人海,就连城内的居民都被要求要一同出来迎接皇帝,表示自己对皇帝的尊重。

当刘长走下船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人山人海,山呼海啸的画面。

刘长都有些看呆了。

张不疑很是开心的拍着手,说道:“此地不错。”

韩信对此不做任何评价。

夏侯灶急忙上前拜见,看到周亚夫,樊伉,周胜之等人,他格外的激动,很想给与他们一个拥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热情。

“陛下,您终于来了啊……我一直都在等着你呢……就想着你何时能前来,你这可走的太慢了……不是说车船吗?怎么变成战舰了?”

刘长没有理会这厮,只是打量着周围,“此处比起过去变化很大啊。”

夏侯灶也不缠着皇帝,直接找上了他身后的那些人。

“伉!!”

夏侯灶一把搂过了面前的樊伉,朝着他的后背就是两拳。

“你们俩都一样!”

樊伉抱怨着,夏侯灶也是很久不曾与樊伉相见,再次见到他,忍不住打量着他的脸,啧啧称奇,刘长此刻却与太尉观察着周围的情况,韩信眯着双眼,指着远处的几个地形,为刘长讲述着自己的部署,他要将这里打造成刘长出征的桥头堡,物资囤积点,那自然就要加强对这里的防卫,对这里进行一个改造,往后这里就得驻扎大量的军队,不间断的与身毒那边来往。

“我的想法是在对岸设立营寨,此处不行,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处很繁荣的商业民用港,这军用港和民用港是不能混杂的,否则会出大问题,要么是在对岸,要么就在那边……你看,那边是个高地,四周有充足的木材……”

韩信指着远处,认真的为刘长分析了起来。

几个谋臣跟在他们的身后,时不时说出自己的看法。

夏侯灶搂着周亚夫和樊伉,也不管他们乐不乐意,“我们兄弟几个终于能一同上阵了,我一直都很期待这一天,看看到底谁才是群贤里最勇猛的那一个……陛下定然是用我来担任先锋,这先登破城之功,你们怕是夺不走了!”

夏侯灶对此很有信心。

周亚夫却询问道:“你打过水战吗?”

“打过啊,在燕国打了很多很多水贼,我将燕国的水贼都给打跑了!”

周胜之黑着脸说道:“对,都给驱赶到胶东琅琊附近了,我是越打越多,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你在北边一直驱赶那些水贼……”

夏侯灶大义凌然的说道:“燕王让我保障燕国与倭岛的交通安全,我这么做,不都是为了樊伉吗?你不去责怪樊伉,却要来责怪我这个有功之人,这是什么道理?”

周亚夫无奈的打断了这两个人,“不必再说这些事情了,灶,你这次要跟随我们出征,扶南国的事情该如何啊?”

夏侯灶是一点都不担心,指着远处正低着头站在刘长面前的年轻后生。

“交给他就是了,那个是张偃,你们知道吧?他是来给我当助手的,自从我来扶南国之后,这里的盗贼已经被我给杀干净了,猛兽也不敢出来乱窜……”

众人知道,夏侯灶并没有说谎,说起这件事,就不得不提刘长的用人之能了,将夏侯灶放在一个盗贼横行,野兽出没的地方,这简直是太合适了,夏侯灶从来到这里就开始对付这些盗贼,在这些年里,他将当地的贼寇杀的人头滚滚,一路追杀到了滇国等地,彻底解决了困扰这里很久的贼患,光是死在他手里的贼寇,就有一百多人,而斩获有四千多人,要知道,按着此处的人口数量,四千贼寇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夏侯灶将当地彻底犁了一遍,盗贼无处遁形,治安大好,都能与长安等地比肩了,而对于猛兽,夏侯灶在打完盗贼之后,就组织人手开始狩猎,夏侯灶很享受狩猎的过程,在他的围猎之下,大量的猛兽被他们驱赶到密林之中,当地的野兽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野兽跟盗贼不同,不能彻底杀绝,还是要适当的驱赶。

现在的扶南国,还真的没有什么需要夏侯灶亲自来做的事情。

刘长与太尉等人观察好了周围,这才与夏侯灶等人一同走进了港城之内。

来到了县衙里,众人分别坐下来。

夏侯灶早已准备好了各类的食物,刘长领着众人先是来到了琅琊郡,在那里换了船只,带上了周胜之,一同前来扶南国。

刘长坐在上位,看着面前的诸多大臣与将军们。

到了现在,需要出征的众人总算是到齐了。

“诸位,安息劫掠我身毒,对大汉不敬,对朕不敬,朕早有讨伐之意,如今,大汉兵强马壮,是时候让安息人付出代价了……我准备从此处出征,讨伐安息……由太尉来负责整个战役,太尉要坐镇在此处,修建营寨,统筹粮草物资,接受战俘以及领地等……在我离开之后,一切军事大事,都由太尉来负责,众将士都要听令,违令者杀!!”

众人急忙答应。

刘长又看向了樊伉,说道:“伉啊……你常年在倭岛,对水战也是很精通的,故而我要让你来担任后将军,负责后军,往后太尉与大军的联络,粮食的运输,土地的占领,都由你来完成。”

樊伉刚来到长安的时候,刘长就说让他来负责后勤。

樊伉心里还是很开心的,在战时能负责后勤的,一定是心腹之人,是可靠稳重之人,这是皇帝对他的信任。而樊伉要做的事情也并不简单,若是说太尉是大脑,负责整体的指挥,那樊伉就是心脏,需要将血液供应到各个地方去,这前军的物资供应,伤病,俘虏,占领地等等都需要他一个人来完成,若是能操办妥当,未必就不能成为战事里的首功。

樊伉的性格与夏侯灶不同,樊伉也很莽,但是他更能沉的住性子,尤其是在猴子岛上待了那么久之后,他就更加沉稳了,让这样的人来负责后勤,刘长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而最重要的是,樊伉同样很能打,若是敌人想要从后勤上动手脚,那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招惹了一个不该招惹的敌人。

夏侯灶听到这个命令,顿时咧嘴笑了起来。

这厮看来是不能跟自己抢首功了呀!

刘长又看向了周胜之,“胜之,这水战就要交予你来操办了……包括遭遇,登陆,都需要你来指挥。”

刘长将周家俩兄弟分别委任,一个负责水战,一个负责陆战。

最后当然就剩下刘长和夏侯灶了,没得说,这俩是要负责冲锋的。

吕禄是要安排在樊伉的身边,与他一同保障后勤。

窦广国要安排在周胜之的身边,为他出谋划策。

而张不疑要跟在刘长的身边,为他溜须……出谋划策。

做好了人事上的安排,众人就开始吃起饭来,要在扶南国休息三天,然后直接前往身毒,从身毒的楼船港直接前往安息,这是刘长原先的计划。

窦广国坐在了刘长的身边,手里拿着报纸,低声讲述了起来。

“陛下,太子已经下令,要让晁错返回庙堂,暂且代替张相,来负责各地的奏表……”

张不疑耳尖,顿时听到了这句话,他只是瞥了一眼,就没有在意,对他来说,这些都不重要。

吕禄却开口说道:“陛下这前脚刚走,太子就想要启用晁错了,这是不是有些太冒险了?”

说起来,吕禄对这位太子还是非常的担心,始终没有太信任他。

刘长却完全不在意,“想要启用谁,这是他自己的事情,与我何关?况且,晁错不足以来担任左相吗?”

窦广国笑了笑,“晁错当然是有这个能力,但是臣担心,此人一上任,又开始讲述自己那削藩的主张,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啊,诸侯王们现在是最敏感的时候,他们只信任陛下而不信任庙堂……晁错到达庙堂,会让诸侯王们更加的不安。”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