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92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当刘长领着群贤和舍人,带着几只鸡来拜访叔孙通的时候,叔孙通也有些搞不清情况。

“本来是想要带几只羊来拜访仲父的,奈何,羊都吃完了……就只能带几只鸡了,请仲父勿要嫌弃。”

“不敢,不敢。”

叔孙通急忙让弟子接过礼物,又安排这些人坐下来。

双方分左右坐下,叔孙通身后坐着一群弟子,这些都是跟着他学礼的儒生们,儒生们对刘长的感观很差,都是傲然的看着他,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学了个什么礼。

儒生们的这种态度,直接就惹怒了刘长身后的张不疑,他的手已经放在了剑鞘上,栾布紧紧握着他的手,不让他动手,张不疑瞪大了双眼,对儒生们怒目而视。

就在氛围逐渐变得僵硬的时候,刘长忽然低着头,抹着眼泪。

他身边的群贤们也是低头哭了起来。

叔孙通一愣,急忙说道:“大王啊,我家贫,所得俸禄赏赐,全部都用来帮助那些好学而家贫的弟子们……我所有的,就只有这么一座府邸,后院还有两头猪……唐国要是需要,你可以将猪带走……”

叔孙通倒是没有说假话,战国时的两大显学,墨家与儒家,此刻都混的不好,墨家几乎灭亡了,儒家也是几次在灭亡的边缘徘徊,叔孙通就是儒家中那个中流砥柱之人,他紧紧拽着走向没落的儒家,争取让儒家在庙堂里也有一席之地,让儒家不至于彻底被统治者放弃。

因此,他耗费家产,用来资助儒生,招收弟子,有教无类,算是给儒家留下了生机。

刘长摇着头,说道:“寡人并非是为大唐百姓而哭泣,寡人只是想到以后没有机会再赡养太后,只能为不孝之人,因而落泪啊!”

“大王这是什么意思?”

“有人辱我师,辱我儒家,我身为荀子再传,纵然顽劣,也深知道义,若是师傅学派被侮辱,我却无动于衷,那我还有什么面目活着呢?我准备带人杀掉所有侮辱我师傅的大臣们,然后自杀谢罪。”

叔孙通恍然大悟,哦,是想来忽悠我来救你师傅啊。

他即刻换上急切的脸,“大王不可啊!大王身为一国之君,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呢?”

刘长却打断了他,站起身来,愤怒的说道:“如今黄老当道,各个学派都看不起我儒家,我师傅在唐国以仁为本,用儒学来治国,不出两年,唐国大治,那些其他学派的大臣们,就是看不得我儒家,看到我儒学治国之成效,心里嫉恨,生怕自己的位置会被夺走,因此污蔑我的老师!我实在是不能忍受啊!”

第146章 冒顿的信

“孔子曾说,对待仇人,我每天会把盾牌放在枕头下,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了报仇,我宁愿不做官,也要与仇人不共戴天,这王八蛋不要让我碰到,如果碰到不管是哪,大街上,朝堂上,不用思考,拿起家伙就朝死里打……”

“孟子说,气节比生命还要重要!如今群臣以言语来杀我的老师,这样的仇,我怎么可以不报呢?我要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将盾牌和利刃放在枕头下,无论在哪里看到这些仇人,都要将他们杀死!”

“各位,我说的可对?!”

刘长看向了那些儒生们,叔孙通暗道不妙,果然,下一刻,那些年轻的儒生们就站起身了,他们握紧双拳,神色愤恨,骂道:“奸贼欺人太甚!大王说的对!请带上我们,我们愿意跟随大王将他们诛杀!杀死他们之后,我们与大王一同自杀!”

“对!杀了他们!”

刘长这边的群贤和舍人们也急忙起身,群贤是真的想杀,舍人们就只是做做样子,哦,张不疑是来真的。

叔孙通吸了一口冷气。

“各位,我儒家以仁为本,从前也是显学,奈何,如今奸臣当道,刻意打压我儒家,就连荀子的亲传弟子都不放过!就是想要让天下都仇视我儒家,我们如何能忍受啊?”

“他们想中伤我师,就是想要换一个黄老之人接替他,坐享其成,将儒家之成果说成是自己的!天下岂有如此无耻之人呢?!”

“可恨!!”

看到年轻的儒生们被激的哇哇大叫,叔孙通顿时对儒家的未来产生了些绝望,就这样的蠢物们,等自己不在了,儒家岂不是要完蛋?

刘长这才看向了叔孙通,说道:“仲父,您是朝中大儒,我一直对您非常的尊重,这一次,我愿意听从您的想法,您说吧,我该怎么去做呢?”

叔孙通眯了眯双眼,然后大声的呵斥道:“太后尚在,大王怎么能做这么不孝的事情呢?!”

刘长委屈的低着头,“那我该怎么办呢?”

“辱我儒家,自有吾等来做主……我儒家虽不如以往,却也不是别人可以随意欺负的!这件事,便交予我来做!”

“啊?可……怎么敢劳烦您呢?”

刘长眼中含泪,叔孙通握着他的手,认真的说道:“大王乃荀子再传,张相这个人,我也知道,他绝非是那种无视礼法之人,定是有小人诬陷!请大王放心吧,我一定会为张相讨回一个公道。”

两人在这里演着明主贤臣,年轻的儒生们却是斗志昂扬。

刘长便跟叔孙通聊了起来,而儒生们也是跟几位舍人聊着。

“仲父啊,我先前留了几个儒生在尚方帮忙,稍后我就让他们回去……”

“不必,让他们继续帮忙,能帮到大王,那是他们的福分!”

“大王啊,张相在唐国,势单力薄,若是能多任用儒家门生,或许可以作为助力啊。”

“好啊,寡人正想要更多的贤才前往唐国呢,仲父可以举荐啊,有多少寡人用多少!”

两人扯了片刻,刘长这才问道:“仲父准备怎么去解决这件事呢?”

叔孙通抚摸着胡须,“简单,大王且看着便好。”

当刘长离开的时候,叔孙通笑着送别。刘长虽然如愿的达到了目的,可不知为什么,看到叔孙通那满意的笑容,他心里总是觉得有些奇怪,怎么感觉自己吃亏了呢?被自己卷进来,叔孙通怎么还这么高兴?

看到刘长有些困惑,栾布走到他的身边,“大王可是在想叔孙通为何答应的这么快?”

“是啊……他答应的也太快了……”

栾布笑着说道:“大王,可还记得我曾给你说过儒家也有不同的派系?”

“嗯。”

“大王或许不知,叔孙通一直都在为儒家奔波,目的就是想要联合不同的学派……您的师傅是不待见他的,见面就喊他为贱儒,而齐鲁楚等儒也不待见他,觉得他没有气节,只知道阿谀奉承……他也是在等待着联合儒家的机会啊……”

“这件事,对大王有利,对他就更有利了。”

刘长恍然大悟,骂道:“这厮真是厉害啊!”

“我虽然不喜欢他编造典故,但是我很尊重他,如今的儒家,大多学派都是只想着自己,唯独他,是念及整个儒家……不惜自己的名誉,也要振兴儒家……可惜……他若是早生百年……”

叔孙通做事很快,几乎是在同一天,庙堂里的儒生们纷纷上奏,可他们并没有为张苍而言,他们是盯着那些弹劾张苍的大臣,也是编造了一大堆莫须有的罪名,狠狠往他们头上扣。首先,汉初的礼法是叔孙通自己制定的,他知道什么符合礼法,什么不符合。

另外,因为刘邦的不在意,汉初的礼法真正被执行的不多,大多大臣都是任意妄为,因此,叔孙通要是认真计较,无论哪个大臣,都能被扣上数十口大锅,同时,叔孙通还给各地的大儒们写信,请他们声援张苍,讨伐小人。

叔孙通这些年里不得罪任何人,夹着尾巴做人,因此,群臣之中,没有多少人将他放在眼里,也忘记了叔孙通的弟子们几乎都在朝中为郎,专门负责监督礼法,当这些人开始集体发力的时候,刘盈面前的弹劾的奏表就如雪花般的落下,刘盈都被吓了一跳。

群臣本来是想要露个脸,结果叔孙通让他们把屁股给露出来了,他们再也无法顾及张苍,开始反击叔孙通的攻势。

“该杀的腐儒,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盖公在天禄阁内不由得叫嚷着,额,盖公其实没有讨伐张苍,只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盖公在天禄阁内老老实实的看着自己的书,叔孙通那帮杀疯了的弟子们将他也一并给弹劾了,弹劾的原因很简单,按着制度,盖公应该每天都跟天子汇报皇子们的情况,可是盖公没有这么做,只是读自己的书。

儒生们说他不配为师,自私小人什么的,盖公直接炸毛。

刘长乖巧的坐在他的面前,点着头,“是啊,太可恨了,儒家欺我黄老无人啊!”

盖公冷冷的看着他,“是你把叔孙通给牵扯进来的吧?”

“师傅怎么可以如此污蔑我!我刘长岂是那般的小人?!”

“师傅啊,我们黄老是要修心养性的,不可动怒,师傅,不争啊……”

盖公深呼吸着,放下了手里的佩剑。

“师傅,我们继续读书吧。”

盖公拿起书,板着脸,讲了几句,又气呼呼的放下了书,拿着剑站起身来,“不行,老夫非得找叔孙通好好聊聊!”盖公怒气冲冲的离开了,刘长却不敢拦他,拿起了书,自己读了起来,只能祝叔孙通好运了。

刘长不知道的是,此刻,在宣室殿内,气氛却异常的压抑。

“我是孤独寂寞的君主,生在沼泽,长在草原,我多次到边境来,希望能到中原游览一番。陛下独立为君,也是孤独寂寞,一个人居住,我们两个寡居的君主都很不快乐,无以自娱,还不如我们以己所有,换己所无……”

吕后瞪圆了双眼,脸色涨红,杀气腾腾,再也无法遏制心中的怒火。

刘盈猛地跳起身来,拔出了剑,嘶吼道:“使者在哪里?!”

他就要往外冲,周勃却急忙上前抱住了天子。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朕要出征匈奴!!朕要杀了冒顿!!”

刘盈愤怒的嘶吼了起来,就在今日,匈奴冒顿的使者带来了一封书信,而书信里的内容,就是向吕后示爱,吕后愤怒,而刘盈更是如此,双目充血。

“陛下就是要出征匈奴,也得向跟群臣商讨……出征匈奴并非是小事!”

周勃苦苦劝说,刘盈这才停止了挣扎,他瞪大了双眼,吼道:“召开朝议!商讨出征之事!!”

第147章 季布

朝议上,刘盈第一次表现出了皇帝的怒火,几乎失去了理智。

而吕后也参与了这一次的朝议,前来朝议的大臣并不多,只有那些深受刘盈所信任的重臣们前来参与,他们尚且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面面相觑,周勃愤怒的说道:“匈奴单于派遣使者前来,羞辱太后,陛下欲伐之!”

听到这句话,群臣炸开了锅,纷纷喧哗了起来。

武将们都认为应当出兵,而谋臣们大多都觉得应该忍耐。

夏侯婴大声的吼道:“君辱臣死!若是你们害怕,便躲在家里,自有吾等前往死战!”

赵尧却训斥道:“我们岂是害怕?大汉经历诸多战事,如今才刚刚有所恢复,此刻要出征,十几年的努力岂不是都要白费?”

“平日里治国,不就是为了击败外敌吗?不然还治什么国!”

“你要打,好啊,你有粮食吗?你有战马吗?你拿什么去打?像暴秦那种召集百万百姓为兵,翻山越岭的去攻打匈奴吗?!你这是想要灭亡大汉!”

双方顿时争吵了起来,吕后冷冷的看着群臣,一言不发。

就在这个时候,刘盈再也忍耐不住,他叫道:“此仇不共戴天!朕绝不忍耐!朕意已决!出征讨伐匈奴!谁愿前往?!”

刘盈这么一开口,群臣顿时就不吵了,赵尧等人眼里满是担忧,正要开口,刘盈便骂道:“再有言忍耐者,拖出去斩首!”

谋臣们顿时无法开口了,曹参在心里默默的计算了一下要出征匈奴所需要的物资,脸色顿时变得不太好看。要讨伐匈奴,起码要征召四五十万军队,还要有数十万民众押送物资,需要的粮草物资……大汉那空荡荡的国库基本是支撑不了的,只能从民间临时征赋,民间或许也支撑不了,还得从各个诸侯国征赋。

何况匈奴都是骑兵,来去自如,其环境又恶劣,而大汉的步卒只能跟在他们身后追……要是追上个两三年……还没有交战,大汉自己就直接灭亡了。

就在此时,樊哙猛地起身,大声叫道:“我愿意统帅大军十万,前往讨伐匈奴!”

樊哙这么一嗓子,确实将其他人都压住了。

樊哙原本就高大,嗓门也大,当他起身,怒气冲冲的低着头,看着其余大臣的时候,这些人里没有一个敢与他对视的,武将们很是开心,纷纷赞同,刘盈说道:“好,就以舞阳侯为将!”

“真该将这厮带出去斩首啊!!”

就在刘盈开口的时候,忽有人大叫了起来,打断了刘盈的话。

众人一愣,看向了一旁,开口的乃是大汉中郎将。

这位中郎将唤作季布,他是楚人,曾效力于项羽,项羽败亡后,被刘邦悬赏缉拿,后在夏侯婴说情下,刘邦饶赦了他,并拜他为郎中,刘盈登基之后,拜他为中郎将。

因为他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信守诺言,因此楚人常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一诺千金就是这么来的。

“你说什么?!”

樊哙几步走到了季布的面前,低着头,双拳紧握,似乎下一刻就要动手。

季布的脸上并无半点惧怕,他说道:“当年高皇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匈奴围困在平城,如今你怎么敢说用十万人马就能击败匈奴呢?!”

“你的本事,难道比高皇帝还要大吗?!”

樊哙一愣,强忍着怒火,说道:“当时国力尚弱……非将之过。”

“秦国动用几百万的人力来攻打匈奴,最后导致国内有陈胜吴广等人起义造反……如今的大汉国力,尚且不如秦,你是觉得大汉就没有陈胜吴广这样的人吗?你为了逢迎陛下,不顾天下,不斩你该斩谁?!”

季布大声的说着,樊哙嘴笨,愤恨不平,却无法反驳。

其余将领们却很恼怒,他们质问道:“这样的耻辱,如何可以忍受呢?”

季布愤怒的说道:“冒顿先前攻打乌孙等国家,穷兵黩武,粮草不多,因此他先前不断的劫掠燕唐之地,如今有燕王,唐相合力阻挡匈奴的劫掠,让匈奴的骑兵无法度过长城!冒顿这是在用激将法!”

“他看到唐国逐渐强盛,大汉国力不断的恢复,因此派遣那位使者前来送死,他的目的,就是想要激怒我们,我料定,此刻的冒顿,一定做好了准备,就在长城之外等待着我们,只要我们的军队出了长城,就一定会中他的伏击!!!”

“尔等都是常年征战的将领,为什么连这个都看不出来呢?”

“个人的荣辱,能比得上天下的兴盛吗?!”

“忍辱负重,修养五十年,大汉便能全力与匈奴一战,若是此刻就急着出战,那大汉永远都不会等来能击败匈奴的那一天了!”

季布说着,抬起头看向了刘盈,“陛下方才有言,再敢言忍耐者,斩首!臣已说完,请陛下杀了我!”

此刻的刘盈,却在一瞬间清醒了过来,他咬着牙,浑身都因这巨大的耻辱而颤抖着,一声不吭。

吕后看了季布一眼,平静的说道:“都回去吧。”

“今日之事,不可对外言语。”

“可是太后!”

“都不必说了。”

群臣无奈的离开了,吕后却单独留下了季布。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