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29章

作者:寂寞剑客

但是多铎南征,多尔衮却一直送到通州。

“十四哥,天冷,别送了。”多铎勒住马说道。

“没事,我再送你一程吧。”多尔衮摆摆手说,“还有几件事要跟你说。”

看到其他人都离得远远的,没人能听到他们兄弟俩说话,多尔衮才道:“老十二就是个没脑子的货,也就打仗还能行,其他事指望不上他。”

多铎道:“老十二就这德性,这些年要不是十四哥你帮衬,别说保住正白旗小旗主的位置,只怕是连这条性命都保不住,他却反将十四哥你视为仇人。”

“这都是因为有人从中挑唆。”多尔衮很隐晦的提了一句,并没有明说皇太极。

事实上,当年因为皇太极的刻意打压并暗中挑唆,阿济格一度视多尔衮为仇人,直到皇太极身死后,两兄弟的关系才慢慢有所恢复。

这个事,皇太极采用的并非阴谋,而是阳谋。

皇太极抓住阿济格的过错,直接将他贬为正白旗小旗主或者说副旗主,又把旗主的位置给了多尔衮,阿济格挨罚之后把怒火倾泄到了多尔衮头上,典型的窝里横,不过多尔衮还是懂得打虎亲兄弟的道理,并未跟阿济格计较。

这次兵分两路出征,阿济格又捞到了西路大军的主帅。

要不是多尔衮力挺,凭阿济格自己的能力,想当主帅根本是痴心妄想,就不说代善还有济尔哈朗这样的老资格,只说豪格,不光打仗比阿济格猛,地位比他尊贵,人家还是皇帝亲哥,不比你阿济格更有资格当主帅?

多尔衮又接着说道:“总之老十五你记住了,我从来没指望过老十二。”

多铎闻言顿时心花怒放,因为十四哥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在明示了,意思就是将来的皇位肯定是他或者他儿子的,没阿济格那边什么事。

当下多铎说道:“十四哥你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你明白就好。”多尔衮点头道,“征南明这一仗,你不光要赢,而且还要赢得漂亮,最好是能够活捉崇祯,这样的话就能直接逼迫崇祯禅位,再还有就是,千万别重蹈拜音图、鳌拜他们的覆辙,千万不要再小觑崇祯,又分兵去山东。”

冷哼一声,多尔衮又道:“汉人确实多有能人异士,但是这些能人异士也最容易犯下自恃甚高的错误。”

“比如替南明设计徐州防线及山东防线的这位高人。”

“此人之远见卓识恐怕不在宁范洪三人之下,设计的以徐州防线为正,山东防线为辅的犄角之势,也的确有些难缠,因为我大清兵无论是攻掠山东还是攻掠徐州,都有可能被另一个方向的明军切断身后粮道。”

“此时如若战事不顺利,很容易陷入粮尽援绝之境。”

“就是这。”多铎深以为然的道,“所以,真要放任山东不管?”

“真不管。”多尔衮轻嗯了一声,又说道,“我刚才不是说了么,汉人的能人异士总是会犯自恃甚高的错误,南明的这位高人也犯了个致命的错误,他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大清兵用不着留后路,也根本不在乎粮道被切断!”

多铎嗯一声说:“这倒也是,我大清兵野战就是无敌的,后路被断,重新打通即可,粮道被断,也可以就地筹粮,这些根本不是问题。”

“所以你不用管山东,驱师直扑徐州即可。”多尔衮道,“在徐州打个漂亮的大胜仗,一举全歼南明的主力,最好能生擒崇祯。”

多铎说道:“十四哥,你是说崇祯还在徐州?”

“肯定在。”多尔衮点点头又说道,“十五弟你难道就没听说吗?流贼打进北京当天,崇祯跑到煤山上吊没有死成,却反而在阴差阳错之下悟道了。”

多铎闻言嗤的笑出声,说道:“十四哥怎么也相信这些子乌虚有的传说?”

“现在不是我们相信不相信,而是崇祯确实不一样了。”多尔衮肃然道,“总而言之,十五弟你一定收起对他的轻视之心,此次征明只许胜不许败。”

“嗻!”多铎表情也变得严肃,当即在马背上手了个千。

多尔衮长舒了一口气,又说道:“还有就是豪格,不要让他立太多战功。”

“我明白。”多铎笑着,“正好让豪格的正蓝旗留在后面保护粮道的安全。”

“好,该说的都说了,就送到这吧。”多尔衮勒马止步,又道,“十四哥就在北京等着你得胜回朝。”

“得嘞,保证不让十四哥失望。”

多铎答应一声,即打马扬长而去。

随即运河码头上便响起多铎的骂声。

“磨蹭什么呢?动作快点,赶紧将粮草辎重搬船上去!”

“小心,要是把粮食洒了,仔细本王剥了你小子的皮!”

“恭顺王人呢?恭顺王呢?新造的红衣大炮运到了吗?”

在多铎的大声喝骂中,一包包粮食、一束束草料还有一辆辆的楯车被抬上了漕船,最后则是一门一门的红衣大炮。

整个码头喧嚣成一片。

……

豪格神情阴冷的看着通州运河码头。

女真族大多身材高大,豪格的身材则尤其魁梧,拥有接近六尺的身高,长得也是剑眉星目,可说是女真人中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至少身材短小的多尔衮是没办法跟豪格相比的。

多尔衮更多的继承了他母亲阿巴亥的矮个基因,不足五尺。

因为多尔衮身材短小,皇太极当年想夸他一句身材雄壮都夸不出口,就只能夸他脑子聪明,是后金汗国的聪明王。

睿亲王这个铁帽子王就是这么来的。

豪格虽然是多尔衮的侄子,却比多尔衮大三岁,比多铎更大了五岁。

所以说,无论是按照地位、战功还是统兵经验,豪格都要比多铎更有资格担任东路军主帅这一职位。

只可惜,多铎背后有多尔衮的支持。

到今日,豪格再不情愿也必须承认,多尔衮气候已成,现在就连代善、济尔哈朗这样的元老都被多尔衮踩在脚下,更别说他人。

正蓝旗甲喇额真伊拜也看出这一点,劝豪格说:“主子,眼下多尔衮、阿济格还有多铎三兄弟势大,硬拼咱们正蓝旗肯定是拼不过两白旗,所以暂且忍一时之气。”

“知道,我不会蛮干。”豪格呼出一口浊气,忽然笑了,“就算多铎故意气我,逼我们正蓝旗的勇士跟着八旗蒙古还有八旗汉军徒步行军,也没什么,不就是多走几步路,又不会累死人,是吧?”

伊拜说:“主子能这么想,再好不过。”

“走吧。”豪格勒转马头,汇入正蓝旗的行军队列之中。

转身的那一刻,豪格隐隐感到有一双眼睛正从码头那边打量着这边,不用说,这肯定是多铎,这个家伙跟多尔衮一样,仍对去年没能整死他豪格一事耿耿于怀,说到底,对于多尔衮和多铎兄弟来说,只有他豪格死了,他们才能真正的放心。

但我豪格贵为太宗嫡长子,又岂会如此轻易就舍弃性命?

多尔衮,多铎,你们等着,总有一天我豪格会把失去的东西讨回来,而且还要十倍、百倍的讨回来!

……

“轰隆!”

突然一声巨响。

现场顷刻之间一片混乱。

“军医官,军医官何在?”

“青主兄,青主兄快过来!”

“瞿纱微教官,你没有事吧?”

看到这幕,正在不远处观摩的崇祯也赶紧带着朱慈炯以及十几个总兵匆匆赶过来,却正好看到士子们将瞿纱微搀扶起来。

只见瞿纱微被硝烟熏成大花脸。

不过人应该没事,毕竟还能咳嗽。

咳嗽好久,瞿纱微才终于缓过气来。

“瞿纱微,怎么回事?”马化豹问道。

瞿纱微闻言却只是直勾勾的看着马化豹。

好嘛,敢情被震懵了,魂还没有回归本体。

“嗳,瞿纱微你醒醒。”马化豹这个粗人可不管那么多,上前就照着瞿纱微的脸颊轻扇了两巴掌,这两巴掌终于把瞿纱微给拍醒过来。

“噢,我的上帝,炸膛了!”瞿纱微惊叫一声。

随即瞿纱微就一个翻身趴倒在地上:“快卧倒!”

“都已经炸完了。”崇祯没好气的道,“赶紧起来。”

说完,崇祯就照着瞿纱微高高撅起的臀部踹过去。

第一百六十八章 加紧战备

再看那门一号佛郎机炮,只见子母炮膛已经同时被炸开,铁茬翻出,就像一朵被暴力强行撑裂的菊花。

庆幸的是,没有人身亡。

只有两个士子擦伤脸颊,也真是命大。

瞿纱微也只是被炮膛中溢出的硝烟熏了个大花脸。

惊魂未定的爬起身,瞿纱微惶然说道:“皇帝陛下,我想退出行吗?”

这份工作太危险了,如果说死在战场上也就罢了,可这只是在训练,搞训练居然也有生命危险,这死亡概率就属实太高,受不住。

“不行!”崇祯断然予以拒绝,“退出就是临阵脱逃,得按逃兵论处!”

瞿纱微便立刻闭嘴,逃兵论处,那岂不是要被斩首?我刚才啥也没说。

崇祯又问瞿纱微道:“还没问你,刚才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就炸膛了?”

“陛下,这都怪我。”瞿纱微挠了挠头,略微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之前测量过这几门一号佛郎机炮的口径,发现其公差并不大,因而想着子炮或能通用,所以就偷懒了下,结果就炸膛了,陛下你该不会责怪我吧?”

崇祯道:“朕不怪你,但是朕必须警告你,在大明兵工厂铸造的新式火炮到来之前,你就不要再做这样的尝试了,兵仗局和兵器局之前督造的火器,无论是鲁密铳、鸟铳、三眼铳还是虎蹲炮、佛郎机炮或者红夷大炮,都不具备标准化条件。”

“是是,再也不敢了。”瞿纱微连连点头,“再不偷懒了。”

说话间,一骑快马忽然飞奔而来,将一份急递交给王承恩。

王承恩又赶紧拿着急递快步来到崇祯跟前:“圣上,山东急递。”

崇祯当着马化豹等十几个总兵面划开火漆,匆匆看完塘报后说:“建奴南下了,兵力据说有二十万!”

“什么?!”

“二十万?!”

“这是倾巢而出了?”

马化豹等十几镇总兵相顾骇然。

崇祯摆摆手说:“二十万大军只是建奴号称而已,实际兵力绝不会超过十万人,朕估计也就是七八万人,没准只有五六万。”

听到这,马化豹等总兵官的脸色果然好转了许多。

七八万建奴,跟二十万建奴的震慑力显然差太多。

沉吟了片刻,崇祯吩咐王承恩道:“王大伴,给淮安府发急递,让路振飞立刻率运军赶赴邳州,再给夏镇发急递,提醒靖南侯做好防备。”

因为上次的夏镇大捷,黄得功已经晋封侯爵。

崇祯很清楚,建奴的这次南下就不同于上次。

上次南下只是一路偏师,充其量也就万把人。

但是这次就不再是偏师,而是多铎率领的建奴主力。

所以这次,明军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不光是夏镇,徐州和邳州也会遭攻击。

夏镇有大将黄得功坐镇,他麾下的十镇精兵也已经有过一次战胜建奴的经历,再加上夏镇的铳台工事变得更加完善,所以崇祯其实并不太担心。

至于徐州,自然是有他崇祯亲自镇守,唯独邳州还缺个主帅。

邳州原本就有八镇边军,左梦庚、金声桓的两万人到徐州后,崇祯又从徐州调了两镇边军去邳州,所以现在邳州也是十镇兵。

邳州这十镇边军分别来自刘泽清、刘良佐及高杰麾下,十个总兵官资历相若,能力也差不多,所以从中选拔一个总兵当提督,肯定是没办法服众。

但是崇祯手头又没有可用的帅臣,总不能临时把王家彦从山东召回吧?毕竟,在接下来的大战中,山东的位置也是极其重要。

思来想去,崇祯觉得也就路振飞能行。

首先路振飞的资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本身就是总督,而且与刘泽清麾下的十镇总兵也是旧相识,所以相处起来应该是问题不大。

能力方面不好说,但也只能让他试试。

谁让他现在手底下没有可用的帅臣呢?

士子营倒有几颗好苗子,但是缺乏历练。

比如说阎应元,此时正被派去淮安府练兵。

又比如说郑森,带兵能力和战阵指挥都不错,但太年轻,骤然之间放他去邳州独当一面那是害他,邳州的十镇总兵也绝不会服从他指挥。

所以,只能让路振飞去邳州,把他的运军也调上去。

前往夏镇和山阳的急递很快派出,崇祯也开始巡视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