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28章

作者:寂寞剑客

当下崇祯招手示意方以智上前。

方以智立刻一溜小跑凑上前来:“圣上有何吩咐?”

“方密之,你的物理小识中有种芍、种术、种枸杞,淡巴菰都有说怎么耕种,却为何没有种麦、种菽、种稻乃至种蕃薯种苞谷的介绍?”崇祯说道,“可是觉得麦、菽、水稻不及芍药诸草重要,还是别的其他什么原因?”

“这……”方以智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是啊,物理小识怎么没写种麦种菽种水稻?

自古以来便是无农不稳,农作物的耕作产出乃国之根本,他方以智竟然把国之根本给忽略了?此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崇祯指了指刚收上来的玉米、土豆和蕃薯,说道:“朕听南安侯说过,苞谷、土豆还有蕃薯的产量远远不止这个数,移种徐州后之所以产量会变低,一是因为土地抛荒,再一个肯定就是因为种子没经过选育。”

“所以朕就交给你一个任务。”

“你找一批老庄稼把式,再挑选几个士子,搞一个小组,替朕替大明把苞谷、土豆还有蕃薯的产量提升上去,越高越好。”

“自古以来就是民以食为天。”

“军队如果没有充足的口粮,就不堪一击!”

“所以,方密之你把这个事情做好了,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听到这,方以智就再按捺不住,当即长揖到地道:“臣,领旨!”

崇祯又接着说道:“对了,朕不是让你亲自负责这个事,是让你找几个士子以及经验丰富的老庄稼把式负责。”

方以智肯定不能负责具体的农业事务。

毕竟这个时代像方以智这样拥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士人可是不多,所以说他的工作主要就是牵头设立各个学科。

眼下第一个要设立的学科,就是农科。

等打完了这一仗,如果坚守住了防线,大明朝还没有亡,崇祯打算再设一个工科,开始系统性的研发燧发枪甚至线膛枪等火器。

当然了,研发到什么程度,多久能弄出来就只有天知道。

如果运气足够好,卜弥加真的从欧洲忽悠来几个科学家,那就再设立物理、化学、数学乃至于天文学等学科,从而真真正正的将自然科学引入大明。

所以说,许多事说说容易,做起来就千头万絮无从着手。

方以智忽然说道:“禀圣上,臣记得前文渊阁大学士玄扈公曾经上过一道甘薯疏,疏中说的似乎就是这蕃薯。”

“没错,徐光启是曾上过一道甘薯疏。”崇祯道,“可惜,他已经去世多年。”

方以智接着说道:“玄扈公虽然不在了,但是他编著的农政全书还在,而且据臣所知他编撰的农政全书其实是由他的学生所整理的。”

“徐光启的学生?”崇祯闻言心头一动,“就在士子营中?”

“然也。”方以智知着说道,“玄扈公的学生陈子龙此时就在士子营中。”

说到这,方以智又回过头朝远处高喊道:“人中?人中兄?快叫人中兄!”

不多时,陈子龙就拿着一截蕃薯藤过来,见了崇祯就长揖到地:“圣上,臣请在徐州乃至南直大规模推广种植甘薯,此物耐旱耐瘠且耐风雨,不易遭虫害,大灾之年凡麦菽稻颗粒无收,此物仍可以亩收数石,实备荒之奇珍!”

崇祯笑了笑问道:“农政全书是你整理的?”

“是。”陈子龙道,“农政全书合共十二目六十卷、五十余万字,都是由臣逐一校对整理编篡成册。”

第一百六十六章 炮兵教官

“就是你了。”崇祯闻言大喜。

“陈子龙,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内务府农科都给事中。”

“你还可以从士子营挑选百名士子充当农科给事中。”

“在徐州、南直乃至整个大明推广种植蕃薯、苞谷及土豆之事,就由农科全权负责,不过眼下你们先要做的却是选种育种。”

崇祯又把刚才的说辞重新说一遍。

“臣领旨。”陈子龙欣然领受圣旨。

在另外一个时空,陈子龙抗清失败之后投水自尽,但其实他最喜欢做的并不是打仗,反而是研究学问,所以对崇祯的这一任命他是很乐意的,尤其是担任农科都给事中还可以将老师玄扈公的学问发扬光大,造福于黎庶。

只要是造福黎庶的事,陈子龙都愿意。

何况此事专业对口又能继承老师的遗志。

崇祯也很高兴,因为内务府正在逐步的完善之中。

现在除了马鸣騄这个副主事外,已经有了三个科三个都给事中,分别是宣教科都给事中阮大铖,农科都给事中陈子龙以及医科都给事中傅山。

今后其他的科室也要逐步完善,但是也不能着急。

崇祯对此的态度就是宁缺勿滥,宁可步子小一点,以免扯着蛋。

叮嘱高起潜把收获的苞谷土豆及蕃薯收好,崇祯就带着朱慈炯和士子营返回行在。

对此高起潜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是能看得出内心还是不开心,说到底这个阉货还是有野心的,所以不想带着小太监种田,更愿意侍奉君前。

但是崇祯不会管这些,在大明未来的权力架构中,没有太监的位置,今后太监的唯一使命就是在皇宫中干些伺候人的粗活。

……

崇祯刚回到徐州行在,又接到一个好消息。

通过卜弥加从澳门雇的炮兵教官终于到了。

一起到达徐州的还有五十名萄萄牙雇佣兵。

这已经是澳门第二次向大明派出雇佣兵队伍。

二十多年前,澳门就曾经派出雇佣兵替大明训练炮兵。

很遗憾的是,后来这支炮兵却连同几百门红夷大炮都便宜了建奴。

所以这已经是澳门第二次向大明派出教官以及雇佣兵,不过数量没有上次多。

“慷慨伟大又英武的皇帝陛下,整个东方的万王之王,来自遥远欧罗巴的瞿纱微遵从您的召唤,带着五十名忠诚的萄萄牙勇士跨越千山万水前来听候您的差遣,上帝可以作证,我们将会成为陛下您的最忠诚的仆人。”

瞿纱微上来就一大通热情洋溢的西洋马屁。

好吧,这都是看在银子的份上,有钱能使鬼推磨,几句马屁算个啥。

崇祯也不会蠢到信了这些鬼话,听完通译的翻译之后问说:“瞿纱微,澳门到徐州不过一千多里,你们为何走了两个多月?”

“陛下息怒。”瞿纱微连忙解释,“本来一个月前就能到的,但是为了等候一艘果阿来的商船因而耽搁了,因为这艘船上有陛下您急需的炮兵观测仪器。”

“观测仪器?”崇祯心头一动道,“所有观测仪器都备齐了?”

“都备齐了。”瞿纱微划了下手说,“测地用的望远镜及星盘,制图用的圆规、量角器以及三角尺等工具,我还特意多带了两副,当然,慷慨的皇帝陛下您知道的,这些炮兵观测仪器都非常的精密,因此其价格颇为不菲。”

崇祯笑问道:“你就直说吧,多少钱?”

瞿纱微划了下手说:“总共十两银子,陛下。”

崇祯闻言哑然失笑,心说红毛鬼也就这点儿眼界了。

当下崇祯命王承恩给瞿纱微取来二十两银子,一点小钱而已,只要瞿纱微能替明军把炮兵训练好,别说二十两,就给他二千两又有何妨?

瞿纱微却高兴坏了:“上帝,皇帝陛下您可真慷慨,能成为您的仆人,瞿纱微真是感到万分荣幸,瞿纱微也一定会竭尽全力去替陛下您训练好炮兵部队。”

“那就不要留在这里废话了。”崇祯直接说道,“先去军营演示一番吧。”

听完通译的转译后,瞿纱微欣然说道:“当然,这是您的仆人应该做的。”

但是瞿纱微对明军火炮型号的复杂性显然缺乏估计,因此当他跟着崇祯来到马化豹的营中,看到马化豹这一镇所装备的火炮之后,整个人险些当场傻掉。

“哦,不,这一定不是真的。”瞿纱微双手抱头说道,“怎么可能这么乱?”

跟瞿纱微一起来的五十个萄萄牙雇佣兵也是面面相觑,因为最近二十年,欧洲各国的火炮逐渐的都实现了型号的标准化。

比如西班牙的火炮,只剩下七种型号。

又比如英国的火炮,按弹丸重量分为若干型号。

8磅炮、10磅炮以及12磅炮这样的型号划分就是这么来的。

总之这些火炮的标准化程度已经很高,不光是弹丸,零部件也可以通用,所以才会出现炮兵观测这个专业科目。

没有火炮的标准化,就没有炮兵观测。

然而,明军的火炮就毫无标准化可言。

型号规制杂乱无章,甚至同一型号的口径都不一致。

澳门上次向大明派出教官及雇佣兵时,萄萄牙自己的陆军以及海军所装备的火炮也没实现标准化,自然不可能将标准化带给大明。

但是在《军器图说》《火攻契要》等著作中已经有了关于标准化的介绍。

但也只是笼统介绍,仅只是提了一嘴,具体该如何标准化,标准化之后的火炮分为几个型号,每个型号的尺寸参数具体又是多少,这些内容一概没有。

“噢,我的上帝啊。”瞿纱微一脸苦涩的对崇祯说道,“英明的皇帝陛下,您的仆人瞿纱微真的是一个优秀的炮兵观测专家,但是也没有办法对两门毫无共性可言的火炮赋予相同的射击参数,这是绝对不可能办到的。”

崇祯哂然一笑说道:“你就假设这些火炮的参数相同。”

“啊?假设这些火炮参数相同?”瞿纱微瞠目结舌道,“这个怎么假设?”

“该怎么假设就怎么假设。”崇祯一指身后的士子说道,“朕给你一个月,一个月内必须让这些学生基本学会炮兵观测。”

站在崇祯身后的士子大概有一百多个。

这是崇祯挑的第一批炮兵,后面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

崇祯的目标是要让每个士子都学会炮兵的观测以及弹道计算。

“不不不,这个绝无可能。”瞿纱微急得连连摇手又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您的仆人瞿纱微绝对没有不敬之意,但是一个月之内教会这些学生观测,这是绝不可能的,没有任何人能够在一个月内熟练掌握炮兵观测。”

“听好了,朕不要求熟练掌握。”崇祯纠正道,“只要求粗步学会,或者更确切点说,就是学会观测方法及流程,同时记住弹道的计算公式。”

“噢上帝。”瞿纱微吃惊的说道,“无所不能的皇帝陛下,您居然知道弹道?还知道弹道有计算的公式?”

“朕知道的要比你想象中多得多。”崇祯轻哼一声又道,“所以你不要想着耍小聪明,你就尽最大努力,尽快的教会这些学生如何观测并且计算弹道。”

观测原理还有计算公式这种东西,对于没有文化的大头兵们来说难如登天,但是对于这些认字且有相当文化基础的士子来说,却并非难事。

一个月内学会基本观测方法并且记住弹道公式,并不难。

当然,学会观测方法并记住弹道公式并不意味着就已经成为优秀的观测手,这中间还得辅以大量观测积累才行。

不过,眼下这一阶段还无法实现。

因为连火炮的标准化都没有实现,观测积累就无从谈起。

崇祯又道:“总之你只要负责教学,如果办好了这桩差事,朕不会亏待你,甚至让你当个炮兵总司令也是可以。”

“炮兵总司令?”瞿纱微顿时来了兴趣,问道,“大概有多少门炮?”

“会有很多炮,比你想象中多得多的炮!”崇祯笑了笑,又接着说,“最保守的估计,也会有上万门的火炮!”

崇祯其实只说了一半。

这个炮兵总司令只负责炮兵建设及训练。

“上万门大炮?”瞿纱微的嘴巴张得能够吞下一枚鹅蛋。

崇祯则又说道:“另外,朕还可以给你们开出丰厚的薪水。”

瞿纱微这会也不再装了,舔了下嘴唇问道:“能有多少丰厚?”

“月薪五十两!”崇祯直接开出了一个足可以让瞿纱微破防的价格。

当下瞿纱微一划手说道:“慨慷的皇帝陛下,您的仆人瞿纱微已经被您的远见征服,薪水不薪水的其实真不算什么,主要是您的仆人瞿微纱真的热爱这份工作,所以请放心吧,一个月内一定教会这些学生如何观测及计算弹道。”

崇祯微微一笑,又说道:“对了,这些学生还没有学习过近代数学。”

“咦,嗯?啊!”瞿纱微愣了下,遂即反应过来,竟然没学过数学?也就是说得从最基数的数学教起?我的上帝啊,上当了!

但是话都已经说出去了。

再想反悔也晚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建奴南下

先不提大明这边正在紧锣密鼓的备战。

多铎所率领的建奴东路大军终于南下。

崇祯十七年十月十九日,多尔衮以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会同吴三桂、尚可喜等明军降将,率领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及八旗汉军约十万人出居庸关,准备到宣府、大同与姜瓖以及王大业等降军汇合,然后绕道土默特蒙古,从陕北攻入陕西。

十月二十四日,多尔衮又以多铎为定远大将军,会同孔有德、耿仲明等降将,率领八旗洲、八旗蒙古及八旗汉军约六万人沿京杭运河南下,经山东南下攻击徐州,准备在徐州打一个决定性的歼灭战,一举全歼明军的主力。

阿济格出征时,多尔衮并没有去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