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34章

作者:寂寞剑客

“已经造好。”金铉点点头,心说这几天为了打造这些投石车,少林寺周围的百年古树都被砍伐了不少,可把这些老和尚给心疼坏了。

不过仓促之间打造的简陋投石车真能有用?

心里这么想,金铉嘴上也直接问道:“圣上,你确定臣仓促之间打造的投石车能给建奴的车营造成杀伤?”

崇祯微微一笑说:“朕说能就一定能。”

金铉便不再多说,反正遵旨行事就好。

崇祯又让王承恩拿出来二十两银子以及两百斤米,又招手示意行正法师上前来:“行正法师,朕出来得匆忙,没能携带太多财物,这点粮食还有这二十两银子,千万别嫌少,他日朕如若能得光复京师,重整河山,再来重塑佛祖金身。”

求神拜佛这种事,不在于信或者不信,在于求个心安。

崇祯虽是穿越者,却也不确定能否光复京师,重整河山。

所以到少林寺后,为求心理安慰就许了个愿,崇祯许了愿按惯例就得奉上香油钱,不过只拿出二十两银子外加两百斤米,属实是抠了点。

这点从行正老和尚幽怨的眼神就能够看得出来。

圣上啊,大明朝十二代共十六位皇帝,属你最抠。

堂堂皇帝,都到了少林寺了,就只赏赐二十两银子?

还特意加了两百斤米,还真拿得出手?还不够那百来颗大树钱。

可惜,崇祯却听不到老和尚的腹诽了,因为他早已带着朱慈炯、王承恩、胡国柱、金铉还有三千精骑走出了老远。

……

急行军走了一百多里,便追上了建奴。

这次就没有隐匿行踪,事实上也不可能再隐匿行踪,超过一百骑的骑兵,在开阔平原上行军能制造出巨大的动静,想瞒都瞒不过。

除非夜间行军,再把马蹄用棉布裹住,马嘴也衔枚。

但既便是这样,很大概率也会被发现,因为建奴会派出夜不收。

所以崇祯索性不再隐匿行踪,索性就摆明车马追杀,反正八百夷丁已经先一步绕行去了渑池附近,落后面的建奴步军就算派出信差向多铎求援,也会遭到夷丁截杀,所以,多铎大概率不会接到军报。

明军沿着山野浩浩荡荡开进。

看到明军骑兵,建奴立刻做出了反应。

喇叭、号角声还有铳声瞬间响成一片。

金铉便冷笑道:“圣上,前面应该是所谓的八旗汉军。”

八旗汉军是由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他们带过去的明朝降军改编而来,所以仍旧还保留着明军的号鼓以及喇叭。

崇祯哂然一笑,说道:“金卿,压上去,但别靠太近,还要避开红夷大炮射界,尽量不要直接暴露在那些叛徒的炮口之下。”

说到这里一顿,又道:“但是要拖住他们别让他们前进!”

“臣领旨。”金铉在马背之上拱手一揖,又扭头大喝道,“传我将令,全军列队!”

几个传令兵举起三角令旗刷刷挥舞几下,原本显得杂乱无序的骑兵便开始列队,前后还不到片刻功夫,便已经摆成了一个纵向十排、横向三百骑的巨大的横阵,令旗再挥,三千骑兵便轻催战马,向着前方的建奴缓缓压上去。

……

突如其来的明军,让孔有德和耿仲明都感到非常的意外。

不过在意外之余,两人却没有丝感怕的,反而一脸不屑。

“明军还真来了?”孔有德哂然一笑说,“这是日头打西边出来了啊?”

“啥时候明军变得这么有种了?”耿仲明也不屑的说道,“咱们可真是有日子没有见着敢出城野战的明军了。”

只有耿继茂说道:“爹,还有叔,不光是明军来了,崇祯多半也来了。”

“什么?你说崇祯也来了?”孔有德和耿仲明先是一愣,随即相对大笑起来,仿佛是听到了这个世间最为好笑的笑话。

“别笑。”耿继茂急声道,“我是说真的。”

“好好,爹信你,爹信你。”耿仲明还没说完就又笑出声。

孔有德也笑着对耿继茂说:“大侄子,崇祯来了正好,等老叔把这狗皇帝抓回来,你再打他一顿出一出恶气。”

两个狗汉奸在那谈笑风生。

正红旗和镶白旗汉军却迅速做出反应。

原本在官道排成一字长龙的偏厢车迅速被推到官道两侧的旷野之上,结成了车阵。

正对着明军骑兵的车阵留了不少空隙,随即一门门的红夷大炮被推到了空隙之中,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漫山遍野席卷过来的明军。

再然后一队队八旗汉军出现在车墙上。

再然后一排排的鸟铳就架在了车墙上。

在车墙后面还有一排排长矛直刺长空。

不得不承认,孔有德、耿仲明他们投降建奴之后,有了不小的长进,只是这排兵布阵就比以前严谨得多。

不到一刻钟,八旗汉军便排好了阵形。

而这个时候,明军骑兵还在几千步外,远远还没有进入进攻的距离。

孔有德和耿仲明、耿继茂父子,还有镶白旗汉军固山额真巴彦、正红旗汉军固山额真吴守进都出现在车墙上。

“王爷!”巴彦和吴守进赶紧打千见礼。

固山额真是军职,远不及郡王爵位尊贵。

而建奴又以爵位为尊,八旗满洲的固山额真名义上掌管着一旗军务,但在建奴亲王、郡王面前就是一介家奴而已。

这个就是部落制的弊端。

历史上要到雍正朝才解决。

孔有德、耿仲明轻嗯一声,同时举起单筒望远镜。

这两具望远镜还是当年葡萄牙人送给他们的礼物。

孔有德看了一会,回头说:“距离已经差不多了,可以准备了。”

“王爷有令,各营点火!王爷有令,各营点火!”孔有德的命令很快传达下去。

随即炮手们便燃起篝火,再把铁钎搁入到火堆,这时候的红夷大炮并不是用导火索来引发的,而是使用烧红的铁钎。

车墙上的火枪手也纷纷将火绳点燃,卡入扳机。

耿仲明放下单筒望远镜,回头笑着对孔有德说:“我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明军被打得人仰马翻的那副景象了。”

孔有德说道:“就怕他们没这个胆子。”

“我也觉得。”耿仲明道,“没准直接就掉头逃跑。”

话音才刚落,前方明军突然间就转向,分成两股向着两翼包抄。

“咦?居然还会包抄两翼?”耿仲明愣了一下说,“这是模仿八旗蒙古的战术?”

“这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孔有德哂然一笑又道,“传令下去,两翼的炮队也把红衣大炮架起来,算了,不光是两翼,还有后队,把所有的大炮都架起来!本王倒要看看,明军骑兵还能从哪个方向找到突破口?”

孔有德的命令很快被传达下去。

正红旗、镶白旗汉军迅速做出反应。

第一百七十四章 发动夜袭

在孔有德、耿仲明及投降满清的八旗汉军的固有记忆中,明军基本都是懦夫,凭借坚城还能勉强一战,野战基本上就是一触即溃。

即便是祖大寿、吴三桂的关宁军也好不到哪去。

所以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明军骑兵,根本没一个担心的。

噢,不对,有一个人例外,这人就是耿仲明长子耿继茂。

耿继茂十分确信出现在河南的这支明军骑兵绝不是懦夫,他甚至确信这支明军骑兵会对正红旗和镶白旗的汉军构成致命的威胁。

但是他也不知道明军骑兵会采取什么样的战术。

正常来说,两三千骑兵根本就威胁不到一万多八旗汉军。

即便是没有红夷大炮,一万多八旗汉军凭借鸟铳和长矛,再加上数千辆偏厢车结成的车阵,就足以击溃同等数量的骑兵的冲锋。

所以两三千明军骑兵真的很难有什么作为。

但是不知道因为什么,耿继茂总是感到一等莫名的不安。

没有别的,耿继茂是被徐州之战打出心理阴影了,八百夷丁从夏镇一直到大名府一千多里,整整半个月的无穷尽的追杀给他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注:这一千多里不是走的直线,中间有大量迂回绕行】

总之耿继茂十分确信,崇祯绝不会无缘无故派出这么一支几千人的骑兵,深入到豫西来骚扰八旗汉军,而且偏偏选在多铎带着八旗满洲和八旗蒙古离开之后的空档,所以这里边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阴谋。

当下耿继茂对耿仲明、孔有德说道:“爹,还有叔,这么庞大的一支明军骑兵突然出现在豫西,绝对是有原因的,我敢肯定这里边隐藏着阴谋。”

“哦是吗?”孔有德轻嗯一声问道,“那会是什么阴谋?”

“这个嘛,小侄还没有想到。”仲继茂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

“滚下去!”耿仲明一张脸再次黑下来,一脚将耿继茂踹下车。

完了又对孔有德说道:“那啥,这孩子让明军打傻了,你别理他。”

“我倒觉得继茂说的挺在理。”孔有德皱着眉头说道,“这么庞大一支明军骑兵居然跑到这么远的豫西,来做什么?总该有个意图吧?”

耿仲明道:“管那些个做什么?直接干他。”

说话之间,明军骑兵继续向着八旗汉军逼近。

然而,就在两个狗汉奸期待着红夷大炮百炮齐发、明军骑兵人仰马翻那一刻时,明军骑兵却忽然停住,不再继续往前逼近。

“咋回事?”孔有德皱眉问道,“咋不走了呢?”

“是啊,咋不走了呢?”耿仲明也是一头雾水,“这是要闹哪样?”

这时候,耿继茂又爬回到车上:“爹,还有老叔,你们发现没有,明军骑兵的位置卡得很刁钻,正好处于咱们红衣大炮的射程外。”

“还真是。”孔有德道,“咱们的红衣大炮射程为一千步,这伙明军骑兵停下的距离正好就在一千步外。”

“故意的。”耿继茂道,“明军骑兵绝对是故意的。”

孔有德道:“所以,明军骑兵并不是真想发动进攻,而只是想把我们拖在这里?不让我们把红衣大炮运到潼关?”

“不会吧。”耿仲明道,“这要是流贼骑兵说得过去,可这分明是明军骑兵啊,他们这么做又是图个啥?明军啥时候跟流贼勾结到一起了?”

“我也觉得不太可能,明军骑兵怎么可能帮助流贼?”孔有德摇摇头,又说道,“可问题是,眼前这事怎么解释?”

两个汉奸在这里胡乱猜测。

战场上的局面也陷入僵持。

明军骑兵呆着千步外不动,八旗汉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僵持了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八旗汉军便首先沉不住气,出动了一支步兵向前推进,试图将挡住官道的明军骑兵驱逐离。

这支八旗汉军大约有三千人。

其中一千为火枪手,两千长矛手。

此外还携带了少量的虎蹲炮提供支援。

并不是只有明军才有虎蹲炮,建奴一样有。

看到八旗汉军出击,明军骑兵立刻开始往后撤。

两支军队始终都保持着一千步左右的距离,这就是骑兵的好处。

骑兵可以牢牢的将战场的主动权握在手中,进攻或者后撤,从哪发起进攻,都是由骑兵说了算,而步兵始终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在往前推进了大约一千步后,建奴步兵就停下来不再往前推进。

因为再往前走,这支步兵就超出红衣大炮的射程,容易遭到明军骑兵迂回侧击,进而陷入首尾难顾的困境。

随即八旗汉军就以前出的三千步兵监视明军骑兵,后续大军相继拔营交替前行。

毕竟,孔有德、耿仲明也是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将,明军骑兵虽然想要拖住他们,但是两人很快就想出对策,就是靠这个法子,交替掩护前进。

这么做慢是慢了点,但胜在安全,不容易出乱子。

……

金铉也意识到这点,对崇祯说道:“圣上,这样很难拖住建奴。”

“金卿,不要心急,这才刚开始,不要想着一棍子就将人打死。”崇祯摆摆手,目光转向西方天际,笑着说道,“天就快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