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35章

作者:寂寞剑客

“天黑?”金铉闻言顿时神情一动。

听圣上这话的意思,是准备要发动夜袭吗?

确实是要发动夜袭,骑兵不搞夜袭简直就是浪费。

大唐军神李靖就是靠着三千铁骑夜袭阴山,一举打垮东突厥的十万游牧骑兵!

崇祯自然不会狂妄到跟李靖相比较,也不认为金铉的三千精骑能够跟李靖的三千铁骑相比,但是眼前的这一万多八旗汉军也同样不能跟十万突厥骑兵相比,所以这一战,明军还是有很大机会,毕竟他还给八旗汉军准备了惊喜。

当下崇祯说道:“就保持这个距离徐徐后撤。”

……

天色很快就黑下来。

天一黑,对于携带了大量粮草辎重及红夷大炮的八旗汉军来说,就很不友好,因为粮草辎重的存在,限制了他们的行动,不得离开官道。

而红夷大炮的存在,则又限制了他们的战术。

红夷大炮虽然犀利,但是太过笨重,移动转向很不便。

因此红夷大炮需要足够的反应时间,需要有车营以及步兵保护。

然而天黑之后,视线受到严重干扰,明军骑兵可以无声无息迫近到几十步内,这就极大缩短了八旗汉军的作战反应时间。

所以为了免遭明军骑兵袭扰,八旗汉军只能下令驻营。

抢在天黑之前,八旗汉军抢占了谷水边的一处开阔地,并且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背着谷水立下了营寨。

孔有德、耿仲明到底是宿将。

背着谷水结寨,不仅解决了取水的难题,还缩小了防御正面。

冰面光滑且薄,明军骑兵无法踩着冰面、从背后向八旗汉军的营寨发起攻击,就只能从正面旷野发起进攻,这就缩短了八旗汉军的防线长度。

天色很快黑透,建奴营中燃起堆堆篝火,把军营照亮。

明军骑兵也不知道跑去哪里,似乎躲进了某处山谷中。

但是在火光照不到的阴影中,明军以及建奴的夜不收已经展开了殊死的较量,一片死寂的暗夜中不时的会响起几声惨叫。

但很快,一切又会归于沉寂。

……

“噗嗵!”

胡国柱将挟在腋下的建奴重重扔在地上。

那个建奴在地上打了一个滚,跳起身就向着建奴营寨方向跑。

但是这建奴才刚刚跨出一步,一股巨力就从背后传来,瞬间将他撞倒在地上,随即一只厚重的皮靴就重重踩在他的背上。

“饶命,饶命!”建奴立刻大声的求饶。

“还是个汉人?”胡国柱有些惊讶的道。

“小人是汉人,山东登州府人。”建奴道。

胡国柱蹲下身,举着火把凑到建奴面前,出现在火光下的是一张年轻的脸庞,带着一副讨好的笑容,显然害怕胡国柱会一刀杀了他。

一队明军从黑暗之中冲出来,控制住建奴。

然后又把这个建奴捆绑结实,带到崇祯御前。

“圣上,侥幸抓到一个活口。”胡国柱拱手道。

“圣上?”俘虏不由得一愣,难以置信的看着崇祯。

要是能逃回去,再把这个消息上报给几位王爷,有没有机会抬旗?

“叫什么名字?”崇祯弯腰从火堆中扒落出一颗蕃薯,剥开一块烧焦的炭皮,一股浓郁的香味便弥漫开来。

俘虏的肚子立刻响起咕噜声。

之前出来之时只吃了点干粮,肚子早饿瘪了。

“圣上问你呢。”胡国柱一脚踹在俘虏腿弯处。

“呃啊?”俘虏这才如梦方醒,忙道,“小人牛二。”

“牛二?”崇祯继续剥蕃薯皮,又问,“为什么降了建奴?”

“小人也是没办法。”牛二的脑袋耷拉下来,“大伙都降了,恭顺王……不是,是孔有德都降了建奴,小人要是不降就得死,小人死了不要紧,可是家里还有九十岁老母,小人死了家里老母就没有人送终。”

第一百七十五章 襄阳炮?

“原来是这么回事。”崇祯笑笑,又道,“朕问你几个问题。”

“圣上,您尽管问,小人一定如实回答。”牛二连连点头道。

“建奴的主帅是谁?”

“多铎。”

“这一路建奴有多少兵力?”

“这个小人真不知道准数,但是以小人的估计,建奴至少有六七万,另外还有至少两万个随军包衣。”

“现在建奴主力到哪去了?”

“应该是往潼关、西安方向追杀流贼残部去了。”

“留下来的建奴有多少人,领兵的主帅又是谁?”

“留下的正红旗、镶白旗、正蓝旗还有镶蓝旗的八旗汉军,总共约一万两千人,主帅就是孔有德和耿仲明这两个狗贼。”

“红夷大炮总共有多少门?”

“总共有180多门红衣大炮。”

“不错,看来你知道的还挺多。”

笑了笑,崇祯忽然之间又问道:“牛二你今年多大?”

“回圣上,小人今年二十有一。”牛二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的谄媚,又接着说道,“小人从今往后一定洗新革面,重新做人。”

“你怕是没机会了。”崇祯哂然一笑。

“啊?”牛二愣住,圣上这话什么意思?

没等牛二回过神来,胡国柱已经伸出左手从身后一把摁住他脑袋,再用右手握着匕首照着他的咽喉上嗤的一刀,便将脖子整个割开。

胡国柱再一松左手,牛二便倒在地上抽搐。

“满嘴谎话。”胡国柱哼声说道,“二十一岁倒有个九十岁的老母,合着他老母是在六十九岁时才生的他?那可真是枯木逢春。”

“不过他刚才说的那些应该不假。”崇祯道。

“臣也这么认为。”胡国柱点头道,“多铎应该是把八旗满洲、八旗蒙古还有随军包衣都带走了,留下的只有四个旗的八旗汉军。”

金铉道:“即便是八旗汉军,这仗也不好打。”

“好打。”崇祯却一摆手说,“如果正面进攻,肯定是不好打,就凭咱们这三千骑兵,还不够红夷大炮塞牙缝的,但是如果夜袭,那建奴的红夷大炮还有鸟铳就成了摆设,咱们的投石车反而能派上大用场。”

“圣上真是要夜袭。”金铉闻言释然。

崇祯笑了笑,又道:“金卿,天黑前朕让你记住建奴营地周围的小山或高地,尤其是距离建奴营地百步以内的,你们都记住了吗?”

“都记住了。”金铉点头道,“一共只有两处。”

“有两处就足够了。”崇祯又说道,“你这么着。”

崇祯仔细的讲一遍,金铉点头说道:“臣明白了。”

随即明军就借着夜幕的掩护,悄然开始行动起来。

天色黑是黑了一些,看不清路面摔得鼻青脸肿也是难免的,但是问题不大,跟战场厮杀相比这些根本不算个啥。

不过最先动起来的还是那些夜不收。

金铉的这三千骑兵,兵源主要就是之前那二十八镇总兵的家丁或者说私兵,后面补充了少量的边军老兵,这些夜不收又是三千骑兵中的精锐,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所以对面八旗汉军的夜不收根本就不是对手。

……

明军夜不收的异动,很快报给了孔有德和耿仲明。

接到败报时,这两个狗汉奸正凑在一起抽淡巴菰。

抽淡巴菰也是跟葡萄牙雇佣兵学的,因为孔有德、耿仲明他们发现劳累了一整天后坐下来抽一袋淡巴菰,居然真能解乏,然后就跟着抽上瘾。

“你说什么?”孔有德皱着眉头道,“派出去的十几队夜不收就回来两队?”

“嗯,就回来两队。”正红旗汉军固山额真吴守进嗯了一声又说道,“王爷,据逃回来的那两队夜不收说,这伙明军骑兵不简单,身手很厉害。”

“有多厉害?”耿仲明问道,“能跟巴牙喇兵比吗?”

“比巴牙喇兵肯定是比不过。”吴守进说道,“但是相比祖大寿一手训练的三千夷丁,恐怕是也没差多少。”

“这么厉害?”耿仲明神情一凝道。

“那就算了。”孔有德皱眉道,“黑灯瞎火的就不折腾了。”

“对,算了。”耿仲明也说道,“只要守住四周营栅,不让明军骑兵冲进来就可以了,反正咱们的任务就是将红夷大炮及粮草辎重安全送到潼关,至于说这伙明军骑兵,不好惹,那咱们就不惹他们,等到豫亲王打下潼关再回头收拾他们。”

孔有德又吩咐吴守进道:“吴都统,今晚先辛苦你了。”

耿仲明紧接着说道:“明晚就轮到我们镶白旗汉军守夜。”

正说话之间,外面突然响起喧哗声,似乎是发生了什么事。

“出去看看。”当下孔有德、耿仲明还有吴守进撩起帐帘出来。

刚一出大帐,孔有德他们三个就吃惊的发现,军营外的西南角燃起了火光。

而且这团火光距离大营很近,顶多一百多步,但是由于中间隔了个小山头,所以看不到对面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孔有德和耿仲明便有些犹豫。

想派兵去看看,又担心吃亏。

因为这伙明军骑兵真不好惹。

孔有德忽然有些后悔,早知道就应该把这个小山头也圈在他们的营地之内,不就没有现在的被动局面了?

“那没有用。”耿仲明居然猜到孔有德的心思,摇摇头说,“这里不是平原,而是多山的地形,方圆几百里之内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小山头,而且相隔都在一两百步远,我们总不能把所有的小山头都圈在军营内吧?”

“这倒也是。”孔有德皱着眉头说道。

“那现在怎么办?要不要派一队夜不收去……”

最后的“看看”两个字还没有说出口,一点点的火光却突然间从那个小山头的后面掠空而起,然后在夜空之中划出一道道的流光,向着这边飞了过来。

“咦,这是?”孔有德、耿仲明还有所有的八旗汉军都愣住。

好半晌之后,还是刚刚赶到的耿继茂率先大叫起来:“襄阳炮!”

“对,入娘贼是襄阳炮!”孔有德、耿仲明还有吴守进也反应过来。

随即又忍不住嘲讽起来:“这都什么朝代了,明军居然还用襄阳炮?这种老掉牙的武器还能有什么卵用?”

……

在远处另一个小山头上。

崇祯摸了摸朱慈炯的小脑袋,说道:“炯儿你记着,武器装备其实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坏之分,比如对建奴来说,大稍弓肯定比鲁密铳好用,对蒙古人来说,角弓也要比火绳枪更加管用,但是对于我大明,火器才是最为高效的兵器。”

“然而事无绝对,比如现在,投石车就比大炮更管用。”

“所以你得记住,武器装备本质上并没有好与坏之分,而只有适用与否的区别,只要是适用的武器装备就是好武器装备。”

“嗯。”朱慈炯很认真的点头。

父子俩说话之间,足足三十颗“燃烧弹”已经落在建奴的军营之中。

这三十颗“燃烧弹”可不是普通燃烧弹,而是瓦罐外包裹着稻草绳,而且稻草绳外还涂满了油脂,瓦罐内更是封装了火药。

涂了油脂的稻草绳燃烧之后会产生高温。

高温会将瓦罐烧得通红,就会引爆火药。

就算来不及把瓦罐烧红,落地之后也会碎裂,一样会发生火药爆燃。

于是,绚烂瑰丽的一幕出现了,这三十颗“燃烧弹”有的是落地之后发生爆燃,有的则是凌空轰然炸开,顷刻之间化为夺目的烈焰!

“真没想到,投石车居然有这么大杀伤力?”